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普高體育教學調研論文
1選題依據
高校體育教學是高校體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肩負著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培養體育興趣,增進健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等艱鉅任務.它是實現高校體育目標,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氣氛的基本保證,也是完成高校課程,實現高校教育的具體體現.民辦高校教育與公辦高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兩種形式,它們對學校體育肩負著同等重要的任務.廣東位於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迅速,民辦高校如雨後春竹林立,體育教學是否與辦校的速度相適應,這是民辦高校辦學質量的具體體現,對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對推動高校體育的開展,保證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實現高校體育的目標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研究物件與方法
2.1研究物件
本研究以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學歷文憑頒發資格的廣東培正學院、廣東白雲學院等廣東省23所民辦普通高校為研究物件.這些學校屬隨即抽取,遍佈珠江三角洲、粵東、粵西等地,居廣東省32所民辦普通高校數的72%,有較強的代表性和說服力.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研究法
2.2.2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將研究的內容設計成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後,實地發放與回收問卷.其中教師問卷發放128分,回收124份,回收率96.9%,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96.8%.學生問卷發放868份,其中男生問卷398份,回收388份,回收率97.5%,有效問卷378份,有效回收率97.4%;女生問卷發放47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98.5%,有效問卷459份,有效回收率99.1%;男女生有效問卷合計837份.
2.2.3數理統計法和分析綜合法
3結果與分析
3.1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師資現狀
3.1.1體育師資人數、年齡、職稱、學歷
師資人數:據調查得知,23所學校共有體育教師238人,在校學生121825人,生師比為512.:1.按教育部在校生師比不高於300:1的規定,所調查的學校共需配備體育教師406人.顯然,所調查的民辦高校體育師資嚴重不足.年齡、職稱:從表1中可見,高職稱的教師集中在50歲以上年齡段,50歲以下年齡段教師共201名,佔教師總數的84.5%,高職稱職教師僅6名,低職稱教師195名,該年齡段絕大多數都是低職稱的教師.據調查,50歲以上的這些高職稱教師除個別60歲以上者屬內聘外,其餘大多數都是為了滿足省和國家評估的需要臨時外聘.50歲以下者主要是內聘教師.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高職稱者少,年齡和職稱結構出現明顯的斷層現象.學歷:從表2中可見,所調查的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師資中,碩士學位者僅佔師資總數的35.7%(他們中碩士學位的獲得主要要來自於在職進修),本科學歷者佔師資總數的61.8%,本科學歷中68.7%是40歲以下的教師,有2.5%的師資是專科學歷.所調查的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師資學歷嚴重偏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據調查有兩個:一、學校對體育教師學歷及其資格沒有過高要求,教師安於自己的學歷現狀,專科畢業生教大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據反映有些教師教學多年至今還沒獲得教師資格證也是一個例證.二、教師教學工作量大,或身兼多職,忙於生計,難以抽身改造學歷.
3.1.2體育教師教科研活動
表3顯示,所調查的學校體育教師在正式刊物發表論文共151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一般期刊143篇.平均每人0.63篇,每校6.6篇.課題立項共14項,其中,省級12項,校級132項,每校0.61項.
3.2場館現狀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場館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中場館達標的對照表
按教育部對學校標準田徑場的要求,1萬人以下者1個,1萬人以上者2個.所調查的1萬人以下的學校共18所,100%的學校達標.1萬人以上的學校共5所,僅1所達標,不達標者4所.不達標者佔總調查學校的17.4%.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總達標率為58.0%(5所萬人以上學校每校應有;籃、排、網3種球場合計不少於60個忽略不計).游泳池達標率為30%.乒乓球房、羽毛球房達標率為80%.風雨操場達標率為30%[2].
3.3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3.3.1體育教學大綱的制定、執行,教材的使用
體育教學大綱是體育教學綱領性的檔案,是體育教學的依據.按2010年教育部下達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第十八條規定:各校應根據綱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大綱,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實驗[3].在所調查的民辦普通高校中,大綱來源於兩個途徑:一、43.0%的學校沿用2006年廣東省教育廳下發的本專科體育教學大綱;二,57.0%的學校在省教廳下達的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在執行大綱的教師問卷中,完全執行者佔問卷的16.8%,部分執行者佔35.4%,大綱只作參考或完全不執行者佔48.8%.所調查的民辦普通高校執行體育教學大綱較差,隨意性較大.據調查瞭解,廣東民辦普通高校一部分使用廣東省統編的體育教材,一部分使用自編教材.按“綱要”規定:“體育課程教材的審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國高等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統一規劃與組織……以杜絕質量低劣的教材進入課堂.”[3]顯然,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教材的使用是不符合教育部的要求的.
3.3.2體育課程的設定
3.3.2.1體育課時設定
本科《綱要》規定普通高校開設體育課的時間共計144學時[3],職業(專科)學校《綱要》規定不得少於108學時[4].透過對廣東部分民辦普通高校問卷調查可知,所調查的10所本科學校體育課程開設時間為144學時(2學年)者8所,為72學時(1年)者2所.有80%的學校開設體育課的時間達到“綱要”的規定,有20%的學校與“綱要”規定的學時數相差一半.所調查的13所專科學校體育課開設時間為72學時(1學年)者12所,108學時(1.5學年)者1所.有7.7%的學校開設體育課的時間達到“綱要”的規定,92.3%的學校比“綱要”的規定少3分之1學時.大半數民辦普通高校體育課開設的時間明顯地少於《綱要》的要求.
3.3.2.2體育課的型別與內容設定
根據體育教學的形式、性質和任務,體育課程的型別分理論課和實踐課.按“綱要”要求,普通高校體育課每學期應安排4學時理論教學,以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3].公辦普通高校為了落實這一要求,不少學校透過教學大綱,規定理論教學的專題,透過每年1次理論考試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所調查的民辦普通高校,50%本科學校每學期安排1次室內理論課,50%本科學校把體育知識理論安排在實踐課中隨堂傳授.絕大多數的專科學校把體育的知識理論融匯於實踐教學中.顯然,不管是時間保證或落實的措施,民辦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中的理論教學與公辦學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遠沒達到“綱要”的要求.在“學生喜歡選擇的專案內容及排名”中,由於考慮男女生的不同愛好、男女生分班或合班上課的兩種可能,故對男女生喜歡選擇的專案內容作分別的又作合一的統計.統計結果見表10.表9中,所調查的學校體育必修課選項教學內容較集中的前7個專案是:籃球、田徑、乒乓球、武術、健美操、排球、足球.表10中,所調查的學校體育必修課選項教學內容學生最喜歡的前7個專案,男生依次是:籃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足球、排球、網球;女生依次是: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籃球、健美操、交誼舞、網球;男女生合選依次是:羽毛球、籃球、游泳、乒乓球、足球、排球、網球.從表9、表10的對比可知,在所調查的學校開設選項教學的前7個專案中,籃球、乒乓球、足球、排球是男女生喜歡選擇的前7個專案中的4項.健美操是女生喜歡選擇的前5個專案中的'1項,在男女生喜歡選擇的專案中排名第八.學校對這5個專案的開設,迎合了學生的興趣選擇.田徑、武術是男女生喜歡選擇的前7個專案以外的內容,但田徑是基礎性的運動專案,武術是中國傳統專案,學校的體育課程對這2個專案做引領性的或說規定性的開設,體現了其基礎性和民族性的特點.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體育必修課提供的選項教學內容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但是,從學生的興趣、廣東的實際和以後的發展方向看,網球沒列入選項的內容,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專案僅在個別的學校開設,這是課程設定的明顯不足,說明教學內容的多樣性、適應性、時代性不夠.
3.3.2.3體育課組織教學現狀
(1)體育課的班額在所調查的23所民辦普通高校中,體育課的分班有兩種方法:一是按自然班,二是按專案分班.體育教學班共2239個,班額調查結果見表8:35人至39人者佔3.3%;40人至49人者佔60.9%;50人至59人者佔28.1%;60人以上者佔7.7%.按《綱要》要求,普通高校體育課班額應在30人左右[3].調查結果,所調查的教學班班額都超出《綱要》要求,96.7%的班額嚴重超標.超標的主要原因:一是學校過多地考慮經濟效益,沒有把體育課的質量放在應有的位置;二是師資不足;三是場地器材不足.(2)體育課組織教學在表12“體育課組織教學教師問卷”中,教師對“課的目標確定”選擇有兩個內容,“技能教育”或“健康教育”,選擇的結果依次佔調查總數的76.7%、23.3%.教師對“課的內容選擇”也集中在兩個方面,“專案內容”或“綜合內容”,選擇的結果依次佔調查總數的60.8%、39.2%.教師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評價“一般”者佔47.5%,“差”者佔28.3%;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一般”者佔46.7%、“差”者佔30%.調查結果顯示:所調查的學校大多數是以競技專案為內容開展技能教育的.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高,學習效果不夠好.結果中的兩個問題值得討論:1)技能教育問題.我國在十多年前已在大、中、小學全面地開展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體育課程改革,其目的是體育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克服傳統的單一技能教育傾向,透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全面發展.由於應試教育和社會其它因素的長期影響,進入大學的青少年普通出現體質下降,意志薄弱,作風懶散,集體觀念不強等現象,大學體育課程對學生進行三維健康教育無疑是十分正確和必要的.課堂上單一追求技能目標是嚴重不足的.出現單一“技能教育”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受傳統思想習慣的影響.中國體育課堂長期實施技能教育,牢固地形成了一整套技能教育模式.這種模式程式化強,教師集中示範、講解教學內容後,讓學生沿著技能的主線探索學習,模式運用簡單易行,教師容易接受,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學的定式.二是大多數體育教師沒參加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學習班的學習,他們不熟悉課程改革的思想、內容、方向、方法和要求,在上述調查的體育教師各方面狀況存在的問題中足可以說明這一點.在教學中,他們難有新法代替舊法.2)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其學習效果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高,學習效果不夠好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體育基礎教育的嚴重缺失,不少上大學的學生缺乏體育的意識、能力、興趣和行為習慣,學習主體的這些基礎條件造成了體育教學較大的消極因素,為上好體育課增加了難度.第二,教師的總體素質不高.教師素質不高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教學、研究水平不高.從以上調查得知,民辦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進校後大多沒參加過校外規範的師資培訓,在校內也沒經過專門化的訓練,少有或者沒有公開課、教學比賽等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共同提高的措施和機制,他們在教學中幾乎是各顯“神通”,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見表12、13).二是教師教態不夠認真(見表13學生對教師教態的評價).影響教師工作態度和積極性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體育教師在學校的地位低,他們每週教學工作量“超載”(見表5),但工作量係數低,不能與其它學科教師同工同酬,在工作上有“糧疏蛋少”的回報態度,課堂上常出現放羊式教學.第三,班額過大(見表11),任課教師鞭長莫及.第四,學校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第五,場館不足.如上文說,由於游泳池、網球場、羽毛球房等場所達標率差,嚴重地影響學生所喜聞樂見的體育專案的開設,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廣東是水鄉,學生想學游泳,但游泳池達標率只有30%,學生中“旱鴨子”比比皆是.
4結論
所調查的23所廣東民辦普通高校都開設體育課.課的內容基本上體現了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發展需要.體育課被正式納入學校課程系列之內在專門的場所和規定的時間內同其它學科課程同步進行.由於辦學的時間和學校的性質等所限,存在如下的不足:(1)師資力量不足.具體表現在:體育教師數量少,師生比嚴重失調;班額大,教學難度大,教師課程多,待遇低,積極性不能充分調動;師資來源條件寬泛,所調查的學校高職稱者絕大多數是退休後返聘的高齡教師,自校培養的都是講師以下的青年教師,他們中部分是在職研究生學歷,部分是本科學歷,個別是專科學歷,明顯地體現出學歷低者多、職稱低者多、年齡低者多等三低三多結構不合理的斷層現象;教師校內外學習交流少,專業素質和研究能力不高.(2)場館不足.如游泳池、網球場、羽毛球房、乒乓球房、風雨操場等達標率差,嚴重影響時尚的學生又喜愛的體育教學專案的開設.(3)體育課開設的時間不足;理論教學薄弱;大綱執行不力;使用教材質量不高.體育課開設的時間不足,在專科學校表現最為突出,有92.3%的學校體育課開設的時間離“綱要”的最低要求少三分之一學時.調查的本專科所有學校,體育理論教學時數嚴重不足,並且都沒有理論考試的專門安排,不符合“綱要”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教學大綱是教學的綱領性檔案,是教學的依據,在所調查的學校中體育教學大綱的執行普遍較差,隨意性較大.教材是教學的指導書,它體現教師資訊來源的可靠性、前沿性和科學性,調查得知廣東民辦普通高校所用的體育教材部分是本省學會組編,部分是學校自編,這些教材未經全國體育教材指導委員會審定,質量得不到保證.以上主客觀的辦學條件,結合廣大學生的體育基礎教育不足的實際,集中影響到體育課堂的組織教學.加上教師教學觀念滯後,在所開設的專案教學中,以技能為線索,多取用放羊式的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好,嚴重地影響體育教學多目標的實現,不能較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來自於《湛江師範學院學報》雜誌。《湛江師範學院學報》雜誌簡介詳見.)
作者:宋亞炳1,2 工作單位:1.華南師範大學增城學院 2.湛江師範學院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