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說課稿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說課稿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說課稿

  本節課筆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教學設計指導思想,在教學中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進行合作及探究學習,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屬於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第三章《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迴圈》的第二節的內容。第三章的重點是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迴圈,這也是《生物課程標準》中的內容目標之一。在前一節介紹完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後,教材重點選取了與水分的吸收和運輸有關的結構知識,此外還有形成層及篩管等內容。可見,植物透過根吸收水,根吸收的水分透過導管運送等內容實質上是為後面第三節的學習作知識儲備的,也是學生應重點學習的內容。

  根據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筆者將植物細胞吸水的道理納入本節學習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做探究實驗來加深對科學探究及其方法的認識,並利用所瞭解的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本節的主題是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因此,有關形成層及篩管的結構和生理特點不作詳細講解,讓學生透過課後的課題研究來深入瞭解。

  根據本節課在第三章中的地位,筆者認為本節的教學重點是“根與吸收水分相適應的特點”和“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同時,由於學生對根為什麼能吸水,根的什麼部位吸水以及根毛的存在都缺乏感性認識,在學習根為什麼能吸水,根毛對吸水的意義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根與吸收水分相適應的特點”又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目標設計

  根據本節教材在《生物課程標準》相關內容目標中的地位和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設計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說出植物細胞吸水的道理及大量根毛對植物吸水的意義。

  2.說明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

  能力目標

  1.透過探究實驗及觀察、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及對照實驗的設計能力。

  2.運用本節有關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情感目標

  1.加深對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統一規律的認識。

  2.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教具媒體的組合和資源的開發利用

  透過前面章節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疏導組織、根尖的結構等基礎知識,但對根為什麼能吸水、根的什麼部位吸水、根毛的存在和根毛對根吸水的意義缺乏認識和理解,同時對根、莖、葉的導管也缺乏整體的認識。因此,筆者根據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準備長出根毛的蘿蔔幼根、葉脈染成微紅的帶著葉的木本植物的枝條、根吸水模式圖、莖縱切片圖、葉片的結構示意圖、放大鏡、枝剪等作為學生課堂觀察的材料用具,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還能讓學生加深植物整體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和開發學生資源,教學中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起點,並指導學生在課前開展“溶液濃度對植物細胞有什麼影響?”的探究實驗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觀察材料,也為課堂知識的學習積累一定的體驗和感性認識。另外,利用網路資源收集相關影片及圖片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設計

  目前單純的一種教學法很難滿足生物新課程的課堂教學需要,多種教學法的互相滲透與有機組合,對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髮展很有幫助。本節課主要選擇以下教學法:

  1.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透過師生之間的對話得出結論、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新課程強調新型的師生關係,強調課堂教學中民主的學習氛圍。筆者選擇談話法的目的是為了創設更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利用這種對話式的授課形式增加師生感情的交流,拉近師生的距離,密切師生關係,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教師以談話的方式不斷設定新的問題情景,及時對學生的反饋做出合理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還能不斷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2.探究性教學法

  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而探究性教學實質上是以探究為目的、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本節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溶液的濃度對植物細胞有什麼影響?”的課前小組探究實驗,並經小組分析、討論和交流,進而發現根細胞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吸收水分。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觀察探究蘿蔔的幼根和木質部染紅的枝條,探索根毛對吸水的意義及水分運輸的途徑,較好地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認真操作、觀察、討論、解決疑難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比較分析的能力,有助於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並能在小組協作中發展合作學習能力。

  雖然學生已初步學會基本的觀察法,對科學探究的方法也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比較差,科學探究能力也非常有限,尚不能自主探究。本節課教師進行有步驟的探究指導,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探究活動,在探索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筆者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的目的是利用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各種教法學法互相滲透,也使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生活動成為一個整體。此外透過多媒體課件還能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學生實踐的基礎上,將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進入根的抽象生理過程以及導管在植物體內的分佈形象化、活動化,變難為易,有利於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多媒體課件透過展示根毛的有關補充資料拓寬學生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學法設計

  根據初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能力水平和生物學科的要求,筆者在本節主要設計以下學法:

  1.觀察法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學科,感性知識或經驗是生物學學習的基礎,生物學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本節教師指導學生透過有目的地觀察蘿蔔的幼根、導管染紅的枝條等直觀材料以及莖的切縱切片圖、葉片的結構示意圖、根吸收水分的模式圖,來感知根、莖的微觀世界,形成足夠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理性認識的形成,從而對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有更全面、深刻地理解。

  2.探究性學習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實驗,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並透過實驗的操作加深對對照實驗設計原則的認識。在探究過程中,組內學生可以實現資源互補、互相啟發,提高認識,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還可以激發團隊精神和訓練語言表達的能力。

  3.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新課程的價值取向是人的發展,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是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採用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向課堂以外的空間延伸,有利於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有特殊作用。“樹木為什麼會有年輪,它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樹怕剝皮,不怕掏心?”這兩個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學生課外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動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同時也能發展合作能力。

  三、說教學程式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將帶葉的植物枝條插在稀紅墨水中,看到葉脈微紅取出,沖洗備用,一個合作小組一枝。準備培養好的蘿蔔幼根、放大鏡、枝剪等其它器材,每組一份。

  2.指導學生進行課前的探究性實驗:

  ①教師聯絡《細胞的生活》的有關知識,由溶解→溶液,再由甜、淡→濃度大、小。提問:溶液的濃度對植物細胞有什麼影響?

  ②教師分別配製好質量分數20%、10%的鹽水和糖水。

  ③操作佈置:例如將蘿蔔切成大小相等的三個立方體,在中央各挖一個大小相同的坑,分別倒入等量的質量分數為20%、10%的鹽水以及清水,水面距邊沿0.2毫米,再分別放入三個杯中。另外,在三個杯中到入等量的上述三種液體,將三個大小相等的蘿蔔條放入。(備註:可以用其他植物器官,一半小組用糖溶液)

  ④每隔兩小時觀察坑中的液麵高度及蘿蔔條的軟硬程度。上課時,將小組的實驗裝置帶來備用。

  課前探究可以不受課堂教學時間及條件的限制,學生能夠選擇多種實驗的材料,實現組內資源互補,並有足夠的時間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特別是透過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同時為新課的學習積累經驗。

  新課匯入

  由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引入水分進入本課主題。

  示多媒體圖片,提問: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拔苗助長”。

  提示本節的主題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想想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是什麼?

  進入話題,思考回答問題。

  明確目標,展開想象,提出假設: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

  由熟悉的話題和學生已有的經驗進入主題,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傳授新課

  根吸收水的道理

  植物細胞吸水的道理

  多媒體影片:根是植物體吸水的器官。

  根為什麼能夠吸水?同學們做的“溶液濃度對植物細胞有什麼影響?”探究實驗可以幫助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實驗過程和結論以及給出的問題(讓採用不同實驗材料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1.觀察到哪些現象?

  2.有什麼啟發?

  3.還有什麼疑惑?

  讓學生互相解答疑惑。

  評價或讓學生小組互評。

  佈置課外探究課題:

  1.年輪是怎麼形成的?年輪有什麼作用?

  2.找出“樹怕傷皮,不怕空心”的證據

  用兩個會激發學生探究欲的問題,將學習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外探究活動中發展合作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歸納及表達的能力,有利於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鞏固

  重申本節主題。

  請學生代表描述土壤中的水分到達植物體內其它器官的途徑。

  多媒體展示總結。

  各組代表回答問題。

  水由土壤溶液→根毛→層層細胞→導管→莖、葉、花、果實。

  對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加深學生的記憶,也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聯絡除葉以外的其他器官,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植物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