查文庫>論文>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課改革論文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課改革論文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課改革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課改革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職業教育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應透過改革教學模式,使實訓課從注重規範操作的訓練調整為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能力;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教學模式

  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今教育關注的熱點之一,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在教育中的必然反映。雖然各級各類教育培養創新能力的著眼點、側重點及要求各有不同,但培養學生求變求新的意識是一致的。

  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職業人才,主要任務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但是,培養合格的應用型職業人才絕不只是簡單的改善實訓條件、增加實訓時間以完成熟練操作工的基本訓練,良好的職業道德、適應變化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的能力、積極主動的經營管理能力等培養更為重要。然而,囿於傳統教學模式等因素,目前我國職業教育並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因此,亟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求適宜培養創新意識的教學模式以建構學生的專業知識。

  為此,我們在實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的工程中,嘗試改革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實訓課教學模式。實踐證明,此舉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效。現在簡單介紹如下。

  傳統實訓課的主要弊端

  傳統的實訓課之所以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原因在於學生不是教學的主體,預設多於生成,不能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缺少了學生的參與、探究、發現和創造。

  例如,傳統的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實訓課的一般教學模式表示為圖1:

  圖1

  在這種實訓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詳細講解和糾正學生不規範的操作方法與步驟上,學生無須嘗試去想“為什麼要這樣操作”、“該怎樣做”、“還有無其他更好方法”等一系列問題。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衝動等內在動力被教師的詳細講解所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壓制和阻礙,也就難以在實踐中探索、發現和求新,其結果僅僅是機械、被動地獲得技能。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面對現實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往往難以運用已知求解新知,缺少靈活的智慧發現,難以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對於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所要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種來自不同廠家的不同車型、不同結構以及不同的生產條件等,依靠這種傳統的訓練方式,學生很難適應實際就業的需要,更談不上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和生產條件以便不斷地學習發展。

  以能力形成為目標,改造實訓模式

  在教學模式改革中,根據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特點,結合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在實訓課中以形成職業能力為目標,營造創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引入教學目標。其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該流程的前兩步為教師備課階段要完成的任務,後幾步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

  該培訓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完成學習專案為載體,教師引導學生在給定的條件下自主設計學習訓練方案;在觀察、學習的基礎上集體討論評價方案和修改方案;學生自行動手驗證方案的合理性,並作出相應的調整;最後由學生自己評價過程的合理性,歸納總結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透過這種訓練,取得的實際效果一是使學生從被動灌輸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二是使學生掌握了同類專業技術問題的分析解決方法,三是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四是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求新求異的創新精神。歸根到底,不僅僅使學生掌握瞭解決某種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面對工作專案懂得如何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最後檢查、評價工作結果,得出某種帶有規律性的方法。

  培訓專案例項

  按照新的實訓模式,實訓課的教學重點改變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透過討論激勵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運用組合思維、邏輯思維等創造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以“發動機起動系故障診斷與排除”實訓課為例,預設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汽車起動系電路圖診斷故障部位並排除故障;

  (2)根據實驗條件、方法的變化觀察起動系統相應的變化現象;

  (3)訓練用組合思維方法分析現象的能力;

  (4)訓練運用邏輯思維方法推理判斷找出故障部位的能力。

  根據學校目前的條件,我們提供給學生的實訓車型有解放1091、切諾基、桑塔納轎車、別克轎車等。在實際教學中,步驟如下:

  第一步,分組制定實訓方案。以4~6名學生為一個小組,指定其中一名學生擔任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協調全組制定實訓方案。分組後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熟悉各自的實訓裝置,查詢相應的技術資料。對本例而言,需找出與實訓車型一致的起動系控制系統電路圖並討論其控制原理。小組成員以此為依據,制定出系統故障診斷方案,實訓方案及注意事項、方法、步驟等(包括所用儀器、工具)。這一過程給予學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間,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相互促進和發展。

  第二步,兩小組之間交流實訓方案。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各種車型起動系控制原理的差異和結構的不同,如別克轎車組與桑塔納轎車組交流,兩組成員對照兩車型起動系控制原理圖,需要找出別克轎車起動系比桑塔納轎車起動系多一層起動機繼電器的控制,因此,引起故障的因素也就相應地多了繼電器故障、發動機ECU對繼電器線圈的控制線路故障,並透過討論得出兩種車型故障診斷的主要差異為:別克轎車還需考慮到怎樣判斷起動繼電器是否工作正常。讓學生透過充分交流觀察到的各種現象、發現的各種問題及各自的思維方法來相互啟發、相互促進。這樣,在專業技能學習過程中,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的基本功都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第三步,動手操作訓練並驗證故障診斷方案的合理性。在學生的實訓方案中出現的一些不合理的問題,只要不損壞儀器裝置,教師都不必干預,而應重點關注學生的驗證過程,把問題留給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一步重在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操作的條件,使操作與思維同步進行。這樣,理論知識在實訓中得到了驗證,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訓練和提高,學生已有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協調並構建起新的認知結構,解決問題的水平自然得到提高。

  第四步,引導學生形成所做車型起動系統故障診斷的合理方案。該步驟要求所形成的方案必須與參考書所提供的診斷方法存在差異。透過這種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訓練。

  第五步,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比較參考書故障診斷方法與學生提出的診斷方法各自的優缺點。透過這種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比較、判斷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以上各步驟中,第三、第四步一般由學生在自習課中自主完成,沒有時間的限制,但是要求學生必須保證實訓裝置的完好。這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自覺性、意志品格和學習熱情。

  實訓結束後,對學生的評分標準是:

  學生的實訓成績=小組成績×50%+個人考核成績×50%

  教師根據各小組每個學生參與的熱情度、陳述觀點的情況以及發現問題的數量和質量、討論問題的狀況、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等,對小組進行評分。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解決問題,只能引導、啟發和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解決實訓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實訓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居高臨下演示講解操作方法及學生機械地模仿操作的傳統模式,教師扮演其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則是積極的創造主體,展示能力和啟發思考的機會大大增加。在實踐中,學生團結協作、互動交流,語言表達、組織管理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和提高,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展。這既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學生職業能力養成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姜瑛俐.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xx.

  [2]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張在傑,王興鬥.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M].濟南:濟南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