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冊> 寶寶上幼兒園完全手冊

寶寶上幼兒園完全手冊

寶寶上幼兒園完全手冊

寶寶上幼兒園完全手冊1

  寶寶滿三歲了,就要離開家門,走進幼兒園了。這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次走出家人的呵護,獨立與他人交往。有些孩子會因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不太適應,特別是入園最開始的幾天,對於一些寶寶和家長都是最難熬的:寶寶甚至會因害怕新環境而哭泣,寶寶的眼淚也會讓家長們的心酸。

  家長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家長們不僅應該適當的安慰寶寶,更重要的是幫助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怎樣讓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呢?為孩子作心理除錯是很重要的環節。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我們要儘量減輕這種分離焦慮。這種心理狀態的產生,那麼作為家長來講,我建議送孩子進幼兒園,由一個人去為好。因為全家護送孩子,孩子就會覺得緊張,我覺得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很自然的入園環境——不要搞得過於隆重,過於緊張。過於隆重就給孩子造成一種緊張,全家送我然後全家人都離開我,孩子更有失落感。)

  其實需要作好心理除錯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特別是與孩子日夜相伴的媽媽們;也有些孩子自小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小孫孫要離開家,老人家總免不了心疼,其實這都是人知常情,不過,不要忘記: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大人的心理暗示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家長不要總在那裡偷偷地看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那種不放心。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發現了,更引起孩子對你的思念,這樣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動,這是最不必要的,我們家長要對老師採取完全信任的態度,老師會以非常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接待你的孩子。進入幼兒園最初的幾天,寶寶在情緒上會很不穩定,家長們的一些無意識的行為或言語,能給寶寶的情緒帶來負面的影響,希望您多加註意: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孩子在剛入園那幾天不適應,但是他也已經開始幼兒園的生活了。

  所以我建議,家長接(孩子)回家後,不要再談論幼兒園的事情,不要自己提起幼兒園的事情,孩子願意說他可以說,孩子不說你不要問,你就正常地過你的家庭生活,然後第二天再去(幼兒園)。因為孩子還對幼兒園存在一種焦慮,一種疑慮,你再重提就會引起他的反感情緒,加重了他對幼兒園的不願意接納。)

  (幼兒園園長:比如說哭鬧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家長就以幼兒園的名義,來嚇唬恐嚇這些孩子。比如說:你不聽話了明天我就給你送幼兒園。類似這樣的語言就不要跟孩子過多地去講。我覺得家長應該客觀地評價幼兒園。幼兒園是一個給孩子提供快樂,提供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的地方。)

  幼兒園其實是個小社會,每個孩子都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剛剛入園的寶寶,有的會表現得不太合群,只跟著老師,不理其他小朋友,這與家長帶孩子的方式有關:

  (北師大學前心理系專家:一般就是家庭呵護太多,在家庭生活當中他接觸的孩子比較少,

  社交機會比較少,會導致這樣一種情況。特別是由老人帶著的孩子,這種現象的出現看來比較多。)

  出現這種問題的寶寶該如何使他儘快與其他孩子相處融洽呢?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多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兒,多參加一些早教機構的活動,早教機構與幼兒園有相似之處,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孩兒,能幫寶寶找到幼兒園裡與小朋友交往的感覺。

  社交能力的重要體現是語言能力的強弱,多鼓勵你的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注意:就算你猜到寶寶要什麼,也鼓勵他說出來,這樣在幼兒園裡,他就不會因為不愛說話而被忽視了。

寶寶上幼兒園完全手冊2

  寶寶從出生到進入幼兒園之前,一直處在親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可以說在大多數家庭中,寶寶會處在一箇中心的位置,大人們甚至會根據孩子的起居,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現在寶寶要入園了,也就意味著他不再是眾人呵護的的中心,而要幼兒園統一的時間活動。(幼兒園園長/老師介紹孩子入園後的時間安排)

  您可以按照老師的介紹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以免他剛上幼兒園時不適應。這裡有一些小方法教給您。

  (幼兒園園長: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一般要比家裡的時間要稍微緊湊一點。而且吃飯和午睡的時間,可能要規範一點。一般我們幼兒園,七點半入園;八點鐘吃早飯;早飯過後,孩子們要進行常規的訓練;然後就開始教學活動;中午十一點二十開飯;午餐以後有兩個小時的午睡;午睡過後是我們的午點,給孩子們加一些水果蔬菜;到下午四點二十左右,我們就進行晚餐了;晚餐結束以後,小朋友們就要做離園前的準備工作了。

  一般晚上要給他吃清淡一點的食物,不要吃油膩太大的。作息時間上要給他調整一下,不要太晚睡覺。搞一些安靜的活動,不要讓他太興奮,九點左右入睡,這樣能夠保證,他第二天他一天情緒上,都比較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還有一些很重要的細節您必須注意,這些細節影響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學習用勺(配音字幕)

  在剛入園時,幼兒園老師雖然也會喂寶寶吃飯,但畢竟孩子多,無法顧及所有,難免照顧不周,如果寶寶能自己用勺吃飯,並且吃飽您就不用為他擔心了。

  寶寶自己吃飯時,給他的碗、勺要不易碎,衣服要易洗。由於他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肯定會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這是父母別責怪他,也不要怕麻煩,多鼓勵,及時糾正他的動作,寶寶會很快學會自己用勺吃飯。

  學習喝水(配音字幕)

  對於那些用奶瓶當水杯的寶寶來說,用小杯子喝水還有一定難度,可是在幼兒園,小朋友們都用水杯喝水,這也是幼兒園和家裡不同的地方。剛開始練喝水時,用塑膠杯子,水不要倒得太多。媽媽主要幫孩子控制好杯子的傾斜度,剛開始時寶寶可能會把水灑一身,這沒關係,多練就好了。

  大小便問題(配音字幕)

  一般一歲半以後的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如果寶寶有了大小便還不能通知大人,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就要注意了。平常大人在看護寶寶時,要注意瞭解他吃什麼、吃多少,寶寶睡醒後半小時或一小時,要提醒他大小便,這樣能培養他定時排便。

  入園前,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說:“我要小便,我要大便”這樣的話,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又避免孩子受不潔之苦。

  穿衣服(配音字幕)

  午睡後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寶寶自立能力強弱的又一重要體現。平常在家時您就要訓練孩子自己穿脫衣服,對於寶寶來說,脫衣服比較容易;而穿衣服往往會鬧出笑話,穿錯鞋,穿錯褲子是常事,不要因為寶寶初次做不好,就代替他做,這無形中剝奪寶寶嘗試的權利。這些細節對提高寶寶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聽了專家和幼兒園老師的講解,相信你對寶寶的入園適應問題已胸有成竹了,希望你的寶寶在幼兒園裡度過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