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通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1
一、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高度的系統性、籠統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針對這一特點和教材內容,以和同學實際,本課時的目標分別為:
1、透過實物、多媒體的運用,使同學理解“周長”的概念、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2、培養同學動腦、動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和應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設情境,培養同學刻苦鑽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貫穿全域性、帶動全域性的核心內容,它是由各區域性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周長的概念以和周長的計算是同學第一次接觸,這個知識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後學習的各種圖形的周長計算。我給這個課時的教學重點定為兩個——理解周長的概念與周長的計算方法。這兩個教學重點我是這樣來突出的:
1、理解周長的概念
這個重點我是分三步來進行:
第一步: 匯入
上堂課我們已經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課我們要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誰能說說“周”是什麼意思?“長”是什麼意思?
第二步:理解認識周長這個概念
出示一些圖形讓同學說出哪區域性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然後再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實物讓同學說說周長。如書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籃球場的平面等。
第三步:總結歸納
小同學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籠統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透過這樣的教學中,同學在感性上認識了周長,這時要將感性上升為理性認識,透過討論、總結、概括什麼叫周長?最後得出圍在每個圖形邊長的和,叫做這些圖形的周長。這個教學過程是同學全面、自然的、主動的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不是老師把知識強加給同學的過程,教師只起到了點拔的作用。
2、周長的計算這個重點分兩步進行
(1)創設情境,探索求知
出示例題,誰能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請你想幾種方法來計算周長?討論估計有三種情況:①用繩子量②用長方形滾動③各條邊相加。這是一次訓練同學創新思維的練習。在沒有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同學的思維狀態下,透過同學自身考慮得出的方法,無疑都是一種好方法。我們可以發現各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用繩子量不方便,存在誤差;用長方形滾動小實物可以,大實物、畫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圖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量各條邊的長度,把各條邊相加。但是量幾條邊呢?透過討論,同學認為只要量長和寬就行。聯絡以前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同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學中也使舊知識得到了很好的遷移。然後要求同學列出求這個長方形周長的算式,並要求說出你這樣做的依據。
透過同學的主動參與,大至會有以下幾種做法:
①4+3+4+3也就是“長+寬+長+寬”其實這就是用繩子量和長方形滾動得出的方法。
②4×2+3×2 也就是“長×2+寬×2”這是利用長方形對邊相等的性質來做的。
③(4+3)×2也就是“(長+寬)×2”長和寬折起來,長方形周長就是長邊與寬邊和的2倍。
2、討論總結、歸納方法
再次討論,說說哪一種方法好?為什麼?透過師生的一起討論,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是“(長+寬)×2”。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資訊窗2第67—69頁。
2.說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理解周長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透過測量和計算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發展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合作、樂於思考的數學素養。
3.說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 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在應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初步有條理的思考.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交流、善於合作和主動探究的數學素養。
4.說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在對於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
1.說匯入方法:
本節課的匯入採取了回顧舊知,為新知識作鋪墊的方法進行,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了秋天到了,草地進入養護期,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這個情境,目的在於回顧上節課所學的關於周長的相關知識,為本節課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做好鋪墊,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2.說新授教學採用的方法:
①情境串教學法。數學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透過創設給花壇圍護欄、算游泳池周長、籃球場的周長、給手帕加花邊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串,引出學生對數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②猜想驗證法。在教學長方形周長這一知識點時,先讓學生猜想一下,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係?教學中,透過猜想,讓學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後透過自己驗證等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合理地提出數學猜想、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素養。
③講解法。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中,教師在學生歸納總結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講解,將知識點進一步鞏固、深化。
④遷移法。在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運用知識遷移法進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學習,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說鞏固新知的方法
①分層練習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設定了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和發展練習三種不同層次的練習,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素養。
②操作法。在練習中加入了先量一量,再計算圖形的周長的題目,目的在於透過測量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進一步鞏固周長的意義和周長的計算方法,透過兩張長4cm,寬2cm的長方形紙片的拼圖遊戲,進一步練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初步探究長方形的周長是與其的長、寬之間的關係。
③歸納整理法。在練習中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鏈。
三、說學法
1.說學生的認知基礎
學生們前面已經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及其特點,結合具體情境能理解周長的意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及算理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之一,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動手操作和分析綜合的能力,所以我覺得這節課讓學生參與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顯得十分必要,因此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瞭如下教學模式:動手操作,創設情境——操作體驗,初步感知——探索知識由來,抽象概括新知——實踐操作,運用延伸。
2.說學法
①小組合作學習。在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過程中,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歸納整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②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透過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素養。
四、說教學程式
(包括情境創設、各環節及設計意圖、課件的應用說明、板書設計)
第一環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1、秋天到了,草地進入養護期,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每塊花壇需要多少米護欄?(出示課件:目的在於回顧圖形周長的意義。)
同學們,我們來幫花匠老爺爺算一算每塊草地都需要多少護欄。
提問:三角形的周長怎樣求?
四邊形的周長怎樣求?
【設計意圖】數學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透過給花匠老爺爺給花壇圍上護欄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引出學生對數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第二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我們三年級一班也接受了一項重要的任務,我們將負責管理學校門口一個長8米,寬4米的花壇。(課件出示情景圖)
2、根據圖上的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給長方形花壇圍上護欄,需要多少錢?(師板書)
師:要求需要多少錢,必須先算出什麼?
生:長方形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數學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透過給花壇圍護欄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引出學生對數學問題周長的探索和研究,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也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第三環節:積極思考,引導猜想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係?
師:根據花壇的長和寬,你能求出花壇的周長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設計意圖】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猜想驗證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中,教師透過猜想驗證等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合理地提出數學猜想、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素養。
第四環節:操作驗證,總結方法
(一)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花壇的周長。
2、小組交流。
3、全班彙報: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出現:
(1)8+4+8+4=24(米)
板書:長+寬+長+寬 =周長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8×2=16(米)
4×2=8(米)
16+8=24(米)
板書 長2+寬2=周長
(3)(4+8)×2=24(米)
板書:(長+寬)x2=周長
小結:先算一條寬和一條長的長度,乘以2表示有這樣的兩份。
分別讓每一種做法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出示不同演算法的課件,將學生的算理以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便於學生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
師:這裡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喜歡用那種方法?為什麼?
4、怎樣得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8米表示長方形的什麼,4米呢?
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設計意圖】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在他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教學中要儘可能的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臺,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意識和熟練運用準確、簡練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數學思想的素養;對學生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只讓他們說清算理即可。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在多次的計算過程中,會逐步實現多種演算法的自我最佳化。演算法多樣化並不要求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演算法多樣化的核心是每一個學生個性的思考。在演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進行最佳化,幫助學生選擇最簡單、最方便的計算方法。
5、求護欄的錢數
(1)師:求出長方形花壇的周長也就算出護欄的長度,需要多少錢?我們還需要什麼條件?
(2)老師這裡有兩種護欄的價格,甲種護欄8元/米,乙種護欄9元/米,選擇你喜歡的護欄,列式算出需要多少錢。
6、跟進練習:(課件出示題目)
一個長方形的游泳池,長25米,寬15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師:你能用剛剛學過的知識求出游泳池的周長嗎?
7、思考:假如我們要求教室地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
(二)正方形的周長
1、師:學校又新建了一個花壇,也要圍上護欄,你們看這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課件出示情景圖)
2、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正方形的特點是什麼?
3、那你們能求出這個花壇的周長嗎?
學生可能出現的做法:
生1:(7+7)×2=28(米) 28×8=224(元)
生2:4×7=28(米) 28×9=252(元)
4、全班交流。
(1)讓不同做法的學生談想法。
(2)你喜歡哪種方法?能具體說一下嗎?
5.引導學生說出: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直接用邊長乘4就可以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6、跟進練習:(課件出示題目)
12釐米
8米
這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
【設計意圖】學生在探究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很容易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因此這個環節放手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護欄計算錢數,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正方形花壇的周長後,教師稍作引導,學生便可以在自我思維碰撞中實現演算法的自我最佳化,培養了學生善於運用知識、方法的遷移解決新問題的素養。
第五環節: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師:今天大家真不簡單,經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既然同學們有這麼大的本領,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大家。現在我們也來證明一下自己的本領吧!
1、小小測量師
有四個圖形分別測出周長,想:算周長之前應該幹什麼?
2、籃球場的周長
你們知道籃球場是什麼形狀的嗎?(長方形)老師還知道它的長是28米,寬15米,你們能求出籃球場的周長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全班彙報。
3、為了把這張畫裝飾得更漂亮,要給它的一週圍上邊框。要做多長的邊框?你看小明做得對嗎?(課件出示題目,根據學生作出的判斷顯示“笑臉”或“哭臉”)
4、老師有一塊長為10釐米、寬為8釐米的長方形手帕,想鑲上一圈花邊,需要多少釐米呢?(課件出示題目。)
師:你想怎樣計算?為什麼?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
5、如果用剛才的那條花邊裝飾這個邊長10釐米的正方形手帕,夠用嗎?、拼一拼,算一算。
引導學生說明原因。
6、每組有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片。請你們小組合作分別量出紙片的長和寬,再動手拼一拼,看一看能拼出什麼圖形,並算一算拼成圖形的周長,最後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拼一拼,算一算,組內交流。
7、拓展題(課件出示題目,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題意)
利用圍牆的一邊,用鐵欄杆圍出一個長方形花圃,長25米,寬10米,要用( )米長的鐵欄杆。
學生組內交流,獨立計算。
師:為什麼只算3條邊?
一面廣告牆要裝上霓虹燈,你能幫設計師算出所需霓虹燈的米數嗎?
學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的應該是生活中的知識,因此練習的設計注重從現實生活入手,體現層次性、靈活性、有效性,透過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多種方式、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素養。
第六環節:回顧小結,梳理知識。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呢?你有哪些收穫?
小結: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希望同學們能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幫助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談收穫,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梳理和再現;提醒學生在生活中關注周長的問題,體現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素養。
板書: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寬+長+寬+長 8+4+8+4
寬×2+長×2 8×2+4×2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4+8)×2
7+7+7+7=28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7×4=28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是本冊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內容之一。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以及前一課經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瞭解了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求法的基礎上的教學。學生透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匯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學生個性差異大,課堂學習過程中自控力不強,學生排斥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多樣的互動環節,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做出選擇。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能熟練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會解決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透過操作活動,推匯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知數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瞭解數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並有探究的慾望。
3、在創設情景中,培養嚴謹求真、刻苦鑽研的學科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說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擇法”,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透過本課的學習,我將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情境匯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總結。
(一)情境匯入(3分鐘)
我以學生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提出學習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是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探索新知(2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分析教材的難點,在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過程中,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歸納這三個環節。
1.首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一特點,然後利用周長的定義,讓學生獨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在自主探索後,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並進行彙報,學生會得出以下3種演算法,6+4+6+4=20,6×2+4×2=20;(6+4)×2=20,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周長的3個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長+寬
長方形周長=長×2+寬×2
長方形周長=(長+寬)×2
3.讓學生透過比較,發現第三種計算公式是最簡便的。在此基礎上,反問: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接下來是探索正方形周長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長方形周長的鋪墊,本環節我完全放手給學生。由於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學生很容易得出
5+5+5+5=20;5×4=20,透過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第二種演算法簡便,重點讓學生說出5和4分別代表什麼,從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 實踐應用(15分鐘)
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填一填、選一選、判一判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深化教學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反饋總結(2分鐘)
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課的收穫,既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說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對此我設計瞭如下板書,能夠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4
(一)巧設情境 設疑激趣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幻燈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賽場上賽跑,跑道分別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幻燈片演示)大家快看,喜羊羊獲勝了,灰太狼氣急敗壞地跳起來喊:“不公平,不公平,我的跑道長!”喜羊羊也急了:“我的跑道才長呢!”看來沒有人幫忙他們倆可能會無休止的爭吵下去了。同學們來猜一猜,誰的跑道長呢?(學生爭論)灰太狼可不是光憑我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才能讓它心服口服。那麼你覺得他們賽跑的路線和我們所學的什麼知識有關呢?(複習周長的含義)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板書課題)
(反思:《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本節課充分利用學生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來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題材,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培養喜歡數學的思想感情。激趣促欲地匯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激起主動參與探索學習有關知識的慾望,唱響了“數學自主探索”樂曲的“前奏”,引出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問題。)
(二)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
1、教師提問:同學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決周長問題嗎?(學生各抒己見,可以用繩子繞跑道一週,然後量出繩子的長度;可以量出每一步的長度,然後看跑了多少步再算;可以直接用尺子量)教師順勢引導:如果用尺子量,需要量出幾條邊呢?(學生爭論後得出長方形只要量一條長和一條寬即可,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條邊即可。)
2、(教師幻燈片出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6米和4米,正方形邊長是5米。)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給出的資料,小組合作動手實踐,幫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決周長問題。(學生合作探究)
3、交流個性化方法。
師:同學們是用什麼方法求出了長方形的周長呢?(學生交流各種演算法,並說明各自的理由,教師分別用幻燈片動畫演示各種演算法,幫助學生理解。)
(1)6+4+6+4= 20(米) 即:周長=長+寬+長+寬
(2) 6×2+4×2 = 20(米)即:周長=長×2+寬×2
(3) (6+4)×2 = 20(米) 即:周長=(長+寬)×2
師:那麼,我們又怎樣來求正方形的周長呢?
生1:就是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即:5+5+5+5=20(米)
生2: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用邊長乘4就行了,因為正方形的邊長都一樣長。即:5×4=12(米)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已使學生感悟到學習方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就由學生主動去探索,展現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
師: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演算法簡便一些呢?說說你的想法。
(反思:由於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讓學生尋求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並不強求一致,同時又注意引導學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學。教師大膽放手,把學習主動權交還學生,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談感受中最佳化演算法。體現出學生的思維方式,認識上的差異,培養善於發現問題,敢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裡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透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互動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師:透過剛才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也就是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跑道一樣長,看來比賽是公平的。
師:今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生:求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能求出周長。
(三)應用生活 解決問題
師:賽跑中灰太狼輸的是心服口服,灰太狼頓時對周長產生了興趣,他要求和喜羊羊進行求周長比賽,讓我們和他們一起進入求周長闖關賽。
1、(幻燈片出示一張相片長5分米,寬3分米)要給相片做一個相框,至少用多長的木條?
2、(幻燈片出示一塊正方形檯布邊長8分米)要在臺布四周縫上花邊,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
3、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物品,想辦法求出這個圖形的周長。
4、(幻燈片出示一塊一面靠牆的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沿著其餘三邊圍上籬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5、同學們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掌握的很不錯,老師決定獎勵大家一張賀卡,(出示正方形賀卡)這個正方形邊長1分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呢?(學生回答)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把這張對摺的賀卡開啟,它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誰能求出這個長方形周長呢?(學生各抒己見,老師把賀卡獎勵給最愛動腦的學生。)
(反思: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本節課讓學生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周長的實際問題。)
(四)巧設總結 爭談收穫
師:在闖關賽中灰太狼和喜羊羊不分勝負,灰太狼高興地回家去了。他寫了一篇日記,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幻燈片出示)灰太狼日記:在運動會上和喜羊羊賽跑,我輸了,但我學會了求周長的好多方法!我最喜歡的方法是:長方形的周長= 長+寬 ×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今天透過各種比賽我可是大開眼界,長了不少見識。原來周長在生活中應用是這麼廣泛!不過求周長可得好好動動腦筋。還有,我得好好鍛鍊身體,要不然就追不上喜羊羊了。(學生髮現小括號的問題,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同時再次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灰太狼的收穫可真不少,同學們能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嗎?(學生爭先恐後的談收穫。)
師:請同學們課後設計周長是16釐米的不同的長方形賀卡。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 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課內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一起認識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理解掌握周長的計算。透過學生動手操作測量,小組一起討論學習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要求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合作學習能力,為後面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等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內容。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物件是三年級學生。從心理特徵和族狀況來說,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 儲備,對未來世界充滿著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慾望。他們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教學為主,透過動手實踐測量,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豐富學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課的設計就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為主線,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藉助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手段,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學生在學習交流中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生的觀察、測量、討論的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3.發展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根據這一理念,本課教學力求放手讓學生全程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運用故事情境教學法、引探式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練習教學法等方法為學生找尋良好的教學平臺。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思考、動手測量、交流、總結等教學活動,並以小組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由探索、發散思維,從而解決問題掌握知識。本節課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更側重於過程性電影票的落實。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42~43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在小學階段分別安排了物體與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其他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內容。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並瞭解平面圖形計算的第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的意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對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在經歷數學化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與價值,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應用意識,為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我擬訂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合作探究,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探究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並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最最佳化計算方法。
(四)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卡片、尺子
二、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活動有這樣的要求: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出發,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相互交流。透過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聯絡生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創設情景,設疑激趣;小組合作,探索新知;聯絡生活,解決問題;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一)創設情景,設疑激趣
在動物王國裡,有對有趣的好朋友。它們是蝸牛先生和螞蟻xxx。它們倆都很喜歡散步。蝸牛和螞蟻每天分別沿著這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走一圈。有一天,它們卻吵了起來,吵什麼呢,原來,它們倆都說自己每天走的路程比對方長。
同學們,你們來猜一猜,到底誰走的路程長一些?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判斷出誰走的路程長嗎?你覺得蝸牛和螞蟻散步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設計思路:我從生動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想一想:我們要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要知道些什麼?怎樣才能知道?在小組裡交流。
2、量一量:小組合作,動手量出計算這兩個圖形所需要的資料。
3、議一議:小組討論,有了這些資料,該怎樣計算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4、算一算:獨立計算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並在小組裡交流。
5、說一說:把自己的演算法跟全班的同學說一說。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四邊形》認識部分中的第5課時。這一課時是在學生研究平面圖形、長度單位和初步感知了什麼是物體的周長及掌握了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這一課之前,教材安排了讓學生去測量課桌、黑板、樹幹的周徑、圓形花圃、籃球場等不同形狀的物體的邊長,並要求計算出邊長的總和是多少,透過大量的感受活動使學生對圖形的周長有了較深的感性認識,並具備了測量、比較的理念和動手的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總結周長計算公式。
(2)能利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周長計算的問題。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的能力,以及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2)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以及和全班同學的合作交流,總結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總結長方形周長公式
二、教法、學法
教法: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採用創設情境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並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法:蘇霍姆林斯基說:“喚醒人實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在學法指導上,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創設時間和空間激發他們主動探索。借鑑杜威“做中學”的思想,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觀察、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歷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動,努力營造協作互動、自主探究、議論紛紛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得以發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複習長方形的特點,為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利用身邊的長方形(數學書的封面、課桌面)引導學生複習長方形的特點,變抽象為直觀。
2、複習周長:出示學生的生活照,引起學生注意,設疑:老師遇到了一個小麻煩,老師想把這張照片裝飾一下,鑲上花邊,讓它變得更加漂亮,花邊要多長呢?引出周長,進而複習周長的含義,讓學生指出長方形的周長,藉助課件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四條邊之和。
(二)提出問題、確定目標
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勢提出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先來研究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前面學生在學習周長時已經學會用工具測量出周長了,這裡開篇點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計算。
(三)實踐探究、獲取新知
1、討論演算法:透過設問,讓學生明確知道了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即先量後算。
2、出示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小組合作研究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
①向學生說明活動要求。
②學生分組交流想法,然後在自學本上寫出自己的演算法,能寫幾種就寫幾種。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演算法。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說算式(師板書算式),小組間互相補充。
(2)全班交流演算法,課件演示,歸納演算法。
(3)小結要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由於學生對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非常多,所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熱烈、民主、交流的學習氛圍,老師在“放”的同時又要注意“收”。
(四)應用新知,達成目標
1、出示一個長6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計算。
①一人上臺板演,其餘的在本上列式計算。
②集體訂正,最佳化計算方法。(讓學生經過體驗後更能體會哪種方法更好)
2、出示兩隻兔子在賽跑的情境圖,(正方形邊長4釐米,長方形長為5釐米,寬為3釐米).
①讓學生猜猜看哪個長方形的周長更長。
②驗證猜想。(分男、女生組比賽計算周長)
③引導發現: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周長一定時,它的長和寬是不相同的。
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於、善於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3、學生作業:第42頁及43頁做一做第1題。
從圖形題上升到文字題
由於長方形是一種空間圖形,用文字來表述題意,是要學生從題意中轉換為圖形,從而訓練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4、選作:第42題做一做第2題
(五)回顧小結,教師評價
透過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收穫?有什麼感受?
讓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收穫,培養學生的小結能力。
附: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6+4+4=20(釐米)6+4+6+4=20(釐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6×2+4×2=20(釐米)(6+4)×2=20(釐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方形周長=(長+寬)×2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優秀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上海試用本)小學數學第五冊第110~112頁的例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內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會進行周長的計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後一節課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打基礎,同時又為後繼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及長、正方體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內容。本課內容基於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為主,透過討論交流,圍圍描描等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3、 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二期課改教學大綱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可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
②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過程能力與方法:
① 透過圍一圍、描一描等操作活動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
②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配以媒體的直觀演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歸納出常用的周長計算公式,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
(3)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生喜好的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4、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會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難點是:建立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難點的教學關鍵就是:透過多種學生喜好的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觀,來協調感性認識,並透過合作學習將得到的直觀感受加以內化,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課內容,並形成一定的探究學習的方式。
二、 說教法
愛迪生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深思熟慮實驗的結果。”教學也是一樣,學生的動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讓他們親手去描一描,圍一圍,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化、具體化,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合作討論和交流中進行完善和內化,在練習與運用中進行對比,排除誤區,得以鞏固。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面向全體,人人動手
本課內容概念性較強,又較抽象,如果單純是教師演示或個別學生演示,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因為得不到親身的體驗而無法建立正確的概念或建立殘缺的概念。因此,結合教師擺小棒、部分學生上前指一指圖形的周長這兩個示範性的初步感知活動,我又讓每個學生挑選練習紙上2~3個喜歡的圖形描出周長,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親自動手的機會而不再是純粹的一個旁觀者。
2、激發主動,積極參與
三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要透過個人的探究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顯然對很多同學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方法,這樣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並在討論中相互取長補短,得出比較全面的方法。在這一小組探究的活動中,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主體性和主動性得以體現,一些思維、概括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被帶動起來。
3、師生配合,多邊互動
本課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對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及幫助學生整理探究學習的成果。特別是在學生交流時,教師配以媒體展示,讓學生透過媒體的展示,判斷學習的成果是否正確,並在此基礎上,輔導學生優選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計算公式。在第二次討論學習後,安排學生看書,既是利用教材對前面活動成果的一個加強,又留給學生消化與質疑的餘地。
三、 說學法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為此,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圍圍,描描,讓學生養成勤動手的學習習慣。學生透過自主的小組學習、討論,經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嘗試去發現和創造自己未知領域中的知識,這就是創新意識的培養,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透過閱讀教材進行質疑,透過練習中判斷題的解答,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排除干擾,鞏固成果。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力求形成的一種學習方法和能力,為此本節課在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
四、 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一)、周長的含義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同時又是一個難點,如何來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是這樣安排的:
1、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三角形:
這是一個什麼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長。
演示:三小棒擺成一直線
2、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四邊形:
這是一個什麼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四邊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叫做四邊形的周長。
▲這兩次出示由教師操作,讓學生在觀察中初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3、出示釘板(圍著各種圖形),讓學生上來用手指描一描各個圖形的周長。
▲由幾個學生上來操作,一是檢測前兩次觀察後對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繼續加強學生對周長的直觀感受和理解。
完成練習紙:選擇你喜歡的2~3個圖形,用彩色筆描出它的周長。
▲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體會、理解周長的含義,同時又讓學生有選擇的餘地。
4、揭示課題:(指釘板上長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們著重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怎麼計算的。
(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本課的關鍵環節。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