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體育文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論文

體育文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論文

體育文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論文

  (一)

  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1.1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嚴重滯後。許多高校體育參與者和決策者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許多高校習慣以場地設施、師資達標、學生參與和達標率等資料來衡量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水平,甚至認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就是建宏大的體育場館、規範管理制度、舉行體育比賽、搞活課餘體育活動、取得好的比賽成績等等。這種觀念導致重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等體育文化的形式建設和表層建設,遮蓋了體育價值觀、體育精神、體育道德等隱性的、深層的體育精神文化的建構,難以觸及師生的心理、精神層面,難以發揮體育的“育人”和“育心”等功能,導致體育文化建設難以縱深、高層次發展。由於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的缺失,導致在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中也出現其深層文化遮蓋的問題。例如,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更多地關注體育場館、設施等建設,忽視了其所蘊涵的深層次的文化意蘊及其對師生的薰陶作用。

  1.2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忽視人文關懷。現今高校校園體育的個體價值被忽略,過分突出體育的“競技教育”和“技術教育”等工具價值,體育的本質功能出現偏失,忽視了人文關懷,把獲得榮譽、謀求高分等作為體育活動的基本取向。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這種人的缺失與失落,導致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設沒有從師生身心和諧發展和個性需要出發,導致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理解和操作上的簡單化、狹隘化和低層次化。制度文化建設則僅立足於管理的規範和便利,束縛很多,缺乏應有彈性和以人為本,難以激發師生的內在潛能與興趣。

  1.3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缺乏個性與特色。高校的型別、辦學條件、辦學特色、辦學目標不同,加上所在區域的地理環境、氣候、民間體育活動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意味著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應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特色。然而,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普遍缺乏學校特色和區域特色,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例如,就制度文化建設而言,大多數高校按《大學體育健康課程體系》規定的大統一的課程開展體育課堂教學,很少開展具有學校和區域特色的校本體育教學和其他體育活動;因此,在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過程中,應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校園體育文化,最終形成自己的傳統和特色。

  1.4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滯後,缺乏實際效果。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存在兩種情況,(1)制度制約較多,限制較寬,缺乏靈活有效地應變機制;(2)管理行為缺乏實際效果。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會使校園體育目標註重短期效應,沒有長遠規劃,呈現出鬆散、缺乏組織紀律的約束,給學校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和負面效應。

  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發展策略

  2.1強化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

  確定適合高校自己的、獨特的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針對高校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論證和提煉。分管體育的高校領導和體育教學部等對本校體育文化傳統、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研討、論證並提煉出適合本校的體育精神文化;增強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宣傳。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手段與方式,促進師生對校園體育精神文化認識和了解、支援與關注,激發他們對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認同感和使命感;促進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進一步在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中得到落實。關注物質文化建設中所蘊涵的文化意蘊及其對師生的薰陶和感染作用。促使制度文化建設中的體育規章制度成為一種規範性文化。

  2.2重視獨具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2.2.1挖掘獨具特色的高校校園體育理念。挖掘學校體育特色,每所高校獨特的體育理念,指引著該校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體育文化的建設。例如,哈佛大學秉承“人人參與,贏得榮譽,創造歷史,體學兼優”的體育理念,這就是一種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精神,是對體育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傳遞。

  2.2.2營造特色高校校園體育氛圍。倡導積極的體育氛圍,從活動內容和形式上入手,才能有利於教師和學生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使教師和學生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帶動整個學校的體育運動熱情,形成人人都參與的良好體育氛圍。結合每個學校的不同特點、所在區域特色體育文化及區域資源等,編制有特色的'體育課程,開展有學校和區域特色的體育活動。結合國外場館經營和管理的實踐經驗,在滿足本校體育教學、訓練需要的前提下,使學校體育物質設施從福利型、公益型向經營型轉變,形成體育物質文化的環境特色。例如,北方地區的高校如何利用所在區域豐富的冰雪資源,挖掘優勢冰雪運動專案及其特色文化,並把這些特色的體育資源與文化融合到高校體育活動中去,形成特色體育文化。

  2.3以人為本,促進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積極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使體育教學遵循學生身心特點和未來生活和工作需要出發的原則,擯棄枯燥的技能學習或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強調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與發展性,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和成長。改革校運動會,由傳統的、單一的運動競賽轉變為融健身、娛樂和競技等為一體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的體育文化活動。建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適合本校實際狀況的高水平競技隊伍,改善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創立高校體育品牌和宣傳名片。提升體育社團的管理機制和實際應用效果,並取得學校、團委和體育部等多方面的支援和幫助。舉辦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才華和技藝的舞臺,更好的活躍校園體育文化生活。重視宣傳體育文化傳播平臺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宣傳應充分利用現代媒介和傳統媒介對體育活動進行全方面的報道,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二)

  一、近10年來城市體育文化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城市體育文化現實與政策預期的偏差

  近10年來,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城市體育文化發展的特點,在階段規劃上(主要指“十五”規劃、“十一五”規劃)進行了適時的調整,用“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促進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戰略思路代替了傳統的體育發展模式。可以認為,體育與城市的協調發展是今後一個時期裡,城市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在過去一個階段時期裡,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城市人口日益增長與體育資源需求相對不足的矛盾,體現在政府提供的城市公共體育服務不足,體育社團組織體系建立等諸多方面與社會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城市發展民生效應的基礎性薄弱環節。體育文化事業建設已落後於城市經濟的發展步伐。有資料顯示:近10年來,我國100-50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增加了25個,城市總人口數增加了6000多萬。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大力抓好城市文化事業建設的同時,對體育文化功能與作用的認識還要進一步深入,城市體育文化發展所需條件的環境還應該進一步改善。

  1.2人口城市化和城市體育鍛煉人口比例失調

  隨著城市周邊環境建設的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在過去的10年中,城市常住人口增加了0.76倍,城市的空間範圍也增加了1.38倍[6],有人研究認為,近10年來,城市化人口的擴張與城市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略有下降。在2005-2008年中還出現了較大的背離,這與一部分人的體育觀念轉變跟不上城市發展理念有密切關係。這種現象可以認為:第一,進城人員參加群眾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外來城市人口進城就業後,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這部分人對體育文化本身的認識不足,導致在很大思想程度上認為進城就是謀求生存的觀念,生活習慣改變不大;第二,進城人員在目前條件下,在時間和經濟上也不允許有太多的可能去追求體育文化所帶來的享受,他們甚至有人還懷疑身份地位的改變,城市的一切是否能夠接納,總感到自己初到城市是弱勢群體,處在城市社會體制的邊緣。因此,切實提高城市體育文化的可接受程度還任重道遠。

  1.3城市體育文化設施空間建設“大躍進”現象開始出現

  近10年來,政府力量推動著城市體育文化的鉅變,但也面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政府的行為往往超越其現實的發展,城市體育中心或大中型體育場館建設就是典型的例子,當前不僅僅是在大城市,甚至在中小城市及經濟欠發達地區,高檔的體育場館建設成為了市政建設的時尚,貪大求詳成為了政府形象工程的表帥。其發展特點為:第一,體育場館建設發展往往偏向國際化,一些地方城市往往忽視了其與地方經濟文化的聯絡,失去了體育場館應有的文化功能,造成了新的浪費。第二,體育中心(或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偏向於地標性建築,對於方便交通問題考慮不夠,結合市民群眾體育文化活動不夠,帶動不起來或很難帶動周邊的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第3,城市體育中心建設往往佔有大量的農田或荒地,這種大面積的建築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破壞,致使當地的生態受到了影響,城市綠地在減少,可持續發展受到限制。

  1.4城市體育文化發展不均衡現象問題

  在城市體育文化加速發展過程中,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群眾體育設施閒置浪費、競賽表演市場弱化、體育培訓市場單一、休閒體育開展不夠廣泛、中年群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偏少、不良生活習慣群體及亞健康人口增多等社會現象的存在。主要表現在:(1)社會上全民健身設施閒置與供不應求的矛盾。有人研究認為,當前城市社群中,許多露天固定的公共全民健身體育設施並沒有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損壞後無人維修現象嚴重,甚至有些部件被破壞後不知去向,嚴重的影響了社群居民的健身需求。有的單位住宅社群由於佔地面積大,而體育設施建設比較集中,因此,給多數的鍛鍊者帶來不便,使用率極低;(2)競賽表演市場沒有發揮出體育文化應有的功能,競賽水平質量和門票價格是影響觀眾上座率的重要因素。如:2013年第12屆全運會多數競賽場次的上座率不到30%;(3)體育培訓市場蕭條。各城市目前除了極少數體育專案(如瑜伽、游泳等)有一定市場外,其他培訓專案均形成不了規模,相比較其他文化培訓市場(如,音樂、舞蹈、表演、繪畫等)還存在較大差距。(4)休閒體育開展不夠廣泛,城市的休閒體育專案有貴族化的傾向,休閒體育服務不僅價格偏高,還有服務壟斷現象出現,有的城市休閒體育專案不夠吸引人也是存在的問題。(5)老年人是城市人口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主體,國家體育總局公佈的“十一五”規劃中,我國城鎮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占28.6%,這其中在校學生和老年人佔了較大的比例,中年人群體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盲區,這與觀念意識與工作繁忙也有一定的關係;(6)城市亞健康人口居高不下,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居民,特別是中年群體大吃大喝現象及缺乏體育鍛煉的不良風氣還在盛行,造成了亞健康人口群體的增加,城市居民“文明病”發展迅速,抵禦流行性疾病的能力在減弱。

  二、促進城市體育文化發展方式的對策

  2.1把握城市體育文化發展規律,提升城市發展建設的質量

  首先,要正確地認識體育文化在未來城市社會發展中的價值與意義,逐漸改變城市發展經濟利益唯上的短期觀念,堅決杜絕城市體育場館追求“高大全”形象工程和“大躍進”現象發生。其次,在今後的城市整體規劃中要強調城市體育文化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因此,在這種城市體育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必須對今後的城市體育文化發展目標、規模、功能、定位等情況要進行統籌安排,建立宜居城市為導向的體育文化政府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城市社會的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式,提升城市體育文化管理能力,著力解決好進城人員弱勢群體的公共體育服務。解決他們教化與趨利並存的城市體育文化發展內涵。最終目標都是在最大程度上讓城市居民,能夠充分享受改革開放給城市社會帶來的發展成果,以實現城市體育文化的健康交流超越時空的限制。

  2.2推動城市體育文化管理的職能轉變,促進依法行政

  首先,要將加強宏觀調控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城市體育公共服務、維護城市體育文化發展的秩序;其次是加強和改進城市體育文化發展方式制度的建設,突出重點,著力解決依法治體的關鍵問題,特別是要引導體育社會組織的建設,堅持“立、行、廢”並重,嚴格遵守立法許可權和程式,堅持法律效果與城市體育文化社會發展效果的統一。因此,要突破經濟領域和傳統觀念意識之間的障礙。實現城市區域一體化對接,形成以法促管、以城帶鄉、先城後鄉的新型社會發展關係,從而有序地推進城市體育文化公平、公正、公開的體育保障制度,有效地維護體育文化過程中市民的切身利益。

  2.3合理建設體育設施步伐,最佳化城市空間佈局

  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管理,逐步提高體育文化建設以城市為中心,社群為基礎的網路式服務環境。按照國家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爭取早日將城市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鼓勵社會力量興建公共體育設施,以提高設施建設的質量和效應。按國家體育總局規劃要求,爭取在2015年末,全國城市各類體育場地達到120萬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1.5m2的目標[9]。繼續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和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的力度,從而形成城市體育設施空間比較合理的結構體系,並且要讓大城市主要承擔現代競技體育比賽的服務功能,特別是高水平的國際比賽,而中小城市則主要承擔大城市衍生出的相關比賽專案(如承擔大城市承辦的綜合性運動會中單項比賽專案等)及群眾體育活動內容。由於城市體育文化發展目前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現代化、集約化、科學化、是城市體育設施建設體系的重點,它對政府改善民生服務將會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2.4轉變體育發展理念,進一步最佳化體育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理論認為,產業結構相對於城市經濟發展來說,城市的相關政府機構不應當把工作的重點只放在引進專案及一些短期效益的專案上,應該注重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10]。像體育產業這類的產業結構一旦完成升級,特別是一些體育用品產業,由於成本達到最小化,而利潤實現最大化,那麼生產企業自然就會進行技術與產業結構的升級與最佳化。顯然,在這一問題上,城市的體育文化產業專案發展應該樹立比較優勢的觀念,實實在在的面對當前城市體育需求與產業“空心化”的觀念。針對社會的新形勢,也要進一步開展資源節約型的低碳體育產業發展體系,促進休閒體育、競賽表演和體育培訓等產業的服務,堅持將城市體育文化產業服務向迴圈經濟、節能減排方向發展,在政策上要繼續降低門檻和拓寬渠道,擴大並盤活體育設施資源,以此來滿足城市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