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學生為主體情景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G心理G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護理模式向整體護理模式的轉變,病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目前的臨床心理護理還遠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原因之一是護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大多采用傳統的理論授課方式,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到以後的臨床工作中。而情景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有效地理論聯絡實踐,已成為護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情景教學法大多是教師為主體組織案例,學生課堂演練,教師點評,在某種意義上學生仍然屬於被動接受者,是教師直接“工作經驗”的灌輸。為了更好地體現情景教學法的效果,本文在護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採用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物件與方法
1.1 教學物件
選擇我校2011級護理本科生100名為實驗組,男12名,女88名;2010級護理本科生104名為對照組,男11名,女93名。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教學內容
護理心理學教學共46學時,教材選用楊豔傑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心理學本研究選擇與病人心理護理有關的知識體系共18學時的內容進行試驗。兩組學生在教學學時數、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方面完全相同,並且由同一老師授課。
1.3 教學方法
1.3.1 對照組 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講授為主、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方法。
1.3.2 實驗組 採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方法。①分組:本研究的授課內容主要包括臨床常見9大型別病人的心理護理,根據授課內容將學生分為9個小組,每組10~12人,每組學生分別參與一種型別病人的心理護理的情景教學,給每組學生髮放相關疾病的臨床專業知識資料,讓學生做好收集資料前的準備工作。②收集資料,確定主題:針對每一種型別病人的心理護理,在每次上課前4周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透過文獻檢索、臨床見習、觀看影片資料,收集相關疾病病人心理護理的資料。③整合素材,完成完整案例: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整理並加工成完整案例,在課前1週上交給老師,老師和學生討論修改,最終形成完整的案例。④課堂情景模擬演練:學生根據自己收集整理的案例準備好所需要的'道具,如血壓計、體溫計、輸液器等,自行安排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病人、醫生、責任護士、治療護士、病人家屬等。情景模擬演練的案例包括孕產婦、兒童病人、臨終病人、慢性病病人、圍手術期病人、急危重症病人、惡性腫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和危機事件後創傷病人的心理護理。演練前組長簡要介紹案例及小組成員的角色分配,然後開始情景模擬演練。課堂演練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⑤分組討論:針對課堂演練內容,全班同學分組進行討論,老師進行總結點評。分組討論時間一般控制在30min左右。
1.4 教學效果評價
1.4.1 學生評價 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方法是否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護患溝通能力等,採用匿名形式,在課堂教學結束後發放給學生,20min後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
1.4.2 考試成績 實驗組學生期末考試採用B卷試題,對照組學生採用A 卷試題。A 卷和B卷試題由授課教師在相同時間統一命題。兩套試題均為百分制,題型和分值分佈情況相同,試題的難易程度無差別。本研究所選用的教學內容在A 卷、B卷試題中所佔的分值均為20分,包括1個案例分析題和1個簡答題。抽取這20分的試題對兩個年級的學生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總成績進行比較。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體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結果以x ±s 表示,兩組資料比較採用t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實驗組學生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效果的評價
實驗組60%以上的學生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持肯定態度。
2.2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組改革教學方法部分內容的成績和總成績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719、2.106,P<0.05)
3 討 論
3.1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護理心理學是一門概念抽象、理論性強的學科,目前大多數院校採用的是傳統的理論授課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大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決定學生的學習強度,有助於維持學習活動的力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行為的實施者,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人才的先決條件。本研究結果顯示,77%的學生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在該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學生以主體形式參與教學活動的內容較多,例如,學生要根據任務尋找資料、確定主題,同時還要反覆修改、整合素材,形成完整案例。保持興趣的一種方法是不斷地提問題。學生完成案例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在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穩定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11%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沒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12%的學生持無所謂態度,這可能與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同有關。
3.2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團隊協作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其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本研究實驗組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材料、組織案例、進行課堂表演,每個學生在小組內分工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目標。對於這樣的團隊工作而言,每個成員的個人能力固然重要,而團隊不同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協調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透過課堂演練和小組討論,教師發現大多數小組組織有序,每個學生分工明確,能夠把理論知識和案例密切結合起來。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有79%的學生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能提高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但是,實驗組也有9%的學生對此持否定態度,12%的學生持無所謂態度。這可能與個別同學參與性較差有關,如有學生在課前還不知自己在案例中扮演什麼角色,經詢問,她很少和班級同學溝通交流,在收集材料、整理案例的過程中參與也很少。
3.3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利於學生深入掌握知識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改革教學方法部分內容的成績和總成績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護理心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景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使學生理論聯絡實際,但是,在一般的情景教學中,教師編制案例,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情景教學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於絕對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實驗組學生必須掌握不同型別病人的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然後分析心理護理措施的重點,並且進行課堂演練。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進一步主動強化理論知識的過程。同時,學生還要透過角色扮演來實際運用所學心理護理的知識和技能為“病人”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並觀察實施護理措施後“病人”心理問題的變化情況。這個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提出了很多理論課不曾涉及的問題。例如乳癌術後病人出院後不願逛街,不願見同事,如何對其進行開導? 腎病綜合徵的青年女性,擔心自己以後的懷孕問題,如何對其進行解釋? 這些問題都有利於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只選取了護理心理學的第三大主題的內容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結果顯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適用於這部分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對此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今後我們將對其他內容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討適用於護理心理學教學的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