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探討論文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歷來在小學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透過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將使小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從教學目標的定位來看,閱讀與寫作方面的能力似乎涵蓋了小學語文的全部職能。然而,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仍是目標體系中的關鍵一環。本文基於語文素質教育背景,對如何增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語文素養;培養
一、目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需要明確一點,只有在認識了目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誤區之後,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相應語文素養培養的構建。
1.升學壓力促使小學語文教學仍以應試為導向
小學仍面臨著區域性區域內的升學壓力,這就使得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取決於學生的測試成績;測試成績的效果,又直接與教師的工作績效掛鉤。因此,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因素上來看,這些都阻礙了小學語文素養培養的展開。所外化的表現形態便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突出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了語文字身的人文性特徵。
2.傳統課程的設計限制了小學語文素養培養的開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難以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傳統課程設計的固化又進一步限制了上述實踐的開展。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本的版本在較長期不會發生變更。這在方便教師教學的.同時,又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當然,語文素養的培養工作也就無從開展。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的培養體系構建
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的培養體系構建,不可能完全脫離現有的制約因素而展開。由此,只有在承認目前現狀的前提下,去尋找最易實現該培養體系的切入口。
1.學生主動性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這句話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應該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資訊。當然,該資訊應與教學有關。在有限的語文教學時段中,教師可以採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2.教師講授模式的改善
目前小學語文過於突出知識點的傳授。不可否認,這些知識是小學語文課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過多地去強調這些知識的傳授,會使語文教學程式化而缺少吸引力。本著快樂學習的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想與情操的培養。
3.師生互動關係的最終構建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係的構建體現了“主體性”教育的現代教育思想。具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就體現為:在有限的課時內形成一種師生雙向互動的關係,以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充分激發他們在學習中的興趣與求知慾。
三、實施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具體途徑
誠然,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途徑還有還需要諸如歷史、政治等其他學科知識的輔助。
1.培養學生主動性的實施途徑
以人教版5年級《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由教師在導課過程中提煉出來幾個小問題,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帶領學生就作者當時的心境、文章的內涵,以及文章的風格等方面來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詮釋。這樣就能透過預設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精力集中,同時也可利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來體會該文章的內涵意境。這就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進了他們的語文素養中的人文素質。
2.改善教師講授模式的實施途徑
對於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建立,應本著瞭解、實用為標準。如對於《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從歷史的角度,挖掘出圓明園的一些背景資料,以及該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教學就顯得生動、具體,易於學生的理解。同時,對教師講授模式及內容進行創新,進而滿足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唐建華.論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10(2).
[2]張薇.創新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生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1).
[3]劉鳳雙.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