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範文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這些知識是學生以後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也為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知識自主探索筆算時試商的一般方法,並會正確書寫商的位置。

  2、使學生會用估算的方法計算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除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四、說教法學法

  我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課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和發現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感知比較理解發現這一認知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課題。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是本節課試商的基礎,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本節課豎式計算的基礎。透過複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而遷移到新的學習中來。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新課程倡導的課程理念。在本課中,我創設了讀書日分書這樣的一個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景,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問題的全過程。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探究發現,操作感悟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實踐是《數學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探討筆算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空間,為學生贏得不段體驗成功的機會。

  (四)鞏固練習,應用提高

  計算教學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絡,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從而感受數學的價值。為了讓學生鞏固本節課的知識,我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練習內容,按不同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學生進行適量的練習。第一層次,是每道例題後面的做一做,使學生把握本節課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第二層次,安排變式練習,使學生在改錯的練習中,透過說出錯誤的理由,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豎式計算。第三層次,完成練習十四的第3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第四層次是提高練習,透過密切聯絡實際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五)比較遷移,歸納小結。

  透過學習,根據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法則,總結出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2

  一、設計理念

  一位教育學家說得好:“你怎樣去教,也許比你教什麼更為重要。”新課標要求:“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我認為:教師應該儘量避免單一地傳遞知識,而較多地去激勵思考,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教學方案應該建立在學生基礎之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因材施教,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設計思路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81——83頁的內容,屬於數與代數的領域。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今後繼續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基礎,對於學生掌握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節課的關鍵是掌握試商的方法,明確商的書寫位置。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試商方法,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三)教法與學法指導

  《課標》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在這一教育理論的支撐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引導探究和遷移類推,比較的教學方法,展現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

  《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生活經驗理性化、數學化,採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分析、操作、比較,逐步抽象出算理,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四)教學程式設計

  (1)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出示圖片:我們知道安陽殷墟博物館,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我們安陽人的驕傲!現在安陽殷墟博物館對外開放啦,四年級同學也要乘車參觀博物館。提出問題:四年級有92人報名參觀,每輛車限乘30人,需要幾輛車?

  【這樣設計,以參觀博物館為背景,課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們喜歡的問題情境中,並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融合在一起,使學生感受數學有用、數學有趣,從而激發學生愛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去。】

  (2)自主探究,掌握演算法

  本環節是教學的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又分為3個層次。

  1、兩位數除以整十數

  在分析題意後教師板書算式,同時透過交流使學生明白要求幾輛車,也就是求92裡面有幾個30、接著要求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想一想,或者是藉助小棒擺一擺,看看結果是多少?先獨立思考,然後再把方法給同桌說一說。

  全班展示交流時,鼓勵學生彙報展示不同的演算法,可能有三種方法:擺小棒的方法,估算的方法,列豎式的方法。對於擺小棒的方法著重是學生理解92根小棒,每30根一份,應該分成3份,還剩兩根;從而理解算理。而估算為解決商的書寫位置提供了依據。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也體現演算法多樣的差異性】

  對於豎式計算,要求全體學生先獨立試做,考慮到課堂的生成性,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的豎式:

  投影儀展示:

  重點研討:

  上面兩個豎式,兩個橫式那個正確?思考:商寫在個位上還是十位上,為什麼?商和餘數的.單位各是什麼?此時抓住機會讓學生說清楚商是幾,寫在什麼位置,為什麼的問題,小組合作交流,透過全班質疑問難進一步理解92裡面有3個30,所以3要寫在個位上,再比橫式,得出右邊算式正確的結論。

  當學生初步理解後,採用直觀教學法,,邊板書講解:92裡面有3個30,所以商3,寫在個位上,30×3=90,92—90=2。然後結合板書讓學生再說一說商為什麼寫在個位商。同時為了讓學生對計算過程更清晰明確,再讓同位互相說一說計算過程,進一步加深認識。xb1、c

  【設計意圖:這樣把重點放在試商和書寫位置上,即突出重點,有幫助學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演算法。】

  最後學生獨立完成81頁的做一做,共同訂正,重點檢查商的書寫位置。

  2、三位數除以整十數

  出示資訊和問題後,分析題意板書算式。先讓學生估算,得出估算結果是4,再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展示兩種豎式:

  學生判斷對錯,並說明理由。接著透過全班交流,結合直觀圖,使學生明確試商方法:30×4=120<140,30×5=150>140,也就是30×()最接近140並且小於140;理解商寫在個位上的理由:14個十除以30不夠商一個十,要用140個一除以30,,所以商要寫在個位上,然後板書豎式及正確答案。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請學生思考實際要用幾輛車、小組討論基礎上,使學生明白;餘下20人,要在乘1輛車,實際上要乘5輛車。

  最後選出82頁的第二題1—————2題,共同訂正時具體說一說試商的過程和商為什麼寫在個位上。

  3、觀察比較,總結規律

  先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兩個豎式,比較它們的被除數和商相同點和不同點。接著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應該怎樣做?在學生彙報後,教師板書課題並總結計算方法: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應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餘數要比除數小。

  【設計意圖:在新知建構的過程中,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滿足了學生的探究慾望。

  (五)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在練習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

  1、變式練習——83頁第2題。先引導學生用手勢判斷,再說一說錯的原因,如何訂正,怎樣避免?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解決問題——83頁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共同訂正,學生可以用口算也可以列豎式計算。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3、拓展提高——83頁第5題。本題的關鍵是使學生理解:剩下的20噸也需要裝一節車廂,因此需要9節車廂。透過解決密切聯絡實際的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六)回顧總結,暢談收穫。

  在本環節中,引導學生從知識、技能、情感三方面暢談本節課的收穫,樹立信心,明確方向。

  五、板書設計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練習

  定商(前兩位,不夠看前三位)

  餘數除數

  檢查:乘加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設想,還有待於在實踐中去完善,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材81—8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透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列豎式計算:96÷8 145÷6

  說出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2、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老師想考考大家。

  教師出示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題卡,讓學生邊讀題,邊說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學們對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學們今天上午交上來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一:學校買來92根跳繩,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第一個問題告訴我們什麼資訊?你能列式解決嗎?(92÷30)

  為什麼用除法?(這道題是讓我們求92裡面有幾個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計可以分給幾個班?(92÷30≈3(個))

  92÷30,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師板書課題:筆算除法)你會算嗎?

  出示學習指導:

  1、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寫下來;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確,為什麼這樣算?

  2、讓學生上臺板演豎式,並說出筆算的方法。

  學生在說完筆算方法後,追問3為什麼寫在個位上。

  3、出示問題二:學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牽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讓學生獨立解決,獨立筆算後彙報。

  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麼辦?(要看前三位)

  並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商“6”,“6”應寫在哪一位上面。

  三、鞏固內化

  1、 用豎式計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錯題(看書上的83頁)

  3、問題三:一個足球20元,用75元錢可以買幾個足球,還剩多少錢?

  4、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獲得了哪些筆算經驗?說一說筆算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餘數都必須比除數(小)。

  5、問題四:學校組織學生秋遊,共有師生280人,如果每輛車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輛車?

  四、全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