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萌發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種子的萌發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種子的萌發》。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及教學理念五個方面進行我今天的說課。以下是我的說課內容:
《種子的萌發》是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帶領學生初步瞭解植物種子的基本結構,探究植物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以及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上進行延伸,使得學生對種子的結構和種子的萌發有了一系列系統的認識,為之後學習根、莖、開花和果實形成做了鋪墊。本節內容的學習,可以鍛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做假設的能力、勇於探索的品質和動手操作能力。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
描述植物種子的基本結構由種皮和胚構成。
闡明植物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
描述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
2、能力目標:
透過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培養學生做假設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透過組織學生分組觀察討論種子的結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探究實驗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本節內容的學習中,描述植物種子的基本結構,說出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和萌發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如何在嘗試中完善方案,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數,是本節課的難點。
新課標提倡在教學中學生居於主體地位,所以教法學法的選擇很重要。根據我對本節內容的把握。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採用了“在嘗試中學會制定計劃和完善計劃”的新型模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採用了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1、 新課匯入:種子萌發之後形成新植物體,透過圖片展示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世界上最大的、最小的,壽命最短的和最長的種子)。趁著學生興趣的'提高提出問題: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種子。讓學生對種子有初步認識。
2、 學習新課:
認識種子
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菜豆種子的解剖觀察。我給學生提示觀察方法,提出明確的觀察目標:“請同學們認真仔細的觀察這些不同的種子,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他們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觀察後發現種子的顏色、大小、形狀不一樣。然後進行解剖觀察,結合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小組成員間相互初步學習討論種子結構。觀察後得出結論:種子的形態、大小、顏色各異,但基本結構卻相同。
學習種子的基本結構
在學生觀察了種子結構的基礎上,向學生講解菜豆種子的基本結構以及每個結構的功能和將來發育成植物的哪些部分。教會區別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不用之處。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引導學生回憶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情景再現,回憶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的知識,嘗試設計實驗驗證水 、空氣、溫度三個變數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學生設計完後,讓學生結合具體實驗設計,說出三組對照實驗,並且要在具體分析中,明確對照實驗中的唯一變數,從而預測結果,學會做出結論。
種子萌發的過程:
播放影片《種子的萌發過程》讓學生對種子的萌發過程有初步的認識,再詳細介紹種子的萌發過程。使種子的萌發過程在學生的腦海裡形成動態模式。
3、 牛刀小試,鞏固新知識
結合所學知識,從簡單到複雜設計不同型別的經典習題,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提高學生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2
一、課標解讀
《種子的萌發》是生物新課標中第四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裡二級主題《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節,課標中具體的內容標準是“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二、本節具體內容介紹
本節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和種子萌發的過程;第一個內容裡安排的是“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第二個內容裡安排的是“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實驗,但這兩個探究實驗中,重點是第一個實驗,教參確定本節的課時是兩個課時,所以我這樣安排本節內容:“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一個課時,後面兩個內容合用一個課時。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就是第一個課時《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三、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的地位:本課時實際就是一個探究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個實驗是七(上)教材安排的第三個探究實驗。第一個探究實驗重在展示探究的一般過程,向學生介紹關於變數和對照實驗知識,裡面控制的變數只有一個,設計的對照實驗是一組;第二個探究實驗,重在訓練學生作假設和處理資料表格的能力。這第三個探究實驗重在訓練學生作假設、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而且本實驗一下子考慮的是三個變數,要求讓學生自主學會設計對照、控制變數。可以說,這個實驗是七(上)探究實驗的核心實驗,一旦學生學會了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對後面的探究實驗就尊定了良好的基礎。
2、重點、難點的確定:在本節課中,關於變數和對照實驗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就是學會控制變數,設計三組對照實驗,難點就是學會利用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數,初步明確對照組和實驗組。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複習變數和對照實驗的概念。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作假設的能力;
培養學生學會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
發展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如何達到)
a、利用本教材的第一個探究實驗,讓學生情景再現,進一步認識變數和對照實驗這兩個概念。
b、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平時的觀察及耳濡目染的生產實踐,讓學生自主做出假設,並找出合理的依據,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嘗試控制變數,設計三組對照實驗。
c、透過分組討論,動手操作,來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學生在嘗試中學會控制變數,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如何在嘗試中完善方案,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數,是本節課的難點。
六、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我大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採用了“在嘗試中學會制定計劃和完善計劃”的新型模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採用了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七、學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於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透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嘗試操作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八、教學策略
本課時主要採取以下策略來實施教學:
1、以舊帶新,讓學生增強知識的銜接性,系統性;
2、充分利用學生耳濡目染的生活經驗,訓練學生作假設的能力;
3、循序漸進,先讓學生嘗試由控制一個變數,設計對照,然後設計三組,同時控制三個變數;
4、採用啟發引導式,在學生嘗試操作中,完善實驗計劃。
九、教學程式
1、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a.處理:提問匯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哪四大類群?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分為哪兩類?師以問題2匯入章節的新課。
(這樣設計,意在增加學生知識的銜接性和系統性)
b.嘗試根據學生生活經驗,描述被子植物一生所經歷的階段。從而匯入本課時的學習。
2、學習新課: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a.複習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
回憶本教材中的第一個實驗,引入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的複習。
b.學生根據探究主題,提出問題。
c.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及日常觀察,作出假設,並說出假設的合理依據。
d.師出示相關的實驗用具,讓學生在嘗試中學會控制變數。
第一步:師引導學生回憶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情景再現,回憶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的知識;
第二步:根據本實驗的假設,明確本實驗控制的變數;
第三步:讓學生在討論和親自操作中,學會分開設計三組對照實驗,分別控制三個變數;
第四步:由易到難,綜合設計三組對照實驗,控制三個變數,讓學生嘗試操作中完善方案。第五步:學生在操作中,教師引導學生考慮方案中的每一個細節,進一步完善計劃方案。
e.學生設計完後,讓學生結合具體實驗設計,說出三組對照實驗,並且要在具體分析中,明確對照實驗中的唯一變數,從而預測結果,學會做出結論。
5、創新實驗設計,開闊學生思路。
教師提供相關實驗材料,讓學生在討論中設計三組對照實驗,從而佈置學生課外創新設計本實驗,利用不同的實驗用具,控制三個變數,設計三個變數。使學生思路開闊化。
十、綜述
以上是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一課時認識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本著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材料用具,讓學生充分在嘗試中,在熱切的觀察和熱烈的討論中,使學生主動而輕鬆的掌握了本次實驗的設計,成功的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