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畢業論文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畢業論文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畢業論文

  快畢業的時候,老師都會要求我們寫一份畢業論文。論文究竟怎麼寫?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畢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概述

  隨著電氣化鐵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電氣化鐵路的安全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牽引供電系統是電氣化鐵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模擬技術利用與實際牽引供電系統物件相吻合的數學模型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試驗,由於其具有靈活多變、經濟、實用、週期短等特點,已成為分析、設計、執行、評價、培訓系統的重要工具。採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實現牽引供電系統設計可顯著提高設計效率、提高設計精度[1].

  2 牽引供電系統計算機模擬的作用

  2.1 檢驗執行系統的各項指標和特性。

  牽引供電系統在執行中具有負荷隨機性強、移動性強、三相不對稱等特點,用常規方法不能瞭解系統的真實過程、行為及最佳化執行的要求[2].不適合使用大規模現場試驗的方法,因其只針對特定情況進行測試,並且存在週期長、不具有重複性、消耗大量人力、財力。透過計算機模擬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它可以對不同的列車執行狀態、不同供電方式下的電流、電壓、諧波、負序、功率因數、電能損失等物理量進行推論計算和資料核查,以便設計出最優的技術方案和執行方案。

  2.2 預測新系統的指標和特性。

  計算機模擬軟體可以針對已定的系統各種執行方式下和行程工況下的設計方案進行各類特性或指標的測試,可大大縮短試驗或設計的週期,為試驗或設計指明正確方向,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盲目性操作。可由計算機模擬完成牽引負荷過程及其行為的模擬、負荷諧波過程及其行為的模擬、牽引負荷統計特徵與隨機的模擬、牽引網故障過程及其行為過程模擬、絕緣水平與絕緣配合的模擬等工作。

  3 牽引負荷過程的計算機模擬

  所謂負荷過程的計算機模擬,就是在計算機上模擬再現負荷過程[3].要實現牽引變電所某一臂上負荷過程計算機模擬,首先需要建立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庫和列車執行圖資訊程式碼資料庫,然後再由臂負荷過程模擬軟體再現臂負荷過程。

  3.1 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庫。

  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庫是由某一型別的電力機車牽引某種列車,在既定線路上正常操作執行時候獲得的機車電流與行走距離之間的`關係資料組成的資料集,對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庫的結構設計要方便應用於牽引負荷的模擬計算過程。

  3.2 列車執行圖資訊程式碼資料庫。

  列車執行圖資料庫反映了下列資訊:

  (1)每天透過區段的列車數。

  (2)每列車進入和駛出臂上各區間的時分。

  (3)進入臂上各區間各次列車的車別(客,貨或零擔車)、執行的方向(上行或下行)和透過區間的方式(直通,停通或通停)。

  對上述第二個資訊,可設兩個變數 T1、T2分別表示列車進、出區間的時分。對第三個資訊包括三個子資訊,軟體中用程式碼來區分,可分設三個程式碼變數 F1、F2、F3表示。可令 F1=1、2、3 分別代表貨車、客車、零擔車;F2=1、2 分別表示上行、下行;F31=1、2、3 分別代表透過區間的方式,即直通、停通、通停。列車執行圖程式碼資料庫必須與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庫相對應,其程式碼資料也必須依不同的供電臂(左、右)、不同的區間及不同的車次來組織。

  3.3 臂負荷過程的模擬。

  臂負荷過程模擬可按下列思路來設計:

  (1)調入牽引變電所某側供電臂上的列車執行負荷資料和列車執行資訊資料。

  (2)從列車執行資訊資料組中取出各次列車進入和駛出該區間的時分 T1和 T2,並將其與所考察時步所對應的時間相比較,以判斷所考察時刻該區間後執行的時分數,並取出該次列車的三個資訊程式碼 F1、F2、F3,以確定列車的型別、行車方向和透過區間的方式。

  (3)以T1、T2、F1、F2、F3為依據確定並從列車負荷庫中正確取出資料,並計算出該次列車在該考察時刻從牽引網取用的電流值。

  按上述方法計算出該供電臂各區間執行列車在同一時刻由牽引網取用的電流值,將它們累加即為該供電臂此刻的總負荷電流,然後依時步(如取為 1min)迴圈一週,即可得到該臂24h內的負荷過程。

  4 負荷行為過程的模擬及統計分析

  牽引負荷在牽引供電系統和外部電力網系統中電氣量變化的過程叫負荷行為,它主要表達了各種電氣量隨著時間變化的過程。

  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牽引變電所及供電臂上負荷行為過程。主要有母線電壓損失、牽引變壓器的功率損失、繞組負序電流及母線負序電流電壓分量、牽引網上的功率損失和最大電壓損失。

  (2)牽引負荷對電力系統影響的負荷行為過程。主要有流入各發電機支路的負序電流,在電力系統各監測點上的負序電壓值等。

  (3)對上述各種負荷行為過程進行分析和統計,可以變換得出各指標的統計特徵值(平均值、有效值、方差),並給出各指標變化的機率直方圖。

  5 結束語

  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實現了牽引供電系統一、二次側母線及各饋線的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因數等資料的模擬計算[4],大大提高了工程分析、計算的功能,其精確的模擬能力為牽引供電系統的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參考文獻

  [1]李良威。牽引供電系統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應用[J].高速鐵路技術,2014,5(3):72-75.

  [2]李群湛。牽引供電系統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3]王越。牽引供電系統負荷過程的建模與計算機模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

  [4]於萬聚。高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