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通知範文>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範文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設想

  在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以後引領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他的詩將現實的內容和藝術的技巧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其詩作中的時代意識非常強烈,蘊藏著一種深沉而強烈的感情,·凝聚著詩人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觀察和認識。《黎明的通知》這首詩以欣喜的心情告訴長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民:黎明就要來了,如太陽—一樣光輝燦爛的新中國就要誕生。在教學時,要加強朗讀,指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細心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和韻味。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匯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生於浙江金華一個工商業兼地主家庭。因家中聽信算命先生所謂“克”父母的誑言,艾青被寄養在一個貧苦農婦家裡生活了五年。少年時喜愛美術,初中畢業後考入了國立西湖藝術院。192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專攻繪畫藝術,在巴黎度過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質上貧困”的生活。1932年回國,參加了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併成為魯迅支援的美術團體“春地畫會”的成員,不久便被捕入獄。由於監獄生活的限制,艾青在藝術道路上出現了從繪畫到詩歌的轉向,發表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雪》

  三、朗讀詩歌,初步體會詩歌韻味

  1.教師範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學生聽完後,摘抄詩中的優美詞語:

  祈願照引洶湧沉浸睏倦呻吟淪亡流離

  2.學生齊讀詩歌。

  四、品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慰安滲合虔誠慈惠期待

  1.指多名學生分章節朗讀全詩,要求其他學生在聽讀時進一步體會詩歌內容和思想感情。

  2.採用問題組合的方式,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

  (1)第一層次問題:

  ①迅速回顧課文內容,然後複述整個詩歌的基本內容,以理清詩歌的寫作思路。

  ②指名學生複述,然後回答:這篇文章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請劃分詩歌的結構層次。

  ③這個“通知”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集中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2)第二層次問題:

  ①迅速默讀詩歌,回答:黎明所“通知”的物件有哪些人?

  ②請默讀詩歌第8—16、第30—31等章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黎明所需要的歡迎場面的特點。

  ③語句理解:詩中說:“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裡的城市和村莊”,這兩句詩該如何理解?

  ④語句理解:詩歌末尾說:“趁這夜已快完了,請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就要來了”,這當中的“夜”和“所等待的”應該怎樣理解?

  ⑤品味下面兩節詩歌:

  請歌唱者唱著歌來歡迎

  用草與露水所滲合的聲音

  請舞蹈者跳著舞來歡迎

  披上她們白霧的晨衣

  這兩節詩讀起來感覺很美,體會一下,詩人是如何表現出其中之美的。

  明確:這道題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根據自己對詩歌的認知,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對於這兩節詩歌的理解,一是要注意作者選用的意象,一是要注意其中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⑥細讀詩歌,談談艾青詩歌的語言特色。

  明確:艾青詩歌的語言簡潔、明朗,同時又十分重視語言的暗示性與啟發性。多用口語,顯得很鮮活而富有變化,明快而又不淺露,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

  (3)第三層次問題:

  ①教師補充詩歌的寫作背景,然後學生討論:詩中的“黎明”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②“黎明”為什麼要借詩人之口來發出通知,而不是自己通知呢?作者運用這種比喻的手法有什麼效果?

  ③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是什麼?你能夠理解嗎?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討論後明確:這首詩採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表明瞭光明就要從根據地迅速擴大到全中國的`堅定信念。他預言:一切流離失所的難民,一切熱愛生活的人民,將被黎明的通知所喚醒,迎接那民族解放的曙光。這顯示了詩人對光明的渴望和摯愛,這既是對黑暗陰冷現實的不妥協的抗爭,也是對理想、未來的不動搖的信念,既充溢著歷史之子的自豪和堅貞,又沐浴著暗夜與黎明交替時代的樂觀和明朗。

  對於上述三個層次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多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做適當的點撥,特別是對關鍵內容的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詩歌閱讀能力。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指導學生朗讀詩歌

  朗讀是詩歌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一種把文字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表達方式。成功的朗讀,可以引導學生由表及裡地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的內容味道。不過,朗讀詩歌,要善於進入詩歌的意境,理清詩歌脈絡,把握住詩歌中的感情,併成功地把它轉化為有聲語言,才能使自己的朗讀有感染力。

  1.放朗讀帶,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語氣和節奏。

  2.教師指導詩歌朗讀技巧:

  (1)語調:一般可以分為升調、降調、平調和曲調等四種。語調的選擇要根據詩歌中的思想感情,必須以詩歌中的思想感情為轉移,不可任意而為。比如第一、二小節,其語調可以處理為:

  為了我的祈願

  詩人啊,你起來吧

  而且請你告訴他們一

  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2)重音:一是要注意語法重音,二是要注意邏輯重音,特別是邏輯重音。對於其中的邏輯重音,要根據具體句子所強調的中心意思來確定。如下面這兩節:

  我從東方來

  從洶湧著波濤的海上來

  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又將帶溫暖給人類

  透過重讀這些詞,將詩人所強調的意思傳達出來。

  (3)節奏:本詩應當是屬於輕快節奏,即多揚少抑,多輕少重,語速較快,聲清不著力,有時略有跳躍。同時注意部分節奏的轉換。

  (4)感情:欣喜。

  3.要求學生根據朗讀指導,自由朗讀詩歌,儘可能讀出詩歌韻味。

  4.指名學生朗讀詩歌。

  詩歌相當長,可以要求學生只讀其中的幾節,不必全讀。

  二、遷移

  艾青的詩歌時代意識非常強烈,蘊藏著一種深沉而強烈的感情,凝聚著詩人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觀察和認識。請閱讀下面這首詩:

  開啟你們的窗子吧

  開啟你們的板門吧

  讓我進去,讓我進去

  進到你們的小屋裡

  我帶著金黃的花束

  我帶著林間的香氣

  我帶著亮光和溫暖

  我帶著滿身的露水

  快起來,快起來

  快從枕頭裡抬起頭來

  睜開你的被睫毛蓋著的眼

  讓你的眼看見我的到來

  讓你們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開啟它們的關閉了很久的窗子

  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

  溫暖和露水撒滿你們心的空間。

  1942年1月14日

  閱讀後請比較:這首詩和《黎明的通知》在寫作、主題、意象等方面有何異同?

  三、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