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小烏龜上幼兒園》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小烏龜上幼兒園》這個故事選自於小班上學期望整合(一),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為角色。講述了一隻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心情及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小烏龜能快樂地和同伴玩,融入到了集體當中的.故事。現獨生子女較多,其有較多的幼兒都是爺爺、奶奶帶,因此,都比較嬌氣;並且接觸外面的生活較少加上年齡較小,未離開過家長。因此,剛踏入陌生的環境中,難免會哭鬧得厲害。為了能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來安撫幼兒情緒,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大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提出:“發展幼兒語言最主要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在加上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太願意去傾聽。因此,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
1、認知上: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為什麼要上幼兒園,並加深對小烏龜的認識。
2、能力上: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願意傾聽故事,體會和新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目標中提到:願意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為重點。對於剛入園的幼兒來說情緒還未穩定,會有膽怯的心理。本次活動中的難點是: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活動準備: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頭飾。
五、教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傳統模式、角色扮演遊戲及提問法。
1、傳統模式:主要使幼兒能認真傾聽故事內容。
2、提問法:幼兒認真傾聽過後,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把故事內容說出來。
3、角色扮演:充分讓他們表現自己、大膽說話積極融入到集體當中。六、說學法: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因此,我想透過角色扮演遊戲,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其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儘快適應新環境,從而喜歡上幼兒園,並且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活動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