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摘 要: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3)摘要:隨著中國的酒店業的快速發展,酒店業對高素的應用型、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關於對向酒店的人才培養,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偏向實際的操作和應用。當今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最早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的赫爾曼·施奈德提出來的。在我國曆史上,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模式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讀的職業教育制度。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都在不斷探索對“工學結合”模式的實踐和理論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

  一、前言

  教育部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重要點,這是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工學結合”就是把工作和學習結合的教育模式。而主體是學生,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校外則根據市場的需求以職業人身份參加和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在校內則以受教育者身份,根據專業教學要求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這種教育模式最主要是想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提高學校教育對於社會需求的適應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應把實訓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基本技能實習階段、工學結合頂崗階段、畢業綜合實習階段。透過“工學交替”和“雙向參與”原則,來確定人才培養的方案。

  二、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相當合理,但其存在的問題不可忽視:

  (一)校企雙方的合作僅流於表面,雙方的利益無法一致。在校企合作中,雙方應該遵循互惠互利原則,講求合作效益。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酒店經營的淡旺季和實習時間安排之間不對接;學生反映在酒店實習所從事的崗位太單一,能接受的專業培訓少。而頂崗實習能使學生系統地瞭解和熟悉飯店運營管理、培養和提高學生將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酒店管理實踐結合運用的能力,也是校企雙方合作的關鍵環節。(二)師資隊伍的結構不太合理,理論和實踐教學結合不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不但能教學,更會能操作;不但要求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有酒店管理經驗。但現實卻是,有大部分教師雖然掌握了系統的學科知識,但缺乏實戰經驗,難免會在教學中顯得力不從心。(三)“工”和“學”的關係理不清,學生的職業素質還有待加強。如今,酒店管理絕對是朝陽行業,眾多資訊與理論層出不窮。有些高職院校一味照搬別的學校,在制定課程體系的時候,不根據酒店業發展情況和當地社會經濟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水平去綜合考量。據學生反映,部分教材內容老化,課堂教學知識與實踐內容存在脫節現象,根本沒辦法適應酒店的崗位需要,而且書本知識的針對性也不強。而酒店也反映來實習的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技能水平等方面無法達到酒店的要求。

  三、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課程的創新

  傳統學科的知識體系主要依靠教師傳授,理論講授多,實踐訓練嚴重不足,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沒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一定要根據高職業教育特點,緊緊圍繞著酒店管理專業的“2+1”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一)制定合理的實習方案

  學校應早開始合理安排實習,分散地安排到每一個學年。儘可能地在旅遊酒店經營的旺季進行安排,讓學生獲得更加多鍛鍊。以為滿足聯絡優秀企業的需要,在假期應適當延長實習時間,教務部門應給予支援以及靈活安排後階段教學。和學校旁邊的旅遊酒店達成協議,先對學生實施培訓,再根據企業高峰時段和小旺季的需要,適當地安排他們進行短期實習。

  合理地安排畢業的綜合實習的時間,根據細化專業進行分工。在實習過程中確保學生在一線和二線崗位都能得到鍛鍊,做好學生的輪崗工作。考慮學生的畢業分配時間和考慮旅遊企業的旺季來確定實習時間。這樣既保證學生的.實習質量,方便學生就業,有利於與實習基地順利合作。一月份左右(接近春節)是酒店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但很多畢業綜合實習開始時間都是在二三月份,此時卻是學生準備期末複習的重要時期。所以往往是企業看中了學生,而學生又沒法到崗。當企業不需要人時,學生卻有時間了。因此,畢業實習規劃應反映酒店人才市場需要,適當調整時間。

  (二)加強專業的實習指導

  指導教師的認識和態度對實習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參與專業實習。教師是校企同時介入“工學結合”模式的執行者和實踐者。學生實習由學生處或者就業處等行政部門代管是不合理的。頂崗實習指導教師應熟悉實習單位組織機構、內外環境、經營管理理念等,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是業務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

  配備有專業的輔導員的酒店頂崗實習中,學生面對複雜真實的服務工作,不同於學校的人際關係,因此引發了很多問題。比如,實習生因沒法排解不適應酒店工作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既不和學校或實習的酒店進行及時有效溝通,有些學生甚至擅自做主,提前就結束了實習,因此造成了實習酒店和學校的關係緊張及學校管理工作上的混亂。因此,學生應在實習期間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較強的管理能力,在工作較多的思路。學生的畢業實習指導工作和實習管理需要專業輔導員的參與。這對於學生實習中相應工作的開展,協調學生和酒店的關係有很大益處。

  (三)加強實習的過程管理

  學生去酒店進行頂崗實習,他們會遇到很多無法預知的問題,產生很多想法,只有科學管理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教育、才能順利保證實習任務的完成。

  思想教育的管理對學生實習指導應該貫穿於完整的學習過程。“認識實習” 主要是想讓學生了解和認識企業,充分利用酒店文化、理念、管理和企業的經營環境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和職業道德教育,在學生進入校後經過短暫學習就可以開展。請酒店的管理者為學生作專題報告,詳細介紹行業的特點與發展空間以及人才的素質要求,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企業和社會歡迎的人。

  學校和酒店一起按教學和實踐的雙重標準對實習生進行階段實習和畢業實習考核。編撰實習指導書,制定考核評分標準,制定實習成績考核方案。考核的達標

  者可得到提薪或輪崗的獎勵,而完成了全部的實習任務的由酒店和學校一起簽發的“實習合格證書”。

  四、結語

  中國很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模式處於探索中,核心內容是學生到酒店實踐和頂崗實習,主要目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透過學校和酒店雙向介入,將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訓練與在酒店實際工作經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酒店和學校兩種不同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 儘管目前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若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堅持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將對人才培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春山,賈一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理論研究[J].旅遊研究,2010.3.

  [2]李成.對日本酒店業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借鑑.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0.4.

  [3]齊煒,諶蓮蓮.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討[J].職教壇,2006.8.

  [4]汪永根.建立全國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的思考[J].職業時空,2007,(7).

  [5]李麗.酒店管理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技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