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1

  讀了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後,我深深地同情小女孩的悲慘遭遇,也為小女孩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鳴不平。

  這本書的大意是在大年夜裡,一位美麗的小女孩赤著腳向路人賣火柴。可人們冷漠的拒絕了小女孩的請求,小女孩又冷又餓,縮在牆角,點燃了火柴,想給自己一絲溫暖。她前後五次幻想美好的東西,最後在幻想中隨著奶奶走向死亡。

  這個故事讓我陷入沉思中,當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黑暗中向路人賣火柴忍受著猛烈無情的風吹打著時,我卻在溫暖的被窩裡香甜的睡覺;當她沒賣出一根火柴,回家被他爸爸無情的毆打時,我卻在親人們的呵護下衣食無憂;當她遭受路人無情的冷漠時,我卻享受著朋友給我的濃濃的友愛。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你讓我知道我是多麼幸福,你本應該在學校歡樂的讀書,可當時的黑暗社會卻讓你如此痛苦。

  你是多麼渴望食物,多麼渴望溫暖,多麼渴望親人的呵護,但這麼簡單普通的要求對你來說也是遙不可及。

  你的遭遇讓我想到了自己,整日挑剔飯桌上的飯菜,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潰敗,還抱怨作業太多,與你相比,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要抱怨眼前的種種不足,因為還有比你更加不幸的人,我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常懷感恩之心,努力學習,積極樂觀快樂的生活。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

  一個溫暖的火爐,一份香噴噴的烤鴨,一顆美麗的聖誕樹和家人的關愛。這些東西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是多麼平凡常見而顯得渺小啊!我們每天都在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些東西,卻從沒想過在同一片藍天下,在另外一個遙遠的國度裡,還有另外一群孩子正在消受著本不該屬於她們的磨難。而我們肆意享受的:“饋贈品”卻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雪花落在她金黃的長頭髮上,那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一幅唯美溫馨的畫面在安徒生筆下緩緩鋪開。我輕輕翻動書頁看到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可她在萬家團圓、溫馨快樂的大年夜顯得那樣孤獨無助,這就是安徒生筆下著名的一個童話人物——賣火柴的小女孩。 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本該於家人一起度過的大年夜裡,一個小女孩獨自一人赤腳上街賣火柴最終凍死在寒冷街頭的故事。

  安徒生用他獨特的浪漫主義描述了當時已倫為英國附庸丹麥農民的現實生活。用浪漫的筆觸表達了他對貧富懸殊社會的強烈不滿。

  初閱讀這個故事時,我很疑惑為什麼安徒生給了小女孩一個美麗感人的命運卻無法賦予她名字呢?

  聯絡生活實際,我恍然大悟。原來“賣火柴的小女孩”不止存在於童話故事,世上有許許多多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他們飽經磨難、他們歷經滄桑、他們失去家園倫為無家可歸的孤兒。

  在寒冷的街道上,小女孩孤獨的坐著透過她發白的嘴唇我彷彿聽到了她無聲的吶喊、聽到了她內心深處的渴望。可在那個貧富懸殊的社會人們卻對此置若滿文,他們漠然的看著毫不在意的拿來當笑話。透過插圖我看見了圍觀在小女孩身邊人們的不屑與不在意。我多想鑽進插圖把小女孩拉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呀!我們會給她美味的烤鴨,暖和的衣裳還有很多很多關愛。

  童話中小女孩的命運挽回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關愛撒在其他“賣火柴的小女孩”身上,不管是戰後的伊拉克還是非洲難民或者社會上其他需要愛的孩子。 在我們享受著社會、家庭給我們帶來的`饋贈時別忘了把愛分一點給需要他們的人。

  讓愛撒滿人間——這是我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得知的唯一感受。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3

  一口氣讀完由安徒生爺爺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後,我跨出家門,陽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正當我閉著眼睛享受這暖暖的陽光時,我突然想到,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可憐的小女孩那悲慘的生活使我感受心如刀割一般。

  這篇故事講述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聖誕節前夜,冒著風雪在大街上賣火柴,因為一盒火柴也沒有賣掉,所以不敢回家,最後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

  當我讀到小女孩幾次划著火柴取暖,幻想美好生活這一段時,心裡就為她的悲慘命運感到難過。當富人們全家團聚、歡慶聖誕的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卻冒著刺骨的寒風,在清冷的街頭流浪,她的美好生活只能從小火柴那微弱的光芒中來。小女孩在微弱的火柴光中看見的是暖烘烘的火爐,香噴噴的燒鵝,美麗的聖誕樹,還有疼她愛她的奶奶,她多麼嚮往這一切啊!可是這一切對小女孩來說只能是幻想,根本無法實現。

  哎!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小女孩真命苦啊!她不能像我們這樣揹著書包上學,更不能像我們一樣有新衣服穿,但我們卻不懂得珍惜,不好好上學,回家後還把衣服弄得髒髒的。

  看著眼前的陽光,我真希望小女孩能來到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4

  今天,我做完作業,就拿起身邊的“童話精選”仔細讀著,磁鐵一樣把我吸引住了。

  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時,我的心簡直全都進入那情節之中去了。我彷彿聽見北風呼號,感到雪共打在臉上的疼痛,看到那位可愛又可憐的小女孩,光著小腳走在雪地裡,留下一排整齊的腳印,凍僵的小手裡拿著火柴悲切地喊:“火柴,誰要買火柴呀......."。回答她的只是風雪的嚎叫。這時,我的心似乎也要被凍得停止跳動了。我含著淚繼續往下讀,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透過淚花,我似乎看到大年夜她被凍死在街頭,我的心像千萬根鋼針在扎一樣。這麼大的世界難道容不下她一個人嗎?是誰逼死了她?

  突然,一股魚香撲鼻而來,我驚喜地想,有人給小女孩送東西來吃了。唉,可惜已經晚了。我正望著書發呆,媽媽笑著走過來叫我吃飯,我的心才回到現實中來。瞧,桌上有香噴噴的紅燒魚,鮮美的清燉雞,香味就是從飯桌上飄來的。這時媽媽又叫我試新買的衣服,這不就是小女孩嚮往的天堂嗎?我真把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給她一些,可惜她已被這個世界逼得離開了人世。

  我們和小女孩相比,真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生活在這比密還甜的日子裡,我們又該怎樣發奮呢?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問自己。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5

  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我禁不住沉思起來。

  對於小女孩的悲慘生活,我深感同情,她擁有的只能是幻想,而我擁有的,一切都是現實。

  聖誕節的晚上,小女孩又冷又餓,她擦然第一根火柴,幻想自己在一個暖烘烘的火爐前面,火柴滅了,溫暖的感覺不見了,消失了。而我,還從未嘗到過挨凍的滋味。

  小女孩餓極了,此時,她多想吃點東西呀,可是哪兒有哇?只有幻想伴隨她,她覺得有一隻噴香的烤鵝,背上還插著刀和叉,向她搖搖擺擺地走來,但是隻要火柴一滅,她又回到了那種飢餓的現實中。而我,從來沒有被餓的感覺捆擾過,每頓飯都是豐盛的。

  她沒有快樂,只有痛苦。於是就幻想那美麗的聖誕樹來寄託她那美好的願望,而我,生長在新社會中,哪一個節日不是家長陪在身邊盡情地快樂呢。

  最後,小女孩在火柴強烈的光亮中,幻想見到了唯一疼愛自己的奶奶。她雖然有爸爸,媽媽,但他們卻無法給她關懷,小女孩多麼可憐哪!而我呢,全家對我的關懷是無限的!

  想著想著,我彷彿看到了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坐在暖和的屋子裡,吃著可口的晚餐。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6

  凜凜的寒風中,一位乖巧的小女孩正瑟瑟發抖,她沒有棉襖,缺乏食物,似乎從她一生下來,便與“快樂”、“幸福”絕緣了。

  在她縮身的地方,只有一牆之隔,便是噴香的烤鵝嗎,暖和的大火爐,可是,她能享用嗎?或許,在默默裡,她也曾無數次無聲地問道——這都是為什麼?然而,回答她的,只有依舊殘酷的事實。

  家,是冰冷的,破洞滿布的房子,脾氣暴躁的父親;街頭,是冰冷的,雪花飄飄,寒風凜冽,冷漠的行人;甚至連這社會也是冰冷的,富人們在物質享受中一天天醉生夢死,絲毫不顧有多少窮人在飢餓寒冷中度日如年!何時何處,何時何地,人人都形同陌路,無一絲溫暖······

  小女孩苦啊,可是,她又能怎樣呢?她還小,正值一個愛做夢的、花一樣的年華,她就沒有夢想嗎?她也曾無數次的想過,自己如果投胎在富人家,會是怎樣,會不會住在豪華的大房子裡,烤著火爐,吃著點心,擺弄著小娃娃,出門坐著大馬車,而不是在這裡受苦。但,這也只能是幻想,徘徊間,留給她的,依舊是冰冷的現實。

  兜裡有許多火柴,能給她帶來少的可憐的溫暖,可是她敢用嗎?矛盾的心理中,用的心理佔了上風,而當她擦著那閃亮的火柴之時,她被壓抑了多久的夢終於爆發了。在無限的純真的渴望之中,小小的火光變成了蠟燭、聖誕樹、火爐,哪怕這都只能是鏡中水,夢中花,如水中浮萍,雨中泡沫——一觸即破,但至少,是美麗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卻是前所未有的幸福,離開了這冰冷的人世間,無一絲歡樂的社會,到了那沒有痛苦、沒有飢餓的世界了!

  我們都落淚了,但我們也只能感嘆其人生的悲慘,缺少了那麼多。 而這個悽美的悲劇,即使百年之後的今天,也仍舊閃耀著經久不衰的藝術光環。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7

  蔡官屯小學 六(2)班 付江清指導老師 彭友寬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我無比的慚愧,因為我已經被文中的小女孩感動了;所以勉勵自己一定要珍惜自己幸福的家庭,父母的愛以及他們給予的任何一樣東西。

  文章講了小女孩在除夕的夜晚去賣火柴。那夜,她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所以她不敢回家,她知道自己如果沒有賣出火柴,繼父就會打她,她很害怕,所以就蹲在了一個牆角,她看見別人的父母帶著自己家的孩子去買很多很多好吃的,她很羨慕,她渴望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有好吃的,有穿在身上溫暖的新衣服。她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她拿出一盒火柴,把火柴劃燃,在火焰中,她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有爸爸媽媽小時候對自己的呵護,對自己的愛,爸爸媽媽帶著自己去買好多好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火焰滅了,她又劃燃了火柴,又看到了好多東西。到第二天,由於小女孩身上沒有穿上暖和的衣物,最後被凍死了。

  這是一個多麼悽慘的故事。每當我讀到除夕的夜晚,小女孩被繼父叫去賣火柴,繼父還說:“沒有賣完火柴就不能回家”。我覺得她的繼父好惡毒,因為那天是大年的最後一天,在那個時候,我們應該是快樂的,我們應該和全家人在吃團圓飯……

  小女孩才十多歲,我想如果她生長在和我們一樣的幸福家庭,她應該和我們一樣在上學,溫暖而幸福,而她卻那麼痛苦。

  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生長在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一定要刻苦學習,而不要淘氣。有一個好成績,就算是報答父母,讓父母為我們自豪,為我們高興。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操心,讓我們小時候有雙親的愛,長大後,我們才不會缺少愛。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快樂而自豪。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8

  今天,我在家裡看了一本《安徒生童話之賣火柴的小女孩》,看完後,我的心情難過極了。

  這本書講的是在大年夜裡,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穿著破爛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又冷又餓,還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出去一根火柴,回到家後爸爸會打她的。小女孩無助地開始點燃手中的火柴,就在她點燃第三根火柴的時候,小女孩的奶奶出現在了亮光中,小女孩一下子高興起來,她把手中的火柴全部點燃,要求奶奶帶她走,就這樣她和奶奶從溫柔的亮光中快樂地飛走了。

  第二天,人們在街上的牆角發現了死去的小女孩,她的臉上還掛著微笑……

  合上這本書,我不禁為小女孩感到悲傷和難過。小女孩在鵝毛大雪中竟然穿著單薄的衣服來賣火柴,她的媽媽難道就不擔心小女孩凍著嗎?這是一位多麼不疼愛她的媽媽呀!小女孩賣不出去火柴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她的爸爸為什麼要這麼可怕?這是一對該有多狠心的爸爸媽媽呀,小女孩一夜沒回家家裡人竟然沒人來找她,以至於她在大街上餓死、凍死。我想小女孩只有在死去的最後一刻是幸福的,因為她見到了最疼她、也是最愛她的奶奶。

  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反省自己,因為我有一個無微不至照顧我的媽媽,可我卻不知足。有一次放學後,本來晴朗的天氣一下子烏雲密佈,颳起了大風,不一會就下起了傾盆大雨。看著同學們陸陸續續的都被爸爸媽媽接走了,不知道媽媽怎麼還沒來。就在我越來越著急時,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媽媽來了,我一下高興起來,可轉眼就開始抱怨:“媽媽,你怎麼才來呀,你看,我同學都快走完了。”“不好意思閨女,雨太大路上不好走。”一路上媽媽一個勁對我噓寒問暖,問東問西。我嫌媽媽太囉嗦,一句話也沒說,噘著嘴氣沖沖地回了家,根本不在乎媽媽說了什麼問了什麼。想到這,我開始後悔之前的所作所為,直到現在我才知道真正明白媽媽是多麼的關心我、在乎我、疼愛我。

  這時我好想把書中的小女孩帶到我的生活裡來呀,這樣她就不會死了。在這裡,我和我的家人幫助她,她可以吃飽飯,可以睡好覺,還可以像我一樣坐在明亮的教室裡讀書了。

  從現在開始,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在學校,認真學習,在家裡,聽爸爸媽媽的話。相信我只要好好學習,一定會實現這個美好的夢!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9

  大家一定讀過《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感人肺腑的這個故事。

  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小女孩,聖誕節時,在外遊蕩。她的手中握著一捆火柴,是她的媽媽叫她出來賣的,而且是沒賣完就不許回家。小女孩坐在地上,並沒有人買她的火柴。於是,小女孩就坐在牆角里,漸漸地誰著了。小女孩就這樣一睡不醒。她死了,並沒有一個人為她舉行葬禮。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有棉襖,小女孩卻沒有;我們有帽子,手套,她卻沒有;我們能吃到美味的雞、鴨、鵝,她卻吃不到。小女孩本來應有棉襖,手套,帽子,本來應該有美味的雞,鴨,鵝,本來應該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本來應該上學……可她什麼也沒有,唯一有的只是疲勞和飢餓。

  為什麼那時侯的人都這麼冷酷?

  雖然他們從小女孩身邊走過,但他們卻理睬也不睬小女孩,自顧自地往前走,並不伸出愛心之手幫助小女孩。如果那時候的人們有愛心,能幫助像小女孩一樣的窮人,我相信,世界上一定變得很美好。

  但是,這只是我的幻想,如果世界真的變成了這美好的樣子,就不會有更多的窮人。我真心希望世界能變成我幻想中的世界。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10

  我總以為資本主義社會是美好的,生活在那裡的人都過著富裕的生活,可是我讀了丹麥著名童話家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後,才知道資本主義社會是多麼的醜惡,同時也非常同情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篇童話主要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一年裡美好的就是大年夜,;因為這個晚上各家各戶都聚在一起,吃著團圓飯,邊吃還觀看精彩的聯歡晚會,每個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都收到了壓歲錢。可是那個可憐的小女孩不但沒有團圓飯和新衣服,就連一頓普通的晚飯和保暖的衣服都沒有。“還光著頭,赤著腳”在大街上賣火柴。讀到這裡,我的眼睛開始模糊,心裡難以平靜。每天我都穿著整潔的衣服,漂亮的鞋子,高高興興地上課,可是小女孩卻……想到這是我恨不得跑到家裡給她送最暖和的鞋和衣服,再……此刻,我有一種奇想,讓資本主義社會的“氣溫”降到零度,徹底摧毀這無情的社會制度。

  小女孩凍成這樣也沒有人來幫她,她沒有過分的要求,她只是想有個火爐,有點東西吃。在那醜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里沒有人會幫她,只好點燃自己的火柴來取暖,她先後點燃了五次火柴,在幻覺中,看到了火爐、烤鴨、聖誕樹、奶奶和美好的地方。想得到她要的溫暖、食物、歡樂、愛撫和幸福,可是每一次她都隨著火柴的熄滅而不斷的失望。她還是面對著那堵牆痛苦地生活在這個寒冷、飢餓、痛苦的世界裡。最後她凍死了。此時我多麼希望火柴不滅,就可以讓小女孩永遠生活在美好的“現實中”。她沒有那麼長,就算一個小時、一分鐘都可以,只要能讓她多在美好的幻景中沉醉一會兒也好呀。

  小女孩和我們是同齡人,我們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小女孩卻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的區別,如果社會主義社會是天堂,那資本主義就是地獄,資本主義就像一個惡魔,他不但殺害了小女孩,也殺了和小女孩一樣的窮人。可罪魁禍首是資本主義社會!所以我不但不喜歡它,反倒更憎恨它!

  讀這篇童話後,我感到了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是多麼溫暖。我多麼希望小女孩能生活在我們這個大家庭。在這裡她的生活再也沒有寒冷、飢餓、痛苦孤獨了,只有溫暖、食物、歡樂、愛撫和幸福。她也會戴著紅領巾和我們一起上學。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這社會主義大家庭裡生活是多麼幸福,我一定要珍惜她所給我的一切,並努力學習,為她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