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黃鶴樓送別》的說課稿

《黃鶴樓送別》的說課稿

《黃鶴樓送別》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黃鶴樓送別》是國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5課,這篇課文屬於“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文詩兼美,詩文互照,充滿詩情畫意,是一篇培養學生聯絡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學物件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透過自己的個性化閱讀來理解、欣賞文字,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對教材的理解,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出發,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七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詞語。

  3、透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學訓練重點是聯絡語言環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想象,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文字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一、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二、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三、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透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覆熟讀課文。

  下面我著重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瞭解大意。

  課始,我直接揭示課題,並讓學生說說課文的大意。

  (二)詩文對照,初步感知。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與以往課文的不同點,提示學生課文中的有些語句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古詩,請學生讀課文,並動手找一找,劃一劃。

  2、在理解古詩的過程中,請學生說說透過讀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詞或詩句的意思。

  3、學生較自由地理解了字詞的意思後,此時,我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整合,讓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使學生對古詩的意思有個整體的認識。

  (三)品詞析句,體悟情感。

  1、光了解詩意不夠,更要能夠體會詩人的情感。讓學生自由讀2~~4小節,看看課文有一種怎樣的情感。

  2、學生透過讀課文,找出“依依惜別”這個詞語,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看看課文有哪些句子能夠體現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3、結合學生所找句子細細品味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他們都在欣賞美景嗎?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感悟到此時兩人都無心欣賞美景,都有一種老朋友離去時的難捨難分之情,但他們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2)李白的話:“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從李白的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麼?藉助學生蒐集的資料,明確能夠得到李白這樣的大詩人的敬重,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

  (3)孟浩然的話:“王勃說得好:‘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讓學生談談對“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的理解,體會孟浩然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話,在學生感悟之後再透過練讀、個別讀、齊讀等形式充分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學生能把課文讀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這樣的讀才能做到聲情並茂,入情入境。)

  4、學生對詩人的情感有了有層次的理解後,我安排了“表演再現”的過程,讓學生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透過言語與動作、神情來充分表達自己對詩情的理解。

  (學生表演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性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四)內化積累,鞏固深化。

  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背一背古詩,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內化積累,因此,我讓學生感情背誦,盡情抒發詩人的情感,並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作業

  1、背誦、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蒐集離別類的詩詞。

  (課外作業是課內閱讀的繼續和補充,它能讓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