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9篇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獵人筆記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1

  很久以來,我就一直認為俄羅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這不僅不是理由,反而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但是,在我們的任何的一點意識中俄羅斯民族無疑都是偉大的。從很多方面來說俄羅斯人都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民族。因此,無論是偉大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還是天才的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最後都在這個充滿了灰色原野的國土上折戟沉沙。那個來自西西里島的拿破崙曾經到達了莫斯科,他終於看見了在他夢想中出現一千遍的克里姆林宮的塔樓。然而,隨後開始的就是那無邊無際的大火,然後就是彷彿永遠都沒有盡頭的俄羅斯樣式的寒冬。而就在這時候,一個高大的俄羅斯男人的拳頭打倒了這個戰無不勝的法蘭西皇帝,這個俄羅斯男人的名字叫做庫圖佐夫,他只有一隻眼睛,但是,這個並不影響他的目光敏銳。幾十年以後,當托爾斯泰站在曾經屍橫遍野的戰場上,他曾經這麼感嘆:“感謝上帝吧,他給了我們庫圖佐夫……”。而在同時,還有一個俄羅斯男人這麼說:“只要還有一個法國兵在我的領土上,我就決不談判……”他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那時候,年輕的他是帝國的皇帝

  《獵人筆記》由二十多個獨立成篇的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都在講述那個喜歡打獵的“我”在四處打獵的過程中在俄羅斯所看到的一切。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2

  靜下心來默默的品嚐一本名著,是人生中一種難以言喻的享受。每當我在讀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的時候,我更會認為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屠格涅夫那自然婉轉的筆調深深的將我吸引,我彷彿與屠格涅夫融為了一體,度過一種全新的田獵生活。

  書中最經典的形象莫過於地主佩諾奇金了,他受過良好教育,為人正派、通情達理,頗有文明風度。他講究飲食,待客熱情,但客人還是不願登門,原因是他家裡總是瀰漫著可怕的氣氛。他對奴僕雖然說話和氣,但實際上冷酷無情,奴僕們一旦伺候不周,便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的車一進村子,驚慌不安的氣氛立刻在村子裡擴散開來,就連雞也被嚇得直往大門底下鑽。

  故事中也有一些悲慘的奴僕。如地主家僕斯捷普什卡,被主人一腳踢開,落到不被當人看的地步,為了餬口,他整天像螞蟻似的奔波;綽號“小樹枝”的家僕庫濟馬,被主人們任意擺佈,扭曲成一個毫無個性、膽小如鼠的可憐蟲,以至於在河塘中身處滅頂之災時,也不敢伸手去抓走在面前的老爺的衣襟;還有僕役瓦夏,受鞭打後仍認為主人是個好人,不會“無緣無故”打人的。

  書中以見聞錄的形式,描寫了農奴制背景下人民的生活狀況,其中揭示了奴僕的悲慘命運,書中語言簡練優美,給人異常真實的感覺,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品《獵人筆記》,我看到了一個黑暗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有冷酷,殘忍,自私的人,但是,同樣有一群人,他們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但相反,他們有著金子一般的美好品格。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3

  處一片竹林,邀一輪明月,點一盞小燈,捧一本好書,竹影斑駁,燈忽明忽暗,書中的人物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

  獵人筆記,一個多麼奇妙的書名!看似是獵人的筆記,其實在鳥語花香,微風嫋嫋的背後,是萬惡的農奴社會,生活在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苦不堪言。

  就拿《兩地主》這篇文章來說吧,其中一個地主——馬爾達裡·阿波洛內奇,看上去非常熱情,其實殘忍不堪。只是因為一隻雞在他的花園裡亂竄,他就命人把雞的主人——娜塔爾卡抓來揍一頓,還哈哈大笑起來。這是何等的殘忍呀!

  一陣風拂過,竹子搖曳著,我隱入了沉思……

  地主,居高臨下地看著農奴,好像他們連狗都不如。可他們不知道,農奴也是有尊嚴的!這些農奴終會有一天,舉起他們的雙手,揮拳打向指揮他們的人!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幾千年之前的大澤鄉。那天,大雨滂沱,去,是死。不去,不一定會。於是,類似於農奴的農民們憤然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們的事蹟卻鼓舞著一代代人。

  輕輕合上書,踏一條幽徑,心中浮現出了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烈日酷暑下,一群縴夫在用力地拉著一艘大船,最後一個農奴無力地耷拉著頭,好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才二十出頭啊!完全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來的。可他是農奴,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農奴們的汗水與河水交織在了一起,他們已達到極限了!

  回到家,心中感慨萬千,這就是農奴的悲慘啊,我們一定要警醒自己,不能再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了!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4

  《獵人筆記》的作者是屠格涅夫。他雖然出生在貴族家庭,但自幼目睹了地主階級的兇殘專橫,早就產生了對農奴們的同情。所以,他在別林斯基的思想影響下,創作了反農奴制的作品——《獵人筆記》。

  這是一本反應了舊俄國的農奴制下,農民被剝奪了自由,只能聽從農奴主的書。它揭露和批判了地主殘暴、狠毒、貪婪、虛偽、愚蠢、空虛、無恥等等卑劣的性格與行為。它控訴了下階社會農民們悲慘處境與遭遇的苦。

  書先揚後抑,沒有直接寫地主的卑劣的性格與行為,沒有直接寫農民受到的殘酷迫害,而是在一片假善良的地主前,暗示並啟發,揭開他們的面具,露出他們卑劣的一面。

  地主是披著羊皮的狼,其中佩諾奇金頗為可恥。作者並沒有直接接開他惡毒一面,而是說“非常講究飲食,待客親切熱情。”“為人嚴厲,可辦事公道,很關心下屬的利益。”讓我們淺淺覺得這個地主是個心地善良,待人寬容的人。可看到後來,讀到侍僕忘了把酒燙一下時,用“相當尖銳的嗓音”問,這還不能夠體現他的兇惡。當他的僕人聽見他這麼說時“發窘了,愣在那裡,臉色刷白”,這樣能讓僕人這樣的地主,還會是個善良的人嗎?還不是隻兇狠的狼嗎?

  天下的烏鴉的般黑,書中的地主一般壞,在屠格涅夫筆下的地主不是愚笨,就是貪婪,書中也出現過農奴的角色,但他們大多數都是擁有優良品性的`人。這無疑是一本反農奴制的控訴書。我為農奴的生活而悲痛,也為屠格涅夫的反農奴制的精神而感動。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5

  據一本外國文學史上說,代表屠格涅夫最高文學成就的作品是《父與子》,但出於對“獵人”那自由、冒險生活的嚮往,出於想象中對槍、射擊的喜愛,還出於對勇武、機警的獵人的崇拜,我還是先借了《獵人筆記》來看。

  可是它的《譯本序》裡有這樣的介紹:“《獵人筆記》是一部借獵人出獵的見聞揭露沙皇專制制度下廣大農奴遭受農奴主殘酷奴役、處於水深火熱生活中的紀實作品。”這叫我大失所望。與此同時,出乎意料的是,序言裡所摘抄的對俄羅斯風光的描寫吸引了我。為了那樣的風景,下輩子投胎到俄國也不錯。

  序言裡把我迷住了的是這幾段:

  朝霞不像大火一樣燃燒,只是漫開一片淡淡的紅暈。太陽不像大旱天那樣火燒火燎,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昏暗火紅,而是那樣清澈明亮、溫煦輝煌,它從一抹狹長的雲彩底下冉冉升起,煥發出鮮明的光彩,沉浸在一片淡紫色的霧靄之中。(摘自《百俊牧場》)

  天空時而佈滿疏鬆的白雲,時而有幾處突然晴朗了一會兒;於是從散開的烏雲中間露出一小塊藍天,它明朗可愛,宛如美麗的明眸。(摘自《約會》)

  緩坡小丘的長長坡面上,蔥蘢的黑麥正輕輕地泛著漣漪;幾篇雲朵投下淡淡陰影在它上面緩緩地移動著。遠處森林鬱郁蒼蒼,池塘波光瀲灩;村莊橙黃閃亮;成百的雲雀騰地飛起,歌唱著,又急速落下來,伸長脖子,停在土堆上……

  《獵人筆記》是一本散文集,或者說是隨筆集,每一篇隨筆都是“我”在打獵的路途中的見聞。“我”是線索人物,就像魯迅在《故鄉》中的作用一樣。大體上每一篇都專門描寫一兩個人物,有農民也有地主,有男人也有女人。基本上每一篇都用大量筆墨描繪景色。下面稍微摘抄下來一些。

  河裡滔滔滾動著藍色的波浪,夜霧瀰漫。(摘自《涅爾莫來和磨坊主婦》,中國人都說波浪是白色的。)

  陽光似乎從未照臨它那清涼的銀白色泉水。(摘自《草莓泉》)

  一顆傍晚的星星像被人小心擎著的蠟燭一樣,悄悄閃爍著,在空中燃起。(摘自《百俊牧場》)

  紛披的枝葉在高渺的天空中……和平嬉戲。(摘自《梅奇美人河的卡西揚》)

  樹葉在我頭頂上輕輕響動著,光從它們的簌簌聲中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那不是春天充滿快樂的顫抖,不是夏天柔和的細語和娓娓的長談,不是晚秋羞怯而冷漠的絮叨,而是一種隱約可聞、令人昏昏欲睡的絮語聲。(摘自《約會》)

  白得像冬天太陽閃爍的寒光尚未觸及的新雪。(《約會》)

  我不知道睡了多久,但是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整個樹林已充滿了陽光,四面八方,透過歡樂地喧鬧著的樹葉可以看見點點彷彿在閃亮的燦爛的藍天;雲彩被大風吹散,已經消失了。(《約會》)

  不過仔細想想,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周圍就有更多更美的景色,自己不注意而已,“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6

  烈日炎炎,從遠處航來一艘氣勢宏偉,裝飾華美的帆船。縴夫們無奈地搖搖頭,看著自己衣衫襤褸和家中嗷嗷待哺的妻兒,他們又找上了千斤重的繩子,行走在烈日下。有幾滴液體落下,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這樣的事情在19世紀中葉的俄國不知重演幾次。那時俄國,剛剛打破拿破崙不可一世的神話,自詡為“歐洲完兵”,令歐陸各國俯首貼耳,只有日不落帝國英格蘭才能與之抗衡。可在這樣的光鮮亮麗下,隱藏的卻是無數俄國農奴的血與淚。他們就像螞蟻一樣不知辛勤地勞作著,產出了大量的'物資以供沙皇和上層階級享樂,而自己卻像狗一樣毫無尊嚴地死去。有一些開明的俄國知識分子看到這點,用自己的筆詳細地記錄下來。而屠格涅夫,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

  書中的赫瓦倫斯基少校,就是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他看起來心地善良,為人正派。對農奴“很好”,還信誓旦旦地說:“這是為他們著想!”而實際上只關心他們有沒有交稅,其他一概不管。而且喜歡跟下等人打牌,因為這樣可以呵訴他們;可對於有錢有勢的官員們卻是另外一副嘴臉:點頭哈腰,阿諛奉承,說的話比蜜還甜。雖然屠格涅夫在這文中沒有明說但對於這類“色厲而內荏”地主的厭惡之情可見一斑。

  農奴自然也在屠格涅夫的描寫範圍之內。有膽怯怕事的“小樹枝”蘇喬克,自己就算陷入泥潭之中也不敢去搭地主的肩膀;也有勤勞勇敢的霍里,他憑著自己的雙手和頭腦創造出一片新天地。對於農奴,屠格涅夫既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有毫無保留的讚揚。

  走出《獵人筆記》,我彷彿又聽到了伏爾加河縴夫的號聲和吆喝聲;又看見衣衫襤褸的伏爾加河縴夫。雖然很累,但他們一定會相信,他們終究將這艘船拖離黑暗,迎來光明的明天!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7

  在一片混雜著海水與黃沙的海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縴夫“蠕動”著。遠遠望去,他們似一團焦黑的蟲,令人不禁心生噁心,但細細端詳,他們卻神似一群毫無意識的行屍走肉——黑得與頭髮渾為一體的皮膚,空洞卻又充斥著絕望的眼神,雙手耷拉著,毫無生機。這一切,宛如地獄,這與周圍蔚藍的大海有著鮮明對比。這,確實是畫,但也是冷漠的現實。

  這種現象在沙皇統治時期的俄國格外常見,而在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中,它變得栩栩如生。這本書揭露了當時農奴的悲慘生活與地主的殘暴,虛偽。

  記得書中有一段詳細的解說,寫得是“這些地主個個風度翩翩,禮賢下士,十分地關心農民們的利益且個個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一旦自己對下屬有絲毫不滿,便透出野獸的一面——鞭打,拷打,毆打等各種折磨,為所欲為。雖然它沒有正面指出他們對農奴做的一些事,但這些細節卻似一面透徹的明鏡,照出了他們的虛偽,也照出了他們的殘暴。

  而書中也有一些場景也令我為那些沒有自由,沒有思想的農奴們感到無限可悲,那就是他們在面對地主時的反應。有一個小農奴,年僅15歲,跟隨主人出行,在過河時,他陷入了爛泥之中,他無從掙脫。而他的主人就在身旁,他只需拉一下主人的袖子就可以存活——但他沒有,對主人的敬畏使他放下了手。而這甚至使他險些失去性命。

  對於主人的畏懼甚至遠遠超過了自己性命的重要性,難道全部的農奴都視自己已如畜了嗎?難道他們已放棄自己的生命了嗎?

  不,還是有著少許農奴對自己的生活充斥著美好的憧憬的。像霍里,他也是農奴出身,但他不服從自己的命運,他用自己的聰明才幹,青春年華,來擺脫自己悲慘的命運。而這,正是大多俄羅斯青年的美好品質——對自己充滿信心,有著聰明才幹與對工作的熱忱。

  而這本書的作者屠格涅夫,我認為他才是一位大英雄。他本為地主,卻設身處地為農奴著想,他用一本《獵人筆記》使所有可悲的農奴得到了解放,而當他面對沙皇的放逐,卻從是勇敢不屈,竭力挽回農奴的利益。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8

  有誰曾想到過,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裡,竟有如此美麗的景色:山上樹林茂盛,棲息者許多的鳥兒。山峰、樹林,都映在傍著山的一面明鏡裡,周圍是一圈綠草地,都毫無規律地生長著幾棵樹,緊緊地圍著湖畔。鏡子被輕輕一點,點破了,留下滿地的微波。偶爾還有魚兒浮上水面觀望一下……

  可又曾有誰想到過,在這美麗的地方,實行著一種讓人民悲慘的制度。整個俄國的人民都被壓迫在這種農奴制度下,統治者,正是昏群沙皇。在屠格涅夫筆下,沙皇和所有皇室貴族,那些地主們,都化為一隻只大鐵輪,重重地壓在那些人民的頭上,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直至窒息。

  在《獵人筆記》中,作者極力描寫那些地主,雖沒有寫他們怎樣的兇惡,怎樣的面目猙獰,卻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同樣讓我們為那些人民嘆息。在書中,地主佩諾奇金可是作者刻畫得最成功的形象,他顯出了地主應有的小氣,稍有僕人的小錯就對他們大加懲處,許多人都應將地主恨之入骨了,又擔心農民或僕人會收到佩諾奇金的一份口水“大禮”。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佩諾奇金只是對其他僕從說:“去處理一下。”這幾個帶有侮辱訊號的字,難道是可以隨便用在人身上嗎?

  佩諾奇金還曾經抓住一個把雞放到他家地盤上的小女孩,把她的雞搶了過來,還揍了他一頓!這難道是人應該乾的嗎?如果對調一下身份,把佩諾奇金換成那位小女孩,那是否要在佩諾奇金被揍完之後,再發表一篇感受?

  其實不光是佩諾奇金,許多地主都像他一樣,甚至還要更厲害。終於,人民們看完了這本書,紛紛覺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股怒火,在人們心中氾濫。為了那些含恨而死的人,他們終於憤怒了,推翻了沙皇統治者。人們長嘆一氣,天更藍了,又有誰想起,這兒曾怒火燎原……

獵人筆記讀書心得9

  最近閒暇了會翻看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真正地放鬆下來,用心去讀去感受了,才發現作品中蘊藏的美,發現其折射出的現實主義光輝。

  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篇是《利戈夫村》,作品中主要刻畫了弗拉季米爾與蘇喬克兩個人。佛拉基米爾深受當時社會風氣毒害,對上層階級奉承獻媚,歧視下層人民,對不如他的人諷刺挖苦,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悲的人物。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蘇喬克,他出場已是六十左右的老人“光著腳丫,衣衫襤褸,蓬頭亂髮,外表像丟了飯碗的家僕”,聲音“疲憊而微弱”,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他的生活經歷早已教會了他服從。一生被賣六七次,僅僅是作為土地的附帶品而被賣出或被繼承。職業是不由他選擇的,廚師、車伕、戲子、船伕……一切只能隨著主人的好惡而定。

  面對主人公的問話,蘇喬克回答畢恭畢敬。醜惡的一切已把他對生活的期望值擠壓到了動物的層次“有口飯吃,就謝天謝地了”。更別提別的“人”權了。封建農奴制的怪癖的女主人終身未婚,她就不允許所有人結婚。可憐又善良的他祝她“進天堂”。

  這樣的他當然是沒有反抗能力的。當船最終於因為不堪重負而墜入水裡時,葉兒莫萊沒有責怪自己為了抓一隻死鴨子而使船傾側並最終導致船的沉沒,首先訓斥的是蘇喬克。而蘇喬克只是回答“都怪我”。是的,他只知道服從,他還會辯解嗎,他還有思考的能力嗎?……

  當最後返回岸上時,另一名馬車伕請蘇喬克吸引,精疲力盡的老頭蘇喬克“猛吸一口煙,以致感到噁心,他又吐痰又咳嗽”,樣子卻“相當滿足”。

  看來讓人心酸不已。也許對於他來說,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為就是一種滿足,健康是他們考慮不到的,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樣子是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也無法去享有的。

  屠格涅夫筆觸細膩、含蓄,生活在最底層的農奴悲慘生活以及被扼殺了的精神被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語言細膩,不愧是一位卓越的現實主義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