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酸的和甜的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酸的和甜的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上冊酸的和甜的說課稿1
《酸的和甜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是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一主題展開。本課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它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要不是小猴子敢於親自嘗一嘗,它們都將錯過這頓美餐。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要敢於親自去嘗試。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迫不及待”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並把這個小故事表演出來。
3、透過朗讀,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直接匯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17課《酸的和甜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1、我們已讀過了這個童話故事,故事有哪幾個小動物?
(狐狸、猴子、松鼠、白兔)
2、這些小動物圍繞“酸的和甜的”發生了一個什麼樣的小故事呢?
(讓學生簡單複述課文,達到整體 感知課文的目的)
3、課後老師又讓你們再讀了課文,你們讀了嗎?說說你是怎麼讀的?
(讓學生交流讀書的方法)
學生可能說出:劃出生字,劃出好詞,劃出好句。
肯定學生的讀書方法:小朋友們真會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劃出好的詞語、句子,注意積累,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設疑激趣
談話: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的?
學生可能提出:
1、狐狸為什麼說葡萄是酸的呢?
2、小猴子聽了小松鼠、小白兔的話,為什麼還大口大口吃葡萄呢?
3、“迫不及待”什麼意思?
提出問題後,讓其餘學生先嚐試回答,老師不肯定答案。旨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激勵學生:小朋友那麼愛學習、愛動腦,老師相信這節課你們再認真讀讀課文,肯定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
四、細讀感悟
〈一〉 重點引導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課文,其餘學生體會一下狐狸的心情。
2、老師範讀,學生戴頭飾表演。
談話:小狐狸,你們轉來轉去的在幹什麼?(摘葡萄)可當你想盡辦法也摘不到葡萄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著急、唉聲嘆氣、難過、失望等)
3、體會了狐狸的心情,相信你會讀得更好,誰再來讀一讀?(多找幾個學生讀)
4、齊讀
5、解決問題:狐狸為什麼說葡萄是酸的呢?
引導:先讓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如能答上來就表揚他既能提出問題,又會自我解決問題。如答不上來,再讓其餘學生幫助他解決。
可能會說:
1、狐狸很自私,他不想讓別人吃到葡萄。
2狐狸摘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來安慰自己。
〈二〉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讀
1、重點引導第四段
(1)、找學生試讀,其餘學生評價。
(2)、課件展示“一串葡萄”和“一串串葡萄”,讓學生明確“一串串”是形容有許許多多的葡萄。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課件展示)看看你還可以說什麼?
(3)、你能聯絡實際生活再舉些例子嗎?
(這一環節讓學生透過直觀感受,不僅學習了“一串串”的用法,還豐富了學生的詞語積累)
(4)、小朋友們,想象一下。葡萄架上掛滿了一串串葡萄,密密麻麻,那葡萄粒紫中帶紅,好象水都要流出來了。看到這一切,你會怎麼做?(學生自由回答)看出來,你們都很著急,所以小猴子就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課件展示)你明白“迫不及待”什麼意思了嗎?(找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
重點句: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誰來讀讀這句話,把小猴子著急的神情讀出來。(多讀幾遍)
齊讀,看哪隻猴子最著急。
2、談話:小猴子爬上葡萄架,他吃到葡萄了嗎?(吃到了)從哪讀出來的?
課件展示:小猴子聽了,什麼也沒說,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解決問題:小猴子聽了小松鼠,小兔子的話,為什麼還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呢?
談話;大口大口吃說明他吃得怎麼樣?(投入、津津有味、開心、香等)
有感情朗讀這一句話。
“讓我們也伸手摘下一顆嘗一嘗,味道怎麼樣?”用課文裡的話。(啊,真甜)
“發自內心的還不夠,再來一遍。”
齊讀最後一段。
3、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讀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本環節的設計,我摒棄了面面俱到的分析,抓住了重點詞句,讓學生入情入境,自讀自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
五、表演遷移,創新學習
熟讀課文後,採用課本劇表演的形式,把自己領悟到的課文內容、情感,透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小組合作表演出來。表演過程中,學生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把小動物們的神態、動作、表情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語言上也有所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也體現了閱讀教學“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
六、口語互動,明確故事的教育意義
談話:看了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你們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或者有什麼建議提出來。
如:“小狐狸,你太狡猾了,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小狐狸說:“我以後再也不狡猾了。”真正做到口語互動。
學生還可能會說:
1、小猴子,你敢於親自嘗試,我真佩服你。
2、小松鼠、小兔子,你們再不要隨意輕信別人的話,遇到事情要親自嘗試等等。
“你有沒有話要對同學們說?”(如×××,希望你今後不要一遇到難題,就問老師,問同學,要敢於親自嘗試。)
(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能聯絡生活實際,明確文章的教育意義。同時也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
二年級語文上冊酸的和甜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這一課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17課。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這是狐狸鬧的笑話。狐狸用“精神勝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嘗試,他們都將錯過一頓美餐。課文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課文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教學時,可以藉助連續的插圖閱讀課文,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猜他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並藉助圖畫分角色朗讀表演,在情境和活動中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2.認識“酸”、“葡”等生字,會寫“串、兔”等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重點、難點
1.藉助課文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透過學習,懂得“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的道理。
二、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和本課的具體要求,將“看、說、讀、演”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並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平臺和創作表演的機會,充分讓學生體驗做學習主人的樂趣。
三、說學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始終以一個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為教學創設情境, 放手讓學生去讀讀、看看、說說、演演,透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使人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葡萄”圖,學習“葡萄”兩個生字,學生說說如何記住這兩個生字)在葡萄架下,有一隻狐狸,(出示“狐狸”圖,學習“狐狸”二字)他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
於是,他指著架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到底這葡萄是酸的還是甜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酸的和甜的》(學習“酸”字)。
在匯入部分,透過課件的演示,隨機學習五個生字。教師的提問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情境,都想快點知道故事的真相。
(二)學習課文
1.初讀感知
(1)聽老師範讀課文或播放動畫朗讀。
(2)同學們,剛才聽了課文朗讀,誰能說說文章講了哪幾個小動物?(板書)你想不想和他們交朋友呢?(激趣,使學生產生一種想快速閱讀文章的期待心理。)
(3)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劃出段落序號,並把與自已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的段落多讀幾遍。
(4)多媒體出示生字(9個),由於在匯入部分已隨機學習了5個生字,這裡可以把重點放在學習“串、迫、待、硬”這4個生字上,可採用象形識字法認識“串”、換偏旁識字法認識“待”、奇特聯想識字法認識“硬”。
(5)請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然後談談自己讀的感受。這樣,教師不必多講,學生們自然而然在讀中整體感知,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
2.再讀感悟
這是一篇配有八幅精美插圖的課文,配插圖的主要目的:一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二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圖片,為以後的看圖寫話打基礎。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把握好這兩點。當然,八幅插圖沒有必要每一幅圖都詳講,可以將八幅圖分成四個部分來講:
(1)出示第一幅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出示觀察提示:圖上畫了什麼?他在幹什麼?看看他的神情(想吃、吃不到、流口水),想想他說的話以及說話時的表情。觀察提示給學生的觀察指明瞭一條路,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觀察,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學生只有學會了這一幅圖的觀察,才能為後面七幅圖的觀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這一幅的觀察引導是一個重點。
(2)出示第二、三幅插圖,先以學習第一幅圖相同的方法讓學生來觀察,說說圖的意思,並加上自己的想象,猜猜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心思。在理解了圖意的情況下,再讓學生讀讀第二、三段,這樣學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去感悟、去想象。這一部分的教學可不做為重點。
(3)在同一張燈片上同時出示第四、五、六、七幅圖,因為這四幅圖的聯絡比較強,整個內容主要是小猴子、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對話,非常連貫。如果一張一張地看,不利於學生進行對比,發現小動物們的神情、動作的變化。教師在指導觀察時要注意引導每一幅圖的觀察順序。如觀察第四幅圖時,讓學生先看猴子,猴子在哪裡?他想要幹什麼?然後看小兔子的表情,他張開口,皺著眉頭,猜猜他會說什麼呢?再反過來看小猴子的表情,一臉疑惑,猜猜小猴子心裡又會想什麼呢?觀察完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自由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第四、五、六、七段,體會情感。這一部分應作為重點來講。
(4)出示最後一幅圖,小松鼠和小兔子頭上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同學們自由討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注意不要拘泥於一、兩種答案,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透過七嘴八舌的討論,學生們自然能夠明白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三)小結
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隨機進行思想教育: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只聽別人一說就相信了,而要親自去嘗試、去證實才對。
以上是我對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設計,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學作用,引領學生進入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真正做課堂的小主人。
在這一課的第二課時,我還將設計“表演童話劇、賞析句子、拓展訓練、教寫生字”等環節,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年級語文上冊酸的和甜的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酸的和甜的》。
說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四組(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單元)裡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課文講了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吃不著葡萄硬說葡萄酸”,這當然是狐狸鬧的笑話。狐狸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得到了心理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兔子勇於嘗試,他們將錯過一頓美餐。是啊,沒有嘗過,怎麼能斷定葡萄是酸的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體驗,勇於嘗試,不要光聽別人說。
說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初步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慾望,愛讀、愛說、愛模仿、愛表演、喜歡想象、無所顧及他們的特徵,像這種以動物為主人公的課文,尤其喜歡學習。
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讓每個孩子喜歡閱讀,主動閱讀,快樂閱讀,這是我實施教學的主要目標。
為此,我努力營造一種“我努力,我成功!我成功,我快樂!”的氛圍,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有所“思”,有所“悟”,感受語言的魅力,明白樸實的道理,享受語文,快樂語文。
說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做事情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不能光聽別人說 。
我著重思考的是怎樣讓孩子們在興趣盎然中,透過一定的過程和方法,掌握知識和技能,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基於上述思考,我這樣設計本課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一、以趣促智,調動情感
1、謎語激趣,匯入課文
孩子們喜歡聽謎語嗎?透過四個謎語猜出課文中的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小孩子最喜歡聽故事了,老師用一句:“秋天到了,葡萄成熟了,發出一陣陣香味,這一群小動物在森林的葡萄架下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酸的和甜的》”板書課題。再以“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欣賞動畫“從而順勢匯入課文。
2、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老師播放動畫片,將孩子們帶入故事情境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欣賞中整體感知課文,繼續探究的慾望。
3、適當設問,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看完故事片後,我以“誰最先來到葡萄架下”,讓孩子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體驗。
二、層層遞進,精讀感悟
1、感悟狐狸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看完故事片後,我以“誰最先來到葡萄架下”,引出狐狸,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畫,透過狐狸嘴角的口水得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再利用CAI 課件孩子們生動感知狐狸想吃葡萄的動作。
透過學生找出“一會兒﹍一會兒﹍“將這兩個動作連成的一句話,讓學生練習讀,讀中感知狐狸摘葡萄的著急與忙碌。當狐狸一顆葡萄也沒摘到中孩子們自然而然體驗出不同情感,為品讀”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進行不同情感的閱讀體驗埋下伏筆。以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鬧出的笑話迷惑小松鼠,小兔子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2、感悟小松鼠,小兔子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孩子更不能做過多的講解。這一環節我設計師生合作讀,在讀中感悟小松鼠,小兔子輕信別人,沒嘗就斷定葡萄是酸的,同時讓學生回憶課文內容,森林中別的動物也想他倆容易相信別人嗎?學生自然回答,小猴子不會,從而過渡到第三個環節。
3、感悟小猴子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有意創設語言情境,讓孩子們反覆朗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才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特別注意抓住兩次對話引導悟讀,把小松鼠、小兔子老實、輕信的語氣讀出來。
小兔子搖搖頭說:“我沒吃過,可是小松鼠說葡萄很酸。”
小松鼠也搖搖頭說:“我沒敢嘗,狐狸說這葡萄酸得很呢!”
就這樣,老師不必多教,讓孩子們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4、交流分享,深層體悟
(1)、理解詞語,培養語感
怎樣幫助孩子理解詞語呢?我採用了英國閱讀教學中常用的“閱讀預報法”:
讀讀比比:(每組的第二句話比第一句生動、形象。)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部分。抓住關鍵詞“迫不及待”“大口大口”,讓孩子們聯絡生活實際,具體、真切地感悟詞義,再運用詞語進行擴詞、說話等練習,以加強對詞語的理解和記憶,促進語言的積累,使語言文字的知識性學習更為到位。
(2)、分角色朗讀,培養語感
前後四人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再一次給孩子們提供讀的機會、讀的空間,體驗讀的快樂、讀的成功。讓規範的書面語言反覆進入孩子的口語,會自然地同化並改造孩子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孩子重構語言模式。
酸的和甜的》是一篇以事喻理的課文,孩子們最困難的是難以明白故事的寓意。我的做法是,思考小松鼠和小兔子提出的問題:“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讓學生自由暢談體會,點明現在人們就用“吃不到葡萄葡萄酸“這句話形容像狐狸那樣心態的人,並出自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你想對這些可愛的動物說點什麼?
可以激發孩子說話的興趣,樂於參與活動;將優美詞語運用到自己的話語中,語言自然會越來越豐富多彩。
2、在生活中,假如遇到小松鼠,小兔子那樣不瞭解的事,該怎麼辦?
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如果說讓孩子們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是領悟語言文字的過程;如果說讓孩子們辯論,是孩子與文字產生共鳴的過程;那麼分角色表演就是孩子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當語文學習變成了一次次有趣的活動,在愉悅的活動中,文字內容便悄無聲息地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四、板書設計,破解難點
最後,我採用“圖文式”板書,直觀的圖畫吸引孩子的注意,精練的語言破解難點,揭示課文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