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應對孩子提問的方法

應對孩子提問的方法

應對孩子提問的方法

  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新奇的,他們對世界從一無所知到逐步認識,好奇和求知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開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應對孩子提問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如何應對孩子提問

  1、家長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

  無論小寶寶的問題,是歸為對一些事物不認識而進行提問。比方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還是屬於要究其根源問“為什麼?”、“怎麼回事?”家長都要耐心地聽完,如果聽不明白,可以讓孩子重複一遍。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能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願望,也不能清楚地提出問題。

  比方說,小寶寶見到清潔車,問:“這是什麼?”爸爸媽媽們不僅僅要告訴他:“這叫清潔車”,還要講解,或是引導孩子自己說出為什麼叫清潔車,最後啟發孩子,觀察清潔車怎樣工作。有些問題,是孩子要求瞭解事情的原因而提出來的,這時,家長可以儘量引導孩子,透過觀察,或動手去做,來求得問題的解決。例如,孩子看見爺爺把花放在有陽光的窗臺上而提出為什麼,就可以讓他在花盆裡種兩瓣蒜或兩粒豆,分別放在有陽光的窗臺和沒有陽光的窗臺上。以後讓孩子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最後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做,比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好,不但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還能進一步培養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家長不能對孩子提的問題敷衍應付。

  無論小寶寶的提問屬於哪種情況,爸爸媽媽們都要認真的回答,因為這些問題是向小寶寶進行教育的非常好的機會。如果家長敷衍應付,順口應付地對待,不但容易造成孩子錯誤的印象和概念,而且不利於孩子求知慾的培養。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好問表示出厭煩,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壓抑孩子的求知慾望。

  二、學會和孩子溝通

  1、瞭解孩子的潛能,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 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資質和潛能,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有良好的發展,那麼現在開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來為孩子選擇學習的內容,停止逼迫孩子進行一些活動。瞭解來自與觀察,例如:孩子對音樂聲特別敏感,聽到音樂聲就特別興奮,平時能模仿不同的聲音,對音階的掌握很準確,喜歡各種樂器,那麼表明你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很大潛能,可以和孩子進行商量讓他參加音樂類的學習。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 0~6歲的孩子都是好奇寶寶,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是他們細想火花的一次閃現,如果家長隨意對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黃,那麼你可能扼殺了孩子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家長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有耐心,認真回答。在方式上不可運用生搬硬套理論解說或成人化口語,儘量採用擬人化或童話式的方法給孩子講解,符合孩子“泛靈”的特點。

  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提問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麼

  孩子對未知世界總是懷有強烈的探知慾,提問就是其中一種反應。之所以問題稀奇古怪,是由於孩子年幼,思維和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提出一個有效地問題來獲得他要的答案。因此父母應該先確認孩子到底想問什麼,或設定一個類似或接近答案的問題來幫助孩子確定。例如當孩子對母雞伏在草堆上的行為感到疑惑時,父母可以問他“你想知道雞蛋是從哪裡來的?”或“你想問雞在那裡待著幹什麼?”以這種方式來鎖定孩子的疑惑,回答起來就有的放矢了。

  回答問題實話實說

  許多父母都忌諱回答一些敏感的問題,尤其是涉及到性。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孩子錯誤的認知,影響他長大後的思維。其實孩子對事物的瞭解只需要一個雛形,父母只需用適合他年齡的詞語,簡單回答就可以了。譬如父母在親吻被孩子看見,他也許會問:“爸爸你在做什麼?”父親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說:“爸爸喜歡媽媽,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樣喜歡寶寶。”說完也在孩子臉上親一下,讓孩子明白親吻是一種愛的表現,而不是什麼醜惡的事。這既簡單而誠實地解答了孩子的問題,又避免了尷尬,孩子也能接受。

  答不上怎麼辦

  遇到回答不上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胡亂解釋或搪塞了事。先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尋找答案,或者參閱一些相關書籍,或者向別人請教。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孩子明白,個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時候。二是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誠實品質。三是告訴孩子,瞭解事物的途徑有多樣性,每個人都要儘可能地透過各種途徑學習。

  善待孩子的提問

  孩子愛提問是好現象,說明孩子具有學習意識。父母一定要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問題。無論孩子的問題讓你多麼心煩,也不要有厭惡的言行,這樣會挫傷孩子的.探知慾,甚至使他們喪失進取心。確實很忙時,可以告訴孩子:“媽現在很忙,等媽媽忙完了再回答你的問題好嗎?”要知道,大人們回答問題的方式、語言甚至技巧,將會對孩子今後如何學習、智力開發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提問

  1、你要鼓勵孩子的提問。

  父母聽完孩子的提問之後會可以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是這樣的;這個問題把我難住了,讓我好好想一想;我們討論一下好嗎:咱們一塊看看書;你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如果你能想辦法弄清楚再告訴我就好了。”不管孩子是從父母那得到答案還是跟父母一起去探究答案或是自己一個人想辦法弄清楚答案,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同時也促進了父母跟孩子的親密關係。

  2、抓住教育孩子的契機。

  有時孩子對於社會上的一些不好的現象也會問為什麼,這時父母可抓住這樣的問題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能辨認是非好壞,並給他一些正面的,好的現象加強孩子的社會道德感和正義感。這樣的契機不但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同時也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3、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於孩子能解決的問題,父母應及時的給予引導,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在解決的過程中,父母提供一些儘可能的幫助,比如教會他們上網查資料,教會他們翻閱科技書等,使孩子有信心,有耐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無形中,孩子就學會了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同時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4、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

  所謂創新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突破常規,與眾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滲透這種能力的培養。孩子愛問為什麼,家長也應該多問孩子為什麼。如同一道數學題,應不滿足於孩子會做了,而應提倡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尋求多種解決方法。遇到生活中的難題,家長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導孩子從不同側面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多問孩子“為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勤于思維的習慣,培養不怕困難、勇於求異的精神。

  孩子愛問為什麼,是因為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多麼的珍貴,是多麼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當孩子提出“為什麼”時,我們不但不應嘲諷,而應予以鼓勵,甚至參與其中,陪同孩子一同去找資料、去做實驗、去請教他人。漸漸地,孩子學會了獨立思考,並勇於去尋找答案,創新思維自然而然地從中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