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幼教客觀評析論文

幼教客觀評析論文

幼教客觀評析論文

  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孩子,教師必須研究創新教育,自身就應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應該是一個創新的人。那麼怎樣才能使幼兒園教師在思維和行動上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呢?這是幼兒教育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就如何激勵幼兒園教師在活動上創新作了大里的研究。研究表明,教育活動的設計不僅是教師能力的反映,而且其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設計者的思維方法。同時,適時地正確評價教育活動,這將給教師增加創新的活力之源。正如《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所說: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階段。

  當然,教師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上的創新有它一定的規律性。《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手段和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可以透過教學、觀摩發現教師創新教育的典型活動,並利用這些活動開展評價,啟迪教師,啟用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但長期以來,按照傳統的評價模式,教育活動似乎也可以實現其預期的目標,因為教師有熟練的指揮棒,孩子圍在在這支指揮棒周圍,秩序井然地答問,答完教師事前準備的問題,教學過程也就定時完成。

  如:在大班散文詩《落葉》的欣賞教學中,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師,在兩種不同的教育活動設計中幼兒的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差異。第一次設計是教師完整的朗誦後再讓幼兒說出秋天的變化?樹葉落在什麼地方?誰著見了把它當成什麼?但這樣的教學設計,小朋友們的回答都是已聽到的詩裡零星的內容,教師提問也圍繞粉詩欣內容,這就使孩子的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在第二次的活動設計中,由於教學理念的變化,教師指導幼兒看圖時,特別注意指導他們仔細觀察,之後就組織他們討論,這是什麼季節?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樹葉落在什麼地方?……這時幼兒的思維特別活躍,他們不僅從課本上獲得了應瞭解到的常識,而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了許許多多詩歌以外的東西。如:樹葉落在溝裡,小蟲看見了,有的說小蟲把它當成小船,有的說當成搖籃,有的說當成小床,當成汽車,當成地毯等等。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可見,不同的理念必然出現不同的教學行為,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應。與此同時,評價教育活動的觀念也必然發生變化。當然,在評價教育活動時,必須尊重教師。首先可以請教師對自己的活動設計作自我評價,對教師的大膽設想要予以肯定和鼓勵,即使在實際活動中效果並不是理想的也要對教師的創作和創新設想給予肯定,要保護教師的創造熱情,允許教師嘗試錯誤。同時在組織教育活動的同時能夠結合所評價的活動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使教育活動評價也飽含著極強的創造性,使之成為活動的創新設計的有效途徑。顯然,這樣的教育活動的設計其組織與實施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就(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語言教育的指導而言,它必須充分地體現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上述可見,教育活動的評價不僅直接形響著教師的學習行為,而且將給教師帶來觀念的變化。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動評價,實際就是對教師最直接、最具體的指導,同時也是大家共同學習,理解《綱要》,貫徹實施(綱要》的重要的實踐活動。

  因此,幼兒教育活動的評價,需要界定目標設定的科學性。目標是教育活動的指向,缺乏創新的目標必然導致歇守陳規的教育活動。科學的教育目標應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著想,應該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幼兒教育活動的評價,需要研究教育行為的規律性。遵循幼兒教育規律是幼兒教育活動的要素,遵循規律的教育活動應該把薄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貫穿於活動的全過程。幼兒教育活動的評價,需要探討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教育形式反映著一定的教育規律,基於幼兒身理、心理機制發展的現狀,幼兒不可能以學習為主導活動,而只能以遊戲為主導活動。幼兒教育活動的評價,還必須關注教育效果的適應性。

  這就是要看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幼兒是否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是幼兒圍著老師轉,還是老師為了幼兒教育活動的需要服務於幼兒,為幼兒提供有愈義的幫助,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教育是否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是否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總之,界定目標設定的科學性,研究教育行為的規律性、探討教育形式的合理性,關注教育效果的適應性,這四個方面應該是幼兒教育活動評價的客觀依據,而所有評價的核心又是“創新”。較長時間的實踐研究表明,這樣的評價對教育活動的設計,可以啟發思維,激發創新靈感,從而促進創造性的教育形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