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精選14篇)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精選1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啟發人們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第七單元是第七冊教材的最後一個單元,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除了要從讀到學寫,訓練圍繞一個意思寫片斷之外,還要複習鞏固本學期學到的讀和寫的基本功,使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擔負著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的任務,因此在本組教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方向。

  ①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②學習作者細緻觀察的方法,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③朗讀課文。

  (2)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熱愛生活,做個有心人。

  3.教學重難點

  (1)透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二、說教法

  這篇課文內容具體,條理清楚,文字淺顯,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困難不大,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與具體的。教學時,注意圍繞“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事物的特點寫”這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集中研究、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和抓特點寫的,從中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地方,從中學習怎樣寫好片斷,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本教材採用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組合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多思考、多討論,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1)填空練習用的小黑板。

  (2)教學掛圖、幻燈片、爬山虎的實物。

  三、說學法

  1.引導學生預習好課文,理清課文的層次,初步瞭解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2.讓學生觀察掛圖中爬山虎腳的形狀,為理解爬山虎是怎樣憑藉腳向上爬的打下基礎。培養觀察能力。

  3.教學中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主導學生的“聽、說、讀、寫”活動,讓學生透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再透過老師提問檢查做出總結,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閱讀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師談話匯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第一、二部分,現在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齊讀第一、二段,提問:

  (1)作者看到的學校和家裡的爬山虎長得怎樣?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

  爬山虎滿是一大片

  (2)課文第二段是從幾個方面來介紹爬山虎的葉子的?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回答,師相機板書:

  3.匯入新課,課文第二段圍繞葉子的特點寫得非常具體化,無論是葉子的顏色,還是靜態、動態都給以美的享受,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三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把它寫具體的。

  意圖:透過複習鞏固上節課的教學成果,同時也為理解後面的內容“怎樣寫爬山虎的腳“打下良好基礎。這樣的引入新課自然,同時也為學生指明瞭閱讀方向。

  (二)講讀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1)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樣子的?顏色怎樣?分別用“▲”、“______”“……”畫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引導學生觀察掛圖,觀察實物,回答問題,師相機板書:

  (2)從哪裡看出作者觀察很仔細,寫得很具體?

  意圖:透過這一段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和動手、動腦、動口的實踐能力,透過實物的觀察,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課文內容,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好了這一段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爬山虎是怎樣用腳爬的。

  2.女生朗讀第4自然段,用“△”標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動作的詞,並讓學生說說這些詞能隨意變動嗎?為什麼?學生討論後,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

  教師出示實物,在黑板上演示爬山虎的腳是怎麼爬的,進一步講清“彎、拉、緊”的因果關係。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生了拉力;由於產生了拉力,使它緊貼在牆上,這和上文的“鋪”相照應。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地向上爬的。

  意圖:透過實物的演示,直觀感受對重點詞的理解,瞭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向上爬的,知道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3.師讀第5自然段,學生思考:爬山虎的腳會有什麼變化呢?觸著牆的怎樣?沒觸著牆的怎樣?這說明爬山虎的生長與牆有什麼關係?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爬山虎的腳有什麼不同?學生回答後師相機板書:

  意圖:透過聽讀思考,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思考的習慣,透過對實物的觀察,弄清腳的細微變化。

  4.質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我們一起共同解決。

  意圖:透過質疑,檢查教學效果。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小黑板,按課文內容填空

  爬山虎的腳長_____的地方,反面伸出______。每根細絲象_______。細絲的顏色是_____。觸著牆的時候,細絲頭上就變成______,顏色也逐漸變成______。它的腳_______在牆上相當牢固。作者是從_______和_______兩個方面來介紹爬山虎的腳的。

  2.講評、讀一讀。

  意圖:透過練習,鞏固本課教學成果,加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

  (四)歸納總結。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學生回答後板書:

  整體→部分

  2.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做了十分具體詳細的介紹的,為什麼要寫它生長的地方和葉子的特點呢?

  3.學了這課你們從中受到什麼啟發?結合平日實際談談體會。

  意圖:透過總結、談體會、感知全文、瞭解作者的觀察順序,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後指定的段落。

  2.小練筆: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注意觀察植物的葉、莖、花、果等。

  意圖:鞏固課文重點內容,培養學生默記課文的能力,讀寫結合,把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於實際。

  五、板書展示

  爬山虎的腳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紀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一篇觀察筆記。他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向我們真實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讚揚了蟋蟀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作者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豐富,語言十分風趣,使學生產生極大的閱讀興趣。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透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這一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把握事物特徵、瞭解事物與事物之間聯絡的主要手段。從小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將使他們終生受益。第二單元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選編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為了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本篇課文也不例外。同時,它也為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方面埋下伏筆。

  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本節課應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隨遇而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作者擬人的習作方法。

  3、學習蟋蟀那種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瞭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透過重點句段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難點: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我採取先扶再放手的教學方法,教師先指導學生以抓住文中重點詞句的方法讀懂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來弄懂課文的後兩部分。在學習了蟋蟀的住宅特點之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同時讓學生介紹住宅的特點,進一步理解了課文,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後,以題目——蟋蟀的住宅,激發學生體驗到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擬人的寫作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題,設疑鋪展

  我先說:“同學你們知道嗎?有個小傢伙,小名蛐蛐,大名蟋蟀,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居然有個稱它是昆蟲王國的建築工程師。信嗎?今天呀我們就一起到蟋蟀的住宅裡親自走一趟,轉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麼樣的,好嗎?”適時匯入課文,以此激發學生深入瞭解蟋蟀的住宅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讓學生透過邊讀邊思考問題的方式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蟋蟀住宅哪幾方面的內容,在教師的適當點拔下學生可回答出來:如何選址、住宅的特點和怎樣挖掘三部分內容,以此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品讀課文,體驗感情

  1、學習蟋蟀選址這部分內容

  我提問:蟋蟀是怎樣選擇住址的呢?讓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並圈畫出相關的語句。接著,我讓學生讀出畫的語句,學生回答後,我問學生,蟋蟀在選擇住址方面是否講究,怎樣知道的。學生回答後,我板書:慎重、不肯隨遇而安。然後我讓學生說說對“隨遇而安”的理解。教師小結,要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光靠字典裡註釋,還要聯絡課文中的具體語言環境去體會。“蟋蟀和他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讓學生談談讀了這句話想到的。教師適時小結,並點撥讓學生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採取個別讀、集體讀等多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學習剩下兩部分內容(住宅的特點和怎樣挖掘)

  我安排了這樣幾個環節:首先學生圍繞著“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它是怎樣挖掘的”這兩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他們喜歡的問題來研究,教師參與其中,然後集中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我板書(外部:朝陽 內部:光滑、簡樸、衛生)接著我讓學生找出蟋蟀挖掘住宅時,一些表示動作的詞語,學生彙報我板書(扒 搬 踏 推 鋪)從蟋蟀的這一系列活動,我們能體驗到蟋蟀的這座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板書:偉大的工程)接著讓學生談談工程的偉大之處,想對蟋蟀說的話以及從蟋蟀身上學到的東西,教師小結:蟋蟀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建築師。我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像蟋蟀這樣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課堂總結,學習寫法

  蟋蟀的住宅只不過就是一個小洞,而作者卻說他是一個住宅,作者把蟋蟀當成人來寫,從中表達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課文中有多處運用了這種寫法,出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讓學生找出類似的句子在全班交流。並讓學生認識到由於作者長時間的觀察才寫出這樣優美的文章。

  這一環節的設計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激發了學生要認真觀察的興趣。

  (五)、交流收穫

  最後,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又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做以總結:《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它讓我們體驗到了觀察的樂趣,同學們,為了能繼續擁有這份樂趣,讓我們也學學作者,細心觀察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教師號召學生觀察事物並把自己的收穫與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寫出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生動細膩的詞語、生動的比喻緊緊地抓住大潮的聲音、景象兩個方描寫,逼真的再現了大潮那雄奇壯闊、動人心魄的氣勢。

  2、說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是要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瞭解敘述的順序,抓住主要內容。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3、教學目標

  依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三點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透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4、說教具: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錄音機、投影片、錄影等教學教具,目的是充分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說教法

  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生,即引導學生在觀看錄影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並能做到聯絡上下文,讀後想前,邊讀邊想,學生採用聽、看、讀、思、品的方法學習。

  四、說學情

  我班學生雖沒去錢塘江,也沒觀賞到千軍萬馬奔騰的潮水,但他們思維活躍,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想像豐富,而且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採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

  (二)逐段分析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後,我緊接著提問: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

  “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麼?從哪裡知道?(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在學生經過合作交流,他們對“天下奇觀”的體會後,我隨後用充滿激情的語氣說道:“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的。遺憾的是老師沒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接下來我以快速的動作放好投影片,用語言渲染氣氛。)學生興趣勃勃地,迫不及待地觀看錄影。

  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裡是觀潮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潮來了沒有?我們看到了什麼?隨著錄影的播放,我用生動語言向學生介紹,並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提問:說說你知道了什麼?(依照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學們,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現在讓我們隨著錄象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麼?看完後小組討論。

  (2)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麼?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請用“”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依照檢查學習情況,相應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3)江潮由遠及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是怎樣描寫的?學生輕聲朗讀課文。並按要求用“____”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學生自由組合檢查,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並相應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4)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語氣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讀出潮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的聲勢來。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透過讀表達出來。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大潮奔騰而去,這時的江面又是什麼情景呢?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學生透過學習讀、劃、議,明白潮過之後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

  (板書:恢復平靜)

  5、總結全文

  剛才我們一起去觀看了錢塘江漲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

  6、佈置作業(略)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部過程。本篇板書我按照觀察的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設計的。

  附板書設計:

  觀潮

  天下奇觀

  潮來前: 江面很平靜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潮來時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潮來後: 恢復平靜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要下雨了》一課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二冊第六組中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它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下雨前種種自然現象,而且是一篇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思維的好課例。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閱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瞭解預示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語感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品德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現象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主動參與、主動獲取,由於本文淺顯、易懂、對話分明、結構大體一致,不需要教師做更多講解、分析。所以本節課我以一個教練的身份,適當引導學生學習。透過兒歌、圖片、朗讀、各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等,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語言,創造了一種形、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妙在導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引導學生運用聽、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領悟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讀、說、思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一上課,我採用讓學生自己教認字、組詞、說話這一環節不僅複習了舊知,而且培養了學生及時應用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

  (一)聯絡生活,激趣匯入。

  興趣是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新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我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導課,兒歌內容是兒童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於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識現象之間的聯絡,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初學課文,理清脈絡。

  這一教學環節,為了把握兒童的心理,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以情境激趣,為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礎。我首先說了這樣幾句話:同學們,你們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嗎?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都忙碌起來了,想知道它們幹什麼嗎?請同學們開啟課文,一邊聽錄音,一邊看課文。然後讓學生說出找著的動物,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簡筆畫畫出小動物,這樣從整體入手,既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條理。

  (三)學習課文,瞭解內容。

  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讀好課文。在教學中我以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要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讓他們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肯定了學生的進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又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裡面,讓學生在嘗試讀好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尤其是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有著各自不同的體驗,這正是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而且感情朗讀不僅是手段,它更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四)角色朗讀,深化體驗。

  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於分角色朗讀,老師可以為學生創造朗讀氛圍,讓不同角色相互配合,這樣既加深了對本課意境的體會,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五)鼓勵質疑,拓展思維。

  在本節課接近尾聲時,我不失時機地問學生:在這節課裡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動物的活動與天氣變化有關?這些提問既是對本節課的總結,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佈置作業。

  我設計的作業是回家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並且問問爸爸、媽媽看看下雨前還有哪些自然現象,將課堂教學延伸到家庭教育,不僅使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向家長做了反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不僅從書本上可以學習,從老師那兒可以學習,生活是更大的課堂。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產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說出來與同學們互相交流,做到注意聽別人講話,能較清楚地用普通話說話,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課前準備:

  1、課前由家長帶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關秋天的圖片、照片或採集的果實。

  2、老師課前準備許多有關秋天的詞語卡。

  3、一幅秋天的圖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聽歌曲《秋風起》。說說這首歌唱了些什麼。

  2、對!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多像一隻只美麗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訴我們秋天來了!

  二、創設情景,集體交流

  1、秋天到了,天那麼高,那麼藍,秋姑娘走過豐收的田野,走過瓜果飄香的果園,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秋色。請把你們照的相片和收集的圖片、秋天的果實拿出來,在學習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相機點撥指導)。

  2、每組推選一個代表上臺彙報。請小朋友們聽仔細,等會兒我們評一評誰說得。(引導全班同學用心傾聽,積極評價。)

  3、孩子們說得真好,老師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圖畫。請你認真地看一看,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4、師有意設問,多方進行交流。

  師:你從哪裡看到秋天來了?

  生:樹葉黃了,說明秋天來了。

  師:說得好!老師送你兩片寫有“樹葉”、“黃”的葉子詞語卡。

  用同樣的方法指導:“蘋果紅了”、“菊花開了”、“稻子熟了”、“楓葉紅了”、“燕子南飛”……

  師:孩子們,想一想,現在刮的風叫什麼風?生:秋風。

  師:現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師:孩子們真聰明!獎勵你們“秋風”、“秋雨”的詞語卡。

  師:人們常說“秋風秋雨漸漸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三、拓展交流

  1、孩子們,咱們到校園裡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訴同伴或老師。

  2、(回到教室)大家到校園裡找到了秋天,誰都覺得自己是秋天裡的一員啦,是嗎?在這裡,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幾個讚美秋天的詞語呢。看誰能猜一猜,拼一拼,認一認,誰先讀出,就把這張卡片送給他。(秋風送爽,落葉沙沙,春華秋實,秋風紅葉)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6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體會概括敘述的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內容:

  樂園

  教學重點:

  瞭解一詞多義,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說說每組加點詞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1、按組讀詞,讀熟練,將不懂的詞語畫下來,先和同桌討論。

  2、檢查朗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

  3、以“走”為例,引導學生了解詞語的本義和引早義。

  4、學生分組講座理解多義詞詞義的方法。 師小結: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不同,平時不斷積累多義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引申義是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義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詞義。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掌握聯絡語境中推斷具體含義的方法。

  二、讀一讀,想一想,體會加點詞語的作用。

  1、讀,

  2、分組討論:加點詞語的作用。

  3、介紹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

  4、小結:閱讀時抓住概括性的總起句和總結句,就能很快把握語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時使用概括具體式的表達手段,就能全面,具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正確流利地讀句子。

  2、討論句子的意思。

  四、讀一讀

  1、自主學習:要有自己的見解指的是什麼意思?短文是透過什麼例子具體說明的? 2、怎樣閱讀才有自己的見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獨到見解的是思維深刻的表現。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7

  教學思路

  《刻舟求劍》是寓言兩則的第一則,課文講的是有個人照船上刻的記號去尋找落入江中的寶劍,批評他不按照情況的變化去處理問題。內容上講比較簡單,本人想利用這節課繼續傳授學習方法之“提問閱讀法”,因此設計了這節課。提問閱讀法是本人第一次引入課堂,為了讓他們儘快地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因而所設計的問題偏簡單。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認真體會語言故事中含著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2、引導學生學習“提問閱讀法”這種新的學習方法,並學會運用。

  3、利用錄音磁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重難點

  1、透過理解詞句,懂得“刻舟求劍”的意思和含義。

  2、學會運用“提問閱讀法”。

  3、用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則寓言。

  教具

  PPT課件,錄音機,同步朗讀磁帶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熟讀課文,於本節課前已經掃清生字障礙。

  教師:

  ①製作PPT;

  ②準備錄音機以及同步磁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下上學期大家學習的寓言故事是什麼呢?(狐假虎威、鷸蚌相爭)提出思考引入課文:大家坐船過江,一不小心,身上有東西掉進江裡去了,你該怎麼辦?(學生討論)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看看古時候的一個人如何做的。請翻開課本P41頁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引入學習方法“提問閱讀法”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學習方法,名字叫提問閱讀法。現在先聽錄音,然後我們一起邊學習課文,邊學習這種方法。

  (2)、播放錄音,引導學生學習朗讀節奏。

  (3)、學生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4)、教師簡單點評朗讀情況

  三、課文講解

  (1)、解釋課題刻:用小刀挖。舟:小船。求劍:找劍。

  (2)、從課題中提出問題

  ①找得到劍嗎?(明確:找不到。)

  ②如何找劍?用簡潔的話概括回答。(明確:掏出小刀——繼續坐船——靠岸沿著刻痕找劍)

  (3)、分析第一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寫了什麼?(明確:寫了時間、地點、發生的事。)

  ③船的狀態如何?(明確:船向前航行。)

  ④掉進江的原因是什麼?(明確:“一不小心”就把寶劍掉進了江裡去了。)

  (4)、分析第二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教師輔助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又寫了什麼內容呢?(明確:寫的是丟劍人的表現。)

  ③丟劍人的表現如何呢?(明確:一點也不著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

  (5)、分析第三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學生自主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主要的內容是什麼?(明確:主要寫的是同船人的表現。)

  ③同船人的表現如何?(明確:催他快撈,對他的做法不理解。)

  (6)、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自主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寫了什麼內容?(明確:寫的是丟劍人解釋刻舟的原因。提示學生注意:“不慌不忙”一詞。)

  ③放手學生猜測結果(明確:跳入水裡去尋找寶劍,但他永遠也求不到寶劍。)

  (7)、思考討論

  他找得到寶劍嗎?為什麼?

  明確:

  A、找不到劍的基本道理:寶劍掉進江後,他的位置已經固定,而船是行進著的,人和船舷上的記號都在隨著移動。等船靠了岸,記號所指的位置已經變化了,再按照記號下水撈取,是無法找到寶劍的。

  B、丟劍人的基本錯誤:他不注意根據變化的情況解決問題,還不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四、總結

  這個寓言諷刺了那些不用變化的眼光處理問題的人,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具體的實際情況,不要犯“刻舟求劍”這樣的錯誤。

  五、拓展

  刻舟求劍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六、作業

  1、背誦《刻舟求劍》

  2、寫第11課會寫字:

  七、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8

  教學內容:

  教學第一首古詩《絕句》。

  教學目標:

  1、能讀懂古詩《絕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X。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範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的景X?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觀察X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麼意思?翠柳指什麼?鳴翠柳怎麼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隻黃鸝在翠綠X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麼意思?青天指什麼?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X水鳥。青天:藍X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麼意思?千秋雪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窗含,從屋裡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視窗包含著。也就是窗櫃裡圍著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視窗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麼意思?萬里船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X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X邊停靠著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隻。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本》第2、3、5題。

  課後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X圖的作用。課文中的X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X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後再理解。發現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X圖的作用。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

  3.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4.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探究懷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師的原因。

  【課前準備】

  蒐集關於不迷信權威的科學事例;課件

  一、交流談話,匯入新課

  1、板書: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心中有的老師嗎?那說一說你心目中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

  2、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都不同,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認識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師。把板書補完整,齊讀課題。

  二、指導自讀,初讀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我們應從哪些問題入手去讀懂這篇課文呢?請同學們看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我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3﹑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1)檢查生字詞。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懷特森先生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文中有一句話是作者評價懷特森先生的句子,請找出來。

  出示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全班齊讀這個句子

  三、再讀課文,走近“的老師”

  1、懷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的1至5自然段,邊讀邊用“____”畫出有關的句子。板書:舉動

  2、學生邊讀邊思考

  3、反饋交流

  (1)懷特森先生編造上課內容,有關貓蝟獸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

  板書:編造“貓蝟獸”

  (2)我們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並按照課堂筆記答卷,卻得都得了零分。

  板書:測試得零分

  (3)我們這次測試的零分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裡。

  板書:記入成績單

  4﹑懷特森先生是怎樣編造“貓蝟獸”的?從文中找出句子。

  5﹑交流。

  懷特森先生不僅編造了這種動物的名稱,還說出它的生活習性及滅絕的原因,並且還把頭蓋骨給同學們看。

  (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可他講授的時候卻是“侃侃而談”。結合插圖理解這個詞)

  6、面對老師這樣出人意料的舉動,他的學生們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出示句子: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試?懷特森算哪門子哪門子老師?指導朗讀。

  四、細讀課文,走進“的老師”

  1、可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可氣又可恨的老師卻成了我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樣做有何目的呢?默讀課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認為懷特森是他“的老師”的依據,用“﹏”畫出來。

  2、集體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板書:具有……具有……

  吸取教訓

  逐漸……逐漸……

  不要……不要……

  3、引讀

  (1)雖然懷特森先生故意編造“貓蝟獸”的一切來忽悠學生,欺騙學生,但是作者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讓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2)雖然作者和他的同學們在測試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3)懷特森先生雖然把班上所有同學的成績都記入成績報告單。但是作者仍然認為他是的老師。那是因為——出示句子:他讓我們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4)懷特森先生就是用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讓學生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5)懷特森先生對學生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終身受益。

  4、懷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齊讀課題)。

  五、實話實說,理解課題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為他是不是你的老師?

  2、其實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一個這樣的老師》,而《我的老師》是編者改動的,那麼編者為什麼要改這個題目呢?談談你的想法。

  3﹑出示收集的有關科學精神的故事。

  六、總結課文,體會寫法

  1、科學課是探索真理的一門課程。在科學研究上特別需要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懂得什麼呢?(結合板書,引導學生總結課文。)

  2、這樣一位教學有方的老師,培養出了這樣一位學生,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國的作家大衛·歐文。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介紹他的老師呢?

  2、寫一個用一典型的事例來說明一個道理的片段。

  七﹑課外練習。

  (1)選取一個典型的事例,來介紹一位你最喜歡的長輩,注意寫清你為什麼喜歡他(她)。

  (2)課後繼續查閱,收集關於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的故事。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0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小說的三要素,透過閱讀課文能複述故事情節。(知識目標)

  2、能理解小說中曲折的情節、巧妙的佈局對錶現主題的作用;學會從情節、人物等分析中歸納主題,培養創新能力。(能力目標)

  3、能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能力目標)

  4、學生能結合現實生活從瑪蒂爾德的悲劇中得到啟迪,區別“愛美之心”與“虛榮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1、把握小說情節結構,感受小說情節構設藝術特色。

  2、能理解曲折的情節、巧妙的佈局對錶現主題的作用;學會從情節、人物等分析中歸納主題。

  【教學難點】

  1、能把握小說情節特點、人物形象,領悟巧妙構思對深化主題的作用。

  2、結合現實生活,學生能從瑪蒂爾德的悲劇中得到啟迪,區別“愛美之心”與“虛榮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課時安排】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懸念設疑,匯入新課(2分鐘)

  她,天生麗質,溫柔善良,本可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不幸的是她生活在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那是個道德淪喪、生活糜爛、惟利是圖的社會,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羨慕上流社會追求虛榮的習氣。作為小資產階級的她為了滿足一次在舞會上出風頭的願望,卻付出了極不尋常的代價。她是誰?她就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經典之作《項鍊》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項鍊》,一起走近瑪蒂爾德吧!

  「設計意圖:透過懸念設疑,匯入新課,造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良好效果」

  二、檢查預習(3分鐘)

  1、教師投影:

  (1)請讀準下面的紅色字的字音

  (2) 解釋下列詞語

  學生採用搶答的方式,要求讀準音、說出義。

  2、作者簡介:莫泊桑(1850—1893) ,19世紀後半葉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

  學生在小卡片上寫出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越多越好,並進行交換資訊。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效果,讀準字音,掃除閱讀障礙;透過小卡片填寫、互相傳遞,使關注更多的優秀名作,為正在舉辦的校園書香節增添生氣」

  三、研讀課文,仔細品味(23分鐘)

  1、學生整體把握課文

  教師提問:文章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從結局往前看,連續發生了哪些事情?

  要求學生速讀三分鐘從文章的結局往前推,匯出文章的結構:收請柬──借項鍊──丟項鍊──還項鍊──發現真相,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小說的情節曲線。(也可以是學生複述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從結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環節做好鋪墊」

  2、閱讀及精讀課文:分析小說精巧的構思

  (1)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最精彩的語段朗讀,教師用多媒體配樂。

  (2)教師提問:在這幾個情節中,哪些情節對人物命運影響最大?

  學生分組討論: 丟項鍊——人物命運的轉折點。

  識項鍊——人物再次受到命運的捉弄和打擊。

  (3)教師提問:從文章的內容看,大家不難理解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可以說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麼根據嗎?

  教師提示: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後明真相。

  學生相互探討,並歸納情節中的三處伏筆。

  小結:小說以項鍊為線索,按借、丟、賠的過程展開,最後點出是假項鍊。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構思精巧,令人回味無窮。

  「設計意圖:配樂朗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結合課文構思巧妙,教師處處設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閱讀能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10分鐘)

  教師提問:“愛美”與“愛虛榮”、“追求幸福”與“貪圖享樂”有哪些本質不同?

  學生聯絡實際,分組進行討論,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點評:一是看目的,是為了展示自己的風采,還是為了炫耀自己;二是看有無相應的經濟能力;三是手段,是透過正當途徑擁有,還是不擇手段佔有。區別“追求幸福”與“貪圖享樂”主要看其手段是否正當,前者是透過誠實的勞動或其他合法途徑去實現,後者往往是透過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去獲得。

  「設計意圖:上述內容與結構分析的基礎上討論,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讓學生從瑪蒂爾德的悲劇中得到啟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總結 (1分鐘)

  教師總結:回應開篇,本文的第一句話說:“瑪蒂爾德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一個“也”字揭示了悲劇產生的兩個原因,既有社會因素,那個奢靡的社會浸染了她;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追求上流社會生活、愛慕虛榮敗壞了她。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項鍊》,故事悲劇性的結局,不就是在提醒我們大家:人生切莫像瑪蒂爾德一樣,讓項鍊變成鎖鏈!最後希望我們都可以腳踏實地地用誠實與勤勞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乃至理想吧!

  六、課後作業(1分鐘)

  聯絡現實社會生活,談談你對路瓦栽夫人這一形象的認識。(寫300左右體會,為下節課做準備)

  夢想乃至理想吧!

  【教學反思】

  小說由於有一定情節,學生比較感興趣,加上老師精心點撥,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基本上能掌握課文的內容,把握曲折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明白並深化主題。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說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透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透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主要板書計劃:

  送情報()

  半截蠟燭夫人快樂()(機智、勇敢)

  兒子搬走()愛國主義

  為兒端走(成功)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表演課本劇朗讀課文抄詞

  課外:練習冊中P58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一、揭題: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麼用“半截蠟燭”作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圍繞“半截蠟燭”定了什麼內容?……

  3、請同學們圍繞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輕易朗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課堂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如下(順便理清脈絡)

  課文先寫……接著寫……

  然後寫……最後……

  4、再讀課文,檢查字詞:

  音:蠟燭許諾遭到盯住琳琅滿目樓梯搖曳強盜秘密厄運

  雖然絕妙微弱絕密鎮定

  義:厄運:厄,困苦,災難。困苦的遭遇。

  厲聲:聲音嚴厲

  從容:不慌不忙

  搖曳:搖盪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亂。

  三、指導分段朗讀。

  四、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2、朗讀、思考課後練習4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貝爾研究和發明電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4、在閱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而艱苦的。

  5、說一說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重難點、關鍵

  1、瞭解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

  2、在學文中體會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鑽研,勇於實踐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看實物,匯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麼?

  2、它有什麼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麼電話是怎麼發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明》。

  2、教師出示有關閱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絡課文內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展、結果把發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生髮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展:具體寫貝爾經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明電話的過程。

  結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匯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電話是貝爾在1876年成功發明的。他是怎麼發明電話的呢?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明電話是受什麼的啟發?

  2、課文講了貝爾發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說一說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4、說說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裡有什麼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瞭解起因,感悟發明在於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明電話是受什麼的啟發?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麼?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明創造來自於生活,源於人類大膽的幻想。)

  (二)體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著。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2、從這幾件事情中,你覺得發明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

  3、引導學生從關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教學建議: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根據具體的句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經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於做好了一臺電話樣機”

  (1)引導抓關鍵詞語,說說自己的體會。

  (2)鼓勵想像,說說他們兩年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反饋: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明電話的?

  2、指名反饋:從發明的過程中你覺得貝爾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自由發言:堅持不懈、熱愛科學、大膽想像、敢於實驗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說說電話給人們帶來了什麼便利?

  2、集體交流、反饋。

  3、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行動電話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從而鼓勵學生不斷地努力,爭取科學上的再進步。

  附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鹽”等12個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潮”等13個字和“奇觀”等15個詞語,並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瞭解課文內容,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能說出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把握內容要點。

  4、讀古詩《浪淘沙》,能在課文中找出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句子。

  5、能找出具體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景象的句子,透過感情朗讀,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畫面,能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說說想象到的畫面,選擇印象最深的與同學交流,瞭解抓特點寫具體的寫法,感受體會錢塘潮的壯觀奇特。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5。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5

  教學準備:

  教師:“鹽”等12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鹽”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採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彙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範;並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藉助背景圖,想一想,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於什麼內容的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2、反饋指導。(PPT出示單元導讀)

  預設:

  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

  3、小結:對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這些課文寫到自然的現象。景象,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不一樣的美。學習這些課文,要一邊讀描寫的句段以便在腦海中展開想象,形成具體形象的表象,並把想象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在這個基礎上,透過感情朗讀品味這些描寫表現出的意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習作訓練是“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讓同學有去遊玩的興趣。

  (二)匯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1、導語:那麼,我們就進入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的學習,看看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一個什麼自然景象,好嗎?

  板書課題:1觀潮

  2、齊讀課題。

  3、釋題。

  提問:同學們,誰能說說題目“觀潮”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預設:“觀潮”是觀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課文要表現的是哪種自然現象的美呢?(指名回答。預設: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課文要表現的是潮水(或大潮)這種自然現象的美。)

  4、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課題也是課文的一個部分,閱讀要從課題開始。透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寫的是作者觀看潮水的事情,向我們展現了潮水這種自然現象的美。那麼,作者觀看的是哪裡的潮水,向我們展現的是怎樣的潮水,表現了這潮水的什麼美呢。讓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瞭解了課文內容,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品讀有關的語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

  (一)指導預習。

  1、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後,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藉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思考以下問題:課文寫了誰觀潮?什麼時候,在哪裡觀潮?觀的是什麼潮?然後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2、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透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昂”“鼎”“崩”“震”“霎”。

  (3)PPT出示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觀潮。據說。大堤。寬闊。盼望。滾動。頓時。逐漸。一堵。猶如”,複習認讀。

  提示: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3、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複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下面我們繼續預習課文。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注意做到標點符號的正確停頓和句子中間的正確停頓。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預習任務3。

  4、反饋指導。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聽的同時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二)反饋預習任務3,粗知課文大意。

  1、反饋指導預習任務3。(採用理解中讀,讀中理解的策略進行。)

  預設:

  問題1:課文寫了我們觀潮。

  問題2:農曆八月十八這天,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潮。

  問題3:觀的是錢塘江大潮。

  課文大意:課文寫了農曆八月十八這天,我們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錢塘江大潮。

  2、小結:對了,課文講了農曆八月十八這天,我們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錢塘江大潮這麼一件事情。同學們做的真好。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學習,透過梳理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看看“我們”觀看到的是什麼樣美的錢塘江大潮。

  三、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內容,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一)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內容。

  1、出示任務: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裡寫到哪裡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做上記號。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預設:課文從“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到結尾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

  3、導語:那麼,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個部分了。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個部分,想一想,“奇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又是什麼意思?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

  奇觀:奇特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觀:世界上奇特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

  (1)總括了錢塘江大潮的特點;

  (2)點明“我們”所觀的潮是錢塘江大潮,同時說明吸引“我們”觀潮的原因。(板書:天下奇觀)

  5、導語:課文第一部分開宗明義,總括了錢塘江大潮的特點是“天下奇觀”,同時點明瞭“我們”所觀的潮是錢塘江大潮,回應了題目;也說明了“我們”觀潮的原因——因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那麼,課文接著寫了哪些內容來說明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

  出示任務:默讀具體寫“我們”觀潮的課文部分,想一想,這個部分的內容具體寫了哪三個主要意思,用“‖”把它劃分為三個部分,並概括出它們的主要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6、反饋指導。(採用讀中彙報。彙報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部分1:第2自然段。主要意思:農曆八月十八一早,我們來到海塘大堤觀潮。那時江面很平靜。(板書:江面平靜)

  部分2:第3、4自然段。主要意思:一點左右,兩丈多高的潮頭隨著山崩地裂的聲響飛奔而來。(板書:兩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主要意思:潮頭過後,江水漲了兩丈來高。(板書:兩丈來高)

  (二)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1、導語:透過梳理,我們瞭解到,課文的第一部分是總的點出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天下奇觀,然後透過第二。三。四部分,透過寫“我們”的一次觀潮,具體描述了錢塘江大潮漲潮的過程,表現了錢塘江大潮的確是天下奇觀。那麼,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呢?

  出示任務:藉助板書,同桌討論一下,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2、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先寫“潮來前”,接著寫“潮來時”,最後寫“潮過後”,課文是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3、小結:課文是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潮來前,江面很平靜;潮來時,江面洶湧澎拜;潮過後,江面漲了兩丈多高。作者寫錢塘江大潮,具體寫了什麼內容,展示了錢塘江大潮的什麼來說明它是天下奇觀呢?我們繼續學習。

  四、瞭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學質疑。

  1、導語:錢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觀,早就吸引了古代的文人墨客紛紛前往觀賞,不少詩人還為之寫詩賦詞,其中,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個字的一首七絕,描繪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我們一起來學學這首詩,好嗎?開啟課本第4頁。

  出示任務:藉助拼音朗讀詩歌《浪淘沙》;結合生活和課文,想一想每個詩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詞語在下面做個記號,然後問同學或老師解決。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1)檢查朗讀,以通順流利為標準評價指導。

  (2)質疑。

  先彙報同桌互助解決的詞語,再提出還沒能解決的詞語。

  預設:

  吼地:驚天吼地;觸:撞擊;須臾:一會兒,很快的意思;海門:江海匯合之處。

  (二)說說詩句意思。

  1、導語:弄懂了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那麼,詩句的意思能說說嗎?

  出示任務:朗讀《浪淘沙》,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八月的錢塘江大潮濤聲就像是山崩地裂。驚天吼地那樣傳來,數丈高的潮頭撞擊岸邊的山石又倒回(與湧來的浪頭相撞)。

  很快的,大潮退會江海匯合之處,重歸大海,而在江岸邊,大潮捲起的座座沙堆就像潔白的雪堆。

  3、小結:我們透過讀懂詩句的意思,也就瞭解了詩的內容。詩人劉禹錫僅用了28個字,就向我們呈現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那麼,我們的課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板書設計:

  1觀潮

  一、天下奇觀

  (潮來前)二。江面平靜

  (潮來時)三。兩丈多高山崩地裂

  (潮過後)四。兩丈來高

  第二課時

  一、複習。

  (一)複習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PPT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二)複習上一節課學習的有關內容。

  提問:(PPT出示《浪淘沙》)誰能說說每個詩句的意思呢?(指名回答。預設:見上一課教學過程。)

  二、找出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句子,熟讀成誦,想象說話,交流感悟。

  (一)找出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句子。

  1、導語:詩人劉禹錫僅用了28個字,就向我們呈現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那麼,課文又是怎樣描述錢塘江大潮的呢?你能對照著詩的內容找出相關的句子嗎?

  出示任務:(PPT出示《浪淘沙》)朗讀課文,然後找出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與第一、二詩句內容相關的句子:

  句子:午後一點左右,……好像悶雷滾動。

  句子: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

  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

  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讀成誦,想象說話。

  1、導語:課文裡只有與詩中漲潮內容相關的句子,沒有潮落退潮的句子。課文中有關漲潮內容的句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錢塘江大潮畫面呢?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看看這三個自然段給我們描繪了關於錢塘江大潮的幾個畫面,各是什麼畫面,分別是哪些句子描繪的?

  個體學習,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採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1)這三個自然段給我們描繪了關於錢塘江大潮的四個個畫面。

  (2)這四個畫面分別是:

  ①潮頭將來的畫面;句子:午後一點左右,……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指導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②潮頭湧來的畫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

  ③潮頭過後餘波湧來的畫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指導感情朗讀。)

  ④潮水完全過後的畫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指導感情朗讀。)

  3、出示任務:在這四個畫面裡,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個畫面?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句子說說你想象到的這個畫面。注意做到內容符合原意,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指名兩三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以及有沒有用上自己的話評議;評議後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三)交流感悟。

  1、導語:同學們講述了錢塘江大潮留給自己最深刻印象的畫面,為什麼這個畫面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什麼樣深刻的印象?這個自然段寫了錢塘江大潮的什麼讓你留下了這樣的樣深刻的印象?嘗試用有關的句子說一說。

  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採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深刻印象: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

  寫了錢塘江大潮潮頭的樣子和潮水洶湧澎湃的聲音讓我留下了這樣的樣深刻的印象。

  樣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聲音的句子:那聲音如同……震得顫動起來。

  3、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用實心圓點點出來。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追問:為什麼能這個詞語讀出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

  詞語:“橫貫江面”的“橫貫”;“白浪翻滾”的“翻滾”;“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的“兩丈多高”(提示:一丈約等於3。33米);“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5、出示任務:同桌互相背誦第4自然段。

  6、反饋指導。

  (四)小結:

  作者緊緊抓住錢塘江大潮“天下奇觀”的特點,透過具體形象描寫錢塘江大潮潮水來時的樣子和潮水奔騰的聲音,表現了錢塘江大潮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壯美。

  四、瞭解錢塘江大潮的成因。

  導語:錢塘江大潮為什麼會形成這樣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壯美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出示任務:默讀“資料袋”,結合資料袋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錢塘江大潮形成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壯美的原因。

  個體操作。

  反饋指導:(PPT出示“資料袋”,學生指插圖說話。)能把資料袋的意思說清楚便可。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認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PPT示詞語表詞語,自由讀記。

  (四)反饋讀記(注: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六、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指名說並板書,然後讀一讀:

  例:潮(潮水)朝(朝向)據(據說)劇(劇烈)堤(大堤)提(提示)

  4、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裡。

  例:“滾”,右邊的“衣”字中間是個“公”字,但第二筆是點;“頓”,第四筆是豎提。

  (二)寫字指導。

  1、觀察並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後每個字在寫兩個。

  七、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具體見教學過程。)

  八。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設計: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給家人講一講錢塘江大潮以及它的成因。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瞭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湧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2、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3、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湧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並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並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湧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愛旅遊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麼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覆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並讓學生說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奇觀”。(並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你讀懂了些什麼?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裡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著。盼著。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

  理解重點詞句。

  讀出人們的心情。

  選摺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並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9、重點交流“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的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後一節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於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引導學生網上學習。並試著向外國遊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並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

  說話練習:“錢塘江有著()的大潮。()。

  2、仿寫《雷雨》

  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

  1、想象雷雨前。雷雨後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江面平靜出現白線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餘波西去。恢復平靜

  (看)浩浩蕩蕩

  (聽)山崩地裂

  昂首東望人聲鼎沸。沸騰深深震撼回味。讚歎“天下奇觀!”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 篇14

  學習目標:

  1.學會“無、目、田、飛、中、人”六個生字,會認“夜、把、高、數、美、麗、燈”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到星夜裡天上、城市、田野的迷人美景。

  3.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積極地去發現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學重點:

  學會“無、目、田、飛、中、人”六個生字,會認“夜、把、高、數、美、麗、燈”七個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感受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摘星星”,讀生字。

  1.自讀課文,發現生字。

  ①生學習讀課文,對應地在課文中找到生字,畫出來,並想辦法讀準確,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問老師或請同學幫同學。

  ②小組中互讀生字。

  2.生自由上臺摘“星星”卡片,讀一讀,其餘同學聽並用手勢判斷讀得是否正確,讀對了就採用自己喜歡得方法帶著大家讀。

  二、連字成詞,鞏固認讀。

  1.開火車讀。

  2.師出示詞語,由字到詞讀好字詞。

  如:“飛”、“去”―→“飛來飛去”。

  三、小組合作,讀好長句。

  1.生個人練讀。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讀句子。

  3.生將句子放入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四、圍繞重點句,自讀課文。

  1.出示重點句:多麼迷人的星夜呀!

  生讀,提問。

  2.生自讀課文,想:從哪些句子讀到星夜很迷人?

  3.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讀給小組的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學習匯入

  1.讀文比賽。

  2.讀生字詞比賽。

  二、聽配樂讀句,想象中體會。

  1.出示句子:夜悄悄地來了,一顆顆小星星紛紛跳進了銀河,把自己洗得亮亮的。

  教師配樂範讀,生邊聽讀邊閉眼想象看到的。

  2.生說自己好象看到了什麼。

  師描述靜靜的夜晚,深藍的天空上銀星閃閃,美麗的流星劃過天空的景象,生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句子。

  3.全班同學配樂讀句。

  4.回扣重點句:“多麼迷人的星夜呀!”生齊讀。

  三、讀畫結合,畫中感悟。

  1.出示句子:高樓裡夜閃著無數的“星星”,“紅的、黃的、藍的”,光彩奪目,十分美麗。

  2.出示高樓圖:生讀句子,根據句子給圖填上彩色的“星星”,體會夜色中城市輝煌燈火的光彩奪目。

  3.生畫完後再讀句子。

  4.生再讀重點句“多麼迷人的星夜呀!”

  四、結合觀察,進行拓展。

  1.生結合自己的課前觀察,說自己再星夜的發現。

  2.生仿照課文說句子。

  五、指導寫生字。

  教學目的:

  學會“無、目、田、飛、中、人”六個生字,會認“夜、把、高、數、美、麗、燈”七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類形及教學方法:課文、圖文並茂法

  教學重難點:字的音、形、體

  教具:生字卡片,掛圖

  過程:知識塊一

  一、揭題匯入

  1、匯入:觀看星夜圖,激趣激情引入

  2、揭題:星夜,指名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摘星星”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發現生字

  2、指名學生上臺摘“星星”卡片,讀準字音,其餘同學聽,並用手勢判斷讀得是否正確,請對了老師給以鼓勵,當小老師領全班同學讀生字。

  3、小組讀,開火車讀或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讀生字:

  無、目、田、飛、中、人

  重點指導讀準整體認讀音節,平翹舌音,開火車去拼音認讀生字。

  三、連字成詞,小組合作,讀好長句。

  四、圍繞重點句,自主讀文

  “多麼迷人的星夜呀!”

  五、作業:

  認讀生字,朗讀課文

  《星夜》這一課的教學雖然已經結束,但留下的啟迪和思考還有很多。一年級的課文內容看起來簡單,教起來卻要煞費苦心,從目標的確定到方法策略的選擇實施再到教學環節的預設等等都需要適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心理規律,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循循善誘。此外,還不得不提到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這節課我繼續延用了平時習慣培養的方法,運用“口訣提示”“榜樣激勵”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思考、聽講、說話、寫字等學習習慣,注重課堂細節處的習慣引領,努力為孩子們今後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習慣鑄就未來,剛入學的新生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一樣,很多學習方面的習慣都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點滴的教育教學環節中培養樹立,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