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論文
近些年,我國事業單位購置固定資產不再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固定資產購置的資金來源包括向銀行貸款,接受社會各界的熱心捐贈或透過高的收益等多渠道,越來越廣泛。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規模日益壯大。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也就成為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目前,許多事業單位已逐步建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體系,但由於固定資產種類多種多樣,數目較多,且非經營性的固定資產使用都具有無償性,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面臨挑戰。
1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是為了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更好地為事業單位發展而服務。然而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不同部門分管各自的固定資產,許多部門以部門利益為重,在開展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的時沒有明確目標,出現偏差。
1.2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或執行不力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包括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體系。定量指標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固定資產率、固定資產年增長率、固定資產完好率、固定資產維修率、固定資產使用率、固定資產盤虧率等指標;定性指標有管理制度建設考評、管理隊伍建設考評、固定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的考評和固定資產賬實是否相符的考評等指標。然而這樣的績效考評指標不夠周密,比較簡單;並且,有些指標評價操作起來難度較大,而又沒有可取代的其他評價方式;再者,許多事業單位雖已建立評價體系卻沒有將績效評價落實,使得績效評價淪為空談。
1.3績效管理過程中缺少溝通協調
當管理人員在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過程中,各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溝通不足。如此一來,對於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工作情況難以及時上傳下達,當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管理層沒能及時進行溝通,阻礙了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不同部門間缺少對管理工作的溝通,使得資訊不能順利流轉,各部門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
1.4績效考評結果不盡人意
首先,落實固定資產績效考評單位,績效考評的結果往往並不理想,存在固定資產使用率較低、完好率不高、年維修率超標等問題。例如,購置固定資產後,固定資產經常處於動態變化過程,如存放地點改變、領用人變化、使用單位變換,許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領用不做記錄,歸還時手續不完備,資產流失損毀現象嚴重,固定資產完好率低。再如,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中,時常出現部門佔有使用演變為部門所有甚至個人所有的現象。例如,人員職位變更時,經常不按規定移交資產,造成公用資產被個人據為己有,導致固定資產丟失。其次,考評結果並沒有充分利用,常常只是應付式的考核,並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2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2.1法律體系不完善,思想觀念較落後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保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現今我國雖然已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然而已有的法律法規對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規定不夠全面,有時甚至模稜兩可,缺乏規範性。法律體系不完善,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體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導致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效率低下。同時,事業單位各級領導與管理者普遍存在“注重固定資產購置而忽略其管理”的落後思想觀念,尚未清楚意識到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因為固定資產使用具有無償性,資產使用者使用起來沒有負擔,也就沒有考慮到經濟效益,管理意識淡薄。
2.2缺乏預算審批機制與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在購置資產時沒有建立嚴格的預算機制,貪多求新而盲目購置的問題普遍存在。有些事業單位各部門配備的`固定資產超過實際工作需要,造成部分固定資產不能充分利用或閒置。同時,許多事業單位並未建立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監督機制,或監督機制對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威懾力。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監督,工作中出現紕漏,如使用時沒有按照規定手續領用造成不按時歸還或毀損丟失等情況得不到監督糾正,使得管理水平難以提升。
2.3缺乏統一管理,資產共享機制不完善
各類固定資產管理分屬各部門,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是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的重要原因。管理上的交叉,相互間又因為缺乏溝通造成“無人管理”或“重複管理”的問題。有些事業單位雖設立統一管理部門,但由於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監督機制等制度缺失等原因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因為沒有統一的資產管理部門,閒置固定資產沒有建立共享制度或制度並不完善。因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率將會增加管理成本,所以許多部門寧願固定資產閒置,也不願調劑給其他部門或與其他部門共享。並且,大多數時候,在無償共享與獲取部門利益之間選擇,各部門多會選擇後者。
2.4管理隊伍質量欠佳,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專業人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人員,除了應具備經濟學、管理學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掌握統計學、會計學、計算機技術等知識,更好地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服務。然而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並沒有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甚至管理人員常常由其他崗位人員調崗擔任或退休員工兼職。同時,管理人員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導致了管理隊伍總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較低,責任意識不夠,成為制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完善使得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難上加難。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應明確管理人員職責,對管理人員形成激勵與約束,規範管理人員工作,確保管理人員對待管理工作認真負責。然而實際上,不完善的制度對責任人的約束力低,即便制度有明確規定違規處罰,也經常出現制度執行不力的情況。
2.5會計資料不準確,賬實不符
事業單位對於固定資產的採購及使用過程,並未形成及時有效的財務監督機制,以致會計資料不準確,賬實不相符。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固定資產賬面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會計資訊無法全面而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全貌。這就影響了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資訊提供。
2.6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混雜
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並存是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特點之一。雖然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實際上也有一部分經營性活動,如固定資產外租等。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中含有一部分經營性資產,但非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沒有明確區分,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增加了難度。
3改進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建議
3.1轉變管理觀念,健全法律體系
事業單位管理者應改變思想觀念,摒棄“重採購而輕管理,重使用而輕維護”的老舊觀念,提高管理意識。值得一提的是,重視固定資產管理不應只侷限在管理者。由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大多是面向單位員工提供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除了管理人員外,也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配合。此外,單位員工還應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行使監督權力。當發現資產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時,應向有關部門提出,相關部門必須給予滿意的答覆並及時改正。同時,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是一切制度制定與執行的依據和基礎。為此,應不斷更新完善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做到與時俱進,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標杆。
3.2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我國事業單位應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固定資產績效評價體系設定要有廣度,應全面覆蓋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全面反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同時評價方式應多樣化,且應充分考慮操作的可行性,績效評價結果要實用,應易於理解,便於運用。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現有的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包括結構、使用、效益三個方向的固定資產績效考評指標。結構指標包括固定資產率、固定資產年增長率、固定資產分佈率、固定資產完好率等指標;使用指標包括固定資產使用率、固定資產共享率等指標;效益指標包括固定資產盤虧率、固定資產維修率、固定資產收益率等指標。
3.3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結合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應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體系。事業單位應獨立設定管理部門,統一負責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由各部門作為二級單位分級管理。在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中,一級管理與二級管理部門間,除了要協調配合,還要相互監督。由特定的綜合部門統一領導有利於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目標的明確與統一,各部門共同協作做好管理工作,為績效管理目標共同努力。
3.4建立預算管理,合理配置資源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投入資金佔用比例大,應加強管理,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固定資產投入應根據單位發展需求、承擔的任務、整體經費預算等方面制訂預算計劃,再經過會議討論、預算公示等流程最終確定。透過預算管理,對資源進行有效的購置與分配,能避免鋪張浪費而導致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一級管理部門可搭建閒置固定資產共享平臺,二級管理部門可在確保本部門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提供本部門閒置資產資訊以供一級部門調劑給有需要的部門。如此一來,閒置資源共享避免重複購置,最大限度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同時也節省了大量人力與財力。
3.5規範經營性資產的管理
事業單位閒置固定資產在實行共享機制後,仍有閒置的,可轉為經營性資產,用以租賃、出售、投資等。這樣不僅達到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也為事業單位帶來收益。當然,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還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來規範約束,為的是整個單位的經濟效益乃至國家的利益,而不能以一己私慾為目的。經營性資產應規範管理,首先,要明確劃分經營性與非經營性資產。其次,對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轉為經營性固定資產的,要有嚴格的審批程式。再者,對於出租、出售的經營性資產應建立健全的手續、程式。
3.6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明確管理職責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的性質,決定了事業單位必須具備專業的管理團隊。首先,在選拔管理人員時,應注重管理人員的相關知識儲備。其次,管理人員的實際業務能力也十分重要。再次,管理人員還應實時掌握新出臺的固定資產管理相關法規政策,不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自我充電。此外,應透過交流學習、參加培訓、再深造等方式,不斷增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管理水平。同時,要明確管理人員的責任,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能從正反兩方面提高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的責任感並且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
3.7加強財務監管,科學管理資產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過程中,應加強財務監管。首先,應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這是做好財務監管的重要基礎。其次,應做好固定資產盤點和對賬工作,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除了定期的盤點,還應有不定期的抽點。清查盤點是最基本的資產管理手段,能及時將實際盤點情況與賬面及時核對,也能監督固定資產購置後的狀況,便於全面掌握管理的真實情況。同時,可利用現今發達的資訊科技,構建固定資產管理資訊系統,公開資產管理資訊。根據每個事業單位管理需求,建立合適的固定資產績效管理資訊系統,將申請、採購、登記、使用、報廢、查詢等個環節均納入資訊系統流程,使其能全面反映所有固定資產的數量、型別、變動等詳細資訊。二級管理部門實時將固定資產的採購、使用、維護等動態情況在管理資訊系統中反映,各單位可以隨時查詢瞭解固定資產相關資訊。現今大熱的二維碼技術也可利用到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績效管理中。將各類固定資產貼上二維碼,用手機等工具掃描,即可對固定資產相關資訊一目瞭然。如此一來,利用管理資訊系統平臺,不僅能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還能使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