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一份爛工作對自身的負面影響

一份爛工作對自身的負面影響

一份爛工作對自身的負面影響

  澳洲學者分析國家調查的長期資料,發現爛工作帶給人的壓力比失業更大。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巴特沃斯博士(Peter Butterworth)和研究同仁發現,若一個人的工作錢少事多又沒保障,心理健康分數會比失業的人更低(P<0.05,即兩者統計結果差異顯著)。

  另一方面,比較不令人意外的是,失業者找到好工作後,心理健康分數便會提高。研究團隊已將這份分析結果發表在《職業與環境醫學》(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網站上。

  經濟蕭條會影響工作保障程度和工作品質(job quality,指的是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的優劣,而非勞工本身的表現),而研究人員指出,從全體國民的層級而言,即使是些微的差異都會帶來很大的衝擊。

  這份研究發現,即使工作品質的指標中只有一項是負評,都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巴特沃斯和研究同仁在論文中表示:“不好的工作條件有害健康,長期而言,對經濟和社會都有不良影響。”

  各國政府的就業政策似乎都假定“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好”,只要國民有工作,整體經濟和個人生活滿意度都會好轉,但這個研究團隊指出,這個前提其實錯了。

  研究人員表示,政府的'就業政策若要有正面成果,必須把工作特性也納入考量。

  如何評價爛工作

  這份研究採用澳洲“家庭、收入和勞動力”(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r Dynamics)年度調查共7年的調查結果,分析具代表性的戶口調查資料。這系列調查共訪問7,155人,第一次在2001年,之後的幾年間追蹤每位受訪者至少2次以上(平均6.2次),這些受訪者中,大部分表示還算滿意自己的工作品質。判斷的標準有四項,一是工作的要求和複雜程度,二是自己掌控工作時程及方法的自由度,三是工作保障程度(飯碗是否穩定),四是薪酬公平程度。

  綜合7年資料,有26.4%的受訪人次擁有最好的工作,也就是上述四大指標都是正面的;另外有30.5%的受訪人次表示他們的工作有一項指標是負面的。

  5.7%的受訪人次擁有最惡劣的工作,也就是最多隻有一項正面指標。但這7年間曾經有過最惡劣工作的總人數,共有21.5%。

  在這7年的調查之中,失業的比例只佔全部人次的3%,但共有12.1%的人數在這期間曾失業過。

  整體而言,有工作的人比失業的人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工作品質愈好,心理健康程度也愈高。

  這系列調查使用SF-36健康狀況問卷的一個次級量表,可評估受訪者受試前4周的憂鬱及焦慮程度。分析結果顯示,有工作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好得多,平均心理健康分數是75.1分;失業的人平均分數是68.5分,而失業且已放棄求職的人平均分數是69.1分。

  研究團隊依據性別、年齡、財務困難度等因素調整了統計資料,發現工作品質最差的受訪者,心理健康分數比失業族群低(P<0.05,即差異顯著),也比失業且放棄求職的族群低得多(P<0.001,即差異十分顯著)。

  不如失業

  研究人員排除了受訪者的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即神經質),以及工作品質差、失業、無法勞動等情況下可能面臨的經驗,但如此調整資料後,品質差的工作仍然比失業更危害心理健康。

  研究人員對就業狀態改變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前瞻性分析(prospective analysis),發現失業的人找到高品質的工作後,心理健康分數平均增加了3.3分,但若找到品質不佳的工作,則比維持失業更慘,心理健康分數平均將下降5.6分,而持續失業的人,心理健康分數平均只微幅下降1分。雖然這樣的差異以統計學的角度來說並不大,但研究團隊指出,在心理健康的量表中,若差別到達4或5分,即代表差異有意義,或有臨床相關意義。

  然而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份研究或許受到選擇偏誤(selection bias)和流失偏誤(attrition bias)的影響,這是所有調查和長期研究無可避免的。

  此外研究團隊也表示,這份研究成果同時受到澳洲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為澳洲的社會福利制度十分“發達”,健康保險價格低廉,且擁有良好的失業福利。

  巴特沃斯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點出:“因此或許在社會福利措施較少的國家裡,擁有爛工作的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還是勝過失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