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1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學、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

  2、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能有計劃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盆蠶豆、塑膠花、瓶蓋。

  2、每人一張紙、筆。

  活動過程:

  一、玩玩、記記

  1、幾哦按時帶領幼兒觀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兒的興趣。

  2、明確操作要求:用一隻手用力往盆裡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體,數一數,記下來,一共抓三次。

  3、討論:怎麼樣記得牢,又記得清?(抓一次,記一次)

  4、幼兒動手操作:師巡迴指導。

  5、交流

  (1)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師幼共同檢查記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誰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帶領幼兒觀察桌上的三種物品:花生、塑膠花、瓶蓋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種物體抓得最多,哪種無意抓得最少?為什麼?

  三、說說發現

  1、討論:如果抓桌上的三種物品,每種物品抓三次,怎樣記錄在一張紙上?

  (用圖畫、數字等符號記錄)

  (塑膠花)

  (瓶蓋)

  (蠶豆)

  2、幼兒動手操作;師提醒個別幼兒按要求操作。

  3、展示熱別幼兒的記錄單,說說記錄單上的內容,嚴整記錄單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測是否正確。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2

  設計背景

  幼兒對於一些事物,不懂得是有規律的。特設此課,使幼兒進一步瞭解事物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按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點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學會觀察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活動準備

  教學圖,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請幼兒觀察一幅圖片,並說一說大家都發現了什麼有趣的地方。(塔、樹、花朵),總結規律。

  二、內容呈現:

  教師分組排列卡片,請幼兒觀察本組卡片的規律,並上前面來把剩下的卡片排列完。(大小、形狀、顏色、種類)。

  三、鞏固遊戲:

  1.給幼兒每人準備一組卡片或玩具,鼓勵幼兒自己進行排序。

  2.互動:分組請幼兒做遊戲,按照老師所畫的規律排列。(站蹲、舉放、男女。)

  結束:

  1.請小朋友認真看一看在我們周圍還有那些東西也是有規律的、排序的。

  2.請幼兒在成排(2男2女)的順序離開活動場地。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較為成功,幼兒動手及互動的環節比較多。帶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活動結束進行自身排序時,幼兒有些不懂自己該站在怎樣的位置。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3

  設計意圖:

  單數和雙數是上學期大班作業本上的內容,但是當時只是讓幼兒用點數表示相應的數字而沒有深入。奇數和偶數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單數、雙數),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點內容。單數和雙數有哪些性質?學習單數和雙數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教材中並沒有涉及到。為了讓幼兒對單數和雙數有更深的瞭解,擴大一下知識面,我想有必要進行一下補充。因此設計了《單數和雙數》這一節數學活動課。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孩子透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讓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初步體驗,感受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讓幼兒進一步區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卡1-10(大的兩份,小的兩份);單數、雙數字卡一份。

  2、分別畫有1-10個花蜜桶的卡片20張;彩色花20朵。

  3、小紅旗標誌20枚;花泥兩塊。

  4、小蜜蜂的胸飾一個。

  5、蜜蜂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1、蜜蜂採蜜

  師:小蜜蜂們,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去花園裡玩吧!(蜜蜂音樂起,幼兒學教師做蜜蜂飛舞的動作。)

  1、師: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讓我們採些花蜜吧!記住每隻小蜜蜂只能採一朵花哦!(幼兒分別採到花蜜後,教師帶幼兒坐到位置上)

  二、介紹"單數"和"雙數"的概念

  1、師:我發現小蜜蜂們都採了好多的花蜜,現在請你們先檢查一下自己都採了幾桶花蜜呢?

  2、那麼請採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這裡來。一桶花蜜我們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教師將幼兒送上來的花蜜桶按1-10的順序擺放成一排,同時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置於上方,剩餘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進行,可2-3個小朋友一起送。中間可請全體幼兒一起驗證送的對不對,比如送5桶和8桶時。)

  3、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手指遊戲,用手指來劃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透過,好嗎?(教師從1-10依次用手指透過花蜜桶)

  4、教師把可以透過的數字往下移。

  概念介紹:

  --不可以透過的下面多出了一個,孤孤單單的,我們叫它單數。(同時出示字卡"單數")提問:單數有哪些?

  --可以透過的都是一對一對好朋友,我們叫它雙數。(同時出示字卡"雙數")

  提問:雙數有哪些呢?

  5、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雙數有:2 4 6 8 10(教師邊指幼兒邊念)

  6、現在考考你們,3是單數還是雙數?(5、8、10)

  6、教師再次進行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雙數有:2 4 6 8 10

  三、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區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師:小蜜蜂們真棒!採了這麼多的花蜜,還認識了單數和雙數。現在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遊戲,把你們分成兩隊--A隊和B隊問題回答對的,那一隊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看哪隊得到的紅旗最多,那隊就是冠軍,每人將會得到一份小禮物。現在比賽開始,小蜜蜂們加油了!

  (一)第一輪:必答題

  請認真聽題:

  1、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單數。

  2、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

  (二)第二輪:搶答題

  教師講解規則:當我說:"預備,開始"後,看哪隊的小蜜蜂先舉手,就請哪隊回答。回答錯了,機會就給另一隊。

  1、請說出1-10中最大的單數。

  2、請說出1-10中最大的雙數。

  3、請說出1-10中最小的單數和雙數。

  4、請說出比5大的單數。

  5、請說出比8小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

  (三)第四輪:附加題

  規則:兩隊各派一位代表進行石頭剪刀布,決定哪隊先回答,答對加一面紅旗。(進行兩次)

  1、說出我們身體上哪些是單數的?(如一個頭,一個鼻子,一張嘴等)

  2、說出身體上哪些是雙數的?(如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兩隻手等)

  (四)比賽結束,評出本次比賽的獲勝方。

  四、拓展幼兒的經驗

  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數字。那你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單數和雙數呢?(門牌號、車牌)

  2、(出示門牌號車牌)提問:這是什麼?

  那麼它是單數還是雙數呢?

  教師小結:我來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一個數不管它有多大多長,只要它的尾數(最後一個數)是單數,那麼它就是單數。如果它的尾數是雙數,那麼這一整個數就是雙數。

  五、幼兒操作聯絡:停車場

  1、(出示停車場)現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都倡導大家要文明停車,我們也來幫幫忙,把車牌號是單數的車停在一起,把車牌號是雙數的車停在一起,你們願意嗎?

  2、幼兒操作。

  活動反思:

  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初期幼兒的基本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採用集體教學法,讓幼兒進行兩個兩個數,正好數完的那個數是雙數,剩一個的那個數就是單數等抽象詞句讓幼兒記背區分。

  《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遊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於是我採用多種遊戲開式開展了此項活動。

  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是數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世界學前教育之父福祿貝爾最早提出對幼兒進行遊戲活動的主張,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我設計的這個教學活動,拚棄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遊戲貫穿於整個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中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在活動中,我透過創設了“抽大小獎”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抽獎”活動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拓展,啟發幼兒尋找身上或者周圍環境中哪些物體是單數,哪些東西上雙數,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挑戰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單雙數及相關概念有更透徹的理解。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10以內的單雙數。

  在活動中,我採用平時幼兒排隊的方法,讓兩組幼兒到前面排成兩隊,看一看排到哪裡時變成了一個幼兒,那麼這個數就是單數;接下來我又請幼兒玩雪花片,先給雪花片兩個兩個排隊,看一看自己的雪花片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幼兒都能很好的告訴我答案,最後請幼兒拿著自己的雪花片和其他幼兒一起做遊戲,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10以內的單雙數。

  總之,這節課基本上效果都很好,孩子都掌握的很好,基本的難點都攻破了,達到了我自己想要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4

  活動目標: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關經驗。

  2、物質準備:若干實物,圖譜標記、實物圖片,分類盒,分類板等。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匯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裡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裡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麼分。

  2.分好後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並個別指導。

  四、師幼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說他是怎麼分,為什麼要把它們分在一起?

  五、運用圖譜標記幫助幼兒梳理分類經驗。

  1.師:出示嘴巴、手、蘋果、積木、汽車等標記卡,引導幼兒從中選出分別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標記。

  2.師引導幼兒根據標記,將自己籃子裡的物品按標記擺放好。

  六、分組練習,鞏固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介紹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活動反思:

  一、活動開始我用為“小白兔”搬家作為引入讓我們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這樣不但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還能更有興趣學習。雖然有興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夠周到,我只考慮孩子的興趣,卻完全沒有去考慮孩子們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型別太多了,如果我先2.3樣再慢慢增加,我想就會更完美了。

  二、我在讓幼兒第一次探索時候,孩子剛開始很有興趣,也有積極參與在活動中,這讓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能力強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別,能力強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進行分類,而能力弱的孩子卻在那邊玩玩具,所以在針對這點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多去幫助能力弱的孩子進行活動,而不是隻顧著能力強的孩子。還有在幼兒探索完成的時候,我的小結不夠明瞭,我只是一句帶過,讓很多幼兒都懵懵懂懂,他們分玩具是要幹嘛。這點很需要反省。

  三、第一次探索完接下來就是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的物品,我選擇的是生活中幼兒常見的水果:蘋果、香蕉、梨子這三樣水果。在環節開始時,孩子們看到一堆水果,不知有多興奮,多開心。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讓孩子先認識這3樣水果,然後再進行名稱分類,並讓幼兒學會用XX和XX放在一起。在分水果的時候,幾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在活動當中,無論是能力強還是能力弱的,這讓我感到很開心。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很棒,可是在讓他們說是怎樣分了?把XX和XX放在一起?能力強的孩子就會說,但是也沒有說的很完整,而能力弱的孩子就不會說了,可見我們班的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是要更加加強的。

  四、整堂課下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認為如果將第一次探索和第二次探索交換一下會更好些,因為分水果只有3樣,而且比較明瞭,桌面玩具太多,而且形狀也多,讓孩子一開始就探索比較難的會比較不合理。

  總之,要上好一堂好的公開課,沒有充分的準備,充實的思考,是不能夠詮釋好一堂好的公開課的。在這次的公開課,我將反省我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一名教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5

  設計背景

  結合主題“我要上小學”中孩子們互留電話的主題背景進行活動預設,透過活動中孩子集體編出的密碼,自然地引導他們學會關注同樣答案下式題與式題間的關係,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願意瞭解與同伴的聯絡方式。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10以內的加減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 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絡方式的願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後聯絡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遊戲。

  (一)看式題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

  這個環節是幫助幼兒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後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麼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後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二)心算破譯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裡’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定密碼並破譯。

  (一)根據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最大,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

  (二)嘗試根據答案編式題。

  師;這裡有三個很特別的電話號碼,等一會兒你們要用10以內的數為這些電話號碼設定密碼,電話號碼裡的每一個數字都是答案。你們編的密碼要給別的組破譯,所以要編得越難越好。

  ——剛開始請幼兒編題時,老師提供的號碼可以是數字少但較特殊的(如1 10、119、120)o這個環節引導幼兒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如可以將“1 19竹編成一組密碼:4 - 3,7 - 6,2+7.廚樣還可以編成:7- 5+2 - 3,5 -2- 2,1+5+3等等。

  1.幼兒分組嘗試編式題。

  2.小組相互交換式題並進行破譯。

  3.請你們把破譯出來的、與黑板上號碼一樣的電話號碼貼在黑板上。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後,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充套件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的慾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託。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設情境後自主提出問題,創設一種遊戲、挑戰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慾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後,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對同學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二、緊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

  低年齡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中的計算教學,以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過渡不能是跳躍式的,應該給孩子一根柺杖扶持。在低年級教學中,這根柺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創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透過直觀的操作、觀察,過渡到抽象的算式表達。有了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們才會更清晰地瞭解算式的計算過程,依次運算、條理清晰。所以低年級的教學中把數學還源於生活,在生活中找數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計算教學中滲透實際問題,改變問題呈現方式

  解決問題教學長久以來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專案,教材的精心編排我深深認識到雖只涉及到10以內的加、減教學,然而每一課的計算教學無一不滲透著應用教學,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於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透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秒針、分針、時針的執行關係。

  2、認識整點、半點及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誘發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各種時鐘的幻燈片;時鐘一面,可活動鐘面一隻;表示7、8、9、10點鐘的鐘面各一隻,時間記錄卡各一張。

  2、學具:幼兒觀察記錄表每人一份,活動鐘面每人一份;實物時鐘4只。

  活動過程:

  一、調動已有經驗,回憶相關知識。

  1、前段時間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有關時鐘的調查,知道時鐘有好多好多種。現在請你看看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鐘,看看你認識它嗎?

  2、依次出示幻燈片,幼兒講名稱。

  3、剛才我們所見到的只是時鐘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還有其他的種類,我們以後再來探討。

  4、上次我們已經認識過鐘面,來告訴大家,最長的針叫(秒針),有點長的針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字(12),最上面的是數字12,然後依次是1、2……11。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鐘裡的指標是朝哪一個方向走的?(1……12)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

  二、交流調查表,說說自己在什麼時間,正在幹什麼?

  1、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我們人為什麼要使用鍾嗎?

  2、鍾與我們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做過了一個調查,將自己活動的時間記錄了下來,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調查表,說說你在什麼時間在幹什麼?你只要說出長針在幾,短針在幾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好我們先自己說。

  3、誰願意上來說給大家聽。(請3—4個小朋友上來說)。

  4、說的真好,鐘面上的指標在不停的發生著變化,它們在執行中有什麼關係呢?

  5、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個時鐘,請你看看裡面有幾根指標,(兩根)你猜猜看是哪兩根針呢?(分針與時針),那秒針在哪兒呢?聽(滴答)聲就是秒針在跑。那他們兩在執行時有什麼關係呢?下面請我們小朋友們去玩一玩,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秘密?注意,撥指標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撥。

  6、說說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說的真好,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7、那麼長針、短針指著的數字又是表示幾點鐘呢?別急,老師來向你們介紹。

  三、認識整點、半點以及它們的記錄方法。

  1、好,先請你們聽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明秋遊》,邊講邊出示相關時間的鐘面。

  3、講述後提問:

  1)、小明去秋遊了嗎?為什麼沒去成?

  2)、他該幾點鐘起床,他是幾點鐘起床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了?

  4)、他為什麼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活動反思:

  幼兒對整點的認識很明確,但是對半點,時針的位置無法正確撥出。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7

  設計背景

  本內容為學前班第一學期教學內容,是在幼兒掌握5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幼兒年齡特徵,為了讓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使幼兒理解加法的意義,並能正確計算得數是5的加法。

  2、在幼兒生動活潑的情景和遊戲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得數是5的加法。

  2、難點:根據數的組成學習加法。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孫悟空圖片、實物(1朵白色的花,4朵粉紅色的花,一棵貼有數字4的樹,一棵貼有數字5的樹);背景圖(蘋果樹上2個黃色的蘋果,3個紅色的蘋果,河裡3條大魚,2條小魚);寫有得數是5的加法算式的樹葉、火車頭頭飾;貼有車廂號碼的火車車廂掛飾、每個幼兒一張寫有加法算式的火車票;1—5數字卡,“+”卡、“=”卡。

  學具準備

  每個幼兒5個桃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

  1、幼兒邊唱邊跳歌曲《小青蛙找家》入座

  2、複習:(小遊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5的組成,現在我們做個“湊數”小遊戲好嗎?

  幼兒:好。

  師:舉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勢),你出幾?

  幼兒:你出“1”,我出“4”。(打四的手勢)

  合:1和4合起來就是5。

  ……

  二、創設情景,探求新知

  1、活動一:孫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動。

  師:《西遊記》小朋友都喜歡看,對嗎?那你們最喜歡誰呀?

  幼兒:孫悟空、豬八戒……

  師:瞧,誰來了?(出示孫悟空圖片)

  幼兒:孫悟空

  師:孫悟空來到學前2班,你們高不高興呀?你們看他手裡拿的什麼呀?(桃子),孫悟空從花果山上帶來了許多仙桃,他要送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上都擺了5個仙桃,孫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請小朋友擺一擺,5個桃子有幾種分法?看哪個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兒操作,師巡視)

  師: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孫悟空,他是怎樣分的?

  幼兒:5個桃子可以分成1個桃子和4個桃子……

  師:(小結)5可以分成1和4,1和4和起來就是5 ……

  2、活動二:孫悟空變戲法

  師:孫悟空說小朋友真聰明!他要和我們小朋友來比一比,看一看誰的本領大?我們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你們看,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說變,變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四朵粉紅色的花)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手裡有幾朵白色的花?幾多粉紅色的花?一共有幾朵花?你是用什麼方法算的?請說出算式。

  (幼兒回答,教師將算式貼到黑板上)

  師:我們知道加法有一個交換律,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交換加號前後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教師用手勢交換1朵花和4朵花的位置)請一個幼兒說出算式,再貼出算式。

  孫悟空說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變出一棵蘋果樹(揭開背景圖蘋果樹部分:2個黃蘋果,3個紅蘋果),教法同上。

  孫悟空說我變了兩次戲法都沒難倒小朋友,我還可以變,孫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變出了魚(揭開背景圖河部分:3條大魚,2條小魚)讓幼兒觀察,自己編題、列算式,然後叫兩名幼兒說結果:一個提問題,一個說算式,老師和其餘幼兒進行評價。

  3、活動三:幫樹葉寶寶找樹媽媽

  師:花果山上的樹葉怎麼飄到這裡來了,原來樹葉寶寶和樹媽媽走散了,葉寶寶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葉寶寶,好嗎?我們看看葉寶寶身上有什麼?原來有電話號碼,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數就能幫葉寶寶找到媽媽了。

  (幼兒操作,將樹葉掛在相應號數的樹上)然後請兩名幼兒檢查結果是否正確。

  三、遊戲:開火車

  師:是誰打電話來了?哦,悟空來電話,邀請我們到水簾洞去玩,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老師發給每個幼兒一張火車票,幼兒算出自己的車廂號碼,然後上與得數相同的車廂,有秩序地排在戴頭飾小朋友的後面。(算錯的不能上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開始,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課堂紀律也很好,與老師配合的很默契,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注意力就可能分散,還有的幼兒由於遊戲的刺激可能過於興奮以至於課堂秩序有點亂,這時,老師就要進行適時的引導,並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幼兒,調節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秩序良好,活而不亂,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並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數等活動區分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匯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字寶寶3、5、9…..7),噢有這麼多數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幫這些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數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後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引導幼兒回答後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數到最後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全部都能數完的數叫雙數。

  b、10以內有5個單數,有5個雙數。

  c、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偶數。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幼兒說出幼兒園裡老師、小朋友叫你什麼,在家裡爸爸、媽媽又叫你什麼。(如:我叫李豔,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也叫奇數,雙數也叫偶數。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3、在遊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如:一個頭是單數,兩隻手是雙數,一張嘴是單數,兩隻耳朵是雙數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遊戲: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在家裡的東西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並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交給老師。

  活動反思:

  1、我能熟悉教材,教學思路清楚,課前準備充分。

  2、根據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我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實物著手,並逐步過渡到能夠擺脫實物、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孩子們從中找出了成單成雙的物品,孩子們的思維也由此得到了鍛鍊,在活動中,孩子們思維的敏捷性、正確性在遊戲速度的快慢與變化,形式的集體與個體變化中得到發展與強化。

  3、對於個別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啟發不到位,以後我要多幫助這些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9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來測量周圍物體,在探索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

  2、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幼兒參與測量的興趣。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

  2、尺子、繩子、軟尺、吸管、小棒、短積木、鉛筆、筷子、紙卡段、盒子、書等物品。

  3、記錄表、水彩筆、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引題:提出任務

  今天小朋友來當“小小測量員”,用三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相同的一條邊,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二、探索:分組測量並記錄

  1、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協商、自主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物體同一條邊。

  2、教師巡迴觀察、傾聽、瞭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三、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將各組幼兒的測量記錄表張貼在磁性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討論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引導幼兒分析記錄結果,說說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並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邊測量結果不同的經驗。

  四、遊戲:問答競賽小遊戲,啟發幼兒再次測量。

  1、測量黑板的長邊,用什麼工具量的次數最少(或最多)?為什麼?試一試。

  2、測量活動室長度有三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選取什麼工具測量速度最快?為什麼?試一試。

  3、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們還能用什麼辦法來測量活動室的長度?試一試。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高度、遠近等。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透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瞭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物件——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物件、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物件進行示範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物件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於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透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範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採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並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鬆。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麼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物件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為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後,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物件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物件是有關係的,程序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為讓幼兒透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物件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物件是有關係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麼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鬆,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定、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資料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意圖10篇10

  活動目標:

  1.給寶石博物館中的寶石進行排列,學習10的減法運算。

  2.為皇冠正確的畫上寶石數量,喜歡動腦筋。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過程簡錄:

  1.複習十以內的分合式以及加法運算--複習10的分合式--10的碰球遊戲。

  2.介紹寶石博物館--有一個寶石博物館中有許多的寶石,但是他們都沒有擺正確,我們一起來擺一擺好嗎?

  --播放PPT--有三個寶石箱子,工作人員把寶石放進箱子中,可是數量搞錯了,我們一起幫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個箱子應該放幾個寶石?為什麼?現在有幾個?那怎麼辦?拿掉幾個?誰能夠用數學算式講出來。

  --第二個箱子應該放幾個?我們來數一數工作人員放了幾個?他放的對嗎?那怎麼辦?

  --我們看看第三個箱子中有幾個寶石?拿掉幾個才能夠讓它的數量和箱子上的數字一樣呢?

  3.認識操作卡--剛剛你們幫了他們一個大忙,但是還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寶石博物館裡有一個很大的寶石箱子,上面的寶石有規律的排列著,每一排都是十顆寶石,但是工作人員粗心大意,漏放了幾顆,你們能夠幫他加上去嗎?放完寶石後你可以在兩邊的線上寫上數字,這樣可以方便檢查,看看兩邊加起來是不是10顆。

  --博物館中還有一個漂亮的皇冠,希望小朋友們能夠把寶石鑲到皇冠上,你們會嗎?

  做出下面的減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鑲寶石的數量了哦。

  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操作結束,教師講評--表揚做得又快又準確的幼兒。

  --做錯的幼兒進行修改。

  活動反思: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從課題看,本文的教學重點之一是關於“毀滅”的內容。然而,縱觀教材不難發現,全文寫“毀滅”只用了一個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圓明園昔日輝煌卻佔用大部分篇幅,且難點較多。憑藉教材,我將課文第二部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確定為教學重點,將“毀滅”的內容略作處理,原因有兩個:第一,昔日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其精美、壯觀上能透過文中的語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將其確定為教學重點,使其成為語言文字訓練的最佳落腳點。只有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才能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第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課文第二部分內容教學的成功可為“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化難為易,達到使教學結構最佳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小百科: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