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畫》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畫》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畫》說課稿1
【說教材】
《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字與拼音(四)中最後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課文裡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編者將這首詩安排在拼音單元教學內容完成之時,可能正是考慮到學生透過之前一個月左右對聲母、韻母及特殊拼音規則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和較強的拼讀興趣,藉機巧設一首繪景美、韻味足、字面淺的五言謎語詩,讓學生既能“現學現賣”嘗試獨立拼讀識字,感受其中樂趣,又能在自己標準的普通話誦讀中去感受詩句美。另外本文識、寫字考慮到了拼音知識點的點撥、強化,無形中對拼音單元的學習進行了反饋。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2.隨文識字5個,會寫4個字。
3.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4.生透過師點撥個別字詞、圖文對照感悟詩情、品讀詩韻,在自己的美讀去享受詩與畫中鳥語花香、山水相襯之美。
【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
2.會認5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1.讀準詩句中“山有色”一詞
2.掌握“去”、“來”的筆順及關鍵筆畫
3.學會透過讀好詩句中的反義詞讀出詩句的美感、韻味。
【教師策略】
1.創設“賽詩會”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啟發式、點撥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自主拼音識字、實踐情感美讀詩,在學詩的過程中去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讓學生透過“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識字。用五星勾出翹舌音幫助正音。透過師滲透“遠近”這組反義詞,嘗試找出其他幾組反義詞。然後嘗試透過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感悟詩畫美,自悟讀詩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開場、創設情境
創設“賽詩會”情境,從學生表演、誦讀已學過的詩帶動一股愛詩熱情,教師藉機參與其中吟誦《畫》引出本詩的教學。
二、自主識字、嘗試讀詩
學生自瀆《畫》,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並用拼一拼的辦法認識它。學生嘗試讀詩,師正音,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字音的檢測,激發學生賽讀興趣,讓他們都願意讀好、多讀。師點撥畫五星標註翹舌音的辦法強化普通話對字音的講究。生從讀通一句逐漸訓練讀通全詩。
三、點撥字詞、自悟韻律
組織“賽詩會”在學生評,老師評的過程中隨文識字、自瀆詩、互比較、自悟讀本詩節奏與韻律
四、圖文對照、讀出美感
圖文對照,感受畫中的詩,詩中的畫,領會幾對反義詞的意義,體會山水花鳥相襯的美,從而自發的美讀古詩。
五、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透過翻滾列車、郵差寄信、畫中藏寶等遊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鞏固隨文識字效果
六、靜心觀察、樂中書寫
在學生在音樂中賞字、陶冶情操、靜心學寫字
七、拓展訓練、模擬作詩
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
透過學生反覆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透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透過多種形式讀詩及趣味遊戲方法鞏固生字。透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進而達到自己嘗試讀出韻律感、節奏感,讀出自己從詩、畫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音樂中陶冶詩情,讓學生不僅喜歡讀詩,還願意寫好詩中的字。
【抓關鍵點的方法】
本詩的教學我主要以讀為主要教學活動,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目標引領下讓“讀”貫穿學習始終。老師在其中少範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藉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瀆、自賞、自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
【板書及習題設計】
板書:
畫
遠山有色
近水無聲
去花還在
來鳥不驚
習題設計: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這個設計從課本出發,激發學生創作詩句的興趣並且滲透反義詞的用法。
小學《畫》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透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說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母語教育起步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她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因此我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透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力爭讓課堂充滿情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發展的主人。
三、說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誌。語文中的閱讀教學要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鑽研文字,誦讀文字,觸控語言,達到“言皆若出於吾之口,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在讀中體悟語言之精妙,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境中,“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從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並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抓住父親的話聯絡實際進行的重點品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薰陶,感悟人生。
四、說學法
“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授人以漁。我著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精讀領悟,討論理解及運用,讀、思、議、說、悟的方法學習。這樣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五、說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我認為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讓學生先認字,然後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學會寫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引導學生熟讀古詩,理解古詩詩意,認識11個生字,而將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教學時,我採取以下步驟:
首先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再借助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然後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範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在學習生字這一環節中,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分組讀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膠片給學生學習和記憶生字的方法。第三個環節是誦讀古詩,理解詩意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重在引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六、說教後反思
認真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由於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於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松後緊,使得後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後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並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鬆、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並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後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並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8.業餘時間多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專著,用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總之,自己教齡短,缺乏經驗,還請各位老師在評課時,給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我今後努力改進,更好、更快地成長。
小學《畫》說課稿3
《畫》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第一課的內容,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課文裡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一、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讀: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認:透過本堂課的學習,認識11個生字。
理解:理解: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2、過程與方法:
⑴ 透過學生反覆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透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⑵ 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透過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等方法鞏固生字。
⑶ 透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再記住它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反覆朗讀,瞭解古詩內容,懂得這首古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感悟”、“體驗”,都是以讀為本,讀是語文教學重要手段。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然就見其義。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接觸的字詞量極少,這首古詩的意思非常淺顯,只要他們反覆地讀,都能夠理解其義。
二、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讀準、讀好、讀懂、讀背。
1、讀準:
初讀古詩,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這一點非常重要,假如學生連字音也讀不準,哪來讀的感悟。這裡我安排了各種讀法,由於學生已經學了所有的漢語拼音,能夠獨立地拼讀音節,所以我先讓學生自己拼讀,再同桌互讀,接著指名讀(2~3名),然後分小組讀,最後齊讀。透過各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讀好,有些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指導。雖然這首古詩只有20個字,但是裡面的字比較難讀準,平翹舌音,前後鼻音難區分,比如說“色”讀成“shè”,“近”讀成“jìng”,還有“聽”、“聲”、“春”、“驚”。“近聽水無聲。”這一句特別難讀,學生容易把 “近聽”這兩個字都讀成後鼻音。我把這些字著重讓學生練讀,分開讀,連起來讀,放在詩句裡讀,直到學生讀好為止。在這一教學環節,一定要沉著,不能浮躁。
2、讀好:
怎樣讀好,讀出古詩的`韻味?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設計了兩個環節:① 讓學生聽讀,我範讀,學生聽;② 標上停頓記號“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劃兩條的地方聲音延得長一點,劃一條的地方聲音延得稍微短一些。然後反覆練讀,採用自由讀,個別讀,男女讀,小組讀,配樂讀多種形式,最後熟讀成誦。
3、讀懂:
我這裡所說的“懂”,並不是說要說出每個字詞的意思。根據一年級的特點,我只要求學生初步知道這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水無聲”、“花還在”描寫的就是這幅畫。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再反覆讀。讀好後,我例舉詩中的一組反義詞“遠——近”,透過採用各種形式反覆地讀,讓學生們理解什麼是反義詞,然後到書中找出其他兩組反義詞。
4、讀背:
學生透過不同方式不斷的練讀,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能背出了,還不會背的學生,讓他們課後再讀,要求人人會背。
透過讀準、讀好、讀懂、讀背這四部曲的層層深入,完成了讀的教學目標。
三、本課的字詞我是這樣處理的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透過前面學生反覆地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所有的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裡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透過反覆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
然後我把要求掌握的生字拿出來,反覆練讀,採用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讀的時候及時正音。然後把拼音擦了,再練讀。接著我安排了一個送信的遊戲,“丁零零,丁零零,郵遞員阿姨來送信……”拿到信的小朋友大聲朗讀,讀對了,大家一起跟讀,讀錯了,讓其他人送信。學生們在學中玩,個個興趣盎然。這些都是鞏固識字效果的方法,讓生字不斷再現,不斷重複,反覆強化。在教學中創造各種再現重認的機會,尤其是透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把已經學過的生字進行溫習鞏固。
本節課要學生會寫兩個生字“人”、“火”。寫字時,首先還是要規範寫字姿勢,這是他們入學時就反覆強調的。寫字姿勢不正確,事雖小,但危害不小。我在寫字前要求學生背“寫字姿勢很重要,身體做正書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學好知識身體健。”這樣耳提面命,時間久了,印象也就自然深刻了。其次要著重強調寫字的筆順,要求學生一定要嚴格按照筆順來寫。最後要求寫好每一筆,擺好每個字的結構。每課書後面都有“描一描,寫一寫。”我在教學這兩個生字時,自己先在黑板上示範,然後讓學生書空,書筆畫,再描一描,最後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寫一寫,讓學生在課內完成。
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恆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我這樣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
小學《畫》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畫》是人教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我從知識與技能、教學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是:
1、認識文中“遠、色、近、聽”等11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這首謎語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謎底是畫)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是認字,練習朗讀。
2、難點是瞭解詩句和畫的關係,揭開謎底。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透過反覆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生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裡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透過反覆閱讀,不知不覺中就把生字記住了。然後,我把要認識的生字做成卡片,讓學生抽讀卡片,同桌互讀等。再用“找朋友”的遊戲來鞏固已認識的生字,這樣,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我透過觀察圖畫,用課件演示等幫助學生理解,再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等,(例如,把耳朵貼在畫上聽水流的聲音和小鳥打招呼等。)透過多種方法理解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
五、說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
我由已學過的兒歌謎語《猜一猜》引出課題《畫》。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放映出山水畫,或直接觀察課文中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內容,由遠到近,說說圖畫上有什麼。(圖畫上有山、水、花、鳥)
2、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古詩,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圈出生字,透過同桌互讀,抽讀卡片等學習生字,教師指導、正音,然後再透過玩“找朋友”的遊戲來鞏固生字。
三、再讀古詩,引導質疑,揭開謎底。
1、逐句講解詩句與畫面的關係。(課件)
(1)、出示“遠看山有色”。老師描繪:遠遠看去,一座座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那麼山是什麼顏色呢?(青色)
(2)、出示“近聽水無聲”。同學們把耳朵貼在書本上聽聽,能聽到水流的聲音嗎?為什麼?(不能,因為是畫中的水,不是生活中流著的水。)
(3)、出示“春去花還在”。春天過去了,可花怎麼還在開放呢?(因為是畫上的花)
(4)、出示“人來鳥不驚”。請小朋友們和小鳥打招呼吧,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哇!”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因為是畫上的鳥,不是真的小鳥。)
2、請小朋友們想一想,這首詩講的是什麼呢?(畫—一幅山水畫)
3、指導朗讀及背誦。
出示課件:“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六、說板書設計。
畫 有色 無聲 開放 不動
小學《畫》說課稿5
說教材:
《畫》是人教版第一冊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有一幅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全詩共四行,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照樣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這些都表現出一幅畫的特點。
說教學目標: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直觀形象,認識事物比較表面)和他們的實際(對這首詩,他們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都會背了。)依據年段訓練的重點,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漢字,認識2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和 2個偏旁,會寫4個漢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本課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2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和 2個偏旁。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說教學方法:
一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因而古詩的教學,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情境,“詩情畫意”地教古詩,“詩情畫意”地學古詩。課文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薰陶。我打算引導學生透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新課
1、老師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1 畫)
(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最大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來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
2、(出示課件)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麼?(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說話)(隨機板書:山 水 花 鳥)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一)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景色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二)識字
1、 你們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不認識的藉助拼音來練習讀。說說你是在哪裡認識這些字的。
(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激發他們更積極地去認識更多的漢字。)
3、(課件) 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同桌合作認讀生字。
4、 交流識字方法。(認識2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 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麼?小老師領讀(注意區分平翹舌、前後鼻音:“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聲”是後鼻音,“春”是前鼻音。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6、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隨機認識2個偏旁。(齊讀,開火車讀)
7、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請你透過這一關!
(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應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三、讀詩想象,體會感情
(一)朗讀
1、 生字寶寶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你們順利過關了,可他們又調皮地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二)感悟
1、 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簡單地說出詩意,發現問題並質疑。)
2、 結合圖,說說你是怎樣猜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的。
(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哪一句。)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行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明白詩的謎底是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畫,學生邊看圖邊吟誦。
4、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師範讀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律)
(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拇指教育的“讀者”,透過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教師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三)背誦
給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背誦。
(四)表演
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根據個人的感悟設計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表演。
如:遠遠地看畫中的山,念第一句;貼近畫側耳聽,念第二句;想象春天過去了,夏天也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但這畫中的花兒還是開著的,念第三句;到畫前驅趕鳥兒,念第四句。
先練習,再指名錶演,最後大家一齊表演。
(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四、鞏固字詞,課外延伸 (課件)
1、找朋友遊戲: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遊戲,找到了朋友就用卡片上的詞說一兩句話。(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裡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裡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
2、讀句子,找生字。
3、猜謎語。(月亮、熊貓)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大家一起認識了11個生字和2個偏旁,朗讀並背誦了課文,有些小朋友還進行了表演,還有些小朋友沒有展示自己讀書呢,回家讀給爸爸媽媽聽。
六、作業
(1)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
(2)請教家長,或者看書、上網等方法查詢謎語,開展猜謎語競賽活動。
說板書設計:
畫
山 有色
水 無聲
花 還在
鳥 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