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

  今晚我觀看了有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共有四個篇章,隨著悅耳的歌聲,帶我進入第一課!

  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成龍先生朝著自己的的夢想努力和拼搏,讓人民喜愛他、尊重他、敬佩他。解海龍先生用鏡頭記錄下了“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改變了孩子們的上學夢。兩位的講述讓我深深體會到有夢想就有希望。

  奮鬥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不斷地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強的王桐晶姐姐,九歲進入國家隊訓練到十八歲,同齡的孩子在 “遊學”的時候她在訓練;同齡孩子在“吃雞”時她在訓練;同齡孩子在 “佛系”時她還是在訓練。這樣的奮鬥精神、吃苦精神、值得我終身學習。

  我國工程院士吳光輝先生是C919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以前生活在農村,高考恢復後考上南京航空大學。他在課上講述了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在科學領域探索的樂趣,讓我明白了前行道路上要不斷的創新和探索。

  我國第一隻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現身課堂。王源作為實驗員現場參與實驗,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最後將無殼孵化小雞準備實驗完成。薛其坤院士告訴我們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

  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擔當者創造中國未來的使命,我們唯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堅強、不斷地付出。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2

  9月1日晚上8點,我和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開學第一課》。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所有主持人中,有女航天員王亞平,鋼琴家郎朗......還有廖智,鄭亞波,潘啟華等普通人,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追夢的經歷。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的故事。

  廖智是一位舞蹈老師,卻在5.12大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雙腿。她穿上了假肢,卻覺得自己像“蟑螂”,但她沒有放棄,透過不斷的刻苦訓練,她重新開始了舞蹈。她始終鼓勵著自己:“如果沒有尊嚴的活下去,那為什麼要在廢墟中堅持20個小時?”廖智的堅持讓她不僅重新獲得了生活的尊嚴,也實現了曾經的夢想。

  “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擦乾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不例外。但夢想不僅僅是憑嘴巴說說就能實現的,必須得付諸行動。夢想的路上可能會荊棘密佈,困難重重,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不放棄,努力去做,就會實現!

  同學們,讓我們都展開夢想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盡情翱翔吧!有夢想就會有希望,有希望就會有行動,有行動就會有成功!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3

  前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愛”這個環節,令我感受頗深,大珍珠和他的“父王”,用愛創造了奇蹟。

  十年前,他,是黑豹樂隊的主唱。他,也曾是馳騁在樂壇的風雲人物。他,就是秦勇。但在他兒子大珍珠四歲的時候,被查出類似於自閉症的病。自閉症是很難醫治的,因為他會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聽不進你說的話。但秦勇用愛創造了奇蹟。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教會了大珍珠騎腳踏車;然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教大珍珠繫鞋帶……

  雖然大珍珠與我們有些不同。我們很快就能學會的東西,他可能要比我們,多花上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時間來學會。他們只是需要比我們更多的關愛和呵護。

  秦勇和大珍珠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以前,由於性格不合,他們天天吵架。有一次,我被吵煩了,大叫:“你們離婚算了!”結果,還真被我說離婚了。雖然那個時候很傷心。不過我現在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不吵架,因為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的學習成績也有提升。爸爸媽媽還因此對我更好。並且,就在去年九月,我有了個淘氣可愛的妹妹。喜事還不止呢!今年四月,我又有了一個長得像混血兒的小表妹,真是雙喜臨門呢!

  愛,能創造奇蹟,秦勇對大珍珠的愛,讓他差不多恢復成了正常人。同樣,我也愛我的妹妹,雖然我和她相處的時間很短,但最令我驚喜的是,他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娃娃”——我的小名,這可真是奇蹟呢!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4

  9月7日下午我和媽媽又看了一遍《開學第一課》,這次我覺得看的更明白了,我知道了三堂課的內容——潛能、堅持、團隊。其中我對堅持這節課印象特別深刻。片子中播放了一個14歲小女孩不慎掉進40米天坑以後的表現,她憑著頑強的毅力,靠喝山上的積水維持生命,每天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不停的攀爬,無數次摔下來,可是她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活著出去,經過七天六夜的堅持,她終於爬出了天坑,我好佩服她。媽媽問我向她學到了什麼,我說“是堅持”,媽媽說我說的非常對,我高興極了。 日記

  還有一節課我也印象特別深,就是團隊精神。十四個同學齊心協力拔河把姚明給贏了,媽媽說這就是團隊的力量。前兩天媽媽送我上學,走進校門,媽媽要求我走直線,我問“為什麼?”媽媽說“這是學校的規定,如果每個同學不按規定走直線就會被學校扣分。”我說“被扣分又怎麼了?”媽媽說“那樣就會影響班級的榮譽。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班裡的每位同學就是這個團隊的一員,那班級的榮譽自然要靠你們每個同學的努力獲得的。”我聽懂了媽媽的話,也更加明白團隊的概念。

  這就是我看《開學第一課》後的感想。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5

  開學第一天,老師佈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觀看《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漢字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正如王寧教授說:“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是唯一流傳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文字,不僅給我們積下文化,還告訴我們很多有趣和有意義的故事。”她在現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正直”就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來自美國的“漢字叔叔”理查德,用了45年的時間研究漢字,建立了網站向全球傳播漢字。還有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老師米基巴教授參與建立了當地的第一家孔子學院,如今,巴基斯坦99%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這麼多的外國友人都在不斷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而努力奮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傳播發揚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呢?

  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非常驚歎人工智慧的神奇。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為我們講述了自己與圍棋機器人“阿爾法狗”對戰的經歷。世界鋼琴大師郎朗帶著他的學生和鋼琴機器人“特奧”共同演奏,“特奧”53根手指彈奏快、穩、準,永遠不會出錯,但我們卻無法感受到它內心的情感。我想不管是“阿爾法狗”,還是“特奧”,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當傳統文化遇上超前科技,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我們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點贊、喝彩的同時,更需要身體力行地去繼承、發揚。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6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被深深地震撼,紅軍的“長征精神”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海裡!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酷暑嚴寒,還是飢餓乾渴……紅軍將士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考驗,用雙腳跨越了兩萬五千裡,丈量了大半個中國,譜寫了無數感人故事。?

  一位位老兵被邀請上臺,親自講述自己十幾歲時跟隨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一位位開國上將的兒女被邀請上臺,和我們分享先輩們的事蹟;讓我們瞭解了最真實的長征路上的片段,我被將士們?的信念、英勇和執著深深地震撼著,被他們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震撼著。?

  沒有鞋穿就編草鞋替代,連草鞋也沒了,就光腳繼續長征,磨破了腳,扎滿了刺,也要堅持。沒有糧食,啃樹皮、吃草根,也要堅持。獨臂將軍賀炳炎失去右胳膊的時候只有22歲,沒有麻藥,沒有醫療工具,他就用牙咬住一把毛巾,讓衛生員用農家幹活的普通木鋸硬生生鋸了2小時15分鐘才把右胳膊鋸下來,保住了性命。我不由得驚歎:天哪!這太可怕了!無法想像的堅強、勇敢,簡直就是超人!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紅軍精神值得代代相傳。因為無數先輩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我要像他們一樣,學會勇敢、堅強,不怕困難。我要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7

  《開學第一課》中有精通中國武術,又熱衷於慈善事業的李連杰;有因被電擊而失去雙臂的楊孟衡和劉偉,一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山大學,一個能用腳熟練地彈鋼琴;有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之一的馬雲;有出色的演員章子怡……其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位勇敢地試飛英雄李中華。

  李中華是一名優秀的試飛員。在2009年國慶節前,中國自己研製的殲十戰鬥機要試飛,李中華就是試飛者之一。當他在進行最危險的低空大秒速試飛時,突然發生了意外,機身受損,飛機失控下墜。油箱漏油!如果油濺在發動機上……可李中華卻勇敢地沉著地完成了任務,安全駕機回到了地面。

  聽到了這件事,我真的為李中華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在飛機發生事故時他完全可以跳傘棄機,可他並沒有這麼做,也許連想都沒有這麼想。那麼的千鈞一髮那麼的轉瞬即逝那麼的果敢優秀!要是我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跳傘逃命,哪能撐到最後。

  李中華真令人佩服,對照我自己,我覺得非常慚愧。我是個非常膽小的人,連一個人在家都會膽戰心驚,更別提那麼危險的任務了。記得那一次學活力板,好不容易能兩腳同時踩上板,可是一個顫抖,一腳踩空,“嘭”的一聲,我整個人重重地摔倒在地!用力撐地的右手疼得我眼淚在眼眶裡直打滾……我一下子把活力板扔在一邊不學了,任憑媽媽怎麼勸……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堅強、努力、執著,才能實現夢想。傷痕越多,我們就應該越堅強,飽嘗失敗的人才能綻放光芒!明天我一定能“降伏”我的“殲十戰鬥機”——活力板!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8

  人就要做到四個字,孝、愛、禮和強。——題記

  《開學第一課》教會我很多,教的就是四個字,孝、愛、禮、強。孝敬長輩,愛別人愛自己,講禮貌,自強不息。這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最基本的道理。

  孝,講的是一位75歲的老人有一個孝順的兒子。他兒子把家裡的一輛舊摩托改造真有後座,而且有靠背的升級版摩托車。兒子說:“趁老人家腿腳還利索,還能走路,帶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們父子兩坐著摩托車開了幾十萬公里,去了雲南、四川、北京等地方玩。老人說:“我有這麼個兒子,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啊!”

  愛,講的是搖滾歌手泰勇和他的兒子大珍珠的故事。大珍珠出生時,不幸患上了一種病。這種病使他大腦接受能力變差,別人一天就學會的事,他要用幾個月才能學會。泰勇為了兒子放棄了事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教會了大珍珠騎腳踏車、游泳、繫鞋帶、寫信、彈鋼琴等等。泰勇說:“大珍珠就是我的一切,為了他我願意放棄一切!”

  禮,講的是容祖兒小時候,媽媽就對她嚴格要求禮儀方面的事。媽媽對她說:“要尊敬長輩,見到長輩要問好。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讓長輩先動筷,儘量只夾自己面前的菜,吃完飯後碗裡不能剩飯。要打扮的乾乾淨淨。有一次,容祖兒和弟弟在下雨時去路邊踩水坑,濺起的水把路人打溼了,媽媽知道後把容祖兒和弟弟教訓了一遍。

  強,講的是一幫孤兒去到了一家武術學院學習武術和舞蹈。他們從小父母離異,除了以前孤兒院的院長和他們比較親近外,就是他們的武術老師了。他們親切地叫老師“阿爸”。他們沒想到父母就哭,無法自拔,是老師在一旁安慰他們,對他們說:“做人要自強,要堅強,這樣才是最棒的。”老師用最樸實的話語令他的孤兒學生們發憤圖強,自強不息。

  孝順的兒子帶老人環遊世界,搖滾歌手放棄了事業選擇了兒子,用愛教會了兒子一切,嚴格的媽媽教會了容祖兒禮貌,有愛心的老師用樸實的話語和對他們的關心教會了孤兒們自強不息道理。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默默無聞的,可他們卻學會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他們之中有普通的的打工族,有孤兒,有歌手,有明星,不同的人,卻有一樣的珍貴的品質。

  《開學第一課》教會我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所需要的品質,也就是那四個字,孝愛禮強。孝敬長輩,愛別人愛自己,懂禮貌,注重禮儀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9

  “親愛的同學們,開學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神奇。”隨著主持人的開場白,2018年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今年的.九月一號我觀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攝影師解海龍的相機記錄深深的打動了我。一條新聞讓他關注農村的孩子“在拍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艱苦讓我印象很深;他們的淳樸和善良,讓我記憶猶新……這張大眼睛蘇明娟,我拍攝的時候正在讀一年級。為了上學,她每天要往返二十四里山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不能阻擋她對知識的渴望。” “他們代表的是當時所有渴望知識的孩子,在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的他們的夢想,那就是我要上學。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當攝影師與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相見時,我的鼻頭一酸,眼淚奪眶而出。我們要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今年第十一期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中國首隻無殼孵化小雞實驗就體現了創造兩字。這是一個有趣又腦洞大開的實驗。首先,將塑膠杯燙洞並塞入脫脂棉,倒入抑菌水,將保鮮膜塑形。然後,在保鮮膜上加入乳酸鈣和蒸餾水。雞蛋倒入保鮮膜內。最後,將保鮮膜和塑膠杯結合,開通氣孔並扣好蓋子。在這過程中,王源挑戰無殼孵化小雞實驗,不懼失敗詮釋科學精神。告訴我們要勇於面對困難,打敗它。

  開學了,新學期,新氣象!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0

  今天下午我們全班在教室裡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上面的人物個個都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例如付麗娟她想成為一名軍人,所以她參加了許多艱苦的訓練。每天清晨她都要跑6個小時的長跑,這也是她最辛苦的一段。在所有的隊伍中她是最小的一個,她每天都要完成6個小時的長跑,雖然她每次都累得氣喘吁吁,可是她並沒放棄,因為這是她唯一的夢想。在一次跳傘中,付麗娟意識到跳傘成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每天都拼命地練習著,當她快要放棄的時候,她就會想到自己的夢想,這樣她又開始了自己的艱苦地練習。她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偉大的夢想,在你實現夢想中會有許多的坎坷,在阻止你前進。但是假如你有夢就有動力,夢想是一種不竭的動力,讓你不斷燃燒內心的小宇宙,激發對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這種力量會讓你無懼風雨,無畏風險不斷前進。其實,我也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當一位美術老師。我會為此而不斷努力的。小時候為了學會只有兩個輪子的腳踏車,我拼命地練習。我第一次騎的時候,心裡面非常緊張。總覺得隨時會摔倒,在練習中我摔倒了無數次,但是我並沒氣餒又繼續練習,後來經過家人的鼓勵和自己的堅持,我終於會騎腳踏車了。那時,我的心情無比激動。

  同學們,有夢想就要堅持實現,但是實現夢想並非一朝一夕。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還要付出汗水與淚水,但是沒關係,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1

  昨天晚上,CCTV1 9月1號必播的節目《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科技改變命運”,《詠梅》裡的虛擬歌手,比拼環節的反牛頓流體,珠心算冠軍王桐晶,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等等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現在的科技雖然越來越發達,但是,科技是永遠不會取代人類的。

  最讓我震撼的是“無殼孵蛋”,隨著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孵蛋”這個工作已經從由蛋的母親孵化變成了孵蛋器來孵,而現在,已經可以無殼孵蛋了。在中國第一隻無殼孵蛋的小雞“小茶缸”的孵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生命成型的全過程:第一天,小雞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雞蛋;第三天,蛋黃表面開始出現了血管,有了動脈和靜脈;第五天,小雞的尿囊開始形成,開始轉變成用尿囊呼吸……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已經漸漸變的大眾化,變成了事實。共享單車、手機支付、國產客機C919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無殼孵蛋、珠心算則讓我們在對付疾病和快速計算時更加自信。我覺得,科技研發出來的高能機器人終究不會取代人類,反而會有效地幫助人類。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2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有些複雜,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再也不能像暑假那樣沒心沒肺的玩耍了,可同時我又覺得欣喜若狂,因為我馬上就能見到我親愛的小夥伴們,以及可敬的老師們,想想就有些激動。但是,讓我最激動不已的是,老師讓我們晚上九點觀看《開學第一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捱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我的小板凳,端坐在電視機旁,眼睛盯著螢幕,生怕錯過每個細節。

  裡面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一位老爺爺為了在中國研究漢字,用盡了他的全部家當,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著名鋼琴演奏家朗朗和一個義大利機器人比賽談曲子,光聽聽就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可是這個超級機器人竟然做到了,最後撒老師還和他倆合影了呢!

  一位年過花甲的中國教授,終身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巴基斯坦一個認真好學的特殊學生,她們共同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師生故事,譜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年近百歲的北大教授,坐在輪椅上,向我們講述了他翻譯路上的點點滴滴。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之源,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簡單的文字,拼湊出來的卻是真理。我相信,凡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加油,夥伴們!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3

  2012年9月2號晚上,我和媽媽一起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這個節目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令我最感動的是一位最美老師張莉。5月8日晚,在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學門前,正當一群學生準備過馬路時,一輛客車卻突然失控衝了過來,與前方停在路邊的另一輛客車追尾相撞,被撞客車衝向正要過馬路的佳木斯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和學生們。危急瞬間,本可以躲開逃生的張麗莉,奮不顧身去救學生,自己卻被捲入車輪下。最美老師她有著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她有著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職業精神。“最美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繫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

  看完《開學第一課》,聆聽完最美教師的故事,我心裡也想衷心的對每一位老師說一聲;“老師,您們辛苦了,祝你們每天笑口常開。”身邊美好的事處處存在,只是我們缺乏對美的認識和理解。生活中的美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體會,就會發現,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美來源於生活,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善於從生活中得到啟示,你會感到生活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邊,你會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就我們而言吧,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作文進步了,這就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也應該把它歸於美。

  只要你擁有善於發現的雙眼,生活就會給你其實,去讀它吧,用心的去讀吧,你會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美”就在我們身邊。

六年級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父母教會我14

  開學第一課,被這段話刷屏了

  共勉——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穫,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孩子優秀了,你留錢做什麼?孩子不成器,你又留錢做什麼?!

  —— 致父母!我們共勉。

  致寶貝: 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頂著種種壓力和風險,去苦口婆心或大動干戈地管教你。他(她) 期待你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這是傳道授業的悖論,也是為人師者的深情。

  致家長: 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不指望每個學生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但是希望每個家長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你們畢竟不是孩子了!還要告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負責、公正、認真的老師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致老師:當老師的你,生命中會遇到很多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對你而言,只不過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然而,對於學生來說,你卻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師。你將是開啟他萬千世界的人。

  致開學季:相互理解,彼此支援,三劍合一,家校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