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德育課程體系論文

德育課程體系論文

德育課程體系論文

  一

  整體大德育課程體系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認識性德育課程。認識性德育課程也稱理論性德育課程,它是透過有關思想、政治與道德的知識、觀念與理論的學習與教學(育)去促進學生道德認識、道德觀念與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這種認識性德育課程與傳統的德育課程相類似,或者說是從這些課程“原型”中脫胎而來的。但是,無論在目的與任務、內容與途徑(或組織形式)、過程或規律、原則與方法乃至效果的測試與評定等方面,這種認識性德育課程與傳統的知識性德育課程有著很大的不同。

  從歐美國家德育課程發展史看,從學校教師、校長對學生進行的比較零碎的勸誡、說教、講演,到《聖經》學習、公民課、社會課、道德哲學、哲學研究、道德科學等比較系統化、理論化的德育課程,都屬於從知識、理論角度入手培養學生道德品性的知識性德育課程。這種傳統的知識性德育課程及其具體的實施方法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直在歐美學校中普遍存在著,也正是從那時起,由於社會的變化與發展等因素才受到人們的批評與否定。當時,從理論角度對這種“傳統品格教育”提出批評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論著中,杜威批評“傳統品格教育”中直接講授道德規範或美德知識的方法與方式實質上是將道德教育變成了“特定的問答教學”,“關於道德的功課”,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無效的。

  對於歐美學校中傳統德育課程的性質與效果作出科學的否定性評價與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哈桑與梅領導的“品格教育研究會”對當時的德育——“品格教育”進行了科學研究並得出了否定的結論。這一研究發現:人們在口頭上主張誠實是道德的價值,但與他們的實際行動毫無本質關係,一些要欺騙的人在口頭上會與不欺騙的人一樣或者更激烈地反對欺騙;教師在班級內認為的誠實的人數與實驗測量出來的人數不相符。

  這一科學角度的研究與前述社會變化、理論家批評等因素結合在一起,不僅證明了傳統德育課程,特別是知識性德育課程的不合理性與無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導致或加劇了傳統德育課程在學校中的被否定與消失。從中國德育工作的.最近幾十年歷史與現狀看,學校德育工作的途徑、方式與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類:1.名稱不一的各種“正規”德育課程,如公民課、大學生修養、法律基礎課、思想品德課、中共黨史或中國革命史(及國際共運史)、政治理論課以及各種集會與活動中的道德談話。我們將這一類課程稱作“知識性的”或“理論性的”德育課程;2.課外與校外各種班、團活動及其它校內外德育活動。我們將這一類稱作“活動性的”或“實踐性的”德育“課程”;3.“各科教學”中的德育因素,即有關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的德育作用。這種德育體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揮過其積極作用,而且現在仍在發揮作用。但是,從具體的分析看,這種德育課程體系一方面表現出繁多、過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卻存在著不完整、在應該予以重視的地方沒有給予注意的問題,例如,上述第三類德育因素或德育“課程”經常因為它是隱蔽的或無形的而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第二類各種旨在德育的活動在多數情形中常常會變成各種單純的道德行為“訓練”的活動,從而在實際上效果不大。至於第一類各種“知識性的”或“理論性的”德育課程,可以從三個方面看。第一,在這種德育課程中,被用來教給學生的是被編成各種形式的教材或教科書和學習資料中的“有關道德的”知識(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觀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們是倫理學與道德學或道德社會學中的知識內容或觀念體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識與觀念,而不是道德與道德教育意義上或範圍內的“道德知識”(MoralKnowledge)與“道德觀念”(Moralldeals)。對於前者的教育與學習在本質上只是一種智育範圍內倫理學的知識性教育與學習,只是一種“特定的問答教學”或“關於道德的功課”;而對於後者的教育與學習,只要其正確合理,就是一種真正的德育意義與範圍內的教育與學習,它將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真正能影響與指導其實際道德行為的那種道德認識、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學校的這一類德育課程中,存在脫離學生實際情況與發展水平、接受願望的現象。第三,知識性德育課程的內容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缺乏自身的穩定性、邏輯性與科學性。

  總之,這種“知識性德育課程”或“理論性德育課程”,因為其“道德功課”的性質與一定程度的“空洞說教”的缺點,在其對學生的實際影響或“教育”作用上,從積極方面看,能讓學生們“學會”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識或觀念,即“有關道德的”知識或“道德方面的”觀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認識、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習慣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對於傳統的與現行的知識性德育課程的上述缺點,不少歐美國家採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實驗。在其中,最值得我們重視、研究與借鑑的是柯爾伯格的認知——發展的德育方法,特別是他所創導的課堂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及其德育課程的理論與方法[1]。作為德育課程及其教學領域的一種新探索,它對於學生道德判斷髮展和道德行為成熟是有積極作用的;同時,它作為一種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當這一方法與其他教學活動和社團活動及各種隱性課程相聯絡時,其作用將得到保證和擴大。在我國學校認識性德育課程及說理、討論、辨別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進、發展與實施過程中,這種課堂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方法與道德推理課是值得批判性借鑑的。當然,借鑑國際經驗,建立適合中國實際的科學的認識性德育課程,特別是德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途徑還有待於大量的比較研究、探索創造與驗證性實驗。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