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級快速閱讀的解題方法
快速閱讀要求考生在15分鐘內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後面的10道題。前面7個題是判斷正誤(包括NOT GIVEN),後3個是填空題(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現的原詞)。該題型需要透過略讀和尋讀法,乃至文章邏輯關係、標點符號等方面的綜合運用,實現對隨後的題目有效的判斷和填寫。
因此,在解答題目方面,快速閱讀並不強調一定要像精讀文章那樣通篇認真研究,相反,快速閱讀題目更強調測試考生在實踐語言環境中查詢有效資訊的能力,這也反映出四六級考試試圖提升考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改革方向。
文章的篇幅和題目的設定都讓我們感覺到,區別於精讀文章,考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需要使用特定的閱讀方法和思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進行快速閱讀試題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一 閱讀題目以預測文章內容
預測是指在閱讀正文前,對文章進行的預測性的主動思維。應該先讀題目,後看文章,同時根據題目設想一下文章可能涉及的內容,以及所使用的詞彙量的型別與範圍,乃至題目涉及到的關鍵性的詞彙。諸如,大寫字母,時間,數字等用詞,這些詞彙都是在閱讀文章查詢資訊過程中重要的提示。
例如:試題中:
1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ved roads were in place by 1921.
2 General Eisenhower felt that the broad German motorways made more sense than the two lane highways of America.
3 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
以上三題中,第一題的“1921”,第二題的“General Eisenhower”, 第三題的“1950s”都是一些比較明顯的查詢定位點,一方面閱讀題目,可以知道文章內容涉及到了公路建設方面的話題,另一方面還提示我們在閱讀文章時候要留意相關的特殊資訊點。
二 略讀和尋讀巧妙搭配
面對快速閱讀這樣一種新題型,考生應該巧妙地將略讀和尋讀兩種方法結合起來。而不要機械、孤立地使用某一種閱讀方法。
略讀(或稱為跳躍式閱讀)(skimming)的重點在於快速瞭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讀的方法是首先看一下標題(在有標題的情況下)。接著讀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瀏覽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後讀完結尾段。
尋讀的重點在於有目標地去找出文中某些特定的資訊。尋讀時,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確定所查詢的資訊範圍。同時明確查詢資訊的特點。如:問題或選項中所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則主要尋找首字母大寫的單詞;有關日期、數目的問題,則主要查詢具體數字;有關某個事件、某種觀點等,就需要尋找與此相關的關鍵詞,而與所查資訊無關的內容可一掠而過。
在使用這些方法時候,還要注意幾個問題:
1、 注意首尾句的出現
如果短文包括幾個自然段,則應注意第一、二段和 最後一段,力求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注意瞭解文章的主題句及結論句。
2、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可以運用標點符號(破折號、小括號、冒號)瞭解抽象的詞彙或句子的含義。因為這些標點符號的出現就是為了更進一步地解釋其前的資訊。但同時,由於快速閱讀用詞相對比較簡單,很容易理解和把握標點前的被解釋資訊,所以,可以將這些標點符號後面的資訊刪除,從而更加快速地把握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3、注意邏輯關係的運用
邏輯關係分佈在文章的句子內部、句句之間、以及段落之間。最基本的邏輯關係有以下幾種:
(1)、因果關係:as a result ,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because, for, due to, hence, consequently等等。
(2)、並列、遞進關係:and, or, then,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moreover等等。
(3)、轉折關係:however,but, yet, in fact等等。
這些我們其實已經很熟悉的邏輯提示詞在文章中起的效果,並非僅僅是銜接文章的句子,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它們同時在給我們某種提示,告訴我們哪些句子是有效資訊,相對重要的資訊,哪些資訊是相對不重要的資訊,因為我們在處理文章的時候,有一條清晰的思路,你不是為了完整翻譯文章而進行閱讀,而是為了獲取某些資訊而進行閱讀,所以,要利用邏輯關係簡化閱讀。
例如,並列、遞進關係詞,意味著它們前後銜接的資訊從主旨的體現上沒有發生變化,而更多的表現為前後句子主旨的相似性,所以我們選擇其中的一半進行閱讀。這樣,在保證了閱讀質量的基礎上,也極大地提高了閱讀速度。
4、注意特殊標記的使用
用最快的速度通讀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細節描述部分,並在有關的句子下做出各種記憶符號。文章瀏覽完畢,再將劃線部分(或做其它符號)重新詳讀一次,並進行適當的.判斷。
例如:在閱讀文章時候,對於首段第二行的“Sept.11”,第二段第二行的“Operation Safe Travel”、“14”第三段第一行的“1956” 等位置就應該做特殊的標記,因為這裡可能涉及到問題,閱讀時就應該透過標記儘可能縮小尋找答案的範圍。而“1956S”恰好和後面第三題“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 way system.”中的“1950S”形成對應。
再例:文章倒數第二段:the interstate system has been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in terms of shipping and job creation: more than 75 percent of the nation’s freight deliveries arrive by truck; and most products that arrive by rail or air use interstates for last leg of the journey by vehicle.
以上這段文字中,“creation”之後出現一個冒號,它說明後面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解釋,後面的資訊可以考慮放棄閱讀,但是,之後有“75”這個一個數字,可以僅將數字做特殊標記,其他部分忽略。
三 研讀法以輔助
除了在閱讀理解中運用略讀法和尋讀法之外,有時還需要仔細閱讀文章的某一特定部分,力求對其有較深的理解,或對其進行歸納、總結、推斷等,這時就需要對這部分進行仔細閱讀,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這種仔細的閱讀方法就是研讀法(study reading),通常適用於推斷型閱讀理解試題。這種方法在快速閱讀中使用並不多,但它對於快速閱讀的解題方法來說絕對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例如第8題:
The great benefit brought by the interstate system was_______________.
由於文章閱讀我們使用略讀和尋讀相結合的方法,所以,定位相對不是很容易,這個時候要刻意放慢解題速度,在原文倒數第三段發現這麼一句:
Above all, the interstate system provides individuals with what they cherish most: personal freedom of mobility.
問題中的“The great”就相當與原文中的“Above all”,所以答案就在該句中的冒號之後的資訊:“personal freedom of mobility.”
總的來說,在試題中,快速閱讀理解部分,由於其篇幅長,題目靈活,會讓考生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對於該題型,我們應該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那就是快速閱讀測試的重點就是考生在短時間內獲取篇章主旨和特定資訊的能力,因此,它更強調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貫徹。只要我們巧妙地運用了略讀和尋讀,必要的時候輔助以研讀的方法,培養好的閱讀習慣,還是很容易取得滿意的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