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方式及啟示教育論文
摘要: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基本準則是“雙元性”:首先學習大學的理論,然後應用於實踐。但是,對於理論和實踐二者之間關係的討論一直在進行。二者之間的緊張關係,直到20世紀90年代整合模式的出現才得以緩解。
關鍵詞:德國 職業教育 教師培養方式
目前,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具有不斷學術化傾向。
不菜梅大學的福利克斯教授指出在職業教育教師培養中存在以下幾個結構性問題:第一,缺少與實踐的聯絡:第二,缺乏實地的工作經驗:第三,職業知識的應用沒有參照相應的大學研究;第四,缺乏工作程式知識;第五,職業教育教師培訓J內容中缺乏技術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
20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對職業教育教師培養進行了大規模的革新。這在德國大學已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研究領域,併產生了許多刺激教師教育改革的因素。當前,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變化:一是增加教育學和教學法的內容。二是以科學性為基礎。其重心是培養教師能力,並透過對學習環境的塑造進行培訓。三是重視全球化、個性化、網際網路和知識爆炸的挑戰。
一、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方式
德國職業學校主要有三種類型的教師,即普通教育課教師、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專業實踐課教師。Ⅲ1.普通教育課和專業理論課教師的培養普通教育課和專業理論課教師一般是在完成中學教育後再進入大學學習,也有一部分教師是在中等教育結業後,先經過雙元制培訓l,再獲得入學資格[ 。有特殊能力卻不具備高校入學資格的在職人員,可以參加一個特殊的高校入學資格考試,透過這個考試來確認學校要求的學歷和能力。圓在培養的第一階段,有志於成為職業學校教師的學生必須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學習四至五年。以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為例,學業總課時數為160個周學時,其中80個周學時學習專業方向的內容,40個周學時學習基礎課,24個周學時學習教育科學,16個周學時學習社會科學。大學學習結束時,這些學生需透過相應的工程師/技師資格考試和第~次國家考試。接下來是為期一年的企業實習,在此期間,他們要學習本專業範圍內的實踐知識和技能,瞭解企業的組織管理和裝置設施,瞭解企業的基本運作,熟悉未來的職業環境,並培養良好的.工作方式。
這是雙元制所要求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在培養的第二階段,即教師預備實習期(見習期),通常為兩年,在職業學校和教師進修學院同時進行。按規定,每人選擇兩個今後教學的專業科目,並根據所選的專業科目挑選一所能提供這方面專業培訓的職業學校。在預備實習期的第一年,新教師在有經驗教師的指導下上課,課時至少達到90學時。第一年結束時,校長根據新教師的教學效果,決定是否讓新教師獨立上課。進入第二年,根據各個學校及科目的相關情況,新教師每週獨立上8—1 2節課。在預備實習期間,新教師每週必須有一天到教師進修學院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課程,使新教師具備成為合格的職業學校教師的素質,其中包括瞭解有關學科教學計劃的內容:掌握專業教學法;能夠獨立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以及開展評價工作等。
第二階段結束前,學生需透過第二次國家考試。考試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考查專業知識和教書育人方面的能力;二是考查教育學、心理學、專業教學法以及學校法和公務員等方面的知識。這次考試要求學生撰寫課外論文,上公開教學實驗課,另外還有關於教學法、教育學、學校法方面的口試等。
2.專業實踐課教師的培養
專業實踐課教師的培養方式是學生在中學畢業後,經過三年或三年半的雙元制職業培訓l,而後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之一繼續學習:① 具有三至五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後,在一年制技術管理工人/師傅學校學習。② 具有至少兩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後,在兩年制的技術員學校學習。專業實踐課教師培養的第二階段也在職業學校和教師進修學院同時進行。在職業學校,他們聽課、試講,逐步練習獨立授課,同時還在教師進修學院學習教育學、教學法、學校法等方面的內容。學習結束後也需要透過相應的考試。
3.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德國,職業教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同樣受到重視。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迅猛發展,要求職教教師不斷提高和充實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職教教師的繼續教育,特別是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專業實踐課教師的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國職業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新規範、新專業知識、新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4]德國各'Jt、j的法律規定,職教師資要不斷進修,但是法律未強制規定教師每年的進修時間。例如,在下薩克森州,主要有三種教師進修形式,即全州集中性、地區性和學校內的進修。全州集中的進修由聯邦文化部組織,每次培訓舊寸間為一週左右 地區性的培訓J由區政府組織,每次培訓的時間一般為數天;學校內的培訓l最為靈活,一般為一至兩天。教師參加這些培訓課程都是自願和免費的。下薩克森州教師進修改革的趨勢是把教師進修的經費~ 次性撥給學校,由學校自由支配。
二、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啟示
我國近幾年出臺了大量關於職業教育的相關檔案,表明國家面對新的經濟形勢做出了人才培養的戰略調整,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及其教師培養的優勢,對我國職業教育的教師培養具有積極的影響。
1.企業參與併成為職教教師培養的重要力量筆者認為,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教師,必須經過大學本科教育,因為一定的學歷可以保證教師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科學知識。但是,作為培養社會需要的技師、技術工人等的職業學校教師,必須掌握相關專業的實際操作技能,並能隨著實踐的發展提高專業能力。大學一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唯有相關企業的技術員、工程師等一線人員才能傳遞這種經驗。因而,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並依靠企業是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有效途徑。
2.保障職業學校教師資格的制度性我國《教師法》雖然對職業學校教師的學歷有明確要求,但對職業教育教師的資格卻沒有嚴格的限制。在德國,要取得職業學校的教師資格,除了學歷要求之外,還需要具備實際經驗並接受師範專業的訓練,這種對教師資格的制度性要求保證了職教師資的質量。筆者也認為,職業學校的教師除了具備必需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外,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也是不可或缺,否則就不能成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或實訓 旨導教師。
3.建立科學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的評價體系對教師培養效果的評價在我國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職業教育的教師培養更是如此,這與職業教育本身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有關,也與人們長期形成的輕視職業教育的觀念有關。德國成熟科學的職教教師評價體系對保證教師培養的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評價標準既可以作為培養教師的目標,又可以作為衡量培訓l效果的指標,在需要調整培養計劃的時候還可以提供及時的反饋。因而,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我國職業學校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
4.加強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師範性和專業性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企業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教師要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儘可能地傳授給他們。但是,單純的技師、技術工人不是合格的教師,因為他們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單純的師範類或普通大學畢業生也無法成為職業學校的優秀教師,因為他們缺乏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和技能。因而,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既懂理論、又懂實踐,還要掌握教育學和教學法的相關知識,加強職業教育教師培養的師範性和專業性是必然趨勢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