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說> 【實用】師說說課稿三篇

師說說課稿

【實用】師說說課稿三篇

  隨著網路社交的悄悄演進,越來越多人鍾情於在線上釋出說說,用以記錄每天的生活,寫作和思考。還在苦苦尋找個性、獨特的說說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說說課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說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

  我是海門中學的物理教師施永華,很高興能就《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一課的教學設計向大家作一彙報。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1.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在資訊科技普及的今天,資訊素養已成為新世紀每個社會成員必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是當前學科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

  2.改變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改變以教師講授、課堂灌輸為基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轉變,其關鍵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的“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培養學生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網路資訊科技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途徑。結合網路資訊科技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對《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一節內容進行了網路環境下學科資訊化教學的探索。透過引導學生在網上的探究活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透過學科的資訊化教學,可以同時實現對學生資訊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終身學習,後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方案就是結合網路資訊科技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為中心”,為在多媒體網路教室進行的網路教學而設計,旨在充分利用各種資訊資源輔助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對Internet資料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識特點:人造衛星是高一新教材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中的最後一節課的內容,新教材的編排與原教材相比,稍有變動:①由選修內容改編為必修內容;②刪掉了原材料中的“人造衛星的應用”和“航天技術的發展”的內容;③加入了“向不同軌道發射衛星,火箭克服地球引力而做功不同”問題的分析;④把第一宇宙速度v= 的推導放入課後的習題中。新教材針對高一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刪減了部分內容,重點突出了“宇宙速度”的教學,並加強了邏輯的嚴密性。

  (2)知識地位:人造衛星是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應用的一個例項,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見證,體現了知識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瞭解現代科技知識的一個極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紹了人造衛星中一些基本理論,更是在其中滲透了很多研究實際物理問題的物理方法。因此,本節課是“萬有引力定律”中的重點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天體物理問題的理論基礎。

  (3)教學內容在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材中,具有很大的侷限性,而且“人造衛星”是一個動態的知識體系,是隨時間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而教材內容在這一方面又是相對陳舊、滯後的。如果在網路環境下將這節課進行資訊化的教學設計,開放的網路資源不僅會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還可輕鬆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便於學生建立立體的知識框架,同時保證了教學內容與學科發展的同步。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 (2)執行速率與軌道半徑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執行速率與軌道半徑之間的關係

  3.教學物件分析

  透過本章前面幾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對處理萬有引力有關問題已有了較好的基礎,而且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中的資訊科技學習,大多數都掌握了在網上查詢資料,下載資料,釋出文章,在BBS留言等方法,這些為本節課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

  4.教學目標確立

  (1)知識目標

  ①瞭解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

  ②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③瞭解同步衛星的執行週期和軌道半徑;

  ④知道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等航天器進入軌道後,其中物體發生失重現象的原因。

  (2)能力目標

  ① 透過用萬有引力定律推導第一宇宙速度,逐步提高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②透過學習,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

  ③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①樹立理論聯絡實際的思想觀念,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培養科學的民主意識;

  ②透過學習我國衛星技術的發展情況,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③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4)發展目標

  力求加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利用網路進行終身學習的意識。

  5.教和學的方法

  應用網路資訊科技,採用資源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開放的網際網路上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掌握資訊時代的學習方式:會利用資源進行學習、學會在數字化情境中進行自主發現的學習、學會利用網路通訊工具進行協商交流,合作討論式的學習、學會利用資訊加工工具和創作平臺,進行實踐創造的學習。

  三、網路教學環境設計

  1.提供—人一機的網路教學環境,含Internet、Intranet和教學控制系統;

  2.利用Frontpage製作網頁型課件《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其互動性強,瀏覽方便,軟體容量小,便於網上交流。

  3.課件中設制“課前導學”“課堂線上”“網上測試”“開闊視野”“討論區”“E—mai答疑”等欄目。

  四、教學過程設計 (見下表)

  活動程式 教師活動(主導地位) 學生活動(主體地位)

  情景匯入 在科學技術欠發達的古代,“嫦娥奔月”只能是美麗的傳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而開創了人類的航天新紀元;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東方號”載入飛船 ,揭開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序幕;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的登陸艙降落在月球附近的靜海區,首次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理想……人類進入了航天時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人造地球衛星方面的基本知識。 根據教師提供的資訊和提出的一些問題進入網站,激發自己求知慾。

  自主探究

  交流協作 1.提出學習目標

  2.教學控制系統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

  3.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個別指導,這種指導有的是操作性的或技術性的;有的則是對學生的思維以啟迪或點撥。 1.明確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2.對照學習目標和教師提出的問題,瀏覽相關網頁,查尋有關資料。

  3.遇到疑問,透過論壇及時與其他同學討淪,或與教師進行線上交流。

  4.透過自學、討淪,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能用小論文、圖片等形式呈現自己的觀點。

  教學評價

  (評價原則:自主性,綜合性,多向性,全程性

  緯度:情感、能力、協作合作、操作技能) 藉助於網路總結學生答題情況,並對學生問題較集中的題目,進行適當的提示或評 透過“線上自測”系統來進行自我測評,瞭解自己課堂學習效率如何,有疑問的可以透過“討論區”或“E—mai答疑”討論或請教老師。

  總結建構

  佈置作業 根據學生自學、討論及成果展示情況,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結構體系,建構知識框架;佈置作業(查閱網路資源,完成有關練習) 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知識結構,構建知識網路;完成課後作業。

  五、教學設計體會

  應用網路資訊科技和資源,進行資訊化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優勢:

  1.拓展教材內容,增加教學容量,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

  網際網路上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資訊,不僅有效地拓展了教材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性,與學科發展保持同步,且能輕鬆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本節課就融人了化學、地理、社會、人文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2.提高學習興趣,突出自主學習

  強化個性絡的魅力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學習,並在收集、處理、交流資訊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了歸納、總結、分析、表述、應用等多種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進行的思考,學習的動機、效率及學習的愉悅感均得到增強。並從班級教學向小組教學轉變,改變了以前那種全體學生都學習相同內容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的教學。

  3.改變知識傳播渠道,促進教師職能的轉變

  以往學生的知識來源於教材、教師,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且教師是知識的壟斷者和傳播者。在資訊化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知識來源於開放的網際網路,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幫助者、諮詢者和學習夥伴。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協作的關係,這也為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四個:

  1.學生在課堂中佔主體地位。

  2.網路成為輔助學習的主要認知工具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本平臺。

  3.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習資料的提供者和學習過程的組織者。

  4.由於每個環節都在網路環境中實現,所以該課程同樣適用於遠端教學。

師說說課稿 篇2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三節——《去商店》。

  教學設想

  前兩節課已經學習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間的簡單換算,而且也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為此,本節課創設一種購物的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注意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數學活動。

  教學要成功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學習成為他們迫切的需要。“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的昇華。這節課一共設計了三個緊密聯絡的活動。

  1.活動一,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

  這個活動由小淘氣帶領大家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透過購物這個具體情境,讓學生學會簡單計算,學會計算的思考過程和如何付錢的方法,並體會到付錢的方法有多種形式。

  2.活動二,到遊樂場去。

  恰逢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根據學生的喜好,創設了到遊樂場去玩的情景,用20元錢去遊樂場活動,你想做那些遊戲呢?這個題目是在20元這個範圍內,讓學生進行有關元、角、分的計算。透過這個情境使學生進一步學習有關元、角、分的知識。

  3.活動三,合夥開百貨店。

  這是在以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基礎合夥開百貨店,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運用的活動。

  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設計這節課時,我採用了多種教學形式,如: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動腦算一算,合夥開個小商店等。運用這樣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數學。

  三、注意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在購物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並且能與別人進行思想交流,所以在設計時應重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比較完整的認知狀態,如:合夥開百貨店時,店裡面有售貨員,還有顧客,當顧客買東西的時候,售貨員和其他同學都要進行核實,透過這些活動,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透過購物等活動,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

  2.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4.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流程

  今天這節數學課呀,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也來了,請看。(課件出示:我是小淘氣,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你們願意嗎?出示第72頁的圖。)

  1.活動一:

  (1)小朋友,這裡的東西可真多,老師都看得有點眼花繚亂了,這裡有你需要的東西嗎?你需要什麼東西?買這些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價錢,並且注意指導他們對計算過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單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該怎樣付錢呢?請小朋友拿出你們準備好的錢來試一試。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3)小組內討論,互相說說自己要什麼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並且付錢。

  (4)剛才在購物廣場買東西的時候,大家表現得非常好,小淘氣心裡非常高興,他現在給大家出了6道題想考考大家,看誰寫得又對又快。請開啟課本第72頁填一填。(放一段音樂。)

  購物 教師說課,標籤: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

  填空後大家對題,並且注意糾正錯誤。

  2.活動二:

  兒童節就要到了,小淘氣要到遊樂場去玩,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錄影,內容是小朋友們在遊樂場玩的歡快場面。)

  碰碰車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飛人15元5角,抬花轎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錢,你想做哪些遊戲呢?你的錢夠花嗎?

  (學生先討論,然後再彙報。教師注意提醒學生20元錢的限度。)

  3.活動三:

  (1)小朋友們,小淘氣有一個新的想法想要告訴大家,你們想知道嗎?

  他想讓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合夥開一個百貨店,你們願意嗎?那麼要想開百貨店都需要什麼呢?

  請大家討論一下,給自己的店起個什麼名字?再選出一個售貨員。

  咱們的貨物就在課桌鬥裡,請你們拿出來吧。

  店名有了,售貨員有了,貨物也有了,萬事俱備,咱們開張吧!請大家輪流當顧客,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售貨員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錢對不對。

  (2)小朋友,我們到蘭貓專賣店去看看吧,你買了什麼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

  課後反思

  1.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是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大家討論,舉手,都躍躍欲試,興致勃勃,說得很激烈,特別是最後一個活動,讓大家合夥開百貨店的時候,大家都全身心地參與進去,起了許多很好聽的店名,如:蘭貓專賣店,蘭精靈童裝店,小星星玩具店,等等。學生買東西的時候更是高興,他們的樣子是那麼認真,那麼可愛!

  2.這節課的一個教學目標是讓大家學會簡單計算,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講,3元5角加上6元7角這樣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的時候我只注意了學生的活動,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能熟練掌握。如,課上出現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個學生在算35元5角加5角一共是多少錢時候,得出40元,而且很堅定,認為自己的答案非常正確。教師指導時告訴他,5角加5角是1元,35元加1元就是36元,但是他依然很堅持自己的意見,經過再三提示,他終於明白了。他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我沒有事先反覆告訴大家,要讓相同的單位相加,元加元,角加角。所以,必要的知識點的指導還是很重要的,今後要注意加強。

師說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體育與健康》水平一 跳躍(歡樂蹦蹦跳)

  一、 設計理念

  本課以《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運用到教學中。

  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遊戲的開發、創新情境教學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本課根據(水平一)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一選用短繩為教學用具來貫穿整堂課,透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愉快、輕鬆、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各種不同的跳躍動作,充分體會模仿動物遊戲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運用同學間的各種創新,以視覺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 學情分析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特別感興趣,課堂生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和競爭意識,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遊戲,是他們的特點,但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認知較粗淺,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不大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在設計本節課時,以多變的內容和生活化的情境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在整節課中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體驗、創想、感受、達到目標要求。

  三、 教學目標

  1、 透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初步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2、 90%的學生能正確模仿動物的跳躍動作,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性,提高身體的活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3、 透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了雙腳跳的方法,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積極進取,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四、 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學會單雙腳跳的多種方法,並能運用到遊戲中。

  五、 場地器材:短繩每生一根

  六、 教學過程

  (一)互幫互學蹦蹦跳 (激發興趣階段)

  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集合整隊,練習隊形

  2、啟發學生練習小兔跳

  3、鼓勵學生展示自己

  4、引導學生思考和模仿心目中跳的最遠的動物跳,並把自己的動作與小夥伴分享。

  5、鼓勵學生相互模仿,大膽交流。

  學生活動: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並在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配合兒歌,體驗踏步要求。

  3、和小夥伴一起練習小兔跳,體驗小兔跳的輕鬆,並嘗試為小兔跳配上兒歌。

  4、大膽地展示,交流自己的動作。

  5、想一想什麼動物跳得比小兔更輕鬆、更遠找一個小夥伴一起練一練,它的跳躍動作。

  6、大膽地展示,交流不同動物的跳躍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