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與實訓教學的結合論文
《機械加工技術》這門課程是中職機械類專業必修的一門主幹專業基礎課程, 集合了金屬熱加工、機械製造工藝、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機床、機床夾具與刀具等多門課程。涵蓋了從毛坯製造到機械產品裝配的全部知識,包含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由於企業實踐緊密結合,涉及面廣,教學難度較大。結合近幾年的教學,下面談一下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
一、本門課程教學現狀
這門課程雖然比較主要, 但是現今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基礎比較薄弱,缺乏必要的數學及物理相關知識, 甚至有的學生完全沒有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較差,缺乏必要的自學能力。而這門課程文字類的知識較多,雖然有部分的圖示和例子,但是對於沒有任何機械類相關實踐知識的中職生來講,學習起來具有相當的難度。對於這些學生要想在日後的本專業學習工作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學好本門課程這樣的基礎知識又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如何教好這門課程, 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 就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 、採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
興趣是是最好的老師,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讓學生學好這類“比較枯燥的課程”的關鍵。隨著中職教學改革的深入,資訊化教學這一概念越來越普及。這種教學方式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在資訊化教學中大量的引入了教學課件(PPT)、電子互動白板等手段, 讓學生在抽象的課程中增加更多的對現實實踐的直觀認識, 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車床結構部分,書中只有一個圖示,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機床的形狀, 用引線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之後用大段的文字解釋各個部件的具體功用。學生學起來不僅很枯燥,而且對車床各部分的動作很難理解。引入了課件之後, 可以用真實的圖片和具體的車床操作影片來講解,這時學生的精力非常集中,而且連一些後進生都表現出了較為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各種金屬切削加工方法時,我引入了一段德國“ 德瑪吉” 數控加工中心加工樣件的廣告片, 片中包含了多種的加工方法, 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各種加工方法的實際加工過程, 還讓學生了解到了本行業尖端技術的發展狀況, 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本專業課程興趣,增強本專業工作的信心。
三、走進車間是學習《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的必然和重要途徑
如前面所說,《機械加工技術》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直觀地認知學習內容,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記憶的加強都是十分重要何必要的。
比如在“軸類零件的加工方法”這一章節, 書本中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和方法,教師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教師講解得再詳細也無法讓學生真正學到如何加工一根軸。因此,把學生帶進車間,由教師結合實際零件的加工,一步一步講解軸類零件的加工,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還可以提前讓學生感受工廠的氛圍, 學會在車間中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項, 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四、比較學習法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前一段時間我參加了由大連理工大學組織的暑期培訓。培訓期間,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姜大源教授的一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基本問題與課程開發》課程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提到的工作過程系統化學習情境設計比較學習法對中職實踐教學有很大的意義和幫助。
比較學習法的原則是: 比較必須三個以上、比較必須同一個範疇、比較中重複的是步驟而非內容。基於以上方法的思考,我將《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軸類零件車削部分的知識總結如下:
比較必須三個以上:簡單軸類零件的車削、帶有方溝槽的軸類零件的車削、帶有方溝槽和螺紋的軸類零件的車削、帶有方溝槽、圓弧溝槽、螺紋的軸類零件的車削等。比較必須同一個範疇:軸類零件的車削。比較中重複的是步驟:車刀安裝、毛坯裝夾、試切、車削一端、掉頭、車削另一端。基於以上過程學生不僅實現了對軸類零件車削方法的學習,對車床的結構和切削運動有了更加感性和深入的認識, 增長了動手能力,而且學習內容由淺入深,讓學生在學習更深一層次內容的同時還可以對簡單的知識重複應用,加深記憶。同時對於那些參加中職升高職考試的學生,這些內容又是技能加試過程中必考的內容。不僅學習技能又針對考試,可謂一舉多得。總而言之,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工業化的深入, 越來越多的企業急需技能型、應用型的人才,進入企業後能夠儘快地為企業創造效益。作為中職機械教師,要積極響應這種需要,改革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面對中職學生的現狀,充分挖掘他們內心的求知慾, 激發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提高中職機械教學的課程質量,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會知識,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