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統計》說課稿

一年級下冊數學《統計》說課稿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統計》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統計》,它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內容,課改以前的教材是中高年級開始學習統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開始從一年級學習,目的是強化學生的統計意識。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計,但是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了,比如老師要了解班裡有多少同學在學校吃飯或者有多少同學坐校車,同學則舉手表示等,這些經驗正是幫助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好它也為後面進一步學習系統的統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有三點:

  1、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

  2、會認識簡單統計圖表,並能選擇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數學問題和解答這些問題。

  3、透過學習使學生樹立初步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知道統計與生活的廣泛應用。

  4、讓學生親身體驗統計的過程。

  教學重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填寫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準確地收集、整理資料。

  教具準備:課件、圖片、題卡等。

  二、教學過程:

  (一) 調節學生情緒,做好新知的鋪墊.

  這個環節我設計的內容是一上課,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就在大螢幕上出現課間10分鐘活動的畫面,畫面上有的同學在跳繩,有的同學在踢毽,還有的在拍球,爬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後我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說說圖上有什麼?孩子們會說出有四項活動,還有每項活動的人數。在這裡我沒有按照教材提供的統計孩子們喜歡什麼顏色這個素材進行教學,而選擇了課間10分鐘活動,是考慮到活動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他們更感興趣,有實際經驗,喜聞樂見。

  接下來我請同學們試著根據每項活動的人數在小格中塗顏色,紙上有四豎行空白小格,下面印著這四項活動的圖,先讓學生明確一個格表示一個人,學生明確後繼續追問有3個人塗幾個小格,起到一個提示的作用,使學生馬上聯想到有幾個人就塗幾個小格。

  這個活動完成後進行評價,先是請幾位同學把塗好顏色的紙拿到投影下展示,其他同學說說哪塗得好,哪塗得不好;再請小夥伴交換互評,互相判斷小格的個數是否塗對了,如果有錯馬上改過來,這樣不僅讓學生知道了一個小格表示一個人 ,還使學生感悟到統計過程中的嚴謹性,同時又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來,評價結束後每人獎勵一顆星,做為一種激勵。

  這時我板書統計,但是這裡所呈現的只是統計的一部分,因為統計是透過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並做出決策的過程,而這裡是最初步的統計認識,沒有結束決策。

  (二)、展示學習材料,引導學生觀察探究.

  這部分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部分,我共設計4個層次進行,使學生親身經歷簡單的資料統計過程,獲得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填寫統計圖表的親身體驗。

  1、 收集資料。

  首先我給每個孩子發一張印有跳繩、踢毽、爬竿和拍球四個專案的題卡,請他們在自己最喜歡的專案下面畫“√”,當我把提卡彙集到一起時,我先請同學們猜一猜班裡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最多,在這裡同學們猜哪項活動的可能性都有,到底誰猜對了呢?同學們都想馬上知道結果,這就激發了他們繼續想探究的願望,突出了學習過程中的猜測與論證的思想,很自然地就進入到了第2步的學習—整理資料。

  2、整理資料。

  為了更好的統計每項活動的人數,我發給同位兩個人一張紙,準備記錄。記錄前先說說可以用什麼符號來記錄。我估計孩子們會說出畫“О”、畫“√”、畫“ ”、畫“ ”等,可能極個別同學會說用“正”字來記錄,但也有可能說不出來,那麼由我再給同學介紹, 然後用課件及時演示“正”字加深對“正”字的認識,並指定一組接受能力高的同學到黑板來用正字記錄,其他同學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記錄。老師唱票學生一人記錄,一人監督,不僅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降低了記錄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唱票結束我又請同學們比較用哪種方法記錄好,有可能孩子會發現用“正”字記錄好,可以五個五個數,佔地方小,滲透用正字記錄的優越性,使認識得到昇華,也可能還有一部分人喜歡畫О、√等,但是我在這個問題上不限制孩子,不規定他們必須用什麼符號記,這樣做是為了給他們留下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慢慢領悟。

  3、學習統計圖和統計表。

  首先用課件出示空白的統計圖,提問如果是1個人怎麼塗,4個人、6個人呢,在回答中體會統計圖左側的數與小格的關係,再去比較統計圖與剛才塗顏色的小格有什麼區別,發現塗小格時要一個格一個格去數,塗統計圖中的小個可以看數塗,這對於學生來講是認知上的一個飛躍。

  在這個層次我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他們留有大量的時間在觀察中掌握塗格的方法,因為現場統計的資料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利用課件的互動性隨時調節,並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4、完成統計圖並著重解決兩個問題。

  一個從統計圖能獲取些資訊,另一個是根據獲得的資訊能提出數學問題並且解決問題。把今天所學知識與以前的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及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同時注意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三)、加強演練,鞏固新知。

  我安排了兩個內容:

  1、根據統計圖表的資料提問題和解決問題。

  用課件出示根據全班同學生日情況提前製作好的統計圖。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從統計圖中都知道了什麼,能提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比一比哪組提出的問題多,解答的正確。這樣做的目的是再一次體現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統計圖,提高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擇生日圖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選擇的.資訊,比如可以根據月份提問,知識豐富的同學還可以根據上半年、下半年或季度等提問。

  2、 獨立填寫統計圖表並回答問題。

  我製作一個課件,內容是伴隨優美的音樂出示天塔、水上公園、長城、盤山的四個景點圖,我想同學們會又一次興奮,天津太美了,這裡很自然的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接下來的任務是統計每個景點要去多少人,我在黑板先貼出這四個景區圖,請孩子們把桌上的紅五星貼在自己喜歡的景點下面,貼好後一起數清人數,獨立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並回答問題。

  在這裡讓孩子們再一次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獨立填寫統計圖表的全過程,體驗統計的社會意義和作用,掌握初步的統計方法。

  這個活動結束後我又安排了一次交換評價,讓每個同學為自己的同桌畫上小星星。這種評價方法我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用,效果很好,孩子們評價時很客觀,無論是給自己的同桌最高級別的五顆星還是給四顆星都要說清原因,使評價具體化,不僅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還體現多元化評價。

  (四)知識拓展,開闊視野.

  在這裡我又收集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的統計圖,用課件展示,目的是使學生的眼光不是隻停留在課堂上,而是走出課堂,從其他地方看到統計知識的應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如果畫面做得很精美,還可以使學生感到賞心悅目,又培養了審美情趣。

  最後我又安排學生課後在報紙、雜誌或網上收集喜歡的統計圖和統計表,下一節課用來交流欣賞。

  下面我在簡單介紹以下板書設計,因為本節課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所以黑板上中間只寫“統計”兩個字,下面是三組同學分別用不同方法記錄的情況和最後的四個景區圖,呈現出學生主要的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