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精選6篇)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在《春》這首詩中,詩人關注的並不是外在的春天蓬勃滋長的自有事物,詩人更多地是傾心和專注於自己的直覺和知性,當然這種直覺是和知性的思辨緊密結合的,也即思維智性的直覺。語言清新,意象奇特,特別這一切的融合無間。適合學生用他們特有的激情和青春細細體味。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現代詩歌“生命的律動”的內涵。

  2、體會詩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結合課文,領悟中國詩歌的奇特的思維方式。

  4、體會詩歌的韻律和節奏。

  (二)教學重點:領悟詩歌奇特的思維方式,理解詩人所選意像的內涵。

  (三)教學難點:體會詩歌豐富的內蘊於情感。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重在創造一種是指身臨其境的氛圍,同時結合影片短片和音樂的播放,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有更深層次的體會。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言

  在一年四季中,有兩個季節是最富有詩意的,那便是春與秋,因此它們也成為了詩人的寵兒。關於秋的詩句我們學過不少,有毛澤東的: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更有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不同的詩人帶給我們的秋天是不同的。那麼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一首關於春的詩,一起走進穆旦的《春》。

  (二)關於作者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錚,另有筆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寧,生於天津。1935年發表的雜感《夢》,是他以穆旦為筆名發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半年後改讀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聯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詩集《探險隊》於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瀋陽自印了《穆旦詩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詩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英美文學,1951年獲碩士學位。1953年初,穆旦與夫人周與良一起回國,在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從那時起,他開始大量翻譯詩歌,至1958年,他共翻譯出版了雪萊,普希金,濟慈,拜倫等人的詩集十餘種。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被錯判為“歷史”,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譯創作,翻譯了《唐璜》《丘特切夫詩選》《歐根、奧涅金》等。

  (三)關於《春》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詩意和詩情卻是十分飽滿的。穆旦友人,翻譯家王佐良曾評價這首詩:“出現了新的思辯,新的形象,總的效果則是感性化,肉體化……從而使《春》截然不同於千百首一般的傷春詠懷之作。它強烈得多,真實得多,同時形式上又是那樣完整”(《談穆旦的詩》)

  與傳統的吟詠春天的詩作多好寫景不同,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慾望,尤其是人的感覺。經過感覺的過濾紙後呈現的景緻,便顯得結實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詩的特點:敏銳的知覺和玄學的思維,色彩和光影的交錯,語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別是這一切的融合無間。(注:讀詩時應注意此時的詞語運用方面的特點)

  (四)整體感知,問題探究

  1、這首詩的兩個詩節之間有什麼關係?

  總的來說,第二節與第一切形成明顯的並列於相互對應的關係,但是第二節在主體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絢爛轉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這種痛苦還是一種現代的自我意識的體現。

  2、詞語的厚度和力度

  這主要體現在對春天的顏色和形體的描繪上,例如,寫“綠色”,詩人用火焰狀綠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搖曳寫出了綠色具有動感的形態,倘若換成其他的詞語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讓學生嘗試)更不消說後面有渴求,擁抱兩個動詞的加強;又如寫花朵的生機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兩個表示形體的動詞,它們足以顯示出無窮的生命力。至於“泥土做成的鳥的歌”,更巧妙的表現了“歌”所負載的雙重力量(輕盈和沉重)這就是王佐良所說的肉體化。

  3、“看這滿園的慾望多麼美麗”寫法探究

  這裡運用比喻,將窗外自已綻放的春色比作“滿園的慾望”,也作為全詩的過渡,由具體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過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較賞析:《浣溪沙》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閒掛小銀鉤。

  賞析:將春色比作“滿園的慾望”與“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詞人在這裡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夢似飛花,愁似絲雨,而說飛花似夢,絲雨如愁,特別具有一種詩意美和畫境美。

  (五)主題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這首詩所表現的青春主題?

  明確:這首詩表現的青春主題是複雜的,其一,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富於朝氣;其二,充滿了無盡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對“禁錮感”顯示出強烈的反叛意識或叛逆意識;其四,在“被點燃”後“無所歸依”,陷入迷惘。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於,能夠把上述複雜的特點糅合在一起,生動地展現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徵。

  五、說板書

  春

  穆旦

  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色彩和光影的交錯。

  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語言的清新。

  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意象的奇特。

  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慾望多麼美麗。

  藍天下,為永遠的謎蠱惑著的。

  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鳥的歌,

  你們被點燃,捲曲又捲曲,卻無處歸依。

  呵,光,影,聲,色,都已經赤裸,

  痛苦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

  第一節:滿園春色的美麗。

  第二節:詩人在20歲時(生命的春天)所深味的青春衝動帶來的歡欣和痛苦。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這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透過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陶冶人們愛美的心靈,鍛鍊人們發現美的眼力。這篇文章作者按照盼春、繪春、贊春著一整體思路來組織文章的,它符合人們認識瞭解春天的思維規律。在文章的各個部分,作者運用飽含詩意的語言,用蘸著對春天濃濃的讚美之情的生花妙筆,把一幅幅春的優美畫卷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看之慾往,聽之慾醉,聞之慾香。在語言表達上作者既講究修辭,又注重語言節奏,既講究詞語準確,又注意疊詞的運用,可以說,在這種語言表達下的春天,有了春的生機,有了春的爛漫,有了春的溫柔,有了春的浪漫,更有了春是一年最美好時機的深刻內涵。讓人感覺在春天裡,一切都有希望。透過對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是這樣設定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品味優美的語言。

  2、瞭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

  3、過程與方法,重點是學生朗讀的過程,品味語言的過程。

  教法:啟發引導法,示範法,比較法。學法:朗讀法、討論法、比較法。

  4、情感態度價值觀,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的思想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是朗讀文章和品味語言,他們是結合在一起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過程。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

  錄音機、投影

  五、教學過程設計

  導課:大自然有四個兒女,春、夏、秋、冬,她們各有各的風姿,各有各的特點,特別是春姑娘,特別喜歡打扮,可是打扮起來豔麗卻不刺眼,柔美卻不嬌滴,充滿生機與活力。下面我們就走進春天美美的感受一下。

  (一)、美讀文章,共分為三個步驟,透過這三步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同時使學生注意朗讀應注意節奏、語音的輕重、情感的抒發等。

  1、初步感知文章,生朗讀文章,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

  2、生個人讀,讀後師作指導(示範讀、分析為什麼這樣讀)

  3、分男女兩組,每組六個同學,進行比賽。

  (二)、整體感知春天的美,透過以上的閱讀,閉上眼睛回味一下,然後用比較簡練而有優美的話概括一下春天給你的印象。

  (三)、品味優美的語言,共分為四個步驟,透過這四個步驟,不但讓學生體會到優美的語言,而且從中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使語言更富有表現力。

  1、讓學生自己找出認為最美的段落、句子、或者詞語用橫線畫出來,再準備說一說為什麼美。

  2、小組交流,將自己找的與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一下,達到合作交流、共同發展的目的。

  3、檢測與引導,透過學生的彙報,教師適時引導或指導,具體的方法如:換詞朗讀法、調整語序朗讀法、改寫後朗讀法在這裡讓學生了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

  4、總結,總結出這篇文章語言富有感染力、表現力的原因。(1、用詞準確。2、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3、運用疊詞。4、調整語序。)

  (四)、拓展運用,用以上我們分析的結果,寫一段富有感染力、表現力文字,表現一下其他季節的美。這一步驟是品味語言在寫作中的應用。也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五)、面對朱自清筆下的優美的大自然,想想我們周圍的環境,同學們想說點什麼呢?透過學生的發言,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緯度的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教讀課文。第三單元向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裡面有景美,情美,語言美。學習這個單元,要求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品味情感,學會寫景方法。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天在 朱自清 先生的筆下,賦予感情和生命。本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我們欣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盛景。讓我們感受春的蓬勃生機和無限希望。字裡行間,充滿著欣喜,讚美之情。

  這篇文章是寫景抒情散文的精品,學習本文可以受到美的享受,提高審美情趣,從聽,說,讀,寫語文素養的培養來看,是一個最經典的載體。把它放在單元的第一課,非常恰當。對後面的幾篇課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1、透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並背誦這篇課文。

  2、學會觀察自然、感悟自然。抓住春天景物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春天美景。

  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運用。

  4、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學會細緻的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的修辭寫景的方法。

  難點:讀出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傳達內心感受。(在這一環節我將採取播放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接力賽朗讀等多種形式的。)

  三、教學方法:

  (採用啟發式,設疑導學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1、情景匯入法。利用多媒體(背景音樂,課文的朗讀影片,春圖片等)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溫馨。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激情和興趣。

  2、朗讀教學法。本篇課文語言簡潔明快、質樸優美,在句式上長短整散搭配協調,字字句句都飽含作者的情感,基調歡快,有很強的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在本文的教學中,採用(研讀、精讀、品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獨特的意境。指導學生通順、流暢、有感情地反覆朗讀,深入體會。並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於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教師引導、師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等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因為初一學生還不善於透過細緻地閱讀,來理解體會散文所描繪的優美意境。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細緻描繪的句段,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與習慣。

  4、設疑導學,步步深入。(課文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的?學到什麼?幾個問題貫穿整個教學流程,讓學生由整體到區域性地學習把握課文。)

  四、學法指導:

  主要是透過學生讀,思,練的方法來學習本文。

  五、學情分析:

  1、春天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季節,他們都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這篇文章語言優美,且通俗易懂;節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初一的學生,對於鑑賞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寫景和寫作景物的方法技巧,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

  六、教學理念:

  1、強調學生自我閱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大語文閱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還強調“要加強朗讀,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

  2、讓學生,學會聯絡自己生活實際上。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來閱讀本文,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充分的理解語文與生活的關係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4

  說課內容共分為5各部分,分別是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教學目標,第三部分說教法,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透過思維導圖展示,分成了5各部分,分別是激情匯入,讀——春,悟——春,寫——春,每一部分設定了超級連結,可以直接進入相關的部分。

  第一個環節激情匯入,讓學生說說描寫春天的古詩詞等,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朱自清生機盎然的春天。

  第二個環節是讀——春,讀在這個環節貫穿了三次,第一次教師範讀,糾正字音,醞釀(yùn niàng)黃暈(yùn)等,利用希沃中自帶漢字進行講解。第二次,看影片,並且描繪春天的美麗畫面。第三次,比賽朗讀:選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進行朗誦,同學加以評價指導。

  第三個環節是悟——春,學生透過聽2-6自然段的音訊,找出春草圖、春雨圖、春風圖、春花圖和迎春圖,利用思維導圖和蒙層擦除,可以清晰的展示2-6自然的內容。

  接著回答“作者描繪美麗的春景有什麼目的”點明作者的寫作目的,為了歌頌春日新、美、力。學生再次透過默讀感受春天的新美力,並且思考為什麼作者的語言如此的生動形象?透過點撥,引出對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學習,此處,我透過連結網址直接學習比喻和擬人,老師說的少了,學生的自學多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拓寬學生廣度。接著可以拉下板中板讓學生現場寫幾句比喻句和擬人句。(教學重點在這一環節得以突破)

  第四部分寫——春,是對課堂的一個整體的遷移和運用,讓學生仿寫《春》中的一段,我先寫了一段,並且運用了蒙層,擦拭出現。然後學生寫好,使用希沃授課助手錄屏,將學生的作業拍照傳到電腦上,和同學們一起修改點評。

  第五部分拓展訓練,使用希沃中的課堂活動——超級分類,將描寫四季的詩句放入相關的季節當中。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風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環環相扣,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學難點在此處突破)

  家庭作業是對課堂上的練筆進行補充和完善。

  第五部分板書設計

  板書簡潔明瞭再現了文章的脈絡,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5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字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寫景散文,學習一些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是有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共同完成本單元的任務,加深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可見,這篇課文在單元中的重要性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掌握生字詞

  B、學習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具體地、繪聲繪色地描繪春天的各種景色

  C、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和抓住“春天”的特點來寫景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用詩一般的抒情筆調、優美的語言描繪春天

  B、學習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C、指導學生透過朗讀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透過細緻生動的描繪充滿生命力的春天景象,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為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學難點: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心的感受

  4、學情與校情分析

  (1)學情分析:

  這是初一的學生第一次學習寫景抒情散文,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徵,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透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透過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感受

  (2)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鄉鎮中學,農村的孩子,學習語文較被動,語感較差,語文素質的層次明顯,因此,恰當使用範讀錄音,適時的指導,對學生的提高會很有幫助.

  5、教具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說教法與學法

  1、說教法

  《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著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在教學中我選擇了激發興趣法、誦讀法、問題導引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透過教師示範,而後以合作、探究輔之

  2、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3、教學設想:

  在教學上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透過學生聽讀,朗讀,來了解文章內容,感受美,並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朗讀技巧;第二課時透過自讀,討論、交流等形式,學習文章寫景的方法第三課時品味語言,練習表達

  教學程式

  總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裡,循序漸進

  (一) 檢查預習

  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檢測

  1、作者介紹

  2、掌握文中的生字詞,特別是一些多音字(用螢幕出示)

  [說明]特地設計這一步驟針對鄉下學生對字詞的學習被動,基礎較差而設的,同時擴大識字量,為下面的朗讀掃除障礙

  (二)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現在正飽受著嚴冬的寒冷,總是希望著冬天早點過去,春天早點到來,因為春能給人溫暖、給人力量、給人希望、給人自然勃發所以,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你知道哪些描繪讚美春天的詩句?(學生回答後齊聲誦讀)這些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今人對春的讚美的散文

  [說明]

  1、此設計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2、詩文用大螢幕打出,,可以輕鬆自然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擴大教學容量

  (三)聽讀課文感受美

  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聽兩遍朗讀錄音,第一遍只讓學生靜聽,閉目想象,感受春天之美第二遍則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對春天的描寫分幾個步驟;在描寫春景時共有幾個畫面?

  點選進入★(若此檔案不能正常播放請安裝Realplayer)

  如果說導語引導著學生回憶春天,現在則是透過聲音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創設一種教學環境,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於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一遍、兩遍,讓學生靜靜聆聽,閉目想象,讓思緒飛出教室,飛進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採擷那一片片美麗誘人的春色萊辛說:“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裡發現美的東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透過眼睛發現為美的”同時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標中的C點,也為教學難點鋪平道路

  (四)指導朗讀表現美

  在這一步驟,教師以朗讀第二段為例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明確朗讀要透過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要求做到:

  1、讀音正確 ,聲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

  3、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先指導後學生練習

  這個步驟的設計繼續完成能力目標中的C點,及情感目標也為後面的教學打下基礎

  (五)精讀課文,欣賞美

  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此時教師以“春風圖”的分析作示範,然後學生獨立完成其它部分的分析,要求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想、邊用筆勾畫,自讀、自悟、自得、自問然後小組互動學習、分析、整理所得及所問,派代表參與板書,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作如下的質疑,作為對學生思考不足的補充當然,這些問題事先準備好,等到同學們討論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出示

  1、為什麼用兩個“盼望著”

  2、“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為什麼不說成“嫩嫩綠綠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句話的前後都 描寫花,為什麼中間夾一句動物的描寫

  4、“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 ?

  6、文章的結尾為什麼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來比喻“春天”?

  最後由教師總結歸納,讓同學們能夠由點到面,將零散的景物及特點集中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旨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啟發,這樣就形成了多維態勢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用心讀、用心賞,讀出美,增強審美能力,每個人都會有收穫透過教師的示範到同學的自學、討論,完成由扶到放的過程,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知識目標的C點和情感目標

  (六)比賽朗讀、配樂朗讀品味語言之美

  在這一步驟,我讓學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讀,品味它的語言另外,進行朗讀比賽,各組推薦二到三名同學朗讀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讀較好的同學作評委,進行打分評比,最後作全班配樂朗讀在這過程中,我還用了這樣一個句式:“ 段(句)好,好在 ”要求學生從詞、句式、修辭的角度,從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評點根據學生學情,我先用了“春草圖”作示範設了些小問題:如“鑽”為什麼不用“長”“偷偷”疊詞的運用,運用了什麼修飾手法及其作用?

  [說明]採用多樣的朗讀形式,有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激起學生自主的活動,設計的句式有利全體學生的參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說是由扶到放的過程,這樣也落實了教學重點及難點

  (七)從文學作品和記憶中尋找美

  同學讀完《春》,從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薰陶,一定能夠從文學作品或記憶中找出描寫春的優美詞句

  [說明]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我還準備印發一些有關“春”的名句供他們欣賞

  (八)美的訓練

  1、引導學生從形式到內容進行總結歸納

  2、寫一段描寫家鄉冬景的文字

  3、透過本文的文字把它變成一幅幅春景畫

  [說明]設計第一道主要是要培養自學能力,因為初一年的學生還處於自覺的適應階段,透過本文的總結歸納有利今後的自主學習設計第二道主要是學習的遷移,聽、說、讀的最後落腳點是寫初一年的學生寫作水平難以當堂完成,所以放在課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學時間是在冬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寫“春季”的內容遷移到寫“冬景”上同時也可以為下文學習《濟南的冬天》先作個鋪墊第三道是選做題,學生完成之後貼於“作業欄”上,這樣佈置是根據學生的多樣性,有利調動一切學生可調動的因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本文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完成(一)――(四)個步驟,第二課時完成(五),第三課時完成(六)――(七),第八個步驟安排在課外

  說課後記: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我的教學設計儘可能圍繞著新課程所倡導的來實施,那就是: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要巧妙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裡邀遊。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6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板書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它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於學好本單元其他課文,乃至以後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三維教學理念,加上本文作為寫景抒情散文的體裁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把握重要詞語的音、形、意

  (2)體會春景中寓含的熱愛自然、春光的感情,奮發向上的精神

  (3)欣賞描寫春的優美生動的語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組織安排材料

  3教學重點、難點

  作為七年級的學生,這是第一次系統的學習寫景抒情散文,學生年齡小、感悟力還不成熟,結合本文的體裁特點,重點設為目標的(2、3、4),難點設為目標的(4)

  第二、分析教法

  1.主要採用問題導引式、啟發式。這是由於七年級學生對於欣賞美文還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完成鑑賞。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種方式的採用,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熱情,又可以使學生對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視覺效果,增強感染力。

  第三、分析學法

  朗讀法,討論法。課程標準提出:“要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作為寫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蘊是不可言傳的,所以這兩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可以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利於加深理解。

  第四、教學步驟

  1.檢查預習,補充相關知識。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打牢字詞基礎,加強對字詞,特別是有些多音、多義字的檢測。提問學生課外收集的作者情況,培養學生課外查詢資料的習慣,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2.學生自由朗讀或默讀全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在作者筆下,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幅圖畫?

  (2)文中洋溢著一分什麼樣的感情?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這兩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也較容易,可以透過學生自主活動、討論補充把握較好。教師應把發言權腳給學生。

  3.在提問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指出喜歡的理由,並做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題是緊扣課文重點中對優美生動語言的欣賞而設計的,同時又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體會。如:“鑽”“趕趟兒”等詞,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通過幾個學生對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了較為透徹的理解。對於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段落,組織學生齊讀,增加語感。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如何緊扣“春”組織材料的。以(4)(5)節為例,使學生認識它們如何條理清晰的組織材料的,這樣可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效率,重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進行閱讀反思:本文之所以這麼生動、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為下一階段的寫作鋪墊,有了上面的分析,學生透過簡單的交流可以不難認識到:這主要是由於修飾語、疊詞、修辭手法等的運用。

  6.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一段語言優美生動的寫景片段。題材自選,題目自選,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後相互交流,評價,教師給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勵為主,使學生做到以讀促寫,使學生在自我表現滿足中結束本課學習。

  7.作業佈置:以第六節為例,緊扣本文重點出題。作到少而精,富有啟發性,難度恰當。

  第五、板書設計:求新、求實、求精。

  春景:宏觀——山、水、太陽

  微觀——草、、花、風、雨、人

  春情:熱愛、奮進

  補充說明:根據學生情況,分兩到三課時。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