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圓墳有什麼禮儀講究的呢

圓墳有什麼禮儀講究的呢

圓墳有什麼禮儀講究的呢

  圓墳,是一種祭奠形式。在葬後3日舉行,家屬都要到墳前行圓墳禮,為墳培土。還要燒紙錢、上供品,並由死者孫子、孫女(童男童女)繞墳正轉3圈,反轉3圈,謂之“開門”。人們認為開門後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敘述衷腸,死者也可接到晚輩們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錢、食物等,在陰間生活富足,不愁錢花。圓墳後,喪禮基本結束。

  圓墳,是一種祭奠形式。在葬後3日舉行,家屬都要到墳前行圓墳禮,為墳培土。還要燒紙錢、上供品,並由死者孫子、孫女(童男童女)繞墳正轉3圈,反轉3圈,謂之“開門”。人們認為開門後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敘述衷腸,死者也可接到晚輩們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錢、食物等,在陰間生活富足,不愁錢花。把墳丘加高,堆實,看上去儼然新墳一樣。然後,在亡者的碑前擺上祭品。所謂祭品也因人而異,像瓜果梨桃、餃子、包子、饅頭、點心之類。而且不管亡者會不會喝酒,總要擺上一壺酒,擺上酒杯,斟滿,灑祭一番。會抽菸的亡者,自然還要供上一包菸捲。三天圓墳從那天算起 圓墳有什麼禮儀講究。有其他特別食品愛好的,也當記著供上。然後,還要在墳前燒化一些陰幣紙錢,一邊燒,一邊介紹仍活在陽世上的家人情況,如經濟情況,日子過得怎麼樣,誰誰誰結婚了,誰誰誰生孩子了,生個啥,誰誰誰離婚了,誰誰誰當上官了,誰誰誰考上大學了——總之,訴說一些讓亡者放心的話。

  感情脆弱的,自然會觸景生情,悲從中來,放聲慟哭一場。當然,那種由於亡者撒手人寰,而導致家庭經濟每況愈下者,就哭得更慘了。 在清明鬼節的祭祀者當中,也不乏一些知識分子,其中老者居多(年輕的知識分子活得太忙,甚至忘掉了死亡的程式)。他們一般並不放聲哭祭。圓過墳,上完供,便盤腿坐在墳前,瞅著墳碑抽菸,回憶一些同死者的生前往事,感慨一番人世的炎涼。瀟灑的,還自帶酒菜,與無形的亡者共酌一番,說一些慨驚風流的文士之語。 基本的喪葬禮儀 圓墳後,喪禮基本結束。但在葬後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時均設祭。五七時,必須由孝子親手焚燒紙糊的彩人。據說以此可減輕死者生前罪過。六十日焚燒紙糊的`船轎,傳說可使死者的靈魂渡過混河。除此,在死者的誕日、祭日(一週年不得去上墳)和清明節等,晚輩再到墳前祭奠。其它祭祖活動幾乎都在家中之靈牌兒前進行。

  20世紀30年代 20世紀30年代以後,佩戴黑紗的習俗在舊城居民中開始流行。但這種黑紗的佩戴是在死者下葬以後開始。30年代末,市內出現馬拉的四輪靈車,因其能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到40年代開始在中等人家流行。有錢有勢的大家族仍採用由“六十四槓”的棺轎送葬,講究大出殯,以顯示其地位和滿足上等人的虛榮。 20世紀50年代 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提倡火葬,倡導“厚養薄葬”。但此時至70年代初這段時間仍有土葬風俗,屬於兩種喪葬制度並存時期。喪葬禮俗開始變革,孝服的縫製趨於簡單化,只需戴孝帽、系孝帶,孝鞋也只須簡單用白布封上即可;葬後百日內只要求戴黑紗;婦女在此期間稍忌豔麗服色和濃施脂粉;停屍起靈的時間也縮短到3天;親友鄰里送禮一般送花圈,至於馬、牛、轎、車等扎彩幾乎絕跡。這樣,從服喪到圓墳,僅1周時間便可以結束整個喪禮,節約了大量的精力和開支。 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徹底廢除土葬,除少數民族外,漢民族全部實行火葬。火葬的實行本已簡化了土葬中的繁瑣儀禮,但隨著市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和世俗的心態變化,舊有的喪禮又被搬到了火葬的禮儀中。特別是從80年代末開始,在城鄉農民和市民階層中又興起了大講排場、鋪張攀比之風。雖然停屍起靈的時間仍是3天,但辦扎彩、穿重孝、誦經(多為放錄音)、送路等形式有所抬頭,一度曾被禁止的送花圈習俗又被演變為送花籃,並以門前花籃的多少來顯示地位、財勢和人緣好壞。在這部分人中,一是出於對死者的懷念,不惜花錢以減輕失去親人的哀痛,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謂“解解疼”;另一種是大辦喪事炫耀自己特別是有些屬於平日並不太孝順的子女也有這種作法,即人們所說的“活著不孝死了孝”。1987年6月,天津市制定了《殯葬管理暫行辦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家族墓地的消亡,國有公墓不斷增加,為火葬後的骨灰存放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同時,存放方式也不斷更新,種類繁多。人們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思想意識,自由選擇骨灰的存放方式。骨灰存放的方式有骨灰牆、骨灰亭、骨灰塔、骨灰存放室等。此外,還有骨灰植樹葬和骨灰下葬立碑墓地等,這種方法似乎來源於傳統的“入土為安”的思想。近年來興起的骨灰海葬也逐漸為人們接受。編輯本段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待葬禮習俗 總之,祭奠死去的親人,選擇什麼方式,受經濟、文化等個人素質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應該說,悼念親人,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