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

  在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透過一些行為準則去約束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的方方面面,這其中包括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商務禮儀常識吧。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1

  商務禮儀用於商務場,涉外場合和第一次見面。它以莊重、保守為主。不同於社交禮儀以展示個人魅力為主。它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為本、行為規範和善於表達”。(尊重為本:不遲到、不打斷對方講話、不在客人面前吸菸以及場合上“不過分表現自我,給每一個人平等的展示機會等等;行為規範:符合禮儀要求;善於表達:即便不懂商務禮儀,但透過語言表達,能讓對方感覺到對對方的尊重)。

  一、接待客人請吃飯

  1、選擇酒店遵循“吃環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客人,選擇不同的酒店。

  2、選擇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狀況,最好不選擇在單行線及不便於停車的地方,如果選擇了,應事先通知對方。

  3、在門前迎接客人時若主人與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臺階,若是長輩或領導需要降階相迎。

  4、左手迎賓:引導客人進入房間時,領導或長輩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時領導或長輩走在左前方。

  5、介紹客人時,熟悉雙方的人要主動擔當介紹人。在介紹過程中,客人,長輩,上級及女士有優先知情權,他們被後介紹。

  6、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門前時,如有人開電梯則客人先行,如無人開電梯則接待者先行,並按電梯按鈕。乘電梯時禁止吸菸。

  7、排座次時主人坐在對著門的位置,右手邊為第一主賓,左手邊為第二主賓,第一主賓右手邊為第三,第二主賓左手邊為第四賓,依次排座。

  8、點菜時主人不可放棄權力,不問客人客人吃什麼,要問客人吃什麼。

  9、敬酒不勸酒,請菜不夾菜。

  10、吃自助餐時,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則,不要給客人帶菜,更不許剩菜。

  11、注意沾醬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後接著蘸醬。

  12、通常歐美國家的人不吃動物內臟,不吃寵物。

  13、此外吃飯時不談讓人產生不良聯想的話題。可以談藝術、建築、電影、歷史、文學、時事、音樂等等。

  二、乘車(雙排座轎車)

  通常主賓位為右後座;當主人親自駕車時,主賓位在副駕駛座;如果主人的妻子隨行則右後座為主賓位;當主人帶有司機或隨從翻譯人員時,主人同客人坐在後排,客人居右,隨從人員坐在副駕駛座。

  三、著裝、首飾、頭髮

  1、男士著裝注意“三色“原則(西服、領帶、皮鞋不超過三種顏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帶、皮包要統一顏色);三大禁忌(商標沒有摘掉、不繫或系質量不好的領帶、鞋襪不配套)。

  2、女士著裝時裙裝為正裝,褲裝為便裝,在穿裙裝時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備用襪子,同時不能穿黑色皮裙。

  3、女士著裝注意六點:不能過分短小、過分緊身、過分暴露、過分透明、過分雜亂、過分鮮豔。

  4、男士頭髮在七公分左右為宜,女士出席商務活動時應該束髮,不能長髮披肩。

  5、首飾要同質同色,佩戴要符合身份,以少為佳,不多於三種,不戴珠寶飾品。項鍊、耳墜的長度要與臉形成反比(圓臉的人帶長項鍊,反之亦然)。

  6、通常不染髮,如若染髮藥與眼仁同色。化淡妝或不化妝,標準為妝成有卻無。

  四、接打電話

  1、接電話時,首先自報家門。如:您好,這裡是XX公司,請問您找哪一位?

  2、打電話時,首先要說出自己是誰,有什麼事,然後詢問對方是否方便接聽電話。

  3、打長途電話時,要問對方身邊是否有座機電話。

  4、電話記錄應做到“5W”。when(什麼時候)、what(什麼事)、where(什麼地點打來的)、who(誰打來的)、how(怎麼處理的)。

  5、談判或開重大會議,要當著對方的面把手機關掉(以示對對方的尊重)。

  6、在給年齡相仿的異性打電話時,要考慮到可能不是要找的人接聽電話,須直奔主題,以免產生誤會。例如:我是XXX單位的,我是XXX現在單位有急事需要找XXX,他能過來下嗎?還是單位派車去接?

  7、接打電話時要面帶微笑,語氣緩和,通常對方能感覺到你良好的修養。當有錯誤電話打來時,要有耐性,如果知道對方需要的電話可以告訴他。

  8、打完電話,長輩或者上級先掛機,如果是平輩,主機先掛機。成人之美。如果聚會時有同事的配偶打來電話,則異性同事不要說話,或者大家一起說話,以免造成誤會。

  9、保密的事不要在電話裡談。要充分了解電話的不安全性。

  10、如果對方要找的人不在,要馬上告訴對方,並問對方有什麼事情,是否可以代為傳達。最好留下對方電話號碼。

  11、電話的商務禮儀應該普及到每一位員工。

  五、名片的使用

  1、酒桌上交換名片時要選遞給第一主賓。然後順時針互相交換。其他場合由近及遠,由長及幼。遞名片時,手與胸齊,右手遞、左手接。名片交換後要輕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涉外活動中名片的使用要考慮對方的顏色禁忌。

  3、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沒有名片,接過對方名片時要跟對方說:我的名片剛好用完,我把電話給您寫下來。

  4、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褲兜裡,應放在包裡或衣兜裡。

  5、名片上副職稱正職。政界稱官職、商界稱職務,如果沒有職務可以稱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業稱謂(醫生、教授、律師等)。

  六、站、坐、走、蹲、手

  1、站:標準的站立姿勢要挺胸收腹,兩肩平齊,雙臂自然下垂。站立姿勢要正,切忌身體歪斜。女性站立的正確姿勢:最好是一隻腳略前,一隻腳略後,兩腿貼近,雙手疊放在下腹部。

  2、坐:入坐時左進右出,上身自然挺直,兩臂屈曲放在雙膝上,或兩手半握放在膝上,手心向下。不可O型腿,士字腿,可二郎腿但要注意方向。

  3、走:行走時,步態應該自然輕盈,目視前方,身體挺直,雙肩自然下垂,應保持身體的挺直,切忌左右搖擺或搖頭晃肩。

  4、蹲:正確的方法應該彎下膝蓋,兩個膝蓋應該並起來,臀部向下,上體保持中直。

  5、手:在握手時主人、長輩、上級及女士應主動伸手,握手的力度要適中,同時上下搖晃三下,並且握手時要直視對方,面帶微笑。迎賓時手掌側立引導;道別時,伸臂立掌,腕動臂不動,手動指不動。

  七、商務場合六不談

  1、不誹謗領導人

  2、不議論自己單位的領導和同事

  3、不談論國家和行業機密

  4、不談對方內部情況

  5、不談格調不高的話題

  6、不談私人問題(年齡、收入、出身、婚否、健康、家庭)

  八、公務交往中的介紹問題

  介紹有兩種:第一種---自我介紹;第二種---介紹他人。

  1.自我介紹有四個要點需要注意。

  A.最好是先遞名片再介紹。交換名片時有個時機的問題,一見面就把名片遞過去,再重複下自己的名字。

  B.自我介紹時間要簡短,愈短愈好。一般自我介紹半分鐘以內就完全可以結束了,訓練有素。

  C.內容要全面。自我介紹一般包括四個內容:單位、部門、職務、姓名。要訓練有素,一氣呵成。

  D.倘若單位和部門頭銜較長的話,第一次介紹的時候使用全稱,後面才可以改簡稱。所以在國際交往中,用字母來做簡稱,或者以中文來做簡稱,一定要注意,先講全稱,再講簡稱,否則容易南轅北轍。

  2.介紹別人比較重要的是誰當介紹人?社交場合的慣例,介紹人一般應該是女主人。在國際交往中介紹人一般是三種人。第一種是專業對口人員。第二種是公關禮賓人員。第三如果對方是貴賓的話,禮儀上講身份對等,就是在場的人裡職務最高的。

  九、禮品

  商務贈答

  在國際交往中,人們經常透過贈送禮品來表達謝意和祝賀,以增進友誼。由於各國習俗不同,贈禮的種類和方式也有差異。

  挑選禮品

  饋贈禮品時要儘可能考慮受禮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贈送禮品最基本的原則。如不瞭解對方喜好,穩妥的辦法是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因為送別人沒有的東西,最易於被對方接受。禮不在重而在於合適,正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有時送太貴重的禮品反而會使受禮者不安。

  贈禮方式

  贈禮的方式一般以面交為好。西方人在送禮時十分看重禮品的包裝,多數國家的人們習慣用彩色包裝紙和絲帶包紮,西歐國家則喜歡用淡色包裝紙。與中國人的習俗不同,在西方國家接受禮物後應即刻表示感謝,並當面拆看,不論其價值大小,都應對禮物表示讚賞。

  贈禮時間

  贈禮要適時。在有些國家,在對方送禮時才能還禮;在有的國家(如日本),要選擇人不多的場合送禮;而在阿拉伯國家,必須有其他人在場,送禮才不會有賄賂的嫌疑。在英國,合適的送禮時機是請別人用完晚餐或在劇院看完演出之後。在法國,不能向初次結識的朋友送禮,應等下次相逢的適當時機再送。

  贈禮地點

  贈禮要分清場合。去友人家做客,不要帶在宴會上吃的食品作為禮物。出席酒會、招待會不必送禮,必要時可送花籃或花束等。在不同的國家,贈送禮品也應有所不同,如中國人講究送煙送酒,而日本人卻送酒不送煙。給德國人送禮時忌諱用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紙包裝禮品,而向南美國家的人送禮,千萬不能送刀或手絹,因為刀意味著雙方關係一刀兩斷,手絹則總與眼淚、悲傷聯絡在一起。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注:1、當商務禮儀與地區民俗發生衝突時,以地區民俗為準。

  2、商務禮儀不能幫助你直接成功,但它卻能幫助你減少不必要的失敗。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2

  儀容能給人造成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美好的儀容總能令人敬慕和青睞。

  當年尼克松和肯尼迪競選美國總統,尼克松帶病參加競選,體重大減,臉上稜角突出,好出汗,又拒絕電視顧問費盡心機為他設計的補救措施。結果,觀眾在電視螢幕上看到的尼克松是兩眼探陷、面頰蒼白、汗流如注、聲嘶力竭的形象。相反,肯尼迪經過電視導演的精密籌劃,養精蓄銳,精心彩排,則顯得意氣風發,紅光滿面,從容論道,揮灑自如。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總統電視競選,選民們注意的並不是雙方政見,而是他們的儀表風度。對“形象”的好惡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選票的投向,最終尼克松在競選中敗北。可見儀容美對事業的成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面試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容美,贏得面試官員的好感,促使面試成功。

  美容化妝對於人的儀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透過運用豐富的化妝用品和工具,採取合乎規則的步驟和技巧,對面頰五官及其它部位進行預想的渲染、描畫和整理,以強調和突出人所具有的自然美,遮蓋和彌補面部的不足和缺陷,使容貌儘可能完美。化妝應該與形體、膚色、服飾、髮型、年齡、性格、身份相協調,而且要與面試的目的和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應以淡妝為宜,以自然真實為度,以協調、高雅、精神、舒適為美,以清潔健康為旨,塑造出一副淡雅清秀、健康自然、鮮明和諧、富有個性的容貌,使你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增強自信心,在面試的過程中增加魅力。同時化妝也是參加面試的重要禮儀要求。

  有人說“女人的美一半在頭髮。”的確,女性有一頭秀髮,能增添無限的風韻和魅力,“頭上青絲如墨染”就是形容中國美女的幹古佳話。對於男士而言,頭髮也非常重要,俗話說“男頭女腰”,就道出了男士儀容美的首要標準。頭髮的造型是儀容美的重要部分,美容學家認為“髮式是人的第二面孔。”恰當的髮型會使人容光煥發,風度翩翩。

  首先,選擇髮型要與自己的風度、氣質相一致。舉止端莊、穩重的人要選擇樸素、沉穩的髮型活潑直爽的人要選擇線條明快、造型開朗的髮型瀟灑奔放的人要選擇豪爽浪漫的髮型。

  其次,選擇髮型必須適合自己的臉型。

  橢圓的臉型是標準臉型,可任選髮式長臉型的髮式應該稍大些,設計的髮型應該兩側蓬鬆,頂部頭髮遮住前額,即採用闊輪廓的髮型圓臉型的髮式不宜過大,設計的髮型額角和頂角部分要隆起,採取高輪廓的髮型方臉型的髮式宜採取弧輪廓的髮型菱形臉型的髮式兩側要厚些,設計的髮型兩側隆起呈橢圓型。總之,髮型的設計只有與你的風度、氣質、臉型相一致、相協調,才能達到和諧的美。

  另外,面試前一定要精心梳理、洗淨梳齊,不必塗抹得過於油膩,要除去頭屑和頭飾中閃亮的首飾。

  女性一般不留披肩發,男士不燙髮、不捲髮。如果戴有眼鏡,應擦乾淨眼鏡片。男士應剃去鬍鬚。服飾打扮服飾是面試中的主要知覺物件之一,面試時服裝的選擇在自我表現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行為學專家邁克阿蓋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本人以不同的衣著打扮出現在某市的同一地點,當他手執文明棍,頭戴禮帽,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地出現時,很多人向他點頭致意、打招呼,而且大多是穿著講究的紳士階層。但是,當他破衣爛衫、蓬頭垢面再度出現在同一地點時,接近他的多是流浪漢和無業遊民。這個實驗表明,同一個人穿著不同的'服裝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效果和禮儀效果。所以,日本的著名推銷大王齊騰幸之助在他的自傳體高明的推銷術中說“服飾雖然不能造出完人,但是,初次見面給人印象的產生於服裝。”因為,服飾不僅反映了你的個性、習慣、愛好、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而且反映了你的道德和禮儀修養水平。

  在面試中,你的服飾可以讓主考官瞭解你諸多方面的情況是否成熟,審美能力如何,鑑賞能力如何,對工作環境的理解能力等。所以面試著裝,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為獲勝而著裝”是你穿著的準則。

  男士商務禮儀儀容

  定期理髮。男士最好半個月左右理一次髮。平日,不管是何種髮型,都應該把頭髮梳理得井然有序,不可蓬亂不堪。要知道“蓬頭”、“垢面”從來都是被相提並論的儀容不整潔的重要表現。

  每日剃鬚。除了具有特殊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者之外,白領男士是不宜蓄留鬍鬚的,這既是為了清潔,也是對交往物件的一種尊重。哪怕鬍鬚並沒有長長,也儘量每天剃一次,必要時還須增加次數,絕對不能鬍子拉碴地去上班或會面。

  修剪鼻毛。平日,許多人不把自己的鼻毛當成一個問題,那是因為他自己看不到或者根本從未有過這種意識。但是這並不等於鼻毛不會生長,更不等於他人注意不到。在人際交往中,偶爾有鼻毛黑糊糊地“外出”,是很破壞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的。白領男士對此應經常檢查和修剪。

  遮掩腋毛。成年人一般都長著比較濃密的腋毛,從視覺上講,它很不美觀。因此,白領男士在著裝時,應有意識地避免會使腋毛“昭然若揭”的款式,如背心、無袖裝等。

  掩飾腿毛。腿毛如果長得又黑又粗,在別人眼裡是毫無美感可言的,必須加以掩飾。在執行公務時,白領男士不準穿短褲或挽起長褲的褲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雙“飛毛腿”的腿毛有礙觀瞻。

  日常商務禮儀常識3

  一、善於運用非言語手段

  在非言語交往手段中,最重要的是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戴爾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比穿著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所以用微笑去招呼朋友,朋友因此而快樂,你也就成為受歡迎的人。

  二、記住對方的名字

  記住對方的名字並叫出來,這等於是給對方一個很巧妙的讚美,表明你很在乎他;而假如你忘了或叫錯了對方的名,那將是十分尷尬的,對你很不利。所以在和別人交往的同時,最好在內心裡把那個名字重複幾次,試著把它同那個人的容貌、表情等特徵聯絡在一起。

  三、真心讚美

  對很多人來說,能被人注意到自己“小”的優點和長處,並得到讚美,他會很感激讚美的人,產生好感的程度也就會增加。不過讚美的人也要記住,讚美要適度,要真心,如果小題大做,只能起到反作用。雖然當面的讚美是必要的,但是背後的讚美也是不可忽視的。背後的讚美也許不為人知,卻會讓人感到你的真心。

  四、善於暴露自我

  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學會了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如果人們在彼此交往中能坦率表述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那麼猜疑、誤解以及衝突、糾紛就會大大減少。適當地“自我暴露”,不僅有助於別人瞭解自己,也有助於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人們喜歡自我暴露的人,不喜歡自我封閉的人。不過,自我暴露的程度必須以不使對方感到驚奇為限。

  五、掌握批評的藝術

  當我們必須要對別人的錯誤進行批評時,應講究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注意場合。最好不要在大庭廣眾下當面批評別人,應該讓對方保住面子,否則會導致對方的惱怒和反擊。其次,從稱讚開始。通常,在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的讚揚之後再去聽一些不愉快的批評,感覺總是要好一些。從讚揚的方式開始,就好像牙醫用麻醉劑一樣,病人仍要受鑽牙之苦,但麻醉卻能消除疼痛。此外,批評要就事論事,不要汙辱人格

  六、換位思考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再強加給別人,也就是從別人的角度想事情。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使他感興趣的事情,也有他漠不關心的事情。感興趣和漠不關心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多想想,就不難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你和別人的思想溝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礎。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先讓自己思考30秒,如果你是對方,會不會接受這個批評,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而你也不再會有沒“人緣”的感覺了。

  七、尋找共鳴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的態度、觀點、文化背景、年齡、性別、興趣、愛好、地位和經歷等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吸引力。要與別人接近,最首要的就是讓別人瞭解你。試想一下,一個你完全不瞭解的人,你會願意和他交往嗎?你對一個人的暴露程度如何,直接反映了你對這個人的信任程度。換了新的環境,想交新朋友之前,不妨來做點功課:比如瞭解對方的喜好,以找到共同的愛好和話題;主動寒暄,打破與新朋友之間的隔閡;還要記得展現真實的自己,用真心才能換得好朋友。

  八、掌握個性,見機行事

  在社交過程中,要學會對不同的人做具體的性格分析。對性格活潑、個性開朗的人可以比較隨意地開玩笑;但是對性格內向的人,交談的時候需要耐心;對於性格耿直的人,可以對他們直言不諱,既不會引起反感還會引起對方的共鳴;而對那些性格多疑、小心眼的人,說話則要小心謹慎,開口前要再三醞釀,注意不要得罪對方。這種交談方式就是所謂的“見機行事”。社交的過程是個瞬息萬變的過程,相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變化。一個真正善於社交的人應該是善於觀察的,能對社交物件可能出現的臨時的心理隨機應變。

  九、別做老好人

  對待朋友要一視同仁嗎?這樣的概念已經過時了。朋友之間的交往絕對不應該是公正的“等距離外交”,處理人際交往中“親”與“疏”的關係其中的秘訣就是與親密的朋友相處,但求彼此理解,與較生疏的朋友相處,則應多些諒解。對親密的朋友尺度要放得嚴格一點,不要怕得罪人,最好能做到心裡有什麼話都說出來。老好人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沒有人會在他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因為別人都會覺得他對自己不是真心的,他之所以與自己交往是因為有利可圖。俗話說,和任何人都是好朋友的人,不能成為任何人的夥伴。

  十、主動打招呼

  其實與陌生人主動交流並不需要擔心什麼,你可以設想如果有人主動與你打招呼時,你所體會到的心情,就能鼓起勇氣,嘗試與人主動打招呼,你就會發現此後的交流變得很容易了。其實擔心在社交場合“出醜”是一種自卑。想要交朋友,就要打破自卑,主動地向前邁出一步。練習主動與人微笑,即使對方是陌生人,主動的、發自內心的微笑,會成為人際交流的第一步;簡單明瞭的自我介紹,以“您好,我是某某,是什麼原因參加這次活動”為開頭,做自我介紹的第二步;接下來交換名片也好,寒暄也罷,都為你結交新的朋友打開了局面。

  十一、注意口頭交往的技巧

  首先要作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別人談論他們自己。在交談過程中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或急不可待地打斷對方的談話,都是對對方的一種不禮貌;還有人話匣子一開啟就再也收不住,不管別人是否感興趣,也不允許別人插嘴,結果圖得一時的痛快,卻給對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傾聽並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有反饋地引導和鼓勵。要表現出對對方的談話感興趣,用語言或表情告訴對方你能理解他的談話內容,有時可用自己的語言來簡略複述一下對方談話的含義。如果你是談話者,還要注意不要重複。嘮嘮叨叨、翻來覆去,只會讓人感到厭煩。當然也不能講些對聽者來說全然陌生的話題。

  十二、保持適當的距離

  人際關係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現在人際距離上的。雙方關係親密,相互間距離較近;雙方關係疏浚,相互間距離較遠。與新同事新朋友初處,彼此不熟識、不瞭解,關係剛剛形成,距離自然是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與人親近,則有違交際規律,對方不僅不會作出友好表示,還會產生反感情緒。這種適得其反的效果,會把你置於被動地位。保持適當的距離,能給對方冷靜地觀察你認識你的機會。你們會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實現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融。你們的關係慢慢親密了,彼此的距離就會悄然隱去。保持距離重在適當,掌握在對方認可接受的範圍內,並能有效地促使雙方互相吸引。束老師到了新學校一開始就想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見到每一位教職工都做出親熱的表示。有時他還裝出很隨意的樣子,大方地到陌生老師家拿這拿那,結果把自己弄成一個很令人討厭的角色。黃老師則正好與柬老師相反,對任何人都昂然相對,擔人於千里之外。還是張老師做得合適,把自己的熱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顯得自然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