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浸潤課堂文化培養人文精神的論文

浸潤課堂文化培養人文精神的論文

浸潤課堂文化培養人文精神的論文

  錢學森認為:科學與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缺一不可。數學是關於方法的科學,在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最後的知識技能獲得,更應該將眼光放在長遠的人文精神培養上,這才是完整的數學。對於數學的主陣地——數學課堂,一向是知識技能的主場。如今教學目光的提升,對學生終身負責的信念,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顯得緊迫而更有深遠的重大意義。從數學文化教育的角度來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培養學生的學數學(思想、精神、方法、文化、知識等)能力,用數學(實踐操作、主動、合作、體驗探索、創新、思維、處理問題等)態度方式,愛數學(感受數學美、價值等)的情感。

  一、知識延伸,重歷史知識薰陶

  在課堂教學的三位目標裡,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健康發展離不開數學歷史知識的薰陶,在知識概念的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數學史的用處在於歷史公正地衡量每一個人,使得後人可能得到同樣的稱讚,促進了自我實現的滿足感,更體現了一種哲學,將影響學生的學習觀。因此,數學的基礎知識概念教學中,作為知識的有效延伸,數學文化歷史知識的滲透非常重要,在教學環節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數學歷史的瞭解中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產生有初步的感知,數學歷史的探討中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的發展過程進行體驗。學生對數學學科有了一個整體的宏觀認識,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關注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嘆數學發展的偉大成就,對數學文化的底蘊有更深層次的感悟。在教學“年、月、日”時間概念之後,對於現行曆法的來歷,透過相關的天文地理知識和數學歷史知識的簡單講解,讓學生知道“大時間單位”的來歷,弄清楚時間知識的來龍去脈。還可以將其他的歷法,如我國的陰曆曆法、24節氣向學生做一介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密切相關,是具體可見的,而不是一味抽象,深不可測,激發學生去探索世界上其他曆法來歷。用數學歷史知識向同學們展示曆法的演變過程,使他們感悟到:我們今天雖然有了公曆這個曆法,但之前卻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最初是日出、日落,再有四季變化,接著是月亮的陰晴圓缺到現在的地球自轉、公轉。這個曆法發展過程聚集了先人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以歷史激起學生熱愛生活,喜歡數學的情感!五千年的中國古老文明,燦爛的數學文化孕育在生產力發展中,祖沖之、劉徽、華羅庚、蘇步青等偉大的數學家和傳世之作《九章算術》應運而生。在教學環節中,這些珍貴的教學資源的拓展讓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並自主學習祖先的精神、方法,並遷移到現實生活中。用心關注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係,自主向生活學習,用數學的方法、知識、技能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數學歷史知識的薰陶,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的辯證發展觀,更重要的是使數學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二、動手體驗,重操作價值感悟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去體驗新知識的發生過程,並樹立“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教學理念,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數學的價值,逐步形成科學的數學發展觀。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建立自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質疑的能力。在小學蘇教版數學課本中,數學思想的滲透放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轉化思想、集合思想、統計思想、機率思想、極限思想等都蘊涵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然而,對教材的深層次挖掘和理解,則需要我們數學老師的高度重視和再創造。對於這些豐富的數學思想必須透過動手操作,然後才能感悟數學過程價值。例如:可能性教學中的拋硬幣實驗,可是書上的要求只有20次實驗,這對於實驗的精確性來說,實驗的次數太少了,誤差產生的機率大。在讓學生操作後,對得出的結論進行比較,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而對於1/2可能性的結論,其產生的過程則是:先提出猜想、然後實驗操作、然後論證得出結論,這個全程是嚴謹而科學的。數學家們通過了上千次上萬次實驗操作,才能接近這個結論,並且操作的次數越多,操作結果將會越接近這個結果。於是,讓學生分享操作體驗,大膽提出質疑、討論改善操作方法,教師適時結合書上的例題,把此相關背景資料介紹給學生,並且讓學生自己設計操作方法,並動手體驗,小組合作。這樣看看是不是操作次數越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最後可能性是相等的這一結果。操作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統計、極限、機率的思想,更體驗到合作的價值。同時,對數學動手操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數學人文精神價值。

  三、學以致用,重情感的內在昇華

  學生熱愛數學,源於數學的趣味、價值、美感,這種深厚的內在情感需要透過數學文化的'魅力去激發、沉澱、昇華。教學內容過程中結合生活中的美,讓學生捕捉到生活中數學運用的美,讓美激起他們對數學文化美的感嘆,使熱愛數學的內在情感得到昇華。例如:軸對稱圖形這一教學內容教學時,第一環節:問誰的風箏能飛起來,讓學生感知必須是對稱的風箏能飛起來,用數學的價值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第二環節,用長方形紙去認識軸對稱圖形,透過操作感知不同的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對稱圖形,並對非對稱圖形提出質疑和深刻的討論,深刻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透過分享,讓學生感受圖形中的多元文化。第三,欣賞鞏固環節,讓學生欣賞對稱圖形:自然界動植物中的對稱美、生活建築的對稱美、藝術設計的對稱美,讓學生對數學美歎為觀止。第四,設計應用環節,學以致用,讓學生自主設計美麗的圖案,學生便主動地展開豐富的想象去創造,最後將不同的設計進行展示,在相互欣賞中,設計理念和個性設計的撞擊使學生收穫更多的體驗,產生成功的快樂感,不斷改進圖形設計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掌握。在學以致用中,學會了分享、學會了自我提升,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提升了對數學的情感,提高了審美能力,發展了創造能力。

  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數學文化,浸潤在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充分地體驗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也就讓學生有機會領悟數學的價值;有機會體會原來數學並不是來自權威和課本,自己也能創造數學;有機會感受成功的喜悅,有機會去創造美。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文化的浸潤和融合,既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又培養了他們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