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關於就餐的禮儀2篇

就餐的禮儀

關於就餐的禮儀2篇

關於就餐的禮儀1

  三年前,在佛羅里達州的溫特公園酒店(Winter-Park),一家銷售諮詢公司考瑞集團(KhouryGroup)為其30名員工舉辦了一次飯桌禮儀的速成培訓,內容從使用餐具到正確地傳遞麵包籃。作為該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41歲的希阿德考瑞(Ziad-Khoury)想讓員工清楚如何在公司的客戶面前展現出良好的形象。他們的客戶遍佈各行各業,從租車公司Budget-Rent-A-Car到度假公司Sandals-Resorts。“員工代表了公司,所以形象非常重要。”考瑞說,他也參加了這個為期半天的培訓課程。

  如果你以為潛在客戶不會把就餐禮儀作為是否與你合作的決策要素之一,那就錯了。禮儀會讓人看到你對細節的態度。在競爭更加激烈的經濟環境下,每一個微小的優勢可能都會發揮作用。不幸的是,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不懂得禮儀的人太多了,他們甚至對此聞所未聞。”安瑪莉薩巴斯(AnnMarie-Sabath)說。她是禮儀諮詢公司AtEase的創始人,著有《一分鐘禮儀》一書(OneMinute-Manners)。

  以下是薩巴斯列出的商務人士最常見的四種就餐失禮行為,以及相應的糾正措施:

  ■分不清“吃飯”與“商務餐”的區別:商務餐的重點在於聯絡,吃是第二位的。薩巴斯說:“那些離開餐桌時還餓著的人做得很好,因為他們的精力專注在其它人身上。”

  ■當好主人:做東的人總是把握氣氛的人。如果你做東,你可能會鼓勵客人不管你先開始吃。另一方面,在每個客人的餐食都上了以後你才可以開始吃。

  ■退回餐食重做:如果你請客戶吃飯,儘量不要退回食物,即使它未達到標準也不要這樣做。但是如果你的客人對食物不滿意,那麼作為主人你就應該把服務員叫過來處理。為保證主客就餐同步,薩巴斯建議先問一下服務員,“如果你方便的話,請把我的也端回去,再把兩份一起送上來。”

  ■對付不容易吃進的食物:義大利扁麵條聽起來可能,但得自毀形象、張開大嘴才能吃下去。點一些不會給你帶來麻煩的飯菜。“任何你能控制的飯菜,就是你應該點的,”薩巴斯說。

  考瑞說,他投入了6,000美元的費用預算,並覺得公司在禮儀培訓方面的投資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回報,包括他自己。“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陪客:陪著客戶一起用餐,讓他們放鬆,”他說,“當你和客戶在一起的時候,關注的不是食物。”

關於就餐的'禮儀2

  到達:

  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鐘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鐘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準備:

  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裡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

  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

  一般的菜譜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告別:

  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