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初探學科論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語言領域將兒童的閱讀活動提到了重要位置,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為此,我們加強了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而散文類圖畫書是我們為孩子提供的圖畫書中的一類,它具有語言美和意境美的特點,開展好散文類圖畫書的閱讀,可以讓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何指導幼兒進行散文類圖畫書的閱讀呢?在實踐中我感受到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讀本分析、幼兒的生活經驗、有趣的教學方法等著手,讓閱讀活動充滿趣味和詩意。
一、深入進行讀本分析,確定閱讀指導重點和系列活動設計的總架構
讀本分析在早期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內容,從而確定教學指導的目的、重難點以及設計活動。但是,讀本分析在我園之前的早期閱讀教學活動中其實是一個重視得不夠的環節,教師們對讀本分析沒有清晰明確的認識,也許做了一些屬於讀本分析的工作,但多是教師根據個人的教學經驗或個人喜好進行了某方面教材分析,比較簡單或不全面,特別是缺乏對兒童語言發展核心經驗的理解。在《早期閱讀延伸活動的實踐與探索》中,透過聆聽課題指導老師的講座和參加現場活動的分析交流,使我們對“讀本分析”有了明確的認識,也知道了從何著手進行讀本分析。
如:對於小班散文類圖畫書《晚上》,我們從圖畫、文字、兒童核心經驗三方面進行了讀本分析。透過深入的讀本分析以後,老師們對《晚上》這本書有了較深刻、全面的認識,確定出了閱讀指導重點:讓幼兒透過散文了解天黑時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景象,感受散文傳達出的溫馨幸福的意境。同時,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規劃設計出了4個系列活動:第一課時,重在創設與散文內容一致的情境,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體驗晚上的到來,為閱讀散文作經驗鋪墊;第二課時,閱讀散文字身,瞭解散文主要內容;第三課時,在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晚上是……的時候”說句;第四課時,將閱讀延伸到美術活動中,畫晚上。搭建出活動的總架構之後,再細緻設計每一課時的活動方案,加以實施。
二、豐富幼兒與散文閱讀有關的生活經驗
幼兒已有經驗對散文閱讀活動的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制約作用。如果幼兒生活經驗非常欠缺,勢必會影響他對散文內容的理解,就更談不上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特別是對於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閱讀起來有一定困難。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教師應事先了解幼兒的知識和經驗,為其做好與閱讀活動相關的經驗準備和知識準備,從而為他們順利閱讀、提高閱讀質量奠定基礎。閱讀相關經驗的豐富,可以透過多種形式進行,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到班上幼兒的特點。如散文類圖畫書《晚上》雖然語句短小精悍,但是它涵蓋的內容卻是較為豐富的,資訊量較大。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散文內容,我們沒有一開始就引導孩子閱讀散文字身,而是在學習之前的兩週時間裡,我們的老師就透過多種方式讓幼兒增加關於晚上的體驗,做好閱讀經驗的鋪墊,如請家長帶孩子晚上去觀察閃爍的霓虹燈及街上的夜景,這樣閱讀時幼兒很容易就理解為什麼是“霓虹燈賽跑”了;請家長晚六點半鐘陪孩子一起看少兒節目《智慧樹》,加深孩子晚上的時間概念;有意識地教幼兒念《洗澡》的兒歌,組織關於晚上的談話:“晚上你看見過什麼?”、“說說晚上你會和爸爸媽媽做些什麼?”……為閱讀做好充分的準備。特別設計了第一課時——《快樂的夜晚》就樣一個生活體驗的活動,老師在活動室為孩子們鋪上了大大的地墊,擺上小枕頭,營造出晚上睡覺的氛圍,提問:太陽哪兒去了?月亮和星星在幹什麼?操作教室裡事先佈置的月亮和星星,幫助幼兒感受“月亮和星星捉迷藏”。然後師生一起觀看《智慧樹》節目的影片隨節目音樂唱跳就像到了晚上,之後再引領著孩子們感受散文所描繪出的開燈、下班回家、吃晚飯、洗澡上廁所等一個又一個生活場景,直至最後躺到地墊上一邊睡覺一邊聆聽散文《晚上》。設計這樣一個自然、輕鬆的體驗活動,讓小班幼兒很好的感受了散文內容,一句的“媽咪,媽咪,晚安!”成了孩子們的流行語,為正式閱讀散文起好了鋪墊作用。
三、注重趣味性,變單一的閱讀活動為幼兒的觀察發現、猜測想象
1、運用遊戲
單一的學習形式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幼兒天生喜歡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勢必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進行早期閱讀《花園裡有什麼》時,教師事先佈置環境,以遊戲“上公園”匯入活動,讓幼兒走進一個有花草、昆蟲等花園式的活動室,帶領幼兒邊走邊發現,激發起了幼兒探索學習的慾望。然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封面,讓幼兒大膽進行想象、猜測小男孩在花園裡可能會遇到的動植物,會有什麼發現?把單向的內容變成幼兒“有內容說、有話說”的有趣的事,讓幼兒敢於表達、樂於表達。“花園裡到底有什麼呢?”幼兒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尋找、去觀察,使整個活動輕鬆、愉快地進行。
2、鼓勵幼兒主動探索
而在閱讀了《花園裡有什麼》之後,老師順應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到實際生活中自己去找找“你在花園裡發現了什麼”。由於幼兒有了前面閱讀散文的體驗,孩子們的發現探索活動變得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每一個孩子的情緒都很高,都有各自的發現,“我看到了葉子下面的小螞蟻”、“哇!大樹發芽了”……回到教室之後,老師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這樣,讓散文閱讀變得更寬泛,既加深了幼兒對散文的理解,又促進了幼兒探索、記錄、交流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3、營造閱讀意境
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還注意創設一種與散文主要內容相關或相似的情境氛圍,讓幼兒置身其中,體驗讀本的意境。如:《葉子小屋》是一本充滿詩意的讀本,講的是一個小姑娘下雨時在葉子小屋下的奇特經歷。為了讓幼兒切身體會到這種清新優美的意境,在前期經驗準備上,老師和幼兒一道利用收集到的各種葉子以及畫出的葉子共同搭建了一個綠色的藤架,如同真的“葉子小屋”一樣,老師還在其間事先隱藏好散文裡的各種昆蟲,然後帶領幼兒一起到“葉子小屋”下躲雨,經歷散文故事中的奇遇。之後,師生圍坐在“葉子小屋”下閱讀讀本《葉子小屋》,其樂融融,不用老師太多的引導,幼兒就理解了散文,完整地感受到了散文的意境之美。
四、有選擇性地閱讀圖畫畫面
有時一本散文類圖書的容量非常大,給孩子們的視覺刺激、知識量很大,會讓孩子一次接觸太多的資訊,導致孩子非常的疲憊。如果採用從頭到尾逐頁閱讀指導的方式,幼兒的興趣容易越來越低,甚至注意力轉移。因此,在進行此類散文閱讀時,教師可以重點選擇幾頁具有代表性的畫面讓幼兒閱讀。例如:在進行閱讀活動《花園裡有什麼》時,教師沒有采用有封面開始逐頁觀察閱讀的方式,而是在丟擲疑問“花園裡到底有什麼呢?”之後,讓幼兒小書閱讀,自己去書中找一找,觀察理解畫面,教師巡迴傾聽幼兒的發現。接下來再請幼兒重點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頁到集體面前來講述,老師和大家再一道針對幼兒的講述評判、肯定或糾正,梳理小結幼兒的發言,串講小朋友所觀察到的內容。“小朋友發現了花園裡這麼多秘密,那還會有什麼是我們大家沒有發現的呢?”最後播放散文動畫DVD,讓幼兒在視聽結合中完整欣賞一遍散文。這樣採用重點選擇畫面講述與完整欣賞相結合的方式,點面結合,既照顧到幼兒的興趣,給孩子自主表達的機會,又有老師的適當啟發和指導,生動活潑,避免了傳統的逐頁閱讀指導的呆板與冗長。
以上的閱讀指導策略還只是我們在實踐中的初步探索,對於散文類圖畫書的閱讀指導我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去思考,比如,如何加強幼兒對散文語言美的感受,如何採取更適合散文閱讀的教學方法等等。讓我們細細挖掘散文類圖畫書的教育價值,帶領孩子品味散文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