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課件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課件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課件

  形象有趣的課件,使得課堂不再枯燥無味。雖然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課件只是起輔助教學的作用,但並不代表可以輕視,製作課件需要注意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導體和絕緣體說課課件

  一、教材分析

  《導體與絕緣體》一課是湘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單元的第4課。本課是在學習了前面的《電池》、《怎樣控制電路》、《設計電路》三課的基礎上,應用學過的簡單電路製作的檢驗器,透過對周圍物體的導電效能進行檢測,歸納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並瞭解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電路秘密的慾望,為後面學習安全用電做好準備。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學習主體是五年級學生,針對本堂課教學內容,我對學生作了如下的分析:

  1、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系統的科學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較好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 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電路的知識,具備了製作檢測電路的能力。生活中學生對導電和不導電的物體也有一些瞭解,但還有待於形成清晰的認識。

  3、 針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存在差異,教學中要採取小組合作、一幫一(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學生)的對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 教學目標預設

  從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及以上的學生的特點出發,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用實驗的方法檢測各種材料是否容易導電。

  2、多次經歷猜想、實驗檢測是否容易導電的探究活動。

  3、能夠認識一些常見的電工工具的各部分由哪種材料組成。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

  2、瞭解導體與絕緣體在生活中的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能夠有序地展開檢測活動,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

  2、願意與同學交流導體與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課重點是:認識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及安全常識,養成認真細緻尊重事實的探究習慣。

  本課難點:認識人體、大地和不純淨的水也是導體。

  本課的關鍵點在於:學生對材料進行猜想是否導電,然後運用實驗進行驗證,透過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細緻的交流活動,促成認知的提升。

  四、教法學法

  科學探究既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目標,更是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為了能更好地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突破本堂課的重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引導探究法,即教師以情境設計、探究活動、交流提升、演示說明引導學生探究。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是猜想驗證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學生在進行猜測的條件下,然後再到實驗中去自主探究和驗證,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體驗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提高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準備

  材料的選擇與準備是科學探究至關重要的環節。有結構、有意義的材料不僅可以揭示現象,更暗含著科學探究的方向與程式。精心挑選有結構的材料,會引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動有效進行。

  為了順利完成導體與絕緣體的探究,我精心準備如下材料:

  1、 電路檢測器——電源、導線、小燈泡[說明:用於檢驗電路中是否通電]

  2、 待檢測物體——易拉罐、小車、泡沫、鉛筆、剪刀、海綿、回形針、鋁箔紙、玻璃瓶、鑰

  匙、硬幣、橡皮筋、木夾子等。

  [說明:這些材料都是學生身邊常見的材料,用於學生進行猜測、驗證的實驗,從而讓學生獲得親身的經驗,突破教學重點。]

  3、水一杯[說明:用來進行水的導電演示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不純淨的水也是導體的認識] 4、插頭、帶絕緣皮的電線、螺絲刀、鉗子等 [說明: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導體絕緣體的生活應用] 5、實驗報告單[說明:用於學生對實驗材料進行充分的猜想,進行實驗的驗證和記錄]

  六、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與生生間的互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教學活動的展開應緊扣學生的思維與活動,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我預設了如下教學環節,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實施。

  (一)置疑激趣 引發探究

  出示小燈泡,提出問題:點亮它需什麼材料?請學生動手點亮。

  用棉線代替導線,燈泡會亮嗎?為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導休與絕緣體》 (設計意圖:複習簡單電路的知識,激發興趣,從而切入了課題,為新課探究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 自主探究 活動1:易拉罐的秘密:

  1、 先讓學生觀察易拉罐材料的特點,再預測一下,將易拉罐接入電路,可以怎麼接,並且

  燈泡會亮嗎?

  2、 學生在小組內運用實驗進行驗證剛才的猜想,並把檢測的過程向全班彙報,並對電路通

  與不通的原因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的過程,掌握了檢測的方法,為後面的獨立猜測、實驗打下了基礎。)

  活動2:選擇材料,進行預測。

  讓學生先觀察自己組內的材料,,思考它們分別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再在組內交流共同完成預測,填寫好記錄單。為了突出學生的猜測,我把教材上的報告單做了一下改動,並對學生說明除報告單中所選物品外,其他物品可由學生自選。 實驗探究記錄單

  第( )組

  我們的發現:

  (設計意圖:猜測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與前概念,估計學生會對鉛芯、鋁箔片等物品是否容易導電產生認識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3:組內自主探究,檢驗預測。

  小組同學合作自主進行探究,運用前面的方法進行檢測;哪些物體容易導電,哪些物體不容易導電,要求學生填好報告單。

  (設計意圖:此處是本課的中心環節,透過對材料的導電性進行自主地猜測,給予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充分地探究,保證學生探究的全面與深入,透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助形成新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收穫。) (三)交流釋疑 總結提升

  活動1:各小組選代表投影彙報,展示評價。後面小組彙報時只說明不同的結果,形成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教師板書:容易讓電透過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等),不容易讓電透過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木頭、塑膠、橡膠等)

  (設計意圖:此處是本課的重點環節,就各小組間的不同與問題進行交流點拔,完成釋疑,達成共識。根據學生彙報,師生共同總結科學概念,提升了認識,突破了教學重點。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活動2:認識不純淨的水、人體、大地都是導體。

  教師向學生做演示實驗:將導線接入一杯的水中,燈泡仍然會亮,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不純淨的水是導體,從而意識到人體、大地也是導體。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導體和絕緣體沒有明確界線的認識,突破教學難點,同時,為後面學習安全用電奠定了基礎。) (四) 聯絡實際 應用新知

  教師出示插頭、帶絕緣皮的電線、螺絲刀、鉗子等,讓學生分辨各部分材料的導電性,並在小組內交流:為什麼這些材料要這樣設計。透過交流,得出這樣的結論:電器中與手接觸的部分、裸露的部分用絕緣材料製作,電流需要透過的部分用導體材料製作。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聯絡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五) 拓展延伸 引向課外

  1、拓展:除了導體和絕緣體,還有在科學上具有廣泛應用的是半導體,如二極體、三極體等,它們廣泛運於各種家電、通訊領域中。課後大家可以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進行了解。

  2、鞏固:活動:走迷宮。讓學生先找出線路,然後在組內進行交流,最後小組彙報。 3、小結:這節課的學習,你參與的怎麼樣?有了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運用靈活有趣的遊戲鞏固了所學知識,並把探究活動

  引入課外,培養學生自我總結的學習能力,為今後獨立研究打下基礎。)

  七、教學評價

  我在本堂課的評價中著重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同時強調評價的發展性與激勵性。本節課的評價主體為師生,評價方式靈活而有機地結合。在“激趣匯入”,“拓展延伸”等環節主要採用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自主探究環節主要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彙報、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傾聽,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發展。

  八、板書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動態生成的,本課這樣的板書不僅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體現了教學難點,而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便於學生理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