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篇略讀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

  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做了簡單的介紹:圖畫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目前儲存的情況。短短的幾句話,所含資訊量卻很大。

  後面的幾段,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先是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的;然後講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之後,選擇了一個小的場景加以具體生動的描繪;最後,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我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透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由於《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畫,學生對畫的鑑賞能力不強,因此對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又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1、電教法:我運用多媒體直觀法,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寓教於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情境朗讀法:葉聖陶先生曾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教學中,教師要透過引導學生利用文字資訊,憑藉聯想,啟用已有的知識庫存、生活積累、閱讀積累,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再現課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學生主動的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多想象,在閱讀中見文生義,見義生情,藉助生活經歷中類似的感情經驗去感受,讀出感情。

  學法:

  1、合作探究學習:《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讀寫結合:只有寫,才會努力去使其變得精練,因此,讀寫結合,在中高段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釋題匯入:

  1、教師用溫和親切地口吻說: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已經輕輕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走進它,我們已經領略了很多,今天的這一堂課我們還要欣賞一幅古畫,誰來讀一讀課題。

  2、師:你知道什麼叫名揚中外嗎?

  針對學生的回答再做總結: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課文將向我們展示怎樣了不起的古畫呢?請你認真地反覆地讀讀課文,如果遇到特別重要的資訊,用筆畫一畫,等一會我們交流一下從課文中瞭解了什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

  (二)、初讀,交流學習心得:

  1、師:我發現每位同學都讀得很投入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剛才你讀課文,從中瞭解了什麼?

  《新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中提出:“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共同交流學習所得,這是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交流時,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中的相當段落與文字再接觸。

  (三)欣賞圖畫,再次讀文:

  1、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的學習知識。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這幅畫,距離學生生活實際很遠,因此,在學生對《清時上河圖》的價值有著初步認識的時候,定會產生想去親眼目睹畫的慾望的情況下。教師說:“我覺得咱們班同學讀書能力特別強,剛剛大家初次朗讀課文就有這麼多收穫,那你想不想看看這幅畫,欣賞一下這幅名揚中外的畫?”

  當然,看畫的目的是為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字。因此,指導學生:請你細細地欣賞這幅畫,看看能不能從畫中找到你讀到的內容。

  (多媒體滾動演示清明上河圖,配上優美的輕音樂,老師根據場景適當提示:進入汴粱市區了,你能看到什麼;到橋北頭了……)引領學生放鬆地欣賞,在視覺、聽覺都在其中得到了享受。這裡運用電教法,透過邊看邊讀、邊聽邊觀察,使資訊更加便捷地進入到學生的大腦;另外,還透過教師的語言與優美的樂曲等中介手段,使資訊的傳入渠道更加多元。

  2、這時,老師又引導:欣賞完了,你看到了什麼,想說點什麼?

  這時可以又一次引領學生走近文字。比如:當學生談到:我在畫上看到很多人。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是的,有很多人,你能根據課文來說一說,有哪些人嗎?“這就進一步帶領學生來學習文字了。

  3、在初讀交流學習心得與再讀欣賞圖畫之後,我們老師就可以帶領孩子走進課文中最能突顯主題的段落的學習,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沒必要字字斟酌,比如第一自然段,寫《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我們在讓學生交流心得時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細細研讀。因此,教師有目的地引導:老師再請你們細細地看這幅畫,再讀讀課文的二三兩小節,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它確實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4、這個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對畫能“名揚中外”有個較確切地認識。如:當學生讀到:“畫上有好多人,有的不到一寸,有……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時,教師可以這樣歸納:多麼精緻啊。如果你旁邊是一個外國朋友,你願意怎麼自豪地告訴他。這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字詞有所理解,對具體的情境有所把握,能培養學生的語感,讓他們自行把握情感基調,有感情地讀文。

  5、這是略讀課文,只要學生對“名揚中外”的原因有所瞭解,對文字能較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就應及時引領學生進行下一段落的.學習。

  如:還有形態各異的三百六十行,都畫在裡面了,了不起。剛才大家說畫面上的人真小,但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還能夠看到橋北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景。老師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四小節,然後把你的感受和你的同桌輕輕地交流一下。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全員參與,個個興趣盎然,紛紛談、讀、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生與文字之間的有效交往。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與同桌交流學習心得,創設了一個較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學生。

  學習這一段話,有一個問題的討論,能讓學生對“名揚中外”會有更深刻地理解,那就是:橋頭的生活情景也許是瞬間發生的情景,但也搬到了畫上。這說明了什麼?

  從中可以看出畫者張擇端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也是他畫技高超地體現。這樣的理解還不夠,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寫作手法的指導,如:其實寫作文和畫畫一樣,你抓住一個瞬間的精彩把它寫具體,那麼文章就如畫一樣活起來了。

  (四)欣賞圖畫,填寫資料卡:

  1、有了上述的鋪墊之後,對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我是採用引讀法進行的。

  《清明上河圖》是一副偉大的著作,因此,讓學生再次欣賞圖畫,加深印象。

  2、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有關文物、古蹟、圖畫等一類的文章,指導學生寫“資料卡”,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這兒,教師指導學生製作一張“資料卡”。如下:

  師:剛才大家看看圖,讀課文欣賞了一幅了不起的畫。如果你想要把從課文蒐集到的資訊長久地儲存下來,我們可以做一張資料卡。

  資料卡

  畫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面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歷史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填寫資料卡,這是另外一種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當要填寫相關內容時,並不需要把整篇文章一一細讀,而是快速瀏覽,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指導學生學會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別忘了要學以致用,不斷鞏固。因此作業可以這樣安排:本單元,我們還學習了趙州橋,課後自己也來做一張“資料卡”。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的脈絡,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巧妙的板書培養學生的概括性、條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針對本課特點,設計如下: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基本情況 內容 歷史價值

  長:528釐米 人物眾多觀 800年以前

  高:24.8釐米 街市熱鬧 古都風貌

  北宋、汴梁 橋北頭有趣 生活情景

  五、結課:

  總之,這堂課,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把800多年前的畫面拉至學生的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自主控究的學習方式,讀寫結合,把一篇課文濃縮成一張資料卡,把書讀薄。教師引領學生去多種形式地讀、欣賞,調動各種器官來學習課文,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是人教版課程標準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介紹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的略讀課文。

  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做了簡單的介紹:圖畫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目前儲存的情況。

  短短的幾句話,所含資訊量卻很大。後面的幾段,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先是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之多來表現的;然後講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之後,選擇了一個小的場景加以具體生動的描繪;最後,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是透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一、 說學情

  我班三年級的學生學習的習慣好,特別願意提前預習課文,蒐集有關資料,對於本課來說很有益處。因為本課的歷史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距深遠,讓學生在課前蒐集有關《清明上河圖》的資料,如畫冊,郵票。但本班優等面少,中下等面多,在教學中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用有意思的教學環節去吸引住每位學生。

  二、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自學能力

  三、 說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把握住中年級略讀的教學學要求,在教學時將語言文字訓練有機融合。主要透過“合作探究”和“朗讀感悟”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採取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方位合作方式,引導有步驟、按計劃的學習。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抓住總起句、重點句,利用詞語推敲等方法,精心設計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透過各種方式的朗讀,以聲傳情,引導學生感悟文章蘊含的人文內涵。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致力於怎樣讀懂。整個教學過程中,合作研討、辨析比較、朗讀悟情、綜合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將交替使用。

  四、 說學法俗話說

  “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教師要成為“善教者”,就必須進行學法指導,根據本課特點,著重指導學生運用以下方法學習課文:

  1、 透過感情朗讀、合作朗讀、觀察圖畫等訓練形式來讀懂句子,領會含義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2、 本單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本課是本單元的略讀課文,因此在本課學習中,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對照圖畫反覆朗讀描寫畫面內容的三個自然段,感受《清明上河圖》畫面的生動,初步瞭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3、 繼續學習有效合作、探究的方法,發展合作能力。

  五、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緊扣課題好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情。我聯絡本單元專題談到:同學們透過上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祖國曆史的悠久,中華民族那令世人驚歎的中華文化,也認識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我邊說邊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讓學生齊讀課題,並問:你看到課題有什麼想法和問題呢?學生積極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給這幅畫取了什麼名字?”等等。學生對課文有了想法,激發了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給課文的學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我肯定學生的質疑後問: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並讓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注重發揚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學生只有真正地動起來,才能獲得真知,提高能力。設計時,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量和方式,注重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時間的協調,以及合作探究性學習方法的隨機指導。

  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之後,我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交流時間,交流各自讀懂了什麼。學生交流的內容,大都是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瞭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以及歷史意義。緊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配上音樂、解說生動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在讓學生課文描寫的與圖畫內容相對應的部分,使學生在交流中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教師啟發思考:為什麼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五)回顧,暢談本單元的其它幾篇課文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認識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領略了巨人盤古開天闢地神話的魅力,還欣賞了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趙州橋。

  隨機出示課件,課件相繼展示孔子拜師、盤古開天闢地、趙州橋的插圖。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學生暢談感受,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燦爛,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等。我總結: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同學們一定已經收集和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請繼續準備,下次我們將作專題交流和展示。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六年制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共包括四篇課文,分別從古代的思想家、古代神話故事、古代建築和繪畫幾個角度來表現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主要是介紹北宋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後面的幾個段落介紹了各行各業、熱鬧的街市以及橋北頭的具體場景的畫面內容;最後以《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結尾。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欣賞這幅繪畫作品的同時,瞭解《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找出它名揚中外的原因,體味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和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考慮到《語文課程標準》對這個學段的學生的要求,以及學生對《清明上河圖》畫面中生活情景不熟悉,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2、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透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由於畫面中的場景距離現實很遠,學生對畫的鑑賞能力還不強,因此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也是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本應能夠在父母的幫助下,蒐集有關的資料。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提前佈置讓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清明上河圖》的資料,並且幫助學生找了一些祖國傳統文化的圖片供學生欣賞了解。

  三、說教法學法

  充分利用討論法、引導發現法以及多媒體裝置,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能夠置身在課文描繪的情景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好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情。我聯絡本單元主題談到: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已經悄悄打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認識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瞭解了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領略了古代建築趙州橋的風采,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幅古畫,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

  板書課題,讓學生用這個單元裡學的一個詞語解釋“名揚中外”,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既然是名揚中外,那你覺得應該用怎麼樣的感情去讀這個標題。學生讀好後問:看到標題,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積極提問“這幅畫畫了什麼?”“這幅畫叫什麼?”“為什麼這幅畫能夠名揚中外?”等等。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課文

  在肯定學生的積極動腦之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尋找答案。檢查預習成果,重點糾正三個多音字“作”、“溜”、“乘”。

  (三)再讀課文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一起了解了《清明上河圖》的大致情況,包括年代,作者,尺寸,畫面內容,儲存。並重點指導課文中間幾個段落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還對學生的造句能力進行了訓練。

  在學生對課文整體內容有所把握後,迴歸課文的中心問題:為什麼《清明上河圖》能夠名揚世界?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之後給出答案。結局之後,讓學生欣賞祖國傳統文化的有關圖片。

  (四)拓展總結

  《清明上河圖》讓大家讚歎不已,它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課後大家可以閱讀相關的資料書籍來拓展相關的知識。

  五、說教學效果

  這堂課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把800多年前的畫面拉至學生的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總體課堂效果可以。但是受條件的限制,本該學生蒐集的一些祖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我卻代替學生進行了蒐集,這對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和自學能力無疑是一個阻礙,另外語言表達的吸引力還有待提高。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擇、宮”等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都、籠、乘”。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認識“擇、宮”等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籠、乘”。

  教學難點:

  增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出示《清明上河圖》,學生自由賞析。

  2.走近名畫:

  聞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不朽珍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畫為絹本水墨淡設色長卷,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在五米長的畫卷裡,共繪了好幾百個各色人物。

  3.走進畫家:

  出示圖片:瞭解張擇端。

  張擇端,北宋畫家,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

  二、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找出問題和答案。

  1.藉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讀課文,遇到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2.把你獲得的資訊畫出來。

  三、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1.同桌指讀生字,檢查注音。

  2.大家看,這是本課的生字,你都認識嗎?生讀生字,注意正音。

  擇 都 宮 攤 販 吏

  態 驢 寸 乘 籠 欄 貌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討論,交流識字的記憶方法。(重點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難寫字的字形)

  4.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最難學?並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給每個漢字組詞。學生讀詞語。

  5.給漢字組詞。

  6.學習多音字:都、籠、乘。

  7.謎語識字:

  這是馬戶呢——驢

  心大多一點——態

  龍潛在竹林裡——籠

  三、感知內容

  (一)課文匯入:

  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繪畫作品中,有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長卷,畫家成功地描繪了汴京城內清明時節各階層的生活景象。這就是《清明上河圖》。中華上下五千年,傳世名畫久流傳……

  1.賞析第一自然段,瞭解這幅畫。

  出示句子:北宋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著名的畫——《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這幅畫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早已名揚中外,現在完整地儲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

  預設: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

  作者:張擇端

  世界地位:名揚中外

  繪畫時間:北宋時期

  (二)感知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清明上河圖》的哪些內容?

  預設:人物 街市

  (三)賞析文中對人物描寫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好幾百個……

  (1)下了很大功夫是什麼意思?

  (2)“光……就有……”說明了什麼?

  2.出示句子:

  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1)從這幾個“有”你能體會到什麼?

  (2)省略號的作用是什麼呢?

  (四)賞析描寫街市的句子。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

  思考:

  (1)“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中心句,總起句,總結下文,引起下文。

  (2)讀一讀後面的內容想一想: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街市很熱鬧呢?

  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閒地在街上溜達。

  “來來往往、形態各異”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街市很熱鬧,人很多。

  3.出示句子:

  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可見畫家的技術高超。

  (2)第三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呢?

  (3)分別寫了哪些方面呢?

  (五)賞析描寫街景的句子。

  出示句子:

  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

  1.從文中找一找,哪裡有意思呢?(文章第4自然段)

  2.傳神。

  3.細緻的描寫。

  4.句子仿寫:

  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六)你看到了北宋都城怎樣的風貌?

  預設:熱鬧

  四、課堂展示

  1.《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你還知道哪些名畫呢?

  五、互動練習

  開啟“基礎訓練/閱讀訓練-《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起來闖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