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最新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的教學論文

最新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的教學論文

最新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的教學論文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充分地課前調研,正確地駕馭教材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和改革猶如春風撲面而來,我們驚喜地發現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自由活動,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反思讓我們清醒,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達到真正的有效,而不是表面的喧囂與熱鬧?

  關鍵詞: 有效課前調研 駕馭教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透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透過在課改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嘗試:

  一、 讓課堂調研成為一種習慣。

  每個學生的背景不同,並且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教師僅憑經驗教學很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而課前調研,則可以幫助教師找準教學的起點,瞭解學生的內心需求,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好辦法。

  1、課前調研,指導我們明確了教的目標,幫助確定教學重難點 。

  在備課時我們先要確定教學目標,而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們大多是參看《課標》或《教參》。這些目標稱為學生的客觀需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展的需要,稱為他們的主觀需要,他們的主觀需要不盡相同。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需要,那麼就非常需要我們進行課前調研,透過課前調研瞭解學生的需要是什麼,並且可以透過課前調研確定教學的重難點,為進行教學設計提供必要的基礎。

  2、課前調研可以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

  我們要深入到學生中,瞭解學生的想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比較重視預設,每一個重點環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如何思考。但是我們在預設時很少能深入到學生中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知識經驗設計我們的教學活動。因此透過課前調研就補充了這方面的內容,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

  3、課前調研,可以幫助選擇教學方法,節省課堂教學時間。

  瞭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這樣既給教師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時間,也可以保證學生資源的有效利用,並更好地服務於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的教離不開方法的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會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為了使課堂生動、有實效,我們總會精心設計教學,精心選擇好的教學方法。但是,這些教學方法是不是學生喜歡呢?能不能被他們接受呢?這樣的問題是教師自己難於回答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學生調研,哪怕只是課間的一句問話,都會讓我們從孩子的口中知道他們的喜好。透過課前調研可以為我們進行教學設計提供合理的建議。同時,進行課前調研還可以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這樣教學重難點的地方就可以多放

  4、課前調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點不同,需要教師用心去發現,用智慧去開發,為自己的教學設計所用。透過課前調研,我們可以瞭解到學生的興趣點在哪裡,並針對這些興趣點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深入鑽研教材,正確駕馭教材。

  充分地課前調研,為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根本,是學生學習的最基本的材料,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讀懂教材編排的每個細節,才能真正地駕馭教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助上一臂之力!具體說來,要先入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學方法是什麼,這樣才有利於出教材,即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適當改變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

  (一)、通覽教材,對教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通覽即對教材進行總體把握。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是對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因此,在總體備課時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實質,掌握本冊教材在課程標準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後再通讀教材。首先要把本冊教材通讀一遍,瞭解本冊教材有幾個單元,各屬於哪個知識範疇,然後再瞭解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具體教學目標是什麼,另外,我們還必需瞭解學習本單元學生的原有基礎是什麼,學習本單元是以後學習哪些內容的基礎,為此我們必需通讀小學階段的全套數學教材,瞭解各類知識的編排梯度,做到心中有數。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讓數學課堂更加有效吧!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像分數小數統計圖形的認識等這種螺旋編排的內容,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把握火候,尤其在起始課的教學中目標千萬不能定得太深,以免加重學生的負擔。

  比如要教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個單元,學生的知識基礎是已經認識了整數和分數,那麼設計教學時就可以從整數與小數在書寫形式上的不同引入,從分數入手,體會分數與小數的關係,初步瞭解小數的意義。而小數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習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的基礎,所以在教學時又不能挖得太深,對於計數單位的內容就不必涉及。所以,從宏觀上了解教材,可有效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精讀教材,對教材有一個細緻的瞭解。

  精讀是在通覽教材的基礎上對一篇或一節的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細緻的鑽研。

  1、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的編寫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數學知識,一條是數學思想方法。教師鑽研教材,就應如蘇步青教授所言:看書要看到底,書要看透,要看到書背面的東西。這背面的東西,就是數學思想方法。教師在研究教材時,不僅要研究教材上的數學內容,更深層次要研究概念和例題的本質是什麼,價值是什麼,從怎樣的材料出發,經過怎樣的過程而概括出來的,最終要形成怎樣的數學,組成怎樣的知識體系,滲透怎樣的數學思想方法。這些問題教材不可能有完整的說明,但是這些問題都如靈魂一樣支配著整個教材。教師只有把握住數學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觀,才能高屋建瓴,提挈整套教材進行再創造。如《簡易方程》這節課,教材重點安排了用等式性質解方程的方法。有很多教師不理解,認為課本上安排這樣的內容只是開闊學生思路的一種附屬品,不如利用加減法的關係來計算學生掌握的更快,沒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目的。其實,用加減法關係求未知數與用等式性質求解方程,在數學上完全是兩個領域中的算術的和代數的不同學習,兩者有聯絡,而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和提高,運用等式性質解方程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性。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不能只停在用算術的思想方法教代數知識的水平,為此,就要用更高的觀點來進行教學,抓住問題的本質,讓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數學思想,為學生的後繼學習打好基礎。

  2、正確認識和運用主題圖。

  教材情境的選擇總有它的侷限性,我們要認真地去認識審視教材中的主題圖,透過美麗的畫面,去挖掘它實質性的內涵。縱觀新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向我們提供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教學資源,屬於自然情境類,其內涵是讓教師引導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有趣的或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去發現和學習數學,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另一類則是提供了一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或操作方式,屬於活動方式類,它提示給我們的是一種做數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類似的操作活動中體驗和感悟數學。基於以上的認識和再思考,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情境圖,使之更貼近學生,更有生命力。如:三年級上冊的認識方向,我們就可以把課本中的情境改為學生熟悉的校園環境,如在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這節課時,就可以創造學生比較熟悉的春遊的情境,利用春遊買礦泉水,春遊租車等主題圖來展開教學,既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數學課堂與生活緊密結合。

  3、注意知識的綜合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長期教算術的環境中,習慣了一種細分型別,從河的此岸鋪墊一塊又一塊石頭,引導學生到達河的彼岸的教法,缺少一種用較高的觀點來處理教材和駕駛教材的能力。其實,教材的每一個例題就像一個神經細胞,當神經細胞串起來時,就能發揮強大的功能。數學教材的各個例題中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它們的互相融合就成了一種數學思想,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融會貫通的數學認知結構。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法時,可以和分類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練習。出示一些算式,有得數是11、14、16、18的,有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有連加、連減的等,讓學生把算式分分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總之,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非返古教學。我們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以深入鑽研教材為基礎,以充分地課前調研為前提,認真地對待每一節課。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形成探究、合作、對話的課堂教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