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實驗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一節,是一節新授課。
(二)教材簡析
觀察物體是在學生學習並掌握了“上下、前後、左右”位置關係的基礎上安排的。透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而且又為以後學習有關幾何圖形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說教材重點和難點。
由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方位感不強,他們往往前後不分,左右搞錯,觀察周圍的事物也是比較單純、直觀地看表面。因此,“讓學生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不相同,從活動中體驗並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就成為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他們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並不完全相同,領悟觀察物體的方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
3、透過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會用數學的眼光和方法觀察、分析生活中的有關物體。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本節課準備主要採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和引導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並運用大量觀察、操作、交流、遊戲等形式輔助教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根據學生與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我準備指導學生用“合作學習”、“發現學習”的方法開展學習活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分享數學學習的經驗,誠信合作、互相幫助。在探究發現中,學生成為“探索者”參與學習過程,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學有成功、學的愉快。
四、說教具準備
根據教學需要,本節課要準備的教具:數學新世紀多媒體課件一套,寓言故事光碟一盒,數碼相片幾張,一輛玩具小汽車,幾個布娃娃,四把茶壺.
學具有:每個小組一輛玩具小汽車,布娃娃,一個有柄茶杯。可選帶不易摔壞的茶壺.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說整體設計。
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善於記憶具體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透過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啟發誘導學生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因此,本節課的設計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創設情境,直觀感知。(5分鐘)
第二層:表象認識、領悟方法。(15分鐘)
第三層:概念形成、誘思轉化。(10分鐘)
第四層:深化遷移,拓展運用(10分鐘)
(二)說區域性設計。
1、創設情境、直觀感知。
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們都能體會到,情境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因此,我一上課,準備為學生創設了以下的情境。
(1)情境一:猜猜她是誰?(圖片匯入:背面-側面-正面)
①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她是誰?
②師:“小朋友,我們剛才從那幾個方向來觀察的?
(設想: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我就從“猜”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一種特定的學習情境之中。一是複習前面所學的方向與位置的知識,二是為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作了心理和知識方面的準備。)
(2)情境二: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活動結束後,我又從“趣”字入手,用光碟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我知道,咱們班的孩子都很愛聽故事。下面,老師就為你們講一則寓言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盲人摸象’,也叫‘瞎子摸象’,請看大螢幕”。(光碟演示)。
……
學生看完故事後,在歡樂中,我提出問題:
“他們都說對了嗎?”
“他們都摸了摸,為什麼還說不對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之後,我小結:“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說不準大象的全貌。那麼要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該怎麼辦呢?”從而引入新課“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設想:這樣的課堂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每一個學生都會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學習情境之中。又使學生初步感知觀察物體要全面,為學習新知引路。)
2、表象認識、領悟方法。
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我準備讓學生6人一組,圍成一個長方形而坐。先讓學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各自說說看到的小汽車是什麼樣子;然後再推磨式的交換座位觀察,再說說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樣。每次觀察的結果都要在小組裡交流,可以邊指邊說。這樣,透過教師的適量啟發與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會有所不同”。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把學生的觀察活動引向深入。課件出示主題圖創設一個情境:
淘氣和笑笑週末準備去動物園參觀,在馬路上看到一輛小汽車,讓學生說出淘氣和笑笑分別看到的是哪幅圖。
接著,我啟發學生:“同學們,剛才從前、後、左右兩邊觀察小汽車,淘氣現在還想到高處去看看小汽車,請同學們也站起來看一看你桌面上的小汽車,說說你看到什麼?”
隨著學生的回答,我繼續誘導學生:“那麼除了從上面觀察小汽車,還可以從什麼位置觀察小汽車呢?”
因為學生已具有了前後、左右、上下位置關係的知識,所以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出“還可以從下面觀察小汽車。”然後我讓學生依次拿起小汽車,從下面觀察,說說看到的汽車是什麼樣子。
教學過程到此,我會適時提出以下問題:⑴你每次從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汽車形狀一樣嗎?為什麼?⑵你現在知道小汽車是什麼樣子嗎?透過學生的思考和交流,(估計學生都能說出觀察的感受)。接著,我會提出:“那麼透過剛才的學習,誰來說說我們應怎樣觀察一個物體?”有了大量的親身體驗和感知,學生一定會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到此,學生在教師由淺入深地誘導下,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主動探索出觀察物體的方法,那就是要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觀察,從而解決了教學的重點。
3、概念形成、誘思轉化。
我為了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能力,這個環節我準備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的教學活動:我出示布娃娃等物體,並不停地變換角度,讓學生明白觀察的角度不變,所觀察的物體變換角度,觀察的結果會所變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觀察物體的方法。
第二層的教學活動:根據書上的練一練第一題我創設情境:淘氣和笑笑一起來到動物園的熊貓館,他們看到熊貓可愛極了,於是他們就給熊貓拍照,大家來看看哪一張相片是淘氣拍的,哪一張相片是笑笑拍的?
第三層的教學活動:根據書上的練一練第二題讓學生觀察並猜測辨認物體。
⑴同學們,淘氣和笑笑參觀完熊貓館,接著又來到新地方,大家想不想知道?請看大螢幕:(螢幕出示一頭大象的尾巴)你們猜猜看。
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面與具有的生活經驗,他們會為這究竟是一頭大象、一匹河馬、還是一頭犀牛而爭論不休。在他們熱烈的爭論聲中,我提出問題:
“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但意見不太一致,你們能想出什麼好辦法,讓大家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動物嗎?”
學生沉默一會兒之後,可能會有學生提出:“老師,讓我們再看看這隻動物其他的特徵”“那好,就按你們說的辦法。”然後我就逐次出現鼻子、象腿、象牙、耳朵,讓學生觀察。
學生最後一致認為是大象。
⑵同學們,淘氣和笑笑在大象館看見了小貓和猴子也在觀察大象,你們來看看小貓和猴子各看到什麼。
最後,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
“我們在觀察物體時,要注意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說:“不能只看一部分”。也可能會說:“不能只看一點”。或者說:“要從不同的位置看。”
此時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進行教學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準確,觀察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觀察。不然,就會鬧出‘盲人摸象’的笑話。”
(設想:這樣設計練習,不但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經歷了運用方法的過程,促使學生把知識轉化成了能力,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4、深化遷移,拓展運用。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做遊戲,在遊戲中兒童的表現慾望最能得到滿足。基於這一點,我準備進行兩個層次的遊戲。
⑴第一層次:根據13頁的第三題“看一看、說一說”。我創設以下情境:淘氣和笑笑從動物園回來,淘氣邀請笑笑到他家做客,茶几上擺著一把茶壺,(電腦演示主題圖)
我先讓學生觀察桌面上的茶壺,並把自己看到的形狀說出來。再讓學生邊判斷邊連線,最後彙報結果。
第二層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自己帶來的玩具、杯子變換位置來觀察,簡單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狀畫下來。(畫不完可回家繼續完成)
(設想:我設計這個教學環節的目的主要是“先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思考並表達出來,最後透過小組交流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不僅能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又能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基本理念,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到此,整個活動過程基本結束,為了使每位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並透過本節的學習,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準備做如下延伸:讓學生回家與家長自選生活中的物體進行觀察,並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六、說板書設計
由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組織觀察實踐活動,因此,基本上不需要板書。所以此部分略寫。
七、在新課改實驗中,如何運用“誘思教學論”進行教學
最後,我說一下這節教學設計是如何體現新課改的“誘思探究”教學思想的。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猜一猜身邊的同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又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新課,使學生滿含熱情投入到探究學習之中。接著,我依據新課標“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的思想,運用了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我先讓學生透過自己活動,觀察不同角度的小汽車,親身體驗到“角度不同,觀察同一物體的形狀也不同”。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感悟並探索出了觀察物體的方法。為了讓學生靈活變通的運用方法,我又設計了“猜認物體”的遊戲,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的“畫畫”活動,體現了新課改課程整合的思想。數學課中也有施展繪畫才能的機會。學生不但可以學數學,還可以畫數學,強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大量的學生活動(觀察、操作、合作交流、遊戲),學生透過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議、動手做、動腦思、動筆畫,全員、全程參與,親身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是“聽聽練練”,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去動手實踐,會與人合作交流。學習後,學生獲取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思維得到了鍛鍊,並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探索的快樂!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