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範文(精選6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檔案精神,結合縣教育局的相關要求,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幸福成長、挖掘學生藝術天賦,滿足新時代家長對豐富多彩課後服務的需求。
二、服務原則
1、安全第一原則。課後服務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保證學生安全的同時順利開展課後服務專案。
2、堅持自願選擇原則。學生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及家長自願選擇。學校要先徵求家長意見,並簽訂《自願服務協議書》。
3、堅持服務公開原則。課後服務公開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4、學校統籌組織的原則。課後服務由學校統籌規劃,組織安排,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全面落實課後服務。
三、服務目標
1、讓每位家長放心。滿足家長合理需求,提供高質量的課後服務。
2、對每位學生負責。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後服務,讓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長。
四、確立組織機構
為確保校內課後服務工作能夠紮實有效開展,成立課後服務工作小組。
五、工作小組主要工作內容:
1、制訂好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具體的課後服務開展,提出明確的活動要求。
2、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調整有關課後服務。
3、每天檢視各課後服務是否開展,活動是否正常,存在什麼問題,定期,進行交流、總結,努力使課後服務開展的富有成效。
六、相關事項安排
1、召開課後服務籌備會。每學期開學前召開課後服務籌備會,完成課後服務注意事項及相關工作的安排,保障開學後課後服務的順利進行。
2、完成相關通知發放,協議書的簽訂。按時間節點,完成《自願服務協議書》的簽訂,發放《關於課後服務工作致家長的一封信》、《關於開展課後服務社團活動專案的通知》和《室外“素質拓展”專案學生安全責任協議書》。
3、課後服務家長自願報名。課後服務由學校統一實施服務,服務協議每學期簽訂一次。社團活動本著“自願選擇”的原則,按照“家長申請、班級稽核、學校複核、統籌安排”的“四步走”工作流程組織實施。
4、課後服務內容。以班級和社團為單位進行課後服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及興趣愛好,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作業輔導、閱讀、習字、繪本閱讀、科普知識、趣味英語、數學繪本、課桌操等課後服務和足球社團、美術社團、輪滑社團、口才社團、跆拳道社團、合唱社團、田徑社團、舞蹈社團、棋藝社團9個興趣社團。
5、課後服務開展時間和地點。各課後服務,於週一至週五下午3:30至放學開展。
6、課後服務開展地點。各班級和專用教室。
7、課後服務教師做好服務記錄。詳細記錄每天服務地點、服務教師、服務內容,服務效果。
七、工作要求
課後服務是教育部統一部署的民生工程,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切實做到真正為廣大群眾排憂解難,真正做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各課後服務教師要高度重視,認真負責,切實將課後服務作為一項分內工作,組織好、服務好,真正讓“延時服務”成為學校的實事工程。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2
(一)課後服務物件
課後服務工作主要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留守兒童以及貧困家庭。貧困家庭要由扶貧部門認定。延時服務工作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適當擴大課後服務物件範圍。
(二)課後服務時間
課後服務時間為每週一到週五學習日(寒、暑假及法定節假日除外)。下午正常放學後,具體時間結合家長需求、學校實際和季節變化研究確定。
(三)課後服務內容
因學校各年級各班學生情況不同,對各年級服務物件採取混合編班、集中管理的方式。在服務內容上,組織開展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的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的活動,包括自主學習、體育、藝術活動,課外閱讀,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活動。也可以以興趣小組或社團等不同形式組織的自主實踐活動,以及其它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育人課程。
(四)課後服務主體
各個班級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加託管工作,鼓勵和吸納有藝術特長的家長、社會人士參與課後服務工作。學校根據各班情況確定課後服務時間、地點、內容等事項,並安排專任教師牽頭組織。
(五)課後服務程式
堅持學生家長自願的原則,學校事先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長申請、班級稽核、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由家長向學校提出託管申請,學校稽核申請並與家長簽訂《課後服務工作看管服務協議書》,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分工。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3
(一)高度重視
學校高度重視課後服務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並將其作為重要的民生服務事項,納入學校工作常規,加強領導,精心策劃,認真實施。
(二)健全制度
學校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工作相關制度,包括學生看管申報審批制度、家校銜接制度、學生管理制度、志願服務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意外傷害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等,確保延時看管服務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三)規範管理
課後服務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條:
1、堅持"家長自願、公益服務"原則,嚴禁以任何方式強
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
2、嚴格規範辦學行為,不得將看管服務工作作為學校教學
的延伸,不得進行集體補課或舉辦各種興趣班。
3、不得與社會機構合作進行有償服務。
4、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
5、自願參加延時看管的學生須由家長為其投平安保險。
6、看管教師要做好看管記錄,詳細記錄每天看管情況,出現緊急情況時及時救助並通知學生監護人,確保學生安全。
(四)課後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
課後服務工作作為學校規定課程教學之外開展的便民性服務措施,需要各個部門統籌配合,根據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具體分工如下:
1、德育中心:負責做好託管服務物件(家長、學生等)的稽核工作。組織班主任詳細填寫表格(附表1、附表2),嚴格稽核參加課後服務人員名單,並與開學2日內上交稽核結果。
2、教學技術服務中心:負責教學業務工作。科學合理地設計、安排課後服務的內容、方式,安排參加課後服務工作的人員(人員包括黨員、積極分子、青年教師、家長義工、社會志願者),落實嚴格的考勤制度。
3、學校辦公室:負責整體協調推進工作。探索"學校主導、學校與家委會共擔責任"的服務模式,制定並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宣傳工作。
4、黨群服務中心(安全教育辦公室):負責對課後服務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師生安全意識教育,與家長簽訂《課後服務工作看管服務協議書》,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分工,切實保障課後服務學生安全。
5、後勤保障中心:負責託管場所的物質保障工作。
以上五個處室,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實施方案。
(五)考評表彰
為提高課後服務的管理成效,學校辦公室將課後服務納入優秀志願者、優秀義工及教師考評機制中,學期末將對優秀家長志願者、優秀義工和服務教師進行表彰,確保服務質量。具體量化考核有相關部門根據分工完成。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4
一、學生分析
班級姓名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總分
成績表略
從這10名學生成績來看,他們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情況:
㈠學習態度存在問題:有兩位同學,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總是在班級的後邊,而且在老師的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影響周圍的同學,自己也是不求上進。
㈡智力水平較低:有三位同學課堂上看似認真聽課,且認真完成作業,但是基礎較差,課上所學
㈢基本知識都掌握的不牢固,遇到稍微需要動腦筋的.問題,更是卡殼。
㈣嚴重的偏科現象:有一位同學語文、數學成績較好,英語卻很差,上課有事走神,學習英語的興趣提不上去。
㈤學習成績不穩定:有兩個同學學習態度較好,上課也認真聽課,作業完成的較認真。但是,成績不穩定,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
二、輔導措施
(一)後進生輔導計劃
所謂後進生,照目前的情況來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不一定是學習不好的學生。相信加強常規教育工作,會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1、堅持以課堂輔導為主,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幫助。每個教學環節都要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指導與幫助。
2、課堂練習時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抓住重點、難點,採取小組指導或個別指導結合的方式進行輔導。
3、對學習暫困生要給予厚愛、尊重、熱愛、信任他們,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激勵他們上進。
4、對學習暫困生要實施“一幫一”措施,讓好學生在課餘空閒時間給予輔導幫助。
5、教師在課餘時間也要對後進生進行輔導,以免一拖再拖,耽誤最佳輔導時機。
(二)邊緣生輔導計劃
在十名學生中,邊緣生佔大多數學生,他們的智力較好,但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針對他們的智力特點,適當的進行輔導,使他們全面地掌握知識,輔導計劃如下:
1、樹立目標,嚴格要求,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採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的進步。
2、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上課積極發言,開發智力。
3、設鼓勵獎,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悅。
4、利用課餘時間幫助他們,儘量使他們的成績有所提高。
5、讓他們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6、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讓他們進行聯絡,達到熟練。
瞭解訓練情況,儘量少批評多表揚,使每個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求知慾,使每位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發展。
(三)尖子生輔導計劃
具有雙基紮實,學習有法,智力相對較高,成績較穩定的學生可以成為尖子生,在尖子生的培養方面,從以下方面入手:
1、非智力因素的培養(1)學習動機。在這方面我們不能要求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學習改變命運”為載體,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積極引導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2)磨鍊意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學生可能有一次成績優異而沾沾自喜,也可能有一次成績的降低二情緒低落。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安排適度的練習題,讓他們獨立解決,要從思想上加以指導、提高他們抵抗壓力的意志。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3)良好的習慣:可以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如何聽課,如何分析問題,如何記憶蹬,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書寫解題步驟,規範解題過程。
2、能力培養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表達能力。
方法是分層教學:
(1)課堂教學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在共同的基礎上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留給尖子生,讓他們當先生說一說,將一將。習題的總量也要分層。可以每次課後佈置一道思考題由尖子生完成。
(2)作業分層 在共同提高的基礎上每次的作業都要給尖子生留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習題當中帶有星號的題目可以讓他們去做。
(3)第二課堂將尖子生集中輔導。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繼續貫徹《數學新課標》為指導,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深化實施縣教研室提出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三環節”構建高效率課堂為重點,以提升教師素質和教研能力為保障,以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強化質量意識,改革意識和規範意識,與時俱進,努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全鎮教育教學工作的快速高效發展。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1)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
(2)組織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2.加強教師新課程培訓,確立新理念
(1)數學課程理念: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
(2)數學學科理念:數學有助於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力能的發展。
(3)數學學習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數學教學活動理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
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5)教學評價理念: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3.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研討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交流學習與教學工作經驗。
4.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別是一至五年級教材,要根據新課標理念,重新組合,體現出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係。
(2)改進課堂教學,努力體現新理念,課堂是學生煥發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臺,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強教研組建設,開展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
(1)開設教研課,組織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認真聽課和評課,要求全體教師多學習、多交流、多反思、多總結。
(2)做好教師的業務、備課規範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重點專案檢查。
(3)落實“教學檔案”的實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將對各個班級學生進行口算達標測試及口算比賽,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高。
(4)開展課題實驗活動,並做好實驗記錄。
小學教師課後輔導計劃6
一、優生、後進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5人。班級總體素質較好,尤其有幾個學生表現更出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思維活躍,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反應快,能夠獨立完成作業,課堂發言積極,良好的學習風氣已經形成。為能使他們的求知慾得到滿足,智力得到開發,才能得到充分展示,需要對他們進行較深層次的教育。但也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但是他們畢竟是剛進入小學,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時間,給他們更多的幫助,讓他們也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輔導目標
1、透過個別輔導,幫助和促進優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爭取使他們在增進知識和提高能力這兩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使我班的優秀學生更加優秀,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意識。
2、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讓他們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作業,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語文基本能力,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輔導內容
培優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初步培養他們的寫話能力。介紹或推薦適量課外閱讀,讓優生擴大閱讀面,攝取更多課外知識,並根據教學進度,選擇課外書中的相關內容以及學生自己發現的一些問題給予指導。定時安排一定難度的練習任務要求他們完成,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補差的內容是教會學生敢於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內容讓他們掌握,並安排一個優生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跟蹤學習。還要訓練差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堂上創造情境,讓差生嘗試說、敢於說、進而爭取善於說。
四、具體輔導措施
1、課外輔導,利用課餘時間。
2、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
3、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差生加以學習。
4、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5、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做題和寫作能力。
6、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8、重視中等成績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9、必要時與家長聯絡,協助解決差生的學習問題。