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勵志> 電影《較量無聲》觀後感

電影《較量無聲》觀後感

  《較量無聲》闡釋了蘇聯解體的啟示、美國顛覆中國的手段,尖銳指出黨內某些高層幹部腐化墮落,成為西方在華利益代理人,以下為您帶來電影《較量無聲》的觀後感,歡迎瀏覽!

  電影《較量無聲》觀後感(一)

  《較量無聲》這部影片寫出了今年來我國面臨的重大威脅,寫出了美國企圖用和平演變的方式達到顛覆我國政權的目的。這部影片的內容可以讓我們對當前的形勢有清醒認識。它的內容應該引起每一位懷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愛國者的警惕!也讓我團結一致、奮發圖強。該片以蘇聯解體的背景和全過程作為開端,引出了這部影片的主題,揭露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透過“和平演變” 、“顏色革命” 等方式顛覆、分裂前蘇聯、東歐等國家的事實。同時,在毛澤東和尼克松握手後,中美關係告別了公開的直接對抗,開始了國家關係正常化的新時代。而美國並沒有放棄顛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政權的基本政策,把矛頭對向了中國。

  看完這部影片,我感到特別吃驚!同時,也想了很多很多。雖然戰爭的硝煙早已從中華大地散去, 我們看到的, 也許是一片和平。 但笑裡藏刀, 我們面對的, 是一個充滿危機世界, 中華民族面對的, 是一場無聲的較量。

  美國絞盡心血要打垮我們,其使用的陰謀和手段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條戰線:政治滲透。美國等國充分利用他們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企圖透過把持經濟話語權,向把持政治話語權拓展,以經濟上的接軌,促進政治上的並軌。以民主、自由、人權等作為旗號,透過漸進式影響我社會轉型來逐步誘導我政治轉型。第二條戰線:文化滲透 美國對我國實施長期、廣泛、全方位的文化滲透,企圖改變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思想觀念。在美國精英們看來,運用文化力量來潛移默化地推行西方的制度和價值觀,不僅是瓦解對手的有效途徑,而且,是按照美國的戰略構想 來塑造世界的最重要也最隱蔽的策略手段。 第三條戰線:網路攻擊 美國充分運用以網際網路為核心手段的現代資訊傳播技術,廣泛對我國實施了輿論滲透 和思想滲透,為政治顛覆創造條件。 第四條戰線:培植反對力量長期以來,美國始終高度重視以我重要階層、重要部門、重要人員為主要物件,長期施加影響,積極培養代理人集團,為我國政治的顛覆埋下大威力的 “定時炸彈。

  同時,美國透過政 治、文化、新聞、娛樂等軟實力影響中國的年輕一代,引導他們踐行美國資本主義性質的價值和信念體系,從而在思想上控制中國的年輕一代,以達到控制中國未來的目的。並且還透過扶持一些所謂的非政府性民間組織的形式在中國的社會底層施加影響,特別是“達賴集團”等一些分裂中國的反華勢力更是不遺餘力地支援,以達到其在中國境內製造混亂,破壞我們國家社會秩序和經濟建設,瓦解我們國家群眾基礎的目的。

  不可否認,美國的這些舉措在我們國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是美國 的“和平演變”方式確實防不勝防;另一方面,我們黨和國家人民的防範措施做得不到位,我們國家各方面的建設也存在各種亟需完善的問題。雖然我們發現了這些問題,但並不是根本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現狀的問題。尤其是青少年,青年人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強盛的希望。青年人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即將投身於社會的各個行業,在未來的幾十年裡都會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旦中國青年被美國的意識形態所滲透,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斷送。同時,青年人又是觀念開放,思維活躍的一類人。他們善於接受新鮮事物,但涉世未深,對一些外來文化缺少辨別能力。所以,我們對新一代青年要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國家教育體制中多編 寫一些中國古代經典名著思想,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辯證地吸納外國的文化精華。只有時刻保持警惕,美國人才不會有可乘之機。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認為,我們應該堅定我們的堅定政治立場,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要堅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毫不留情地剷除民族分裂勢力和西化反動分子,發揚三大傳統作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特色的道路。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增強學黨性修養,提高政治敏感性,增強宗旨意識,加強群眾路線意識,加強防範意識的同時,更應該加強我們國家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設,堅持以制度管人、管權、管事;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讓人民更好地享有和行使民主權利;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對於目前國際表面和平的情況,我們要做到居安思危;對於自身的一些弊端,我們要進行改革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和國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讓美國等國家和勢力的陰謀詭計不攻自破。

  電影《較量無聲》觀後感(二)

  兩個多小時、一百多分鐘的記錄片,就像一股堅挺的力量,將觀影者頂立於泰山之巔,俯瞰山腰處雲端裡的波譎雲詭。《較量無聲》闡釋了蘇聯解體的啟示、美國顛覆中國的手段,尖銳指出黨內某些高層幹部腐化墮落,成為西方在華利益代理人,立場鮮明地指出轉基因、憲政、基督教、南周、茅於軾、賀衛方等均服務於西方利益,並深切呼喚中國需要保護自己稀缺的獨立思考資源,堅定黨員幹部的信念、立場、價值觀,以應對西方挑戰。影片所述內容的確應該引起每一位懷有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愛國者的警醒。希望我一輩青年學生黨員能深刻領悟其中真諦,做一名愛國有志之士!

  透過觀看該紀錄片,各位學生黨員一致認為該片兼取政論、文獻、紀實之長,融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篇幅短小精悍,內容高度濃縮,真實再現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意識形態領域的無聲較量,以真實的事例、厚重的歷史和被採訪者動情的講述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價值觀較量,是新時期意識形態領域國際形勢文獻紀錄片中的精品,是對廣大黨員幹部抵禦西方和平演變意識形態侵蝕的思想武器和優秀影片。

  在觀看《較量無聲》之後,各位學生黨員受到了深深的啟發和震撼,多名學生黨員現場分享了觀後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堅守自己對黨執著的信念,和做好對西方挑戰的積極應對,這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們要自覺抵制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不忘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透過此次觀影活動,學部全體學生黨員豐富了理論知識,提升了政治素養,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念。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強盛的希望,青年強,則國強。希望廣大學生黨員能夠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堅定的思想和實際行動抵禦不良外來文化的隱蔽滲透,同時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奮發圖強,使泱泱大中華永遠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電影《較量無聲》觀後感(三)

  昨天看了國防大學拍攝的《較量無聲》,感觸尤為深。腦海中忽然想起了這樣一個念頭:世界上最強的武器並不是有形的,無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殺傷力。意識形態的攻擊比多少個核彈的殺傷力都具有破壞性,一個強國的標誌並不是在於人口的數量,而是在於這個國家的公民是否對這個國家存有一種肯定的態度,而這恰恰也是我們國家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從意識形態方面讓民眾對國家產生認同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證明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之前我們也討論過中國方面的信仰問題,隨著現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新媒體手段的不斷更新,社會上形成了多種文化價值觀,以致使現在的民眾形成不了一種共同的信仰。而這也恰恰成為了其他國家深入我國內部,甚至是想擾亂我國社會秩序的主要方式。

  試想一下,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今天,其他國家要想採用有形的武器亦或者是發動戰爭之類的來獲得對我國乃至於對世界的主動權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民眾的意識形態著手,引用在革命期間所說的“深入群眾,各個擊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取得對另一個國家的主動權。所以如何讓民眾產生對國家的信任感是一個國家當前乃至以後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觀看完《較量無聲》之後,我才真正知道了解到所謂的“較量無聲”的根本含義,從民眾的意識形態下手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獲取對一個國家的主動權。而恰恰就是這樣的方式既不會從正面上割斷兩國的友好交誼,又可以同時獲得對這個國家的主動權,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更何況在新媒體技術不斷傳播的高資訊社會,利用網路的形式將一種民眾接受的價值觀深入貫徹 。

  將這個國家為人民所鄙夷的價值觀“添磚加瓦”,從而使民眾對本國產生一種唾棄感,從而不斷嚮往外國的思想,這樣就是所謂的“無形的戰爭”。雖然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但在思想觀念上卻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邊緣上,所以要想獲得對世界上的主動權亦或者更為簡單地說不能為其他國家所削弱或控制,讓民眾對本國產生一種認同感是我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如何讓民眾對本國產生一種認同感,責任感就直接關係到這個國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否做到位。而如何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解決民眾的價值觀問題在當今社會來說簡單地說就是——信仰問題。想到這我不禁想起了之前2013年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和學者都數次提出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民眾的信仰問題,所以解決民眾的信仰問題也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現在就建立一個共同的信仰而言,首先就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而這個理論體系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馬克思主義,因為我國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而其又指導我們實踐的行動指南,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就可以找到它的社會支撐點;其次這個信仰還必須被民眾所理解和接受,不能像所謂的“共產主義”那樣太抽象化了,就可能地可以用大眾化語言表達,使其深入民眾;最後就是在對待新媒體手段的方式上,儘可能地我國也利用起這個資源將我們的主流思想和價值觀以一些民眾容易接觸和感觸的形式表現出來,讓民眾從新媒體的利用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國的信仰價值觀。

  對如何解決民眾的信仰問題,我由於知識有限,所以提不出有建設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