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的啟示》說課稿
一、說教材
《葉子的啟示——線與造型》葉片上的脈紋線條清晰,粗細變化有規律,適宜用線造型的方法來表現。感受葉脈深淺粗細的變化,體會粗細葉脈之間絲絲不斷的特點,增強觀察描繪能力。本課教學時正逢落葉繽紛的秋季,不同種類的葉片的形狀、姿態各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又富有變化;而葉脈好似神奇的網,由從粗到細的種種線條構成。透過描繪葉片,提高學生用線造型的基本能力,並感受構圖的均衡美感。
本單元著重讓學生了解“線”這一元素在造型中得作用和用“線”造型的方法。兒童的`線條大膽隨意,具有稚拙的塗鴉美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將學習線條的多種形態和不同的表現效果,從而進一步認識線條這一重要的造型元素,能動地掌握線條、運用線條。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擬定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知道“線”在葉片上美妙的排列,掌握“線”的自然分佈規律。
過程與方法:觀察“線”的排列和分佈規律,用“線”的不同排列方式表現葉片上的紋理,透過“線”的分佈規律描繪出葉片的美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透過學習體驗到葉片上“線”的美感,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審美水平。
教學重點:用“線”的不同排列方式表現葉片上的紋理。
教學難點:透過“線”的分佈規律描繪出葉片的美感。
二、說教學過程
(一)渲染情感,匯入課題。
先展示一段短片影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請同學們欣賞觀看
故事情節:小村莊的人們不注意保護樹木,任意地亂砍亂伐,村莊的土地沒有了樹木的保護,被洪水衝得一無所有了。
故事意義:用斧頭砍來的樹木製成犁、傢俱、工具、房子以及生火用的柴等生活中得一切,給人類生活創造了財富,但不久,帶來了洪水這一災難,淹沒了村莊。毀壞自然人類可以換得一時的快感與享受。人類破壞自然,自然就要懲罰人類。
(二)揭示課題,領悟自然
葉子鑲嵌在城市,鄉村的道路上,給它們披戴綠裝,使它們更加瑰麗多彩,為人們創造了一個生機勃勃、色彩豐富優美的環境。
提問: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葉子和人類有什麼關係?透過學生的回答,再給予一點暗示指導。根據他們的回答,再總結梳理葉子與人類的關係。葉子跟人類的關係:
(1)生活環境:葉子為人類提供優美的自然環境
葉子的光合作用能提供淨化空氣,提供氧氣
(2)衣食住行:原始社會人們用樹葉來遮風避雨,採集樹葉食用。現在生活葉子被我們廣泛應用:如茶葉、食用的蔬菜、藥用價值等等。
(三)表現葉片,認識葉片
認識葉片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若是不瞭解葉片的組成結構,是不會用線條造型來繪畫出葉片的。為幫助學生正確清楚的瞭解葉片的組成以及葉脈的特點,我利用課件清楚展示:
葉片的脈紋就像人類身上的血脈,主次分明,排列流暢有序。
說明:在教學中教師透過圖文結合,學生討論,作品展示等形式,並藉助於現代多媒體技術,使學生髮揮想象力,從相似的事物中進行豐富的聯想,並能創造出美的形象來。
葉子的組成結構:葉子有表皮、葉脈、葉肉組成
葉脈的特點:葉脈分主脈、側脈和細脈;葉脈佈滿整個葉片;排列規則具有肌理美感
葉脈的作用:支撐葉片;輸送養分
(2)(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尋找葉片上的脈紋產生的變化生動的美感。
(3)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說說還有那些奇特的葉片。如松針
(四)表現葉片,懂得構圖
學習構圖的一般知識,瞭解葉片在紙面的大小位置。學生一般能掌握對稱式構圖方法。
先讓同學們瞭解何為構圖,構圖在美術作品中得重要性。構圖:就是組織畫面,把畫面上要表現的內容擺佈的好看,符合美感要求,或稱佈局,也稱章法。就是要解決好物象在畫面上的合理位置、大小比例、前後主次、疏密均衡、對比統一等多種關係。
(1) 畫單片葉子時要注意葉片大小合理,姿態變化。
(2) 畫一盆植物時,要把主體形象安排在設定的井字框架線上,使主體突出,但不呆板。
(3) 每片葉子有大小、偏斜、分合的變化,使畫面結構有前後透視變化、疏密排列合理的美感。
(五)倡導環保
展示抗洪救災圖片,討論表達了些什麼內容。體現了抗洪救災精神,不畏艱險,勇於擔當,迎難而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透過葉子的啟示——倡導保護環境,珍愛自然環境
討論應該怎麼保護環境,寫環保口號,以小組形式回答一條環保小口號。
(六)嘗試體驗
畫一片葉子,要求:
(1)構圖合理
(2)靈活運用線條造型
(3)組織畫面物體之間的層次關係
鼓勵學生作畫,對造型能力弱的學生,可參照書本上的範畫進行臨摹,學習葉脈排列的方式。對造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直接寫生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