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長亭送別》說課稿(通用6篇)

《長亭送別》說課稿

《長亭送別》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亭送別》說課稿(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亭送別》說課稿1

老師們: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第四冊教材中的王實甫的《長亭送別》。

  情況說明:

  授課之前心裡沒有底,主要擔心兩點:其一,所選篇目為王實甫的經典戲劇《長亭送別》,而學生對戲劇普遍不怎麼感興趣,課堂積極性會不會不高;其二,授課物件為理科平行班的學生,學生基礎和各方面能力相對差一些,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會不會難以落實。

  說指導思想:

  從實際出發,“教學目標”沒有定得太高。總的來說,就是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思想,抱定教書育人的宗旨,以生為本,在教學中設定合適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說教學目標:

  1、透過品讀重點曲詞,體會主人公在分別時難捨難分的微妙心理,從而理解文字主題,領悟主人公重愛情輕名利的閃光思想和為愛抗爭的可貴精神。

  2、透過理解作品中的情景交融和多種修辭,來品味詩化語言,從而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1、美讀法。設計齊讀、自讀、教師或學生範讀等活動,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略優美曲詞的藝術魅力。這些過程教師要相機指導誦讀方法和技巧。

  2、引導點撥法。引導點撥學生對曲詞的賞析、學習和領悟曲詞的藝術手法。儘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思考、分析空間,以4人為單位組織小組討論,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獲得知識的途徑,教師作適當引導和總結。

  3、比較閱讀法。聯絡同類作品比較拓展,使當堂所學得以遷移延伸,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運用現代化手段,擴大課堂容量,運用音樂、圖片、影片等素材衝擊學生感官,為其欣賞文字提供幫助。

  說教學過程:

  (課間播放“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李叔同之《送別》,營造氣氛。如有需要還可領著學生跟唱,以便使學生儘快進入課堂情境。)(投影課題)

  一、匯入

  (開始匯入時切換《送別》的鋼琴伴奏音樂,背景圖片不變)

  由中國的送別文化引出長亭古道,因為課文是節選,所以先介紹王實甫的《西廂記》,交代前情,繼而匯入課文《長亭送別》。

  二、檢查預習,梳理情節

  (投影圖片,配以簡要的文字介紹,圖文並茂)

  請學生根據螢幕提示,將節選文字劃分為四個部分,並擬出小標題。

  1)指名學生概括。

  2)投影明確。(簡略指導學生擬小標題的技巧,緊扣“別”字貫穿情節。)

  三、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本節課要完成的任務,帶著問題進入學習。)(投影)

  1、把握人物的心理性格

  2、鑑賞作品的詩化語言

  四、完成“學習目標”(著重閱讀第二、三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性格)

  1、讀曲詞,體味主人公的“愁”

  1) 送別,鶯鶯免不了離愁別緒。她究竟愁到了什麼程度呢?先引導學生閱讀[滾繡球]和[叨叨令]這兩支曲詞,體會其中的愁情。(學生很容易理解)

  2)提問:那麼,還有哪些唱詞也表明了鶯鶯的離愁之苦呢?

  學生快速檢索後共同推選出幾支最能表現鶯鶯離愁之苦的曲詞——[快活三][朝天子] [耍孩兒] [四煞][三煞]。

  3)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讀讀這幾段唱詞。(教師指導朗讀技巧:注意情感的投入和節奏的把握,因為是表現“愁”,所以要讀得慢些。)(投影圖片,放背景音樂)

  4)學生朗讀結束後投影所提問題:

  5)學生自由發言,分析曲詞,談自己對鶯鶯愁苦的理解。

  引導學生理解:對筵席上“酒食”的描寫,對鶯鶯與張生離別後生活情狀的描寫。

  6)教師小結:(以舊帶新)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像東流”將抽象的愁具像化了。鶯鶯愁到了何種程度?我們是否也可以用原曲文量化一下呢?(學生可以檢索出相關內容)(投影明確)

  2、讀曲詞,體味主人公的“恨”

  送別,離人免不了離愁別緒。全詞多次提到了一個“恨”字,顯然,就全曲來看,應該說,《長亭送別》抒寫的是鶯鶯的離愁別恨。

  1)請學生把有“恨”的曲文找出來,並說說看,鶯鶯的恨有哪些內涵?她為何會有此恨?(投影問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強調要以文字為依據來分析理解。)

  2)學生可以很快找到相關的幾支曲子,討論後指名小組代表起來分析,教師點撥。

  3)(投影明確)這“恨”並不單純,它包涵了鶯鶯對夫妻離別的悲、對老夫人阻撓的怒、對自己命運的憂,三重心理。(前兩點學生可以想到,第三點要結合文字啟發。)

  4)指明鶯鶯“恨”產生的原因:怕日久後老夫人變卦,更憂張生去後變心。

  5)藉此機會聯絡介紹當時的社會現實:新及第進士,皇帝都會設宴嘉獎,此時達官貴人就會趁機選婿,以張生的人才很有可能會中選。再加上當時秦樓楚館活躍於時,異鄉花草觸目皆是,張生與那些個風流才子一起,就很有可能被拉下水。這些都不得不讓鶯鶯深深擔憂。由此我們也可認識到封建社會,婦女的悲慘命運。

  3、讀曲詞,體味主人公的“情”

  學生讀懂了鶯鶯的愁,讀懂了鶯鶯的恨,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她對張生的情。在那個時代,作為相府千金的鶯鶯要堅守住這份愛情,是需要頂住很大壓力的。那麼,支撐她頂住這份壓力的又是什麼呢?(引導學生概括出鶯鶯最可貴的品質——重愛情輕名利)(投影提問)

  (指名學生分析後投影明確)

  五、越劇欣賞

  在充分品讀理解曲詞後,播放一段黃梅戲片斷(時間不超過3分鐘,擷取內容緊扣文字二、三部分),這個環節可以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衝擊,以便加深其對文字內容的理解。

  (提示學生:課堂條件有限,如果同學們有興趣欣賞更多內容,還可利用課餘到網上搜索更多影片資料。)

  六、完成“學習目標”2

  《長亭送別》打動人們的不僅在於它反映了追求自由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更在於它寓情於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和詩化的語言。接下來帶領學生領略它的語言魅力。

  1、請學生齊讀或自讀[端正好][脫布衫][一煞][收尾]四支曲子,找出其中描寫秋景的組合意象,並簡要概括。(學生只要認真檢索出曲詞中的名詞,就可以完成此項工作,指名學生概括後投影明確,教師小結。)

  2、再以[端正好]為例,讓學生仔細品讀,進一步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1)帶領學生齊讀後投影提出幾個鑑賞方向。

  2) 指名學生分析概括,教師點撥。(投影明確)

  3) 學生再次齊讀。(播放背景音樂:鋼琴曲《長亭送別》)

  4) 教師小結:點評作品語言特色。(投影)

  3、 簡要賞析[叨叨令]的語言特點及藝術效果

  4、 簡要賞析[滿庭芳]中所用的典故。

  (這兩個環節都採取:投影提出問題→ 指名學生賞析,教師點撥→投影明確。)

  (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讓學生賞析文中運用比喻的曲詞,體會其藝術效果。)

  七、拓展比較

  愁多愁苦愁重,只要能花好月圓也無妨。鶯鶯是幸運的,可還有多少相親相愛的男女最終是以悲劇告終啊。帶領學生回顧一下以前所學的幾部同題材作品。

  (投影顯示)

  結束語:他們真情相愛,卻好事多磨,無論是喜是悲,我們相信,他們那為愛努力抗爭的精神都將永遠感動著我們!

  (投影補充課外閱讀資料《崔鶯鶯夜聽琴》)

  教學反思:在全體學生的努力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預設教學目標。不足之處是作為1課時的教學內容,容量有些大,時間顯得緊張。如稍作調整,學生活動空間將會更大,效果將會更好。

  歡迎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長亭送別》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單元目標:

  透過對戲曲語言和藝術手法的欣賞,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戲曲的能力。

  2、大綱要求:

  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

  3、教材特點:

  語言優美動人,情景交融生輝。

  4、學生特點:

  對戲曲感興趣,具有詩詞鑑賞的經驗。

  二,說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曲詞富於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2、能力目標:

  (1)學習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2)學會運用修辭手法表現人物心理。

  (3)學習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意境的方法。

  (4)培養知識遷移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鑑賞曲詞的音韻美

  (2)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學習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2、培養知識遷移的能力

  四、說教法

  1、誦讀鑑賞法

  2、合作探究法

  3、同步遷移法

  五、說學法

  1、資料蒐集法

  2、替換想象法

  3、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具

  多媒體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全班分為四組,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首曲詞,藉助資料蒐集,合作鑑賞。

  1、初步感知:有感情朗誦。

  2、深入探究:合作鑑賞。

  3、同步遷移:搜尋具有相同表現手法的詩詞曲。

  (二)匯入新課:

  展示《長亭送別》崑曲版,連環畫版,回憶課文內容,並營造惆悵哀傷的情境。

  (三)曲詞鑑賞:

  1、本組派代表完成:

  (1)有感情朗讀曲詞。

  (2)展現全組對曲詞的鑑賞感悟。

  (3)針對本曲詞所用表現方法,在已學的詩詞中延伸遷移。

  2、其他小組對鑑賞進行評價

  3、教師指導鑑賞,引導遷移

  【端正好】

  碧雲天,

  黃花地,

  西風緊,

  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同步遷移: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四)方法總結:

  如何畫盡愁與恨:

  1、藉助周圍的環境和事物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情景交融)

  2、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心理

  3、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營造意境

  (五)課堂結語:

  清人楊芳燦曾說:"聲聲是淚《長亭》曲,道盡千古離人意。"張生與崔鶯鶯這份無邊無際的離愁別恨,宛如一首真摯的抒情詩,一幅淡雅的水墨畫,一支動人心絃的離情歌,感染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而且將在更加悠遠的歷史長河中長流不息。

  (六)課後作業:

  背誦最喜歡的一首曲詞,並寫下鑑賞感想。

  (七)板書示例:

  【端正好】

  碧雲天,

  黃花地,

  西風緊,

  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

  有深秋時令特徵的景物,點染

  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

  抑之情。

  後兩句寫離人之情,一個"染"字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絡,

  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

  的離愁,蒙上了沉鬱憂傷的色彩,蕭瑟的秋景與悲悽的心境

  化而為一,營造了委婉深沉,

  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同步遷移: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如何畫盡愁與恨:

  1、藉助周圍的環境和事物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

  2、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心理

  3、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營造意境

  謝謝

  《長亭送別》說課稿3

  一、開場白: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亭送別》。

  二、說教材:

  《長亭送別》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目的是培養學生鑑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鑑賞能力。

  課文節選部分曲詞優美,文采飛揚,高中語文大綱指出:“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據以上內容和所教學生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識記有關文學常識,瞭解故事情節。

  2、鑑賞曲詞的美

  3、欣賞鶯鶯的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選自我國古典名著《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中的經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實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他吸收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融化百家,創造了文才斑斕的元曲語彙.吸收借鑑這些,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寫作,而且對加厚他們的傳統文化底蘊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我們的學生的鑑賞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詞鑑賞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法來突破。

  三、說教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課課中主要體現為讓學生將書上內容與老師習進行以及動畫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發現探究法

  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透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鑑賞誦讀法。

  五、說教學程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絡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有細緻的瞭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了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西廂記》,運用上節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註釋,通讀全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目標1。

  1、為了檢測預習的落實情況,我設計了三道預習檢測題、檢測預習。

  2、匯入新課,激發興趣,好的匯入,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我用動畫《送別》給學生以全方位的視聽衝擊和強烈的心靈震撼,迅速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3、鑑賞曲詞:

  教師下水,學生往往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為突破重點難點,根據教學內容,我先下水改寫了文中的兩首曲詞,在課堂上讓學生透過比較,加上教師的啟發,貫徹大綱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育理論,自己動手品味出戏曲的色香、味,完成教學目標1。主要有以下幾個程式:

  (1)出示自己改寫的兩支曲:

  第一支是結尾兩曲中的[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麼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後何遲。”我改寫如下:

  第二支是開頭三曲中直抒屬胸臆的[叨叨令],改寫如下:

  透過比較學生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第一首有情有景形成一種藝術氛圍,第二首直接抒情感覺就不如第一首好。

  (2)帶著這個知識,再讓他們自由朗讀曲詞,在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課文具體寫了哪些時間和地點的景物。

  B、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

  C、課文中的哪段曲詞與以前學過詩詞的相似?

  透過提示學生自然得出了曲詞的美在於意象的選用、情與景的交融、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幾個方面。

  (3)再問:第一支曲《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你會想象出那些畫面?再次觀看動畫《送別》結合畫面,透過類比學生會得出好的語言不僅形象,更能使人產生詩意的聯想的結論。

  4、分析人物形象:

  藉助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人文主義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點,在這一課中崔的比山高,比海深,比無邊的芳草更加無

  邊無際的深情,感染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條更加久遠的歷史長河,鶯鶯的形象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因此,分析鶯鶯的形象也是教學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在這裡,我一方面藉助優美的畫面給學生形象的展示,便於引發他們的聯想,另一方面以優美的詩句啟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動口動腦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來。

  (1)根據畫面複述故事情節。

  (2)問:古人云“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多情自古傷離別”在別離面前鶯鶯有哪些表現,刻畫了她怎樣的性格?(討論發言)

  5、學生學到知識後,通過當堂訓練,知識鞏固的才牢,於是,我設計了以下幾道習題讓學生趁熱打鐵,鞏固知識。

  6、佈置作業: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在佈置作業時,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的作業: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選取自己喜歡的一首曲詞進行改寫。

  結語:讀《西廂記》的時候總是不明白為什麼郭沫若先生總是一味地稱讚莎士比亞的戲劇,總是為歌德的《浮士德》而傾倒,相信我們認真讀過王實甫之後,我們會知道,我們也有我們自己優秀的戲劇。遵循潔、美觀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板書: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長亭送別》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長亭送別》。我將從以下 8個方面說說我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長亭送別》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是名劇《西廂記》的一折,寫的是崔鶯鶯送別心上人張生的故事,表現了張生與崔鶯鶯之間的真摯愛情,突出了鶯鶯的叛逆性格。這個單元是高中首個戲曲單元。透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戲劇瑰麗之門。而《西廂記》是中國古代戲劇扛鼎之作,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目標:瞭解戲曲語言特點、作者及作品梗概。

  能力目標:

  1、體味鶯鶯的心情,分析其形象。 板書“人物之美”

  2、品味曲詞之美。 板書

  情感目標:

  1、體會封建社會對自由愛情的摧殘。

  2、分析鶯鶯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透過語言表現手法的分析品味曲詞之美。

  難點:

  分析鶯鶯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三、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 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這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表演法——深入文字,理解人物

  2 、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3 、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4、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採用了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

  (二)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特點而設計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得以突出,達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時也為了配合以上我選擇的三種教法得以完滿實現,我決定採用“多媒體展示平臺”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四、說學法

  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加強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1、我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開啟鑑賞戲劇之門的金鑰匙。

  2、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以形成常規;

  3、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上課伊始,我先用多媒體播放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女士演唱的《長亭送別》片段。渲染情感,創設氛圍。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我設計瞭如下的導語:

  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曾經說過:“愛,在幻想裡,比在現實中更真實;愛,在回憶裡,比在現實中更美好;愛,在舞臺上,比在現實中更有價值。”

  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中國戲曲舞臺上曾經轟動一時,久演不衰,影響深遠的元代雜劇王實甫的《西廂記》(板書)。它講述的就是相國千金小姐崔鶯鶯與窮書生張君瑞的愛情故事。這節課,我們要欣賞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戲《長亭送別》(板書)。

  (二)透過多媒體展示的手段簡介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戲劇大師王實甫。

  (三)表演擂臺,請學生表演其中的重要曲牌,學生表演後請演員代表和觀眾代表簡單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根據教學重點我設計這一環節,學生透過表演,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種情境之中,體會到當時人物的心情)

  (四)整體感知,分析文章

  1、教師提出問題1、江淹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那麼,鶯鶯與張生離別別時,內心有何感受?

  根據能力目標2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我指導學生在思考的時候要注意尋找文中的關鍵詞語。

  鶯鶯在送別張生的時候除了有內心不盡的悲傷和不捨外,還有對未來的憂慮,張生考不上狀元,他們兩人的愛情就不會得到崔老夫人的同意,她憂慮,張生考上狀元,她怕他“停妻再娶妻”,鶯鶯的感情是複雜的,矛盾的。

  2、問題2、鶯鶯是一個善良、多情、心思細膩的女孩子,但人們在評價她的時候總是說她身上具有叛逆精神,你如何看,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依據?

  根據教學重點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指導學生迴歸課本,細讀課文。

  鶯鶯的叛逆精神主要表現在她重情義、輕功名上,這可以從她的唱詞中看出來。

  (五)自由討論

  教師佈置討論題目:

  本篇課文打動人之處,除了動人的情感外,語言的美也是至關重要的,請同學們四人結為一組,對你最喜歡的某個句子進行討論,看它沒在哪裡。

  這一環節突出了設計的教學難點,教師的點撥很重要,要指導學生從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和情景交融等其他表現手法的運用上去分析。

  本文語言的特點是詩詞化、文采飛揚

  六、說矯正反饋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

  比較鶯鶯與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有何異同?

  透過對比,學生們對鶯鶯的叛逆精神會有更近一步的認識,再次突出教學重點。

  七、說作業佈置

  王實甫的西廂記和關漢卿的竇娥冤在語言上有何不同,請寫一篇二三百字的鑑賞文字。

  八、說教學創新

  傳統的戲劇鑑賞,習慣於按劇本語言逐句分析,鬍子眉毛一把抓,費時但又難以突出教材的特點,關鍵是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長亭送別》這一課,我向傳統說“不”,主要設計了“表演擂臺”“自由論壇”“對比閱讀”等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解決教學重難點。

  以上就是我本課的教學設想,謝謝。

  《長亭送別》說課稿5

  【學習目標】

  1. 簡單瞭解作者及相關元曲、元雜劇。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 揣摩富於文采的戲曲語言。

  【學習重點】

  1、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1、品味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方法指導】

  誦讀法 點評法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積累(a級)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筵席( ) 玉驄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釧( ) 靨兒 ( ) 諗知( ) 青鸞( )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b級)

  1、《長亭送別》這一折內容可以分為四個場景?(請用四個小標題加以概括)

  2、《長亭送別》表現崔鶯鶯和張君瑞 ,反映“

  ”(提示:用課文原話)的送別主題。)

  三、閱讀與品味(c級)

  哪些段落最能表達出主人公崔鶯鶯纏綿不捨、痛快憂愁、擔憂牽掛、鬱悶怨恨的內心思想的情感?這些情感是從哪些曲詞中概括出來的?

  (一)賞讀“途中之境”

  賞讀曲詞《端正好》。(先背誦,後賞析。)

  1、有哪些意象?組成了並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畫?

  2、哪倆個字實現了情與景的交融?(明確:前者不僅把離別的感受化為具有動態的心理過程,而且令離人的漣漣別淚,宛然如見——昨夜傷心到天明,血淚竟染紅了整座山林!後者既寫出了楓林的色彩,更賦予了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態——非霜林醉,乃人不能自禁也。至此,蕭瑟的秋景與悲悽的心境化而為一,無法分開,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情由景生,境由情出,世傳王實甫寫到這裡“思竭,撲地而死”。)

  3、這幅圖畫中哪句話展現了主人公的主觀感情? 又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感情?

  (二).賞讀“滾繡球”

  1、找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體會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三).戀戀不捨、痛苦擔心是夫妻分別是的人之常情,鶯鶯在送別張生時還有一種特別的心情是一般情侶分別時不一定有的,是什麼之情呢?一起品讀“朝天子”。

  1.在這裡,崔鶯鶯還表露了這樣的情感?

  2.在鶯鶯眼裡中狀元得功名與她的愛情相比是虛名微利,重要的是兩情相悅,長相廝守,她 這種對愛情的認識在課文中表現了多次,請分別找出表現鶯鶯珍重愛情、輕視功名利祿思想的 句子。

  (四)賞讀“目送之境”回答問題。

  1、《一煞》《收尾》寫了哪些景?

  2、《一煞》《收尾》中的那景是怎樣體現鶯鶯的惆悵和不忍離去的眷戀的?(提示:可以從“極目而不見,欲語又無人,聞聲人無跡,見馬不見人”四處入手,這支曲子句句寫景,句句含情,以景襯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動展現了鶯鶯“離愁漸遠漸無窮”的心境。)

  四、探究與對話(d級)

  1、對待愛情和科舉功名、鶯鶯、老婦人、張生各有什麼想法?(最好應用“么篇”和“朝天子”中的話回答。)

  2、結合全文,概括文章所揭示的主題?

  五、課堂小結(c級)

  《長亭送別》說課稿6

  說教學重點:

  欣賞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說教學難點:

  崔鶯鶯的典型意義

  說教學方法

  朗讀法提問法

  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我們大概都看過電影《泰坦尼克號》吧。為什麼這部影片能夠風靡全球,深深地打動無數人的心呢?它講述的只是貴族少女羅絲和窮畫家傑克的愛情故事,但是它演繹出的卻是一種人性的美,一種無私的愛。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元代雜劇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最精彩的一折戲《長亭送別》,感受主人公美好無私的愛。

  二、明確學習目標

  1、欣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情節線索

  3、重點賞析課文第一、二部分

  三、檢查預習情況

  玉驄金釧靨芥醅

  四、師生共同研討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情節線索

  要求學生瀏覽課文,用四個小標題概括畫面內容,理清情節線索。

  板書:送別途中——長亭餞別——臨別叮囑——惜別目送

  2、重點賞析課文部分段落

  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運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名言來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別”的心情,從而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及熔古典詩詞入曲的特點。

  ﹙一﹚閱讀第一部分

  賞析[端正好]

  (1)全體學生朗誦[端正好]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提問: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徵?藝術效果如何?“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醉”這三句中,你認為哪兩個字用得好?有何藝術效果?這支曲子在整折戲中有何作用?

  明確:景碧雲天(烘托氣氛)黃花地(詩情畫意)

  西風緊北雁南飛(化用詩詞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

  賞析[滾繡球]

  (1)全體學生朗誦[滾繡球]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提問:這支曲子選取了哪些意象?抒發了鶯鶯的什麼感情?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其藝術效果如何?

  柳絲玉驄疏林斜暉馬兒車兒借景抒情離情難捨

  鬆了金釧減了玉肌誇張身心憔悴怨恨

  提問:請找出第一部分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語句來,並說出抒發了鶯鶯的什麼感情。

  例如:

  “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渲染張生內心因離別而產生的惆悵、淒涼之情。)

  “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裡。”“淚隨流水急,愁逐野雲飛。”(渲染鶯鶯內心悵惘、眷戀、失意。)

  賞析[滾繡球]

  (1)指名學生朗誦[叨叨唸]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提問:【叨叨令】中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幾個疊詞?這種手法和這些疊詞的運用有何藝術效果?

  明確:排比、反覆手法;五個疊詞;排比、反覆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了音節和聲韻的迴環流轉,產生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二﹚研習第二部分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段落,分組討論如下問題

  問題:

  ﹙1﹚從夫人的說話來看,她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貪圖富貴權勢的勢利的貴族。

  ﹙2﹚[脫布衫]中也有環境描寫,這裡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張生內心因離別而產生的惆悵淒涼之情。

  ﹙3﹚“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一句採用了什麼手法?與哪一詩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誇張手法,意思是說因為離愁別恨而消瘦了;與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同。

  ﹙4﹚“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表現了崔鶯鶯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愛情,輕視功名利祿。

  ﹙5﹚[滿庭芳]中用了幾個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提示:運用孟光獻飯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體貼之心;運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愛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一句化用的是誰的詩句?

  提示:范仲淹《蘇幕遮》: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7﹚“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這個典故出於何處?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樣的意思?

  提示:語出蘇軾《滿庭芳》詞。表明了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痛恨態度。

  五、小結:

  《長亭送別》一折戲,不僅在於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膽地追求自由愛情,反對封建禮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動人們的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六、佈置作業

  背誦[端正好]、[滾繡球]

  完成學習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