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原上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第五冊第二單元《草原》中的《草原上》一課,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新的課標還需要我們轉變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以全新的感覺來面對課堂、學生和教材,同時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這也是我本次說課的理論依據。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講講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草原上》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所在單元“草原”,是本冊書中唯一一個起到弘揚民族音樂的單元。透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語言十分簡練,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其節奏舒展,旋律優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使人置身於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情景之中。
基於上述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我對本課的理解,我將制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2、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為歌曲伴奏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
3、透過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內蒙古地區風土人情。
結合三年級孩子接受能力強,愛唱卻唱得不夠準確、動聽的音樂能力;愛表現卻自律能力較低的特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認為本課教學重點是透過唱、舞、創等音樂實踐,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而教學難點則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確演唱。
二、說教法(本課的教法我是這樣制定的)
在歌曲教學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審美活動中,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依據課程標準和三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示範法”、“聽唱法”、“合作學習法”等方法,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音樂、接受音樂、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三、說學法
本課教學中,我採用“聽”、“說”、“看”、“唱”、“演”、“動”等多種學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發揮想象和創新精神,以“學生髮展為本”,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橋樑作用,學生在主動感知、體驗音樂的過程中互相交流,達到情感昇華。
四、下面我就說說本課設計的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認知規律,我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幾個環節,(出示流程圖)接下來,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課堂,我將具體向大家說明本課的教學設計。
走進大草原
聆聽著熟悉的旋律《草原就是我的家》,做蒙古族騎馬的動作進教室,(演示)師生共同律動,待音樂聲結束後,師生用音樂語言相互問好。這一環節的安排,就是幫助學生感受內蒙古民族的音樂風格,學生透過聽、律動等形式。一定對蒙古族音樂風格有點感觸,為整堂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次,也營造出了濃郁的音樂課氛圍。於是進入我的第二環節。
(二)感受大草原
1、首先我提問匯入: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我們剛才做的騎馬動作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動作。(學生交流,預設回答蒙古族)
2、然後出示課件:介紹蒙古族的各種服飾以及草原、蒙古包:蒙古族是我們56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長年在草原上生活,喜歡穿美麗的色彩鮮豔的長袍,漂亮的馬靴。他們的房子不是用磚瓦蓋成的,而是用木製的圓形的牆壁上面加一個傘型的頂組合成的,稱之為蒙古包。這裡我打算將草原上作為背景音樂,這樣可以使學生反覆熟悉音樂,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3、接著介紹蒙古族舞蹈,鼓勵學生照著課件上的.舞蹈動作,學一學、動一動,做騎馬,甩馬鞭、鴻雁飛的聳肩動作)
【這一環節的安排,我的目的是藉助課件,透過欣賞、交流、學習舞蹈等方式,使學生了解到許多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激起對民族歌舞的興趣,又能使孩子們積極展開想象,引發創作的靈感。有效地培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達到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的文化相互融合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三)歌唱大草原
1、我談話匯入: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認識了蒙古族,感受了蒙古歌舞的特點,遼闊的草原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們勤勞、勇敢、放牧、歡歌,接下來老師為大家唱一首草原的歌,讓我們一起到大草原看看(播放多媒體圖片),師範唱歌曲出示課題。這裡採用視聽結合的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為後面的的歌曲教學及上好本節課做好了鋪墊。
2、然後提問:歌曲的情緒怎樣?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對草原的什麼情感?討論回答之後,我將繼續根據大綱要求,採用聽唱法學習歌曲,我安排了聆聽錄音範唱感受節拍,接著生隨琴模唱、隨錄音演唱、歌曲接龍等幾個小環節學唱歌曲,在此環節中,我讓學生多次聆聽並在輕聲跟唱歌曲的教學方法下進行,因為歌曲比較簡短,所以,這樣下來,他們對本首歌曲很快就掌握了。(在這一環節中,採用了模唱法及聽唱法等不同的學唱方法。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在學唱—會唱—有感情地演唱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歌曲的情緒,陶冶音樂情操,深刻體會蒙古族的風情,實現了本課的知識目標。)
(四)體驗創新,激發熱情
1、首先運用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讓學生自己創編出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然後進行錄音,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透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感到新奇及感到的自己的能幹,使學生對上音樂課提高了興趣,並讓學生作自我評價,從中得到提高。採用自編表演動作形式進行歌表演,再由學生進行評價,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也是對學生合作能力的一種培養。
2、為了拓展課堂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後,我設計了這一教學環節。我對學生說:“蒙古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今天他們還要在美麗的大草原舉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達慕大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去看一看,他們在幹什麼?”(這時媒體出示騎馬、射箭、摔跤等畫面)
3、在孩子們帶著好奇的心情下,我問:你們想參加嗎?那就得多瞭解蒙古族,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蒙古族的騎馬舞吧,欣賞完我又問:“你最喜歡騎馬舞中的哪一個動作?你能模仿一下嗎?”
4、在音樂中學生表演動作,這時我出示筷子,學生會覺得很好奇,我向學生說明:筷子是生活用具,但在蒙古族人手中它是可以用來跳舞的道具。隨後我表演筷子舞,表演完一次之後,引導學生隨著草原上的音樂來跳,進一步加深對歌曲的印象,透過自我展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
(五)課後延伸,資源共享(進入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
讓學生欣賞著名的蒙古族器樂曲《賽馬》、《牧歌》;欣賞耳熟能詳的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
【因為一個、兩個的音樂作品並不能讓孩子們完全的認識、領悟蒙古族音樂的豐富魅力及內涵。我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趁熱打鐵,讓他們從多角度體驗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這樣富有彈性的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音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是融合律動、歌曲、表演、創編為一體的較為全面的綜合課。以學生髮展為前提,以“主體、創新”為主題,以“草原”為主線貫穿整堂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透過走進大草原、感受大草原、歌唱大草原、體驗創新,激發熱情、課後延伸,資源共享幾個環節的教學,圓滿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落實了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所思所想,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走進大草原
感受大草原
歌唱大草原
體驗創新,激發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