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人的奉獻精神
鐵路交通的正常運作離不開鐵路人的辛勤工作。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鐵路人的奉獻精神,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鐵路人的奉獻精神一
鐵路作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歷代鐵路人始終把安全快捷作為推動鐵路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並將這種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效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快捷運輸目標的實現。就拿近期各地普降大雪天氣說吧,各鐵路局為確保冬季運輸的絕對安全,提前組織對線路裝置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保證列車執行安全暢通。
一代代鐵路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熱情周到、真心實意地為群眾做好服務工作。每年的春節、黃金週鐵路部門總是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方便旅客出行。認真做好節日期間旅客運輸工作,確保了節日期間的運輸需求。
在鐵路這個大集體中,數以萬計的鐵路人為保安全、保暢通風餐露宿、加班加點,他們不為外人所知,但每名鐵路人始終傳承和弘揚“鐵路精神”的'本色----無私奉獻的精神。
鐵路人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跟雷鋒同志是何其相似。他們為了中國鐵路事業無私的奉獻著。誰是最可愛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鐵路為人民,幾者看似不同,實際有相同之處,都有一種舍小為大的無私奉獻精神,鐵路作為交通運輸服務部門,更是把這種精神詮釋的淋漓盡致。鐵路職工身為其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用點點滴滴的感動在服務社會,用自己的實際言行在為鐵路安全、旅客平安默默奉獻,不求一絲回報。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堅守,我們才能平安順利的回家。
“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記在每個鐵路人的心裡。鐵路人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而偉大的工作。“微笑視窗”、“溫情服務檯”、“愛心候車室”等等,這些處處彰顯了新時代鐵路人熱愛工作、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鐵路人的奉獻精神二
鐵路作為大家日常出行工具的首選,每逢春節、五一、十一等大型節假日時自然是比平常更“火”、更“旺”, 但是越是“假日”越是鐵路人最為辛苦勞累的時刻,為了讓萬千旅客早日安全順利的登乘上回家的列車,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辛勤工作著。
鐵路人,他們每個班幾乎都持續的工作十幾個小時,並且是重複著同一個動作或一件事情,有的一直盯著電腦螢幕,有的在現場風吹雨淋,披星戴月。長年的倒班制度,已讓他們形成習慣。過去,鐵路人被大多數人認為,捧著鐵飯碗,吃著大鍋飯,有穩定的收入,穿著制服,戴著大沿帽。人們看到的既精神又氣派的一面,沒有看到他們背後的故事。整日忙碌回不去家,陪不了老人和孩子是常事,在頂著烈日在車上爬上爬下,在寒風中一站就是連續四五個小時是常事,一列車過後轉過身就拿起條掃清掃垃圾,職場範圍不大,可每日無數次的重複同樣的工作,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又需要多少家人的理解和支援!在他們平凡的事業中,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有的只有飛塵和嚴寒酷暑的考驗,這就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也盼望著與朋友一起外出踏青、和家人在溫馨舒適的家中享受生活,可是為了確保成千上萬的旅客和貨物物資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他們沒有抱怨,沒有逃避。我們中國鐵路以佔世界鐵路百分之六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世界鐵路四分之一的工作量,真正的全球第一!這其中包含著多少鐵路工人的辛勞、汗水!包含著多少鐵路工人的奉獻、苦累!又包含著多少鐵路工人的血淚、生命!
鐵路人,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蹟,也不象雷鋒、郭明義那樣出名,但他們就是憑著幹一行愛一行,吃苦在先、不計得失的高尚風格,象鐵路鋼軌一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著“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的信念,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在一代代鐵路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們國家的鐵路事業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