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說課稿範文
一、對教材的認識
《回聲》是一篇科學小童話。它透過小青娃在石橋洞裡聽到自己叫聲的回聲及和媽媽的對話,生動有趣地說明了什麼是回聲和產生回聲的原因。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第一自然段描繪了小河上一座美麗的石拱橋。第二自然段講小青蛙在橋洞地下發現了回聲。第三至五自然段將青蛙媽媽怎樣讓小青蛙懂得了什麼是回聲。第六自然段講天真活潑的小青蛙在橋洞裡歡快地叫著,它覺得回聲很好玩。
本文在寫作上有如下特點:深入淺出說明了一個科學知識。把學生難以理解的科學知識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成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減緩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回聲》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組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承擔著什麼是回聲以及回聲產生的原因這一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與理解的任務。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內容及課後作業,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有熟字組成的新詞。
本課時只需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回聲及回聲形成的原因。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離孩子的生活實際較遠,對於其道理何在,學生難以理解,故引導學生弄懂回聲形成的原因,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1)直觀演示法
針對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課堂上利用投影片以及石擊又觀波紋的實驗,透過直觀演示突破重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2)比較法
比較青蛙媽媽說的與做的關係,從而懂得什麼是回聲。
2、學法
表情朗讀法。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很適合表情朗讀。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多指導學生去讀、去體味,從而提高其表情朗讀能力。
四、完成目標的具體措施
《回聲》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分散在四步教學程式中完成,從整體上的構思如下:
(一)自由談話匯入新課.由”聲”字入手,讓學生暢談平時聽到的聲音,創設熱烈的發言氣氛,然後出示課題,問: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帶著兩個任務讀書:①標出自然段;②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三)突出重點,講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課堂上藉助燈片和演示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回聲產生的原因。其它段落的內容則透過學生的讀去領悟。
(四)總結全文,激發興趣。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在什麼地方聽過回聲,趁勢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1、教學目標1的完成可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齊讀第四自然之後,要求學生找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此時,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河水起了什麼變化?根據學生的回答(板畫:激起波紋)當水波碰到河岸的時候有發生了什麼情況?繼續觀察投影片,根據回答(板畫:蕩回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新奇的自然現象,藉助投影和板畫,讓孩子們觀察圖畫,在說一說,不僅使孩子在頭腦裡產生直觀的,鮮活的印象,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二環節:以“青蛙媽媽的話對不對呢?”這個提問再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後運用實驗,化靜為動,小實驗的操作過程如下:
先在投影儀上放一個圓形水槽。告訴學生:水槽裡的水好比河水,四壁好比河岸。然後隨手投下一塊石子,要求學生觀察並口述水面發生的變化:槽內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槽臂,又蕩了回來。
演示小實驗展示了水面波紋活動的景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為了檢查學生觀察的效果及對第四自然段的掌握情況,我又出示了這樣的填空題(即課後第二題的第一小題):
青蛙媽媽撿起一顆石子,( )進河裡,河水激起一圈圈( )( )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 )回來。
第三環節:講讀第五段,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青蛙媽媽的話,而青蛙媽媽的話關鍵在於第二句和第三句。我把第二句和第三局用投影出示之後要求學生反覆讀,同時思考這個問題:青蛙媽媽說叫聲像水的波紋,它們到底哪兒像?這個問題有一定得難度,估計一部分學生會找出它們都是碰到障礙物要返回來。也可能學生會出現意到而辭不達的現象,那時,在因勢利導,找出最合適的.表達方法。
在學生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後,要求學生在讀這二句,思考這個問題:小青蛙又一次聽到的聲音我們叫它什麼?估計學生不難答出是回聲。最後要求學生把青蛙媽媽的話完整地讀一遍,同桌討論小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
第四環節:出示填空題( ),碰到橋洞的( ),也要( )回來。小青蛙就聽見自己的聲音了。
如果學生能夠順利回答出小青蛙聽到回聲的過程,這個填空題意在鞏固學生討論的結果,如果學生不能順利回答,這個填空題又可以幫組學生整理自己的語言.然後要求學生指著板畫把聽到回聲的過程說一說,只要學生能順利敘述,教學難點便在此突破.
2、教學目標2的完成分散在整節課的教學程式中
這個故事發生的環境是美的,“長虹臥波”成圓月:小青蛙“呱呱”的叫聲和回聲是美的,交出了水塘的一片生機和活力,教學如果囿於回聲原理的講解就枯燥了,而應該設法讓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情趣之中,因此,根據教學重點和訓練的需要,我設計了“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自然練讀”、“有感情地讀”等訓練方法,用朗讀加深對美的體味,帶著美好的體驗在讀書求證,語言、思維、情感便有機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