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對不孕症病患的作用論文
不孕症是有正常的性生活,未經避孕1年未妊娠者[1]。隨著環境汙染的影響,不孕症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國不孕症發病率為7%~10%[1]。大部分不孕症病人壓力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情緒,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時給家庭、婚姻都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改善病人焦慮、抑鬱狀態,本研究針對不同病人採取不同的心理干預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物件與方法
1.1物件
選擇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婦科門診治療的不孕症病人100例,年齡24歲~40歲(31.5±4.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中專及高中42例,大專及以上43例;職業:幹部38例,個體26例,公司職員36例;原發不孕43例,繼發不孕57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不孕症診斷標準,女性、意識清楚、願意配合;②排除合併腫瘤、肝腎心臟等疾病。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鬱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量表在國內、國外均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2]。在獲取調查物件同意的基礎上,由專業人員給予發放問卷,讓研究物件自行填寫,不能自行填寫的由病人家屬代寫,填寫完畢後現場回收並檢查,如有漏填,請病人補全。本次調查有效回收率為100%。
1.2.2評分標準
SAS、SDS分別包括20個專案,每個專案均為1級~4級評分,總分分別為20分~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抑鬱程度越重。
1.2.3心理干預方法
①認知心理干預。向病人做好疾病的宣教和治療技術指導,舉行專題講座,因人施教,幫助病人瞭解患病的原因,使病人建立起正常的理念,提高認知水平,糾正自己錯誤的思維,主動參與情緒調整過程中,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②疏導性心理干預。透過雙方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讓病人談論她們對關於自己不孕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她們有機會盡情發洩,讓情緒釋放出來,給予支援鼓勵、安慰,幫助她們來理順自己的情緒。③支援性心理干預。讓病人加強與丈夫的情感溝通,取得雙方父母的情感支援,與朋友交流,採用心理諮詢師給予陪伴、安慰及引導,消除其心理障礙,使病人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援,以增強她們的'意志和信心。④針對性心理干預。對於焦慮、抑鬱程度較重的病人,請專業心理諮詢師一對一給予訪視、做好患病夫妻之間的健康教育,介紹成功病例,讓病人對治療有信心。
1.2.4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3.0統計學軟體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處理,採用樣本均數的t檢驗、配對t檢驗。
2結果
2.1心理干預前後焦慮、抑鬱的發生率
心理干預前100例女性不孕症病人中焦慮72例(72%),抑鬱48例(48%);心理干預後焦慮18例(25%),抑鬱14例(28%)。
2.2心理干預前後病人SAS、SDS評分比較(見表1)
心理干預後SAS、SDS評分降低,干預前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不孕症病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普遍
焦慮、抑鬱是不孕症婦女常見的情緒障礙,主要表現為較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失望、沮喪的情感[3]。本研究顯示,女性不孕症病人焦慮情緒發生率為72%,抑鬱情緒發生率為48%,可見焦慮和抑鬱是不孕症病人最普遍的心理問題。有文獻報道,焦慮和抑鬱可導致20%的女性排卵障礙[4]。因此,不孕症病人的心理狀況不容忽視,在對其進行系統規範地治療過程中,應特別重視病人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提高其治癒率。
3.2不孕症病人需要有效的情感支援
由於不孕病人冗長的求醫過程和害怕治療失敗的心理,久而久之,長期鬱悶的情緒使病人產生焦慮,長久不育的陰影也容易導致病人產生抑鬱情緒。本研究顯示,透過心理干預後,焦慮、抑鬱情緒明顯下降。因此,說明護士全面集中培訓得到效果體現,有掌握心理干預的各種方法和應用的技巧,能有效的和病人進行溝通,相互之間建立一種信任的關係,使病人放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讓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3.3心理干預對不孕症病人焦慮和抑鬱的影響
有文獻報道,過度的焦慮和抑鬱可以透過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而影響生育[4]。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工作是關鍵,及時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使焦慮、抑鬱情緒得到緩解。本研究顯示,透過對病人的全面評估,採取相應的心理干預後,病人SAS、SDS評分降低(P<0.05),焦慮、抑鬱發生率下降。可見,不孕症病人需要進行心理疏導,尋找合適的個性化調整模式,使她們積極應對,儘快擺脫焦慮、抑鬱情緒所造成的無助感和不安全感,早日重建健康的心理。
病人在面對不孕之後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反應,進行必要的心理評估和干預是非常重要。針對病人的不同情緒狀態給予採取不同的心理疏導,能緩解其應激反應,改善心理健康問題。家庭支援和社會支援對病人來說也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能改善病人焦慮、抑鬱狀態對家庭、婚姻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